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士魁

王士魁

王士魁,中国共产党党员声乐教育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艺术中心、齐齐哈尔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和特约专家。曾多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奖”全国声乐大赛、“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声乐大赛评委,多次在国内成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与专家课。

个人介绍

1985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国家教学名师金铁霖教授。1990年本科毕业后,保送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任声歌系民族声乐教研室副主任和常务副主任。

作为金铁霖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之一,参与《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专题研究,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创新团队一等奖;中国音乐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并多次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及中国音乐学院“我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多年来兢兢业业地耕耘在教学一线,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声乐人才,其中近百人分别在“文华奖”大赛、中国音乐金钟奖大赛、中国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金唱片声乐大奖赛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并活跃于国内外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及晚会活动中。王士魁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始终坚持继承与借鉴相结合,立足共性、强调个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声乐艺术发展规律,并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声乐教学模式,提出了“中低声部民族化”,“声乐教学个性化”,“运用哲学原理教学”等一系列具有开拓性和指导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中原地区民族声乐的科学发展和构建中国特色的声乐学派具有重要意义。在声乐教学中,王士魁教授采用直线教学与辩证思维互补,理性思维与联想思维结合,运用灵活多变、形象、直观的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因材施教,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图示解析”、“灵性启发”、“捕捉闪光点”、“听觉引导”等多项操作性强、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快速有效地解决声乐教学中诸多难题的同时,拓宽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手段,成果显著,赢得了声乐领域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为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与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专著及论著

《继承与借鉴》《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实用教材》《浅谈民族声乐训练中的若干方法问题》《全球化与中国音乐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用哲学原理指导声乐教学》《论个性化的声乐教学》《论声乐表演人才的技能及素质培养》《用心传情,以情润声》《灵活多变的启发式声乐教学》等。

2020年7月29日,当选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曾获殊荣

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荣获中国音乐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荣获中国音乐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被评为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先进教师”。

多次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

荣获“我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荣获北京市创新团队一等奖。

荣获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论文大赛三等奖

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金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入选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

媒体报道

关于王士魁教授,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给予了他这样的评价:“王老师是热爱生活的人,是每天活在感动中的人,也是以此去感动生活、触动别人的人。这一切都体现在了他的声乐教学当中,为王老师的教学工作添光溢彩,从而不仅是教书,还是育人。”正如王老师所言:每一个学生我都要清楚他的问题点,做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不仅要帮他们改正现有的毛病,还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有一个很好的声音概念,有一个很流畅的作品演绎方式。

认识王士魁教授是在他的一次讲座上,他是当天的主角,露着学者的谦逊和大师的微笑。生动、“鲜活”或许是他留给人最深的印象。讲座上,他那一句句生动的言语带给人一种品读的冲动;他那形象的比喻把一个个枯燥、抽象的“音乐概念”诠释得有趣、易懂。他跟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声乐教学中得到的宝贵积累和丰富的经验,其中包括:他在声乐教学中运用的“十字架”、“猫和鱼”、“杠杆原理”……

一张红卡片,激励一生

王士魁教授1964年出生于大连市,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和中学时代,并学习过手风琴。清苦的生活、刻苦的学习、优秀的成绩,,让王士魁教授生活得非常充实。

当被问及是否跟学音乐的孩子一样,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时,王士魁教授回忆道:“那时候在农村,住的是养鸡的房子。这就是我那时生长的环境。”

在王士魁教授的印象里,清苦的童年生活因为有了父母的期望而变得生动、美好起来。王士魁教授的父母从事教育工作,为了让他将来能做一名文艺战士,从小让他学习了手风琴、钢琴,原本就对音乐有着高度领悟力的他,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为王士魁教授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他考上了大连师范学校,之后又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并师从于金铁霖教授,从此便与中国音乐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本硕连读9年后,留校任教,从讲师到副教授到教授,到现在任教研室主任,声歌系常务副主任,点点滴滴,都离不开王士魁教授的付出与努力。是什么让王教授始终坚定不移地在音乐这条大路上披荆斩棘呢?王士魁教授感怀说道:“我是金铁霖老师的学生,有一次开会,金铁霖老师就拿出一张红卡片,写着:成功=勤奋+条件+实力+机遇,这也是我一路走来的座右铭。”王士魁教授对于这个“卡片”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说:“其实,首先就是勤奋,勤奋可以改变条件,勤奋可以增强实力,勤奋可以营造机会。勤奋其实就是能“折腾”,能折腾的人就容易有机会。”

“声”与“乐”,先“声”夺人

《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这里的“声乐”就是音乐之意。而今,当我们谈起“声乐”二字时,通常指的是歌唱。至于为什么叫声乐,而不是乐声?对于“声乐”这一概念,王士魁教授通过多年对声乐的探索和实践,他认为:声乐就是技术和音乐。声在前面,声代表技术,乐就是综合素质。如果按照金铁霖老师的七字标准:声、情、字、味、表、养、象来谈, ‘声’是声音,‘情、字、味、表、养、象’就是乐。只有声音达标了,后面六个字才能起作用,声音不达标,后面的六个字都不起作用。

记者:说到声音,很多学声乐的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打开喉咙

王士魁:这就跟我们的U通道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把U通道弄通了,我们的喉咙才能“有的放矢”。在教学的时候,U通道有哼、有叹、有垂直线。

记者:您说U通道有哼,有叹,有垂直线,有没有一个标准界定?

王士魁:哼,首先是用后半身来唱。要哼在假声的位置上,头晕上。叹,在脚后跟。垂直线,两点为一线,这两点就锁定了一个方向,也就是U通道的方向。U有助于获得高位置和深呼吸。

记者:那就是说要把人分成三部分,哼在头上,叹在脚下,中间就是您说的垂直线的点?

王士魁:歌唱一定是相对的,上哼完了一定是下叹,下叹就是搭气,没搭气就没有支点,永远都使不上劲。支点有很多种,上中下,我总结了一句话就是“通道中支点无处不在”,这句是源自我学电脑时老师给我的启发,他说“右键无处不在”,我将其运用到声乐中就是“支点无处不在”,是很有启发性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无处不在的支点”在歌唱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王士魁:事实上支点是调整音色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调节平衡的一种手段。我把它称作“称与砣”,称与砣说白了就是秤杆与秤砣,怎么能平衡呢,中间有一个菜墩,杆一搭,这边坐一个小朋友,那边坐一个小朋友,如果是我坐在其中一边,那边就要起来了。那我要想和他保持一个平衡怎么办,我只有挪动位置坐着,这就是一种平衡,那么我们是把通道看成秤杆,秤砣就相当于一个支点位置。这也是我声乐教学中的“杠杆原理”,非常实用。

记者:从您的话语中,让我们感觉到您很善于把抽象的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王士魁:谢谢。我认为,作为老师,我们对学术的研究要复杂化,对学生的解惑要简单化,我们谈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因人而异的教学一定是吻合了一只羊一张脸,一个人一个特色。

记者:为什么要选用“U”元音

王士魁:人在自然状态的时候,我们要唱五个元音,a e i o u。“U”的喉头位置相对要低,更能牵动气息,获得高位置,“U”相对来说能获得好的音色,所以我们选唱“U”。

记者:U通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王士魁:其实U通道的最高境界就是砸碎U通道。让人听了很自然的。所有的声音、所有的字、所有的色彩,所有的一切都要反映在通道里。

“声”与“乐”,乐在其中

声乐不能光拼命,是有方法的,金铁霖老师的7字方针:“声、情、字、味、表、养、象”中,王士魁教授把‘情、字、味、表、养、象’这六个字称之为“乐”,他认为:当我们的“声”达标后,“乐”还要注意立体音乐,歌唱的审美。他说,审美来自于实践与综合知识的积累,来自于苦学勤奋,还有视唱练耳,多听音乐,就像穿衣服一样,是一种总结,一种感觉。

记者:“乐”相对于“声”来说,感觉上的东西显得更多一些,在您的课堂上如何让学生通俗易懂地接受?

王士魁:比方有的学生唱歌一开始是像大三和弦,比较尖亮,不内敛,我就会先弹一个大三和弦,再弹一个小三和弦。告诉他能不能用这样的声音感觉唱,他想了想很快的唱到了内敛的、透亮的声音。这样和弦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记者:那在您的课堂上,钢琴伴奏就会显得很重要了?

王士魁:钢琴伴奏也是一样,能弹钢琴伴奏的、能写总谱的人的艺术修养还是很高的。我起一个《梅花引》的前奏,一个是外在的大和弦,一个是内在的小和弦,带给大家音乐感觉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通过旋律可以表达出不一样的情绪。交响乐看似没有歌词,实际上整个音乐本身就是歌词。音乐让人产生联想,一旦有了歌词,相对来说音乐内容便有了指向与限定。

启发式教学,立竿见影

谈及在声乐教育的特点时,王士魁教授说:“在声乐教学上是不可能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手段,教法。但是在共性的审美上,你的教学方法,技术有没有达到一个标准,这是共性的。我们在教学中也在不断地探讨,看看用什么手段会更好一些。大家都在研究启发式教学,但是要看谁的方法通俗易懂。其实,对老师来说,是复杂化,对学生来说,是简单化。老师启发式教学,落实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一个学生一个方法,一天一个方法,为什么?因为学生一天一天在进步,这就要求老师要科研,要进步。”

记者:不管是听您的讲座,还是在您的教学课堂上,您经常会用“讲故事”或者是“笑话”的形式来启发学生?

王士魁:这些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建立一种学声乐的状态。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我的一位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气总是叹不下来,我就借鉴了一个故事。唐僧带领徒弟西天取经,一路谈笑风生,里面有一个喉咙状态最好的是猪八戒,“猴哥猴哥”,他这样说的时候喉咙是最好的,这个时候气也就放下来了,这就是启发式教学。

记者:王老师在声乐教学上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多种启发式教学方式,您最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猫和鱼”的故事,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王士魁:这是我一个上课的实例。有一天上课我问,猫最喜欢吃什么?学生说:“猫粮”。我想猫是不是真喜欢吃猫粮还不是很清楚的,可能从多种营养与维生素的角度讲猫粮还可以。我犹豫的时候学生又说:“耗子”。实际上猫是喜欢戏弄耗子要抓耗子,并不是真要吃。我说都不对,因为我是大连人,所以我知道猫最喜欢吃的是咸鱼。大家很多都吃过咸鱼饼子,有偏口鱼或鲅鱼做的咸鱼,最好的还是偏口鱼。猫最喜欢吃咸鱼,谁家里要是挂条咸鱼,第二天早上就没有了,被猫叼走了。不论你挂在哪,猫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弄下来。猫发现了咸鱼,是通过嗅觉发现的,即便是双目失明的猫也能找到咸鱼。我们要的就是嗅的过程,而不是真正捕捉到咸鱼。猫和咸鱼的关系是这样的,比如我就是一只猫,我突然闻到有咸鱼,这一过程就是我先闻到咸鱼在哪,我会有眼神,而我的嗅觉一定是咸鱼的方向的。这个时候鼻夹也好、哼的状态也好已经展开了。保持这个展开状态开始歌唱,而咸鱼还在那里放着,不是真的捕捉到。

然后在学生的实践上,有启才有发。如果学生是一只猫,有了咸鱼了,咸鱼的地点会牵动他的整个神经系统,如果咸鱼放在一个位置上了,就要夸张的找到鱼,这个过程就会帮助学生找到歌唱的感觉。如果有的学生气高了,我们就把“鱼”向下放,但是一定是通过了头腔。不管鱼放在哪里,放到了脚后跟也是一样,嗅觉的过程一定是通过头顶头腔,旋转、下去,然后嗅到鱼,否则只有下通道,而没有上通道。

记者:启发式的教学是不是适合每个学生?

王士魁:启发式教学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管用,但是启发式教学带有普遍性。刚才我说的“猫和鱼”起到了哼的作用,同时起到了辅助于支点的作用。

民族声乐师夷长技以制夷

王士魁教授认为:民族声乐的发展、进步到现在,主要的原因是借鉴了西方的科学唱法,通过总结彼此的异同,取长补短。谈到借鉴,我们不得不提到“美声”,至于什么是美声?王士魁教授是这样定义的:“声音科学通畅,完美诠释声乐作品,一定是给人们带来美好回忆、美的享受,给客观形成一定刺激和共鸣。只要符合以上条件的唱法或演唱,那就是美声。美声它不是只属于意大利,它应该属于全世界。”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王士魁教授在他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将西方美声的发声方法有选择地融入中国民族歌曲的演唱,这样既能扩展民族歌曲的音域范围,还能更加美化歌者的声音。从而使得中原地区的民族声乐既充满磅礴正

气又表现婉转和气。

记者:您认为:民族声乐是因为有了借鉴才有发展,那我们民族声乐原来是什么样子?

王士魁:用“十字架”来说,原来我们的民族声乐唱的时候“横”长,“纵”向是短的,那么因为有了借鉴,因为有了混合声的介入,特别是因为有了混合声,从“十字架”来说我们的“竖”变长了,所以说我们的音域一天比一天宽。

记者:当今的民族声乐称谓是我国现代乐坛的提法,您刚才提到我国民族声乐借鉴了西方的科学唱法,那您认为我国民族声乐经过了哪些“借鉴时期”?

王士魁:从纯自然状态——到自然混合状态——到今天科学混合状态。混合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混合声是色彩调整的基础,最大秘密就在于比例问题,当然通道打开是前提。

记者:我们通常会把西方的唱法称为“美声唱法”,而把民族声乐中的唱法称为“民族唱法”,甚至还分得更细,那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唱法”一词?

王士魁:论唱法,世界上只有一种,那就是科学唱法。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形成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人个性的音色,不同风格的作品用不同的音色进行演唱。所以说,科学是共性,地域、色彩与风格是个性。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唱法,相对来说,它一定有它的代表作品和标志性的声音色彩。如《兰花花》、《白毛女》、《红珊瑚》等。

记者:如果“唱法”只有一种,民族声乐发展下去,会不会出现“千人一声,万人一调”的现象?

王士魁: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以我亲身观察的事来谈谈。我以前在放羊的时候,有170多只羊,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每一只羊跟每一只羊长得不一样,没有一只是一样的,就像没有一对树叶是一样的,没有一对指纹是一样的,天下没有一对喉咙是一样的,如果真有一样的话,中国中央电视台也不会打着灯笼去找模仿秀了。你要是说是一样的,说明你耳朵的灵敏度不够。你听桑塔纳发动机奔驰的、凌志的发动机一样吗?不一样的。两台凌志同时打招呼,你听一样吗,你听可能是一样的,专家听是不一样的,如果两台凌志同时让你选一台的话,很难,十台,你就傻了,但是我们的工程师一来,我们的声乐老师去了,专家去了,一分钟就能排出1、2、3、4、5、6、7、8、9、10。所以说塔尖上的竞争是毫厘之间的竞争,是显微镜下的竞争,没有一样的,绝对不可能是一样的。

【记者后记

有机会听王士魁教授的讲座是难得的,同时也是庆幸的;而有机会采访他,更是不容易,并不是因为他赫赫有名而不易接触,恰恰相反,他总是那样平和、幽默。他亲手为祖国培育出一位位歌唱人才的脚踪实在繁忙,以致于跟你谈聊的时候也要不间断地被不同的电话打断。但,在王士魁教授眼中:用心去做每一件事,付出真情实感,枯燥的事也会变得有趣味。或许正是因为他对声乐教育事业乐此不疲的态度和倾心尽力的奉献,才收获了一个个闪光夺人的成果。对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声乐教育事业的道路上,王士魁教授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他深爱着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学生们的成长时刻都牵动着他的心。他说:“其实,我只是尽了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用心传接民族声乐这一伟任义不容辞。”师德崇高,师爱博大,他就是爱他的声乐教育事业,默默耕耘,日复一日地充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在当今社会,尤其难能可贵,他的灵魂是那么丰盈,以致我的秃笔会无力地放下,肯定是读他这个人比读我的文字不知道精彩多少倍。(文、金惠子

参考资料

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附件).教育部网站.2024-01-25

教育部关于成立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