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1054
天关客星(SN 1054)是一颗在1054年在金牛座内发现的超新星。它的亮度很高,在白天也能看见它;它像金星一样,光芒四射,星光呈红白色。这样的星象持续了23天,后来它的亮度渐渐降低,将近2年后才逝去。天关客星是由中原地区北宋宫廷天文学家杨惟德于1054年7月发现的,古代中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天文学家在隶书中皆对该星留下了详细记录。因该星突然出现在天关(金牛座ζ)附近,故名天关客星。根据中国史籍中的记录可以推断,这颗超新星在23天的时间内白天都可以见到,在夜晚可见的时间则持续了一年十个月。据研究,这颗星可能是Ⅱ型超新星,天关客星爆炸后的遗骸形成了蟹状星云,在1774年收录在梅西耶天体列表中成为第1号天体(蟹状星云M1,NGC 1952)。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观测到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爆发的机会非常少。除了蟹状星云以外,还有被第谷·布拉赫和他的学生约翰尼斯·开普勒观测到的第谷超新星与开普勒超新星。据天文学家推算,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爆发平均20-50年出现一次。但是大都发生在银核内部,或者在银盘的另一半完全被银核遮挡。蟹状星云的超新星爆发,恰巧发生在银河系内与太阳同一侧银盘上但是比太阳系更远离银核的外侧。这样的部位发生超新星爆发,从地球上观测完全没有遮挡,但是这样机会就极为罕见。
超新星
天关客星是1054年金牛座内爆发的一颗超新星,古代中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天文学家在史书中对这颗星留下了详细的记录。
记载
《宋史·天文志》中记载: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至和元年五月己丑也就是1054年7月4日。《宋史·仁宗本纪》中记载:嘉祐元年三月辛未,司天监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东方,守天关,至是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六中记载: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客星晨出天关之东南可数寸(嘉元年三月乃没)。《宋会要》卷五十二中记载:至和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守将作监致仕杨维德言:伏睹客星出现,其星上微有光彩,黄色。谨案《黄帝掌握占》云:客星不犯毕,明盛者,主国有大贤。乞付史馆,容百官称贺。诏送史馆。嘉祐元年三月,司天监言:客星没,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推断
根据中国史籍中的记录可以推断,这颗超新星在23天的时间内白天都可以见到,在夜晚可见的时间则持续了一年十个月。据研究,这颗星可能是Ⅱ型超新星。天关客星爆炸后的遗骸形成了蟹状星云,在1774年收录在梅西耶天体列表中成为第1号天体(蟹状星云M1,NGC 1952)。
观察
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观测到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爆发的机会非常少。除了蟹状星云以外,还有被第谷·布拉赫和他的学生约翰尼斯·开普勒观测到的第谷超新星与开普勒超新星。据天文学家推算,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爆发平均20-50年出现一次。但是大都发生在银核内部,或者在银盘的另一半完全被银核遮挡。蟹状星云的超新星爆发,恰巧发生在银河系内与太阳同一侧银盘上但是比太阳系更远离银核的外侧。这样的部位发生超新星爆发,从地球上观测完全没有遮挡,但是这样机会就极为罕见。
20世纪早期,对早期间隔数年的星云照片进行分析表明,它正在不断膨胀。根据其膨胀速度反推可得,该星云在地球上开始可见的时间至少在900年以前。而中国天文学家1054年的记录过在天空的相同区域产生过一颗亮星,甚至白天都可观测到。由于距离十分遥远,当时中国人观测到的白天的“客星”只可能是超新星。这是一种核聚变已耗尽能量并自行缩,从而发生爆炸的巨大恒星。
近期对历史记载的分析表明,产生蟹状星云的超新星爆发时间为4月或5月上旬,到了7月最亮时视星等升至−7到−4.5之间(比夜空中除了月球以外的任何天体都亮)。该超新星在首次发现大约两年之内都可用肉眼看到。归功于东亚地区和中东地区天文学家1054年记录的观测,蟹状星云成为第一个被确认与超新星爆发有关的天体。
种类
它是一颗II型超新星。
M1
蟹状星云(M1,NGC1952或金牛座 A)是位于金牛座ζ星(天关)东北地区面的一个超新星残骸和脉冲风星云。蟹状星云距地球约6,500光年(2,000秒差距),直径达11光年(3.4秒差距),并以每秒约1,500公里的速度膨胀。它是银河系英仙臂的一部分。
发现
该星云由约翰·贝维斯于1731年发现,它对应于中国、阿拉伯帝国和日本天文学家于公元1054年记录的一次超新星爆发(编号SN 1054,中国称天关客星)。1969年天文学家发现星云的中心是一颗脉冲星,它的直径约28–30公里,每秒自转30.2次,并发射出从γ射线到无线电的宽频率范围电磁波。它也是首颗被确认为历史上超新星爆发遗迹的天体。
蟹状星云的X射线和γ射线辐射能量超过30keV,估测电通量达10eV,而且非常稳定,因此天文学家将蟹状星云看成是宇宙中最稳定的高能辐射源之一,并将其作为一种标准来测量宇宙其他辐射源的能量。此星云是一个很好的辐射源,通过其他天体的掩星可以研究它与其他的天体。20世纪50和60年代时,天文学家曾借助穿过日冕的蟹状星云辐射对太阳日冕进行密度和成分测定。2003年,土卫六阻挡了蟹状星云的X射线辐射,天文学家借此机会测量土卫六的大气层的厚度。
起源
蟹状星云产生于公元1054年一次明亮的超新星爆发:SN 1054。当时中国、印度、阿拉伯帝国和日本天文学家都记录了这一天文现象。而该星云则是由约翰·贝维斯于1731年首次观测到的。1758年,查尔斯·梅西耶在观测一颗亮彗星时独立地再次发现该星云。于是梅西耶将其作为自己的类彗星天体星表中第一个成员。1848年,罗斯伯爵在比尔城堡观测到了此星云,因为他绘制的图像形状与螃蟹类似,因此被称为蟹状星云。
20世纪早期,对早期间隔数年的星云照片进行的分析显示它正在不断膨胀。而中国天文学家在1054年的记录在天空的相同区域产生过一颗亮星,甚至白天都可观测到。虽然距离十分遥远,但是当时中国人观测到的客星在白天也能看见,因此只可能是超新星。这是一种自身的核聚变已经终止并坍缩,从而发生爆炸的大质量恒星。
物理状态
蟹状星云在可见光区中有大量椭圆形的丝状结构围绕着弥散的蓝色核心区域,长达6角分,宽达4角分(相比而言,满月的直径为30角分),是视直径最大的天体之一。从三维的角度看,该星云的形状是一个长椭球体。这些丝状结构是前身星大气层的残余成分,主要由离子化的氦和氢组成,也含有碳、氧、氮、铁、和硫。这些丝状结构的温度通常处于11,000–18,000K之间,而它们的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300个粒子。
距离和大小
尽管蟹状星云是天文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但由于每种估测方法都存在不确定性,它的距离误差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2008年得到的共识是它离地球的距离为2.0±0.5千秒差距(6.5±1.6千光年)。蟹状星云正以大约1,500 km/s的速度膨胀。对间隔数年的星云照片进行分析,结果是它正在缓慢膨胀,比较这种角膨胀和谱线红移可以测定膨胀速度,此方法也能估测该星云到地球的距离。1973年,一项运用多种不同方法测距的分析得出了它距离地球约6,300光年的结论。根据它的视直径大小及距离可以计算出其直径约为13±3光年。
将时间追溯到1054年超新星爆发之后的几十年,可以发现这个星云自从产生以来就在不断加速膨胀。这种加速是因为中心的脉冲星产生的能量增强了星云的磁场,从而使星云膨胀,丝状结构不断向外伸展。
质量
估测星云的总质量对于估计对应超新星的前身星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蟹状星云丝状结构含有的物质(离子和中性气体喷射物,主要是氦)估计质量可达4.6±1.8M☉。
辐射
1953年,什克洛夫斯基(Iosif Shklovsky)提出弥散的蓝色区域主要是由同步辐射造成的。这是指在磁场中回转的相对论性电子(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的电子)因为径向加速度垂直于速度而发射出的电磁辐射。之后的观测确认了此理论。到了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电子偏转的洛伦兹力来自于星云中心一颗中子星的强大磁场,在此力的作用下电子发生偏转,并沿运动的切线方向发出电磁辐射。
自2010年9月19日起,天文学家观测到蟹状星云的伽马射线强度突然提高了2到3倍。一种解释认为,爆发的短暂性表明电子还没有加速到足以产生能量辐射的程度。当电子被加速到极高能量时,星云磁场的强度可能也会比通常估计的要加强3到10倍。短暂的过程表明,伽马射线可能源自星云内部相对较小的一部分。另一种解释则认为脉冲星的带电粒子风闯入了星云内部,并挤压星云的磁场。在这个过程中,磁场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为电子加速提供能量源。
磁场
蟹状星云的磁场强度约为10到10高斯,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电子的总能量约为10尔格。这显然不能与刚形成时相提并论,因为绝大部分能量已通过绝热损失辐射出去了。它的磁场有序程度很高,据国际伽玛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的数据,其γ射线辐射有46%是偏振的,光子的电磁场也同向分布。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大卫·汤普森说:“在天体物理学中,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如此高比例的偏振意味着这里得有非常好的条件,才能使磁场非常有序地排列。”
脉冲星磁场达到地球的10倍以上,类似于棒状磁场。上述事实表明脉冲星产生的粒子流速度很高,以至于非常接近脉冲星,才使磁场发生了扭曲。但由于目前仪器精度所限,还不能通过测量来确认。蟹状星云是绝无仅有的观测目标,因为其他脉冲星过于遥远,难以深入研究。
其他
目前人类对蟹状星云的观测已覆盖从无线电到γ射线的整个波段。特别是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发射以后,它先后发现了两极的喷流,环绕着脉冲星赤道平面的星环,高速运动的亮条纹(wisp)和X射线强度很高的结节(knots)。这些结构的运动速度都很快,例如亮条纹可达光速的0.35至0.5倍,喷流也有光速的0.1倍。而结节的亮度仅次于中央的脉冲星。其中蟹状星云的异常部分之一是富氦星环,它的星环从东向西穿过脉冲星区域。星环中大约25%是可见喷出物,而计算结果表明95%都是氦。因此目前对于星环的结构还没有合理的解释。
中心天体
蟹状星云的中心有两颗暗星,其中一颗与此星云的形成直接相关。1942年,鲁道夫·闵可夫斯基发现它的光谱极不寻常,从而确认了它的特殊性。到了1949年,天文学家发现此星附近区域是很强的无线电和X射线辐射源。1967年,它被确认为天空中γ射线辐射强度最大的天体之一。第二年,地球上接受到它放出的辐射脉冲,因此它成为最早发现的脉冲星之一。
脉冲星是强大的电磁辐射源,它们以一定而且很短的周期释放辐射脉冲,频率可达每秒数百次。1967年刚发现这种天体时就产生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该团队甚至考虑了那可能是先进文明发出的信号。然而,在蟹状星云中心发现了脉冲射线源,这成为证明该星云起源于超新星爆发的强有力的证据。现在认为它们是高速自转的中子星,它们的强磁场将辐射约束成很窄的波束向外释放。
据信,蟹状星云脉冲星的直径约为28–30千米,它每隔33毫秒发射一次辐射脉冲。辐射脉冲的波长跨越了从无线电到γ射线的整个电磁波谱。与其他孤立的脉冲星一样,它的自转周期正在逐渐变慢。有时它的辐射周期会发生急剧变化,称作自转突变,这是由于中子星内部的突然重新组合引起的。脉冲星自转减缓时放出巨大的能量,并发射同步辐射,总光度可达太阳的75,000倍之多。
蟹状星云中心区域由于脉冲星极高能量的不断释放而变得异常活跃。大多数天体的演化非常缓慢,只有经历很长的时间尺度才能觉察出变化。而蟹状星云的内部在几天之内就能产生明显变化。星云内部最活跃的特征,是脉冲星的赤道风猛烈冲击稀疏的其他区域,形成激波阵面。这种激波的形状和位置瞬息万变,赤道风一阵阵地形成然后渐渐减弱并消失,这是因为它们进入了远离脉冲星的星云内部。
前身星
发生爆炸成为超新星的那颗恒星被称作前身星(Progenitor star)。有两种类型的恒星会发生超新星爆发:伴星和大质量恒星。在所谓的Ia型超新星中,气体不断落在白矮星上,不断增大其质量直至接近临界值——钱德拉塞卡极限,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发生爆炸。而对于Ib/c型和II型超新星,它们的前身星是一颗核聚变反应耗尽了燃料的大质量恒星,最终发生坍缩并不断升温,最终达到超新星爆发的临界温度。蟹状星云中心存在脉冲星表明它一定是由核心坍缩型超新星形成的,因为Ia型超新星不产生脉冲星。
超新星爆发的理论模型表明爆炸形成蟹状星云的超新星质量至少为太阳质量的9到11倍。质量小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因太小而不能发生超新星爆发,它们的最终宿命是行星状星云。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大于太阳的12倍,那么它产生的星云化学成分会与蟹状星云中实际检测到的不符。
研究蟹状星云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星云和脉冲星的总质量明显比推测的前身星质量小。关于那些消失的质量的谜团至今仍未解开。首先通过它发出的总光度估算星云的质量,然后计算所需质量,可以得出星云的温度和密度。质量的区间估计是太阳质量的1–5倍之间,而一般研究者认为太阳质量的2–3倍是合适的估计值。此外,中子星的质量估计为1.4至2倍太阳质量。
解释蟹状星云消失质量的主要理论是前身星的一部分物质在超新星爆发之前就由星风带走了,这种现象在沃尔夫·拉叶星中是很常见的。然而,这会在星云外形成一个壳层。尽管天文学试图使用各种不同的波长来探测壳层,但至今还没有任何发现。
太阳系天体掩星
蟹状星云所在位置偏离地球绕太阳运转的黄道平面大约1.5°,这意味月球甚至其他行星可能凌或掩蟹状星云。尽管太阳不会掩蔽此星云,但它的日冕会在星云之前经过。这些凌星和掩星可用于同时分析星云和通过它的天体,因为凌星或掩星发生时地球接收到的蟹状星云的辐射会发生变化。
月球掩蟹状星云的现象已用于绘制星云的X射线发射光谱。在发射X射线观测卫星(比如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之前,X射线观测的角分辨率普遍较低。但是月球从星云前经过的时候,它的位置可以计算地非常精确,相当于弥补了分辨率不足的缺陷,因此星云的亮度变化就可以用于制作X射线发射光谱。人们首次从蟹状星云观测到X射线时,就是运用月球的掩星来确定波源的确切位置。
太阳的日冕每年六月从蟹状星云前经过。此时收到的蟹状星云的无线电可用于分析日冕的密度和结构。早期观测认为日冕的延伸距离远比以前的估计要大,而后来的观测发现日冕密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土星掩蟹状星云是很罕见的,最近一次是2003年,而更前的一次在1296年,下次则要到2267年。天文学家运用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在土星掩星云时观测它的卫星土卫六,并发现土卫六的X射线暗斑比它的固体表面更大,因为它的大气层也能吸收X射线。这些观测表明土卫六的大气层厚度大约是880千米。土星的掩星没有被观测到,因为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当时正在经过范艾伦辐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