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席泽宗

席泽宗

席泽宗(1927年6月9日—2008年12月27日),垣曲县人,天文学史专家,天文学家,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席泽宗195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天文系;1951年—1956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编译局;1957年—2008年历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3年—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8年12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席泽宗长期从事古代天文现象纪录的现代应用、中原地区出土天文文献整理、天文学思想史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整理等工作。

人物经历

1927年6月9日,席泽宗出生于垣曲县

1934年—1938年,在垣曲城内私塾读书。

1938年,入读垣曲县立第一小学。

1941年8月,入读洋县良马寺国立七中第二分校。

1944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附中。

1947年—1951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天文系。

1951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编译局。

1956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助理研究员。

1957年—2008年,历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3年—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

1994年11月,出席中国科学院成立45周年庆祝会;12月,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庆祝会。

199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9年11月,出席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庆祝会。

2002年10月,出席中国天文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会。

社会职务

主要成果

席泽宗和李俨钱宝琮等人共同开创了科学技术史学科,创立了中原地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后来发展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数十年来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贡献自己的精力和才智。

席泽宗人生事业中最耀眼的成就即1955年发表的《古新星新表》和1965年发表的补充修订表。两份星表系统整理了自公元前14世纪至1700年以来古文献中的相关记录,发表以后被迅速译成俄文和英文,成为20世纪下半叶研究宇宙射电源脉冲星中子星γ射线源和X射线源的重要参考文献。

席泽宗的科研成就是多方面的,如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的整理和研究;用实验观测证明,我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甘德已经用肉眼发现了木星的卫星,比伽利略·伽利莱早了两千年;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之一,他带领团队取得了诸多天文学成果,将中国的历史纪年向前推进了800余年,并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力地回击了国际上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污蔑。

席泽宗还非常重视科学普及工作,致力于将专业的知识传播到公众中去,以此营造科学文化、助力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他先后撰写了许多科普文章。

个人生活

席泽宗是席家第十个孩子,在此之前,家里的九个孩子都夭折了。父亲席文濬以经营粮店和出租土地为生,母亲李牧丹在家操持家务。席泽宗在私塾学会了国文和算术,闲暇时就帮着父亲对账。1941年,父亲的离世让14岁的席泽宗早早地接过了管家的重任。1941年5月,席泽宗被日本兵从家中押走去做民夫,因为走在最后一个,他半路溜进麦田逃回家中。喜出望外的席母将他送离沦陷区。离家的席泽宗来到抗日大后方开始了新的学习和生活。1956年,席泽宗和普仁医院化验员施榴云结婚,两人育有席云平(子)、席红(女)两个子女。

荣誉奖项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2年12月获北京天文学会50年“奋斗奖”。

人物评价

作为中原地区第一代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生前从事科学史研究长达半个多世纪,不仅为中国科学史学科的建制化付出了自己的精力和才智,而且还撰写了大量极具学术价值的论文。席泽宗不仅参与起草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56-1967)”中的科学史部分,还筹备建设了科学史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等。不仅如此,席先生还忘我地投身于科学史教育工作和活动,全心全意致力于后备人才的培养。1991年,席先生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从1957年我国成立这个学科起,50年来,他是我国国内杰出的科学史院士之一。他,见证了科学史这门学科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以及与国际的交往与联系。

席泽宗先生融会古今,学贯中西,其著述叙事清晰,推理严密,科学与人文并茂,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享誉全球的科学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就写作风格提出一种“镶嵌玻璃和平板玻璃”的理论,他认为,有的作品就像镶嵌玻璃,它们很美丽,在光照下色彩斑斓,但是你无法看透它们;而理想的平板玻璃,你根本看不见它,却可以透过它看见外面发生的事情。这相当于直白朴素、不加修饰的作品。阅读这种作品甚至不觉得是在阅读,理念和事件似乎只是从作者的心头流淌到读者的心田,中间全无遮挡。确实,写得明晰也许比写得华丽更加困难,而席泽宗之文风恰与阿西莫夫之所言不谋而合。从《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一书,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席李诚的学养和文风。

人物逝世及纪念

2008年12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2007年8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1997LF4、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第85472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被命名为“席泽宗星”。

参考资料

院士——席泽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24-04-29

编委会顾问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4-04-29

《席泽宗口述自传》出版.中国科学院.2024-04-29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4-04-29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4-04-29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4-04-29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4-04-29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4-04-29

席泽宗.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2024-04-29

席泽宗.中国科学院.2024-04-29

【中国科学报】《席泽宗文集》出版座谈会召开.cas.cn.2024-04-22

席泽宗:在古籍中“看星星”的院士.ihns.cas.cn.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