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口港
泺口港位于济南市北郊泺口镇黄河南岸,津浦铁路泺口桥东西两侧,下游11公里设有傅家庄装卸点,是山东省境内黄河的主要港口。洛口在宋代已是著名的水旱码头。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黄台板桥至泺口上关运盐铁路支线建成(后被日本侵略军拆毁),该港成为沟通小清河和黄河的枢纽港。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设泺口航务管理站,1957年改称泺口港。
简介
设施
泺口港西起马道口东至赵庄,有多处岸坝和河滩可停靠船舶。60年
代前,泺口港的主港区在上下关的黄河大坝险工地段,以岸坝为装卸码头,坝顶货
物堆场6600平方米,可堆存各类货物13.2万吨。1958年,上下关各建简易栈桥1座,
配有木质滑板和溜子。1959年、1960年,上下关码头各建散装货漏斗1座,配备皮
带输送机,每小时可装散货150吨。60年代后期,泺口铁路大桥东侧的赵庄成为主
港区。1967、1968年各建每小时装卸散货150吨漏斗码头1座,皮带输送机增至9台。
1970年,修建石砌码头200米,两只船配合使用。1972年码头加长至602米,泊位
达到12个,港内装卸机械发展到33台(辆)。赵庄码头位于河滩内,汛期洪水漫滩,
使码头逐渐淤高北移。经过几年整治建设,至1977年时,码头长度达到770米,泊
位10个,配备装卸机械39台(辆)。此后因水情变化和河道变迁,到1985年,码头缩
短至150米,500吨级泊位减少至3个,货物堆场2.9万平方米,装卸机械21台(辆)。
傅家庄装卸点系自然河滩,岸线长约500米,前沿有护岸抛石。黄河天翼流量800立
方米/秒时漫滩。
吞吐量
清末和民国期间,泺口港出口以原盐为大宗,进口货物多为沿黄
各县产的粮食和农副产品。新中国建立后,港口吞吐量迅速增长,1952年达到32.5
万吨,占山东省内河港口吞吐量的59.5%。“一五”时期泺口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20
万吨,年均44万吨。其中出口占69.4%,大部分是黄河沿岸防洪用的沙石料等。进
口货物多为粮食和农副产品。“大跃进”时期,位山、打渔张和东平湖等大型水利
工程仓促上马、下马,导致泺口港吞吐量大起大落。1958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7.8万
吨,1960年降为22.5万吨。此后,泺口港进口物资极少,出口占吞吐量的96%以上,
全部为防汛物资。1976年以后,黄河通航状况变坏,陆路运输迅速发展,泺口港吞
吐量明显下降。1981年至1985年的5年间,年均吞吐量9.9万吨,进口物资不足0.2
万吨,其他全为出口沙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