1. 简单百科
  2. 巴图鲁

巴图鲁

巴图鲁(满文:ᠪᠠᡨᡠᡵᡠ,转写:baturu),满语是勇士、能干之意,也可转译为“英雄”,与蒙古语的“巴特尔”(баатар)同源,亦音译作拔都;巴图鲁是清代最常见的赐号,因其主要表示武勇,故而又有“勇号”之称。

明朝女真(满族的前身)就开始使用“巴图鲁”这个称号,后来逐渐发展成清朝时期赏赐有战功之人的封号。表彰获封之人的武功,又有“勇号”之称。

按“巴图鲁”封号的构成形式,可以分为单独“巴图鲁”和复合“巴图鲁”。

册封条件

在清朝,一般需要达到以下三种情况才有机会被册封为“巴图鲁”,第一种是在战场上击杀敌方大将或者首领拿下头功的人;第二种是在多次战役中都有不错的功绩,累积到一定程度;第三种是在战场上立下重要功劳却牺牲的人。

构成形式

按“巴图鲁”封号的构成形式,可以分为单独“巴图鲁”和复合“巴图鲁”。单独“巴图鲁”,即在册封的过程中,仅册封为“巴图鲁”的封号。这种普通的封号只出现于清代开国初年。复合式巴图鲁封号,即在巴图鲁前加上不同语言的修饰成分而构成的巴图鲁封号。这种封号较为复杂。根据其前修饰语言的不同可以分为:满语复合巴图鲁和其他语言复合巴图鲁。

历史沿革

名字由来

巴图鲁(满文:ᠪᠠᡨᡠᡵᡠ,转写:baturu),满语是勇士、能干之意,也可转译为“英雄”,(蒙古语西里尔字母:баатар,即“巴特尔”)一词,在元、明时期有“拔都”、“拔都鲁”、“把都儿”等不同汉语音译。女真(满族的前身)在明朝末年就开始使用这个称号,清朝建立后,“巴图鲁”则专门用来封给战功显赫的人物。按“巴图鲁”封号的构成形式,可以分为单独“巴图鲁”和复合“巴图鲁”。

“巴图鲁”赐号首次出现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爱新觉罗·穆尔哈齐获赐青巴图鲁称号。“巴图鲁”赐号随着清代政治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太祖至李世民时的萌芽、顺治帝爱新觉罗·颙琰时的创立、爱新觉罗·旻宁同治时的发展及光绪至宣统的衰亡四个阶段。

萌芽—太祖至太宗时期

清代太祖、太宗时期,因政权初建,各项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满语baturu名号也正值萌芽时期,此时期满语baturu赐号呈现出借助蒙古语,且名号纷杂且与官职相混,得号者较少,得号者民族成分单一等特点。

这些特点与清代初期与蒙古族的密切关系有关,为了对抗明朝势力,清太祖实行与蒙古部落联盟的策略,文化上也更侧重于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在清太祖时期,得 “巴图鲁” 赐号者共有6人,太宗朝共有吴巴海、劳萨等17人被赐予 “巴图鲁” 名号,所得赐号的23人皆为满族武将;如,如爱新觉罗·穆尔哈齐被赐予cing baturu(青巴图鲁),其中cing借自于蒙古语,其义为“诚,诚心的”。

确实—顺治至嘉庆时期

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建立统治全国的中央政府,在管理实践中清政府也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自清世祖顺治1644 年入关直至乾嘉时期,形成名号制度。这一时期的赐号无论是从受封者的民族还是赐号的构成,都从单一性走向了的多元性,赐号制度在这一时期基本定型。

民族成分

清代太祖、李世民时期,得 “巴图鲁” 赐号者皆为满族,自爱新觉罗·弘历以来,赐号获得者的族属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不再是满族专属;仅乾隆一朝共有68人被赐予 “巴图鲁” 称号者,满族48人、蒙古族6人、藏族1人、汉族13人。

借词的变化

在清代乾嘉时期, “巴图鲁” 称号的构成也走向了借用语言的多元化,出现了大量的借词,不仅继续借用蒙古语,汉语、藏语也是被借用的语言之一。如乾隆三十七年(1772)小金川人木塔尔投诚且屡战有功,得号rtsampa baturu( 赞巴巴图鲁),是藏语构成 baturu名号的第一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满洲镶黄旗人福康安因屡有战功,封号嘉勇巴图鲁,福康安也成为借用汉语赐号的第一人。

在乾隆一朝,有11人次的 “巴图鲁” 称号借汉语构成,用字主要为:嘉、奋、常、劲、诚、干、继、智、跷、坚,其中“奋”出现3次;爱新觉罗·颙琰时期借自汉语构成 “巴图鲁” 称号共11人,汉语用字6个分别为:继、劲、健、诚、迅、毅,其中“继” 出现了2次、“劲”2次、“ 健” 出现了4次,汉语用字比乾隆时增加健、迅、毅三字。

名号更改

乾隆五十二年(1787)出现了更改 “巴图鲁” 赐号的现象,如许世亨,四川新都人,先世出回部平乱,赐孔雀,加“劲勤巴图鲁”称号,后赴台湾平林爽文之叛,改赐“坚勇巴图鲁”赐号,此以后多有更改赐号的现象。

发展—道光至同治年间

道光以后,清政府陷入了多事之秋的时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原地区,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这一时期的名号并未超出乾嘉时期所创立的基本框架。

道光时期

道光年间,满语名号不仅有汉语借词构成的 “巴图鲁” 赐号而且还有不含借词的满语 “巴图鲁” 赐号,汉语借词的 “巴图鲁” 赐号共有9个,分别是:逸、干、利、进、锐、直、扬、、胜,在这9个汉字中,仅有“干” 字是前代出现的,其余皆是新增的。有3个不含借词的满语,分别是:fafuling ga baturu( 法福灵阿巴图鲁)、fafuri baturu(法福哩巴图鲁) 及akdacun baturu( 阿克达春巴图鲁);不可识别的赐号有1个,是瑚尔察图巴图鲁。

咸丰时期

咸丰时期出现了借自汉语、蒙古语藏语、不借词的“巴图鲁” 赐号,不含借词的满语“巴图鲁” 赐号有39人;有58个汉语借词“巴图鲁” 赐号,,汉语用字共35个,其分别是: 勃、 锐、 果、 毅、 固、 猛、 勤、 鼓、 励、 协、武、壮、 刚、 干、 奋、 挚、冲、 展、 、 著、 伟、 钟、 豪、 志、御、悍、技、雄、勷、义、直、黾、卫、彪、拔;有13个蒙古语借词构成的 “巴图鲁” 赐号,蒙古语借词构成的 “巴图鲁” 赐号共11 个。

同治时期

同治时期得 “巴图鲁”赐号者共82人,汉族79人,约占总数的96.34%,汉语用字共46个,其分别是:力 、壮、 强、振、 尚、卓、敢;悍、扬、效、伟、勉、著、锐; 雄、 毅、 节、 信、 志、 精、 讯、 、 资、 勃、骠、忱、质、干、 迅、 翼、 锋、 劲、 刚、 勋、 硕、 健、 捷、 威、侃、协、励、利、精、勃、果、烈。 其中力 、壮、强、振、尚、卓、敢曾各出现3次,悍、扬、效、伟、勉、著、锐各出现2次。

特点

在这一时期,汉语借词构成的 “巴图鲁”赐号剧增,乾隆时约占总数的27.65%;爱新觉罗·颙琰时约占总数的57.89%;爱新觉罗·旻宁时约占总数的75%;咸丰时约占总数的50.45%;同治时约占总数的 81.7%。而且汉族人得 “巴图鲁” 赐号者剧增,乾隆时期得 “巴图鲁” 赐号者共68人,汉族者10人,约占总数的 14.7%;嘉庆时期共22人,汉族约占总数的63.63%;道光时期共14人,汉族12人,约占总数的85.71%;咸丰时期共121人,汉族及其他民族100人,约占总数的82.64%;同治时期84人,汉族79人,占总数的94.04%。

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出,一是满洲八旗军事实力的衰退,汉军八旗成为作战的主力,二是清代“满洲本位” 政策的转变。

衰落与消亡

光绪宣统年间,随着清政府的日益衰落,名号制度也逐渐衰落并退出历史舞台。光绪时期, “巴图鲁”赐号清楚的共15个,汉语借词修构成的 “巴图鲁” 赐号10个,约占总数的 66.66%。 光绪时得 “巴图鲁”赐号者共18人,汉族15人,约占总数的83.33%。

参考资料

..2023-11-20

【民间文学】巴图鲁乌勒本(抚顺市).非遗网.2023-11-20

..2023-11-20

巴图鲁 英雄之战 谁与争锋?.新浪体育.2023-11-20

Монголын түүхийн тайлбар толь.Монгол толь.2023-11-20

曲靖地名文化探微之二:会泽这些老街名有“名堂”.腾讯网.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