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口
洛口,又称泺口,是跨越黄河北出济南市的门户,也曾是济南的一个重要码头,济南交通上的一个咽喉要塞。
介绍
洛口,现天桥区地名,在济南北部,是古代泺水入济河的地方,所以叫“泺口”,有人将“泺口”写作“口”,而“雒”与“洛”相通,“泺口”就变成了“洛口”。古济水演变为大清河,洛口占据两河交汇的有利地势,到明朝,发展成为繁华码头。当时、济南、泰安市、东昌、兖州区、沂州、曹州等地所用的食盐,都由洛口转运,木材、药材、毛皮等货物也在这里集散。一时间,洛口成为商业重镇,富商大贾麇集,菜馆酒楼布满街市,楼船往来,亭阁飞瓮。1855年,黄河改道,夺大清河入海,洛口一变而为黄河巨镇,黄河航运,下可直通大海,上及鲁南、河南省、山西省等地,集市贸易兴盛,镇中商店林立,素有“小济南”之称。
历史
100年前,这里是繁华热闹的泺口码头,一个曾经被称为“上关道口”的地方。1906年4月,连接小清河黄台码头和黄河泺口码头的一条盐轻便铁路支线正式建成通车。这条轻便铁路被称为“清泺小铁路”,铁路全长6公里。当时的泺口是济南市的一个重要黄河港口,小清河黄台码头是沿小清河东下胶东半岛的一个咽喉码头,而且黄台码头和胶济铁路小清河黄台站之间,又有铁路支线相连。这条轻便铁路的修建,不仅把黄河和小清河联系在一起,还和开通不久的胶济铁路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清泺小铁路”开通的这一天,码头上聚集了济南各界群众,大家一起欢呼,一起庆祝铁路的开通。
原本就是济南重要的一处码头,清泺小铁路开通后的泺口更加繁忙。不仅让黄河南北两岸的人员、物资有了沟通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的粮、棉农副产品、燃料、建材以及来自海边的海鲜和盐也纷纷通过泺口码头涌进济南市。与此同时,济南本地民族工业所生产的棉布、面粉等各类产品也通过泺口码头,沿着黄河西进济宁市、菏泽市以及河南省等沿黄地区,甚至全国各地。货物的集散以及人员的往来,让泺口码头成为当时济南比较繁华的地方。
据1993年出版的《天桥区志》记载,在清末民初济南的泺口港成为水路、公路、铁路货运的中转站,沿黄河5省90个市县所需要之原盐多由此集散;每年棉花上市季节,棉商、花客约3000人在泺口港聚集,日集散棉花10.2万担。解放前,济南市曾是全国的面粉生产基地之一,原粮和面粉亦主要是通过水运,主要是泺口港集散。
其实,早在汉代,泺口就是济河沿岸上的重要码头;宋代以后,大清河夺济水河道,泺口变成了大清河上的一个重要码头;清咸丰五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从此,泺口便成了黄河下游沿岸上最重要的一个码头。
1904年,由德国人建造的胶济铁路正式开通,同年,济南正式开埠。自此,在济南老城的西部,具体说在济南站以南,赴长清区的大道以北,十王殿以西,大槐树以东这一范围内,出现了一片繁荣的商埠区。
济南市商埠的兴起,不仅带动济南本土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给济南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开埠以后,胶济铁路以北,泺口码头以南,也有百姓自发地修建了一些铺房以及住房,自然形成了一些小型工商业店铺。在1925年(民国十四年),军阀张宗昌督鲁期间,济南当局计划将官扎营街道以北,泺口码头以南片区划为北商埠。1927年,张宗昌在泺口和成丰桥之间,修了一条马路,称义威路,因张宗昌号称“义威上将军”而得名。
义威路修好以后,对于沟通泺口码头和商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条路,从全国各地自水路来的货物,通过这条路顺利地进入商埠,而在商埠区内加工而成的各类商品,也通过泺口运往全国各地。与此同时,在沿义威路两侧,一些商户慢慢多了起来,并逐渐形成规模。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随着一些知名民族工商业的安家落户,济南北商埠逐渐成形,并整体带动了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以北的发展。
1928年,日寇在济南市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1929年,为纪念济南“五三惨案”,“义威路”改名为“济泺路”。直到1938年,此路改名为济泺路。据悉,济泺路在民国后期铺成沥青路,是当年济南北部的第一条沥青路。
解放前,黄河渡船都是用‘大摆渡’。大摆渡”是一种长30余米、宽近20米的大木船,是专门用来运送车辆、粮食、棉花包等大宗物品的。当时的一条“大摆渡”能一次运载好几辆汽车。那时候,“大摆渡”全靠人力,一条船少说也得需要三四十个工人。船泊在南岸码头,两个人在船尾摇橹,其余的工人在船两侧撑篙。北岸码头相对南岸码头要偏西一些,但黄河水却是从西向东流。因此,水流大的时候,“大摆渡”经常被冲到北岸东面偏离码头的位置。这时候,就需要拉纤。船上的船员负责摇撸、撑篙,岸上的船员们则要拍着队,喊着号子拉纤,一番折腾后,一艘“大摆渡”由黄河南岸驶到北岸,差不多需要两个多小时。“大摆渡”返程时就顺当多了,即使船上也载满了货物,但因为是顺水而下,一会儿工夫便能回到南岸码头。
泺口南岸码头被称为“上关道口”是官渡码头。还有一个较小的民渡码头在“上关道口”东三四百米的地方,被称为“下关道口”。“下关道口”主要是由一些小船运送过往市民和物品等,而黄河北岸与其相对的码头也不是非常固定,有时根据水流的情况,船北冲到北岸后,在哪里停下便在哪里靠岸,这又被人称为漂浮码头。
1948年秋天,济南战役打响,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济南解放。很快,人民队伍接管了泺口码头。在1952年底,一艘改造后的80马力的机动木船“明轮”号正式启用,终结了泺口码头一直用人力船的历史。泺口码头一直作为北出济南的重要门户,人们过黄河一直依靠摆渡,直到1982年济南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和1988年5月泺口浮桥的建成通车,才彻底改变并终结了泺口摆渡的历史。让那些曾经在泺口渡口来往穿梭的渡船彻底成为文物,用它那斑驳的船体见证那段波涛翻涌的历史。
特产
洛口醋:洛口名产中有一种陈年老醋,生产历史可上溯二百多年,味道香醇,色如琥珀,稠浓能够
“挂碗”,若放置二三十年,会浓缩成“醋膏”。这种“醋膏”用于配药极为珍贵,据说取一小杯“醋膏”浸水即可复原为一大缸上好洛口陈醋。洛口醋因其选料精致,工艺独具,陈酿老道,气味清香,酸味柔美,食药兼备,耐储备用,故销路甚广,历久不衰。得食其味者无不交口盛赞,得知难忘。1914年荣获山东省物品展览会金牌奖章。1915年再获巴拿马共和国世界博览会金牌奖章。1956年初,泺口醋业19家醋店作坊公私合营,创办泺口玉兴酱园,后更名泺口酿造厂。泺酿人以复兴洛口醋为己任,汇集酿醋名师,博采众家长技,秉承传统工艺,引进现代科技,洛口醋产量日增,风味益美。1984年洛口醋获省优部优称号;1985年洛口醋荣获国内行业最高奖——国优银质奖。
糖醋黄河鲤鱼:最早始于黄河重镇——洛口镇。现在是山东济南的传统名菜。济南市北临黄河,故烹所采用的鲤鱼就是黄河鲤鱼。此鱼生长在黄河深水处,头尾金黄,全身鳞亮,肉质肥嫩,是宴会上的佳品。
《济南府志》上早有“黄河之鲤,南阳之蟹,且入食谱”的记载。洛口镇的厨师喜用活鲤鱼制作此菜,并在附近地方有些名气,后来传到济南。厨师在制作时,先将鱼身割上刀纹,外裹芡糊,下油炸后,头尾翘起,再用著名的洛口老醋加糖制成糖醋汁,浇在鱼身上。此菜香味扑鼻,外脆里嫩,且带点酸,不久便成为名菜馆中的一道佳肴。“洛口糖醋黄河鲤鱼”以济南汇泉楼所制的最为著名。该店厨师将黄河鲤鱼养在水池里,让顾客当场挑选,并活杀制成菜肴上席,所以颇得食客青睐,闻名遐迩。
商业
泺口街道服装城、山东建材市场、山东太平石材市场、银座家具广场、泺口
旧机动车市场五大市场群,带动了整个泺口地区的经济发展;辖区内驻有山师北院、山东省黄河航运局、济南北郊热电厂、天桥区黄河河务局等省市区驻地单位。
风景区
黄河森林公园、鹊山及建设之中的鹊山龙湖风景区等旅游观光胜地。
参考资料
济南市天桥区民政公众网.天桥政府网.2016-06-19
洛口.日报网.201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