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氏疫霉
氏疫霉是一种真菌,菌丝无色无隔,自由分枝,老后具隔,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丹麦、印度、冰岛、西班牙、伊朗、希腊、阿根廷、波兰、英国、南非、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掘氏疫霉
拉丁学名 疫霉属 drechsleri Tucker
参考文献 Res. Bull. Mo. Agr. Exp. Sta. 153: 188. 1931; Novotel-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 var. cajani Pal, Grewal \u0026 Sarbhoy, Indian Phytopath. 23(3): 585. 1976.
同物异名 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 Trans. Mycol. Soc. Japan 17: 238. 1976.
疫霉属 sinensis Yu \u0026 壮族, Mycotaxon 14(1): 183. 1982.
形态描述
在CA培养基上,菌落均一,具短绒毛状气生菌丝体。菌丝无色无隔,自由分枝,老后具隔,粗4-7μm。菌丝膨大体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0-30μm。孢囊梗与菌丝无明显分化,或简单地假轴式分枝,粗2.5-4.0μm。在皮氏液中,孢子囊卵形至长卵形,不脱落,无乳突,具内层出现象3-6(-17)次,24-80μm×20-40μm,平均51.7μm× 29.1μm,长宽比值为1.2-2.2,平均1.76;萌发生游动孢子,间或生芽管,排孢孔宽(9-)10-14(-18)μm;游动孢子肾形,11-17μm×8-12μm。在OMA培养基上,藏卵器球形或亚球形,向基渐狭,壁薄,浅褐色,直径19-46(平均30.4)μm。雄器近球形或短柱形,无色,单个,围生,单胞,偶尔双胞,7-37μm×9-25μm,平均19.3μm ×18.5μm。卵孢子球形或近球形,单个,浅褐色,直径16-38(平均28.9)μm,外壁平滑,厚2.0-3.8μm。满器或几乎满器。厚垣孢子未见。
生长温度
最低9℃,最适29-32℃,最高36.5℃。淀粉利用能力极弱。
中国分布
据王燕华和杨顺宝(1980)、曹若彬等(1981)、翁祖信和蒋兴祥(1982)报道,在杭州市、武汉市、成都市、西安市等地的黄瓜上也发现有此菌为害。又据陆家云等(1984)、李淑娥等(1986)报道,在新疆的哈蜜瓜Cucumis melo L. var. saccharinus Naud.上也有此菌。郑小波、陆家云(1989)和徐敬友等(1990,1990a)报道在江苏省为害雪松属Cedreus deodara(Roxb.)D. Don、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和西瓜;唐德志报道在甘肃省为害西瓜和白兰瓜Cucumis melo L. var. beilangua CV,损失严重。据高清文和吕理(Kao \u0026 Leu,1977)、张和喜(Chang,1983)、何汉兴(Ho,1990)和蔡云鹏(1991)报道,此菌在我国台湾的寄主有: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 、菊属Chrysanthe- mum sp.、西瓜、甜瓜Cucumis melo L. 、越瓜Cucumis melo L. var. conomon Mak. 、黄瓜、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 (Lam.)de Wit. 、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埃及丝瓜L. aegyptiaca Mill. 和印度枣Zizyphus mauri- tiana L. 。戚佩坤(1994)报道此菌在广东省为害广东丝瓜和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 。
世界分布 中国、日本、丹麦、印度、冰岛、西班牙、伊朗、希腊、阿根廷、波兰、英国、南非、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
讨论
大概在本世纪40年代末,日本的黄瓜被一种疫霉侵染,发生了脚腐病。后来在日本的黄瓜栽培区,变为重要的病害。因为黄瓜的茎、蔓、叶、果、根均可被害,很快萎蔫而全株枯死(经过桂琦一(K. Katsura)的观察和研究,最后认定为一新种,命名为疫霉属 melonis Katsura(Katsura,1976)。
70年代初以来,我国黄瓜也遭疫霉为害,大多数人认为是由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所引起(翁祖信等,1979;王燕华、杨顺宝,1980;曹若彬等,1981;陆家云、龚龙英,1982)。但是,余永年、庄文颖(Yu \u0026壮族,1982)通过对北京(P 52)、南京(P47)和广州(P29)等地菌种的研究后认为,我国的黄瓜疫霉与桂琦一(Katsura,1976)P. melonis的原始描述有所不同,如桂琦一认为孢子囊为半乳突、无层出现象,而余、庄则认为孢子囊无乳突、具明显的孢囊层出现象;桂琦一认为有厚垣孢子,但余、庄却从未见有厚垣孢子形成。遗憾的是当时未能从桂琦一处得到他新种的模式菌株,因此只好根据上述明显差异,将中国黄瓜上的疫霉立为新种疫霉属 sinensis Yu \u0026 壮族 (Yu \u0026 Zhuang,1982)。新种发表后,始从荷兰CBS交换来桂琦一保藏在那里的“模式”培养物(CBS No. 582. 69),经比较研究后,认为它与P.sinensis无本质上的区别,应同属一个种(余永年、庄文颖,1983;Ho,1986)。尽管何汉兴(Ho,1984)发现两者可溶性蛋白质凝胶电泳图谱略有不同。
高清文、吕理(1977),何汉兴等(Ho et al.,1984;Ho,1986),陆家云等(1984),王平、陆家云(1988),对我国黄瓜上的疫霉所作研究后认为:中国黄瓜上的疫霉应为疫霉属 drechsleri Tucker,而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为其同物异名。
Phytophthora cryptogea Pethybridge \u0026 Lafferty与P. drechsleri Tucker的鉴定和命名,在真菌界一直有争论。把二者视为两个独立的种的理由是:后者在35℃可生长;孢子囊较长,其基部渐狭;藏卵器和卵孢子均较大;偶尔表现出同宗配合的特性等(Tucker,1931; Waterhouse,1963;Newhook et al.,1978)。但是,另一些学者认为,根据多变的形态性状和温度反应,并不能将这两个种很好地分开,它们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状,很可能是同物异名。Bumbieris(1974)对7株P. cryptogea和5株P. drechsleri 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二者无种间差别,提出合并为一个种,P. cryptogea有优先权作为正名。Halsall(1976)报道此两个种在血清学上具有相似的反应,因而同意Bumbieris(1974)合并为一个种的竟见。李金亮(1985)在他研究中国的有关菌种后,也提出了与上述相同的结论。何汉兴和钟顺昌(Ho \u0026 Jong, 1986)用保藏在ATCC的19株P. cryptogea和14株P.drechsleri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些菌株是从世界各地的各种寄主上分离出来的,其中包括许多典型性或权威性培养物。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的菌株都不能被视为典型的P. cryptogea或典型的P. drechsleri;它们常具有两个种的某些共同性状;单独用在35℃能否生长或综合其他性状,均不能将这些菌株区分为两个不同的种。所以,P. cryptogea和P. drechsleri应为同一个种。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优先权的规定,黄瓜上的疫霉,其学名应为疫霉属 cryptogea Pethybridge \u0026 Lafferty。为了慎重和照顾传统习惯,在本书中我们仍暂时保留了P. drechsleri Tucker这一名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