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村
三阳村,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三阳镇,是中国传统村落之一,位于歙县县境东北部,三阳镇中心区,是三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村域面积9.35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2850人,主要民族为汉族。三阳村历史悠久,地形地貌以中山为主,山势东、西、北由近到远逐渐增高,南面略低。村内有昌源河和梅溪河流经,气候属亚热带北缘山厚型季风湿润气候。三阳村内有清凉峰等风景名胜以及洪氏宗祠叙伦堂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流传着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阳打秋千。2019年6月6日,三阳村被列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置歙县,三阳地域隶属歙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歙县并入海宁县(隶属婺州),三阳地域隶属海宁县。开皇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三阳地域复归歙县。
唐朝,王姓入住今三阳村东,形成村落名王干(后因设王干巡检司,简称王干司),设立王干里,属歙县长乐下乡。杨姓入住今三阳村里来龙山、杨家坞一带,称居住地为杨川,后谐音为“阳川”,隶属王干里(杨川杨姓何时消失不详)。
宋代,梅姓迁居今三阳村里来龙山一带,称住地为杨川梅家,隶属王干里(梅家梅姓何时消失不详)。唐、宋、元、明,至清康熙帝朝,三阳均属长乐区下乡,其里为王干。据康熙《徽州府志》卷一《舆地志·建置沿革》载:“歙县唐宋立十六乡八十里,……东南曰长乐下乡,厥里五,曰长乐、龙潭、旁溪、铜山、王干。”王干为歙县八十里之一。
北宋,三阳建有维护地方治安的民间武装组织忠义巡社——王干大社,5人为1甲,5甲为1队,5队为1部,5部为1社,社设都副使职官。
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洪太四六世孙(洪经伦二十七世孙)洪福生自慈坑迁王干西北梅溪(今三阳洪氏宗祠一带)衍族,后形成村落三阳村(又称三阳坑、梅溪等),属王干里组成部分。
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程氏入住三阳小坑口(位置在今三阳村东门头一带)衍族,与梅溪洪氏为邻,小坑口遂为三阳村小地名,称程氏聚居地为小坑口程家巷,属王干里组成部分。
约于明朝嘉靖,梅溪洪氏31世洪文钦(洪彦三长子)开始在三阳王干岭脚建房居住,繁衍生息,其自然村至2013年均习惯附属三阳村。
清代,三阳增设梅溪大社(以水口庙为社址)。
清代沿袭明制,顺治元年(1644年),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其任务主要是维护地方治安,清统治者曾有“弥盗良法,无如保甲”之说。
清顺治六年(1649年)至清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王干司属长乐区下乡三十二都一图,三阳坑属长乐下乡三十二都二图。道光《徽州府志》卷二《乡都》载:长乐下乡为三十二都,有二图,其村有叶村、中村、山阳坑(即三阳坑)、老竹岭、新米坑、黄柏源、王干司、朱木坑。
道光后至民国初年,三阳坑、王干司、小坑口属长乐下乡三十二都二图。图下设甲,以甲为单位建有地税清册。
清代咸丰后,吴姓开始在三阳排屋定居,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建排屋新村(又称大圣堂),至2013年均附属三阳村。
约于清朝同治年间,李德金由徐家坞迁居三阳坑茂田山(又称木田山),繁衍生息,其村落至2013年均附属于三阳村。
约于清朝光绪初,叶姓开始在三阳百步街(百步阶)建房定居,繁衍生息,其村落至2013年均附属于三阳村。
清朝末年,陶姓开始在柏川河三阳段(2013年三阳排屋新村处)河边居住,称居住地为陶家堨。后陶姓外迁,新居民迁入,谐音称之为碓家堨,至2013年均附属三阳村。
民国初年,王干司、小坑口隶属三阳村的一部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推行保甲(亦称保甲乡里)制。三阳村设有三阳和林隐两保,每保下设10甲。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正保长、副保长、干事,并设保办事处。王干司隶属林隐保,为其中一甲。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实行联保制,三阳村是三阳联保驻地(设有办事处),联保主任由县长(也有说是区长)指定1名保长担任。三阳联保管辖12保,即96至107保,三阳村为96和97保(即三阳保和林隐保)。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三阳村三阳保和林隐保属北岸区三阳联保管辖。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呈坎镇县以下组织实行区、乡(镇)、保、甲四级制。三阳村设三阳和林隐两个保,共有20甲。
民国三十年(1941年),实行新县制,三阳设梅溪镇,乡长、保长由地方有名望或有势力者承当。
民国期间,乡保推行政令,基本还是赖于宗族组织的支持而推行。民国三十八年年(1949年)4月21日,中共旱南工委游击队攻下三阳乡公所,三阳解放。
1949年5月22日,歙县开始废除保甲制,设立乡、村组织。三阳开始积极举办农民训练班,培养村级干部。以此为基础,逐步地改造和废除保甲制度,成立三阳村公所,首任村长洪鸿喜;成立三阳农会组织,农会主任洪细妹(洪宝松)。三阳村为三阳区、三阳乡、三阳村公所住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歙县撤销乡建置,由区直接管辖村组织。三阳为三阳区驻地。三阳设有庆丰、雨花区、王干三个村组织。村长由贫苦出身的革命积极分子担任。宗族管理体制彻底瓦解。政府推行政令开始由村组织替代。庆丰村村长洪灶三,雨花村村长洪志祥,王干村村长洪鸿喜。同年,三阳村党支部建立,支部教导员为方建平(音)。
1950年5月15日,歙县15个区增为18个区,第十区驻地三阳。7月,三阳村以十字街为界,由三个村组织改为三阳、林隐两个行政村。俗称“村里”即三阳村,大体包括后来集体化的第一至第十生产队,地域包括前山路、祠堂、来龙山、善庆堂至青龙桥、半岭、桥下(三阳小地名)一带,而俗称“村外”即为林隐村,大体包括后来集体化的第十一至二十生产队,地域包括大路街、外坦、车路沿线、东门头、王干司一片。
1952年8月,歙县重新建乡,三阳村隶属三阳区三阳乡。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颁布,三阳开始依法进行基层选举,并成立村社会治安保卫委员会(简称社治保会)。
1955年4月,三阳开始农业合作化,群众积极响应。很快,全村由保和、群力、灯光三个刚组建不久的初级社组建成一个高级社。首任社长洪善日。次年4月,入社农户高达98%以上。同年,对土改划定的阶级成分进行了部分调整(1964年“四清”运动又进行了部分调整)。三阳阶级成分有地主、半地主式富农、富农、上下中农、贫农等。
1958年10月2日,歙县县委发出《关于加速实现歙县人民公社化的指示》。5日,三阳与中村、叶村、慈坑等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三阳人民公社,三阳全部农户入社,实现人民公社化。同年,三阳由三阳、林隐两个行政村并为一个行政村(即三阳生产大队)。
1958年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成立,形成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三级体制。三阳生产大队(简称三阳大队)下设生产队(生产队是在原甲的基础上划分的)。
1959年2月14日,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大队、生产队三级。三阳大队隶属三阳人民公社三阳管理区,设有22个生产队。
1961年5月,三阳分为三阳、林隐两个大队。三阳大队长洪宝立,林隐大队长王祥茂。三阳、林隐两大队分界:以村中十字街南北路分界(北从店后山西山脚石,即店后山路西路口石塝,南至桥下芋头田,即今水文测雨点),路东侧,即外坦、东门头、王干司、车站后、茂林前(即前山林山脚——宝山山脚人家)方向为林隐大队;路西侧,即桥下、半岭、祠堂、前山路、上三桥方向为三阳大队。
1963年4月28日,歙县县委下发《关于调整生产大队规模的批复》,三阳、林隐两个大队又合并为一个三阳大队。报告上显示:“三阳、林隐两个大队原来是一个高级社,在1961年5月分为两个大队,由于土地插花(相互穿插),在生产上带来一些问题和矛盾,首先在水利上两个大队有120亩田共一条堨坝,每遇雨就要冲塌,两个大队互相推委无人修理,其次在粮食加工上用水经常闹纠纷影响社员之间的团结,现经双方讨论合并为一个大队有利于生产和团结。”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三阳人民公社、三阳生产大队又改称三阳公社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三阳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0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
1983年3月,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制,成立三阳乡人民政府、三阳村民委员会(简称行政村)、三阳23个村民小组。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至2013年,三阳昌源河北岸三阳印石至中村地界地段,包括杭徽公路三阳东门头至中村地界两侧农田(即郑水潭、湖干滔农田),先后建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新住房,三阳东门头至王干司、至中村民房已连成一片,村庄面积扩大近一倍。
1988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村民实行自治,三阳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
2004年12月,竹铺乡并入三阳乡。三阳仍为三阳乡政府驻地。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三阳村位于歙县县境东北部,处于北纬30度线附近,东与中村相邻,西连中岭脚村、美川村,北接黄坛村、燕村,南接螺蛳形村,距离县城48公里。全村总面积9.3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三阳村境内属中山地貌,山势东、西、北由近到远逐渐增高,南面略低。
水文
三阳村内有昌源河自东往西从村落南面流过,有梅溪河自北往南穿村流过汇入昌源河。唐宋,三阳有小湖逐渐干涸。元明,有塘田(即今新干)、郑水潭(后填埋成田,1980年开始建房,今成为新民居)。明清民国时期,三阳有半岭、桥下(三阳小地名)、村水口、社屋坑口、杨家坞等多处水塘。
气候
三阳村属亚热带北缘山厚型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4.3℃,多年平均降水量1536.2毫米,多年平均无霜期210.9天。雨季集中于春夏之交和梅雨季节。
生物资源
三阳村四周森林覆盖,自然资源丰富。有木本植物马尾松、罗汉松、黄松、水杉、杉、柏、桑、茶、栗树、枇杷、油茶、香椿、山茱萸、山核桃、山苍子、杜鹃、枣、银杏、杜仲、拐枣树(金钩吊)等数百种。有水獭亚科、穿山甲、刺猬亚科、小灵猫(香狸)、蝙蝠、野兔、野猪、松鼠、赤麂、黄鼬(黄鼠狼)等哺乳纲,有鸢(老鹰)、雀鹰、赤腹鹰、普通鵟、白腹山雕、小鸦鹃、红隼、燕隼、鹰鸮、长耳鸮(长耳鸮形目)、短耳鸮、白鹇、灰喜鹊、画眉等鸟纲,还有偶尔从清凉峰进入境内活动的金钱豹、猕猴等稀有动物。
村落特色
选址理念
三阳古村落在选址规划过程中,形成了以宗族礼制为理念;以风水环境为内涵;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规划思想。探寻其成因渊源,三阳古村落的规划融合了晋唐文化与自然境界、风水文化及徽商文化,体现了徽文化的深厚底蕴。三阳村落选址可以概括为“枕山、环水、面屏”,即前有朝山和案山,后倚来龙,梅溪河从村中呈S形穿过在水口处与昌源河相会,水口处有宝山关隘把守。
建筑格局
三阳古村落以徽昌古道三阳段、三阳十字街到王干岭古道三阳村中段(俗称前山路)为主街道,以三阳洪氏宗祠为核心,以梅溪河走向为村落延伸。民居位于街道两侧、梅溪河的两岸。一条青龙圳由村头(俗称源头)一直通向村末水口,贯穿整个村庄。来龙山麓有洪氏宗祠、多座支祠,形成祠堂建筑群。有五猖庙位于村东,水口庙、观音阁位于村南水口,文昌塔屹立村南宝山上,村西杉树岭山上有惠泉庵,村北梅溪河入村处有雨香庵,村中梅溪河上有庆丰桥廊。三阳古村落明清商业街约1公里,今街道及两侧店铺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整个三阳古村落所有街道巷弄全部用青石板铺筑,今保存完好。
经济社会
人口
截至2017年末,三阳村共有23个村民组,850户合计3004人,常住人口2850人,主要民族为汉族。
经济
三阳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据2020年4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三阳村集体年收入22.8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8600元。
主要景点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阳村东北,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40余座,其中清凉峰海拔1787.2米,举目可见,峰峦峭拔,谷壑幽深,怪石林立,飞瀑流泉。动植物资源丰富。山上气候瞬息万变,有仙人锯石,仙人上山,仙姑背石郎,狮象守坞口,老鼠点蜡烛等传说故事。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泉山
福泉山位于三阳村东南,与淳安县交界,每年农历七月七,三阳村人有到福泉山烧香求仙的习俗。最高峰搁船尖,海拔1477米,群峰耸立,古木苍郁,相传远古洪水滔天,以此山峰泊搁船只,故名。福泉山有十道天然石门,石壁层垒,如城如堵交错屹立,引人入胜,有“十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之誉。旁耸一峰,如凌空飞掷,南巅有石,峻削平正,可容数百人。又有飞泉流瀑,如珠帘远挂,不舍昼夜。有古岩曰福泉岩,有古庵曰福泉庵。相传朱元璋曾到福泉山请教,得高人点化,并在寺庵前栽柏树一棵,历经600余年依然郁郁葱葱。又传说清爱新觉罗·弘历曾寻访治愈皇后眼疾的医姑到此,见庵堂所供仙姑神像如医姑,即作揖膜拜,后又派大臣送梧桐木雕塑仙姑神像到该庵供奉,御赐山名福泉山、庙名七仙女庙,雅称情人庙。
胡田山
胡田山,又名湖田山,位于三阳村北,与三阳村仅隔一座山。相传为甘露大士道场。宋宣和二年(1120年)旱,僧元立披榛莽,昼夜勤苦祷雨于此,所见多异,由是闻。元立乃作室于山之左胁,力田种药,奉香火。后建寺。明清时期,胡田山寺香火很旺,传说很灵验,有求必应,不仅三阳、竹铺、杞梓里等地众多的歙南香客,甚至淳安县、昌化、绩溪县等远方香客络绎不断。各路香客在三阳山脚桥东向上山汇集成一路,故招徕不少商贩销售香纸,形成百步商街,故有百步街之称。
昱岭关
昱岭关位于三阳村东,在三阳镇境内。关外即属浙江省境域,为徽州关隘,建于五代十国,关墙向两翼山脊延伸,山坡留有戌所遗迹,乃古代防卫建筑。相传,北宋方腊义军、元末义军都在此关与官军大战。民国时重修,杭徽公路穿关而过,关门联语曰:“坦道贯通熙攘来往,巍名矗立震烁古今。”
胡田古道
胡田古道是指三阳村至歙县绩溪县交界胡田山的古山道,长约25里。由三阳王干岭脚沿溪前行数十步为里王干岭脚自然村,里王干岭脚东面山坞称上岔,可到木田山、西坛;里王干岭脚北面山坞有山脚桥(有人称此坞为山脚坞),由山脚桥西向上山有山舍人家称杨树。原先潘政寿兄弟及家人居住于此。由山脚桥东向上山可到百步街、燕窠、苏家坑、徐家坞自然村,由徐家坞自然村向北翻山可到胡田(也写作“湖田”,古有寺庙)、绩溪大鄣。明清时期,三阳及他村加入的清道旗、飞虎旗、头幡、蜈蚣幡、紫竹观音幡、锅头幡上百杆;有铜锡制的金瓜、银斧等十二件(半副)銮驾仪器;有三十六把天平(外村的)、有喇叭、钟、大锣细鼓;有抬着去毛的整猪(刚)、整羊(柔毛)等祭品(即刚鬣、柔毛、粢盛,配瓣香、束帛、清酌、庶馐之仪)。游村队伍浩浩荡荡,有僧道尼诵经队伍,长者行香队伍,金童摆对队伍及狮子、地戏、秋千、驮站肩,气势宏大、隆重热烈。期间家家户户到观音阁烧素香、素纸,燃点素油灯,供素祭品。
徽昌古道
徽昌古道三阳境内约4公里。路段为杉树岭外岭脚(高速公路三阳隧道西口北面数十米处)开始,过三阳半岭、三阳大路街、东门头、王干司直至中村茶亭,此路段大部仍为古石板路,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宽敞庄穆。祠堂前低后高,进深三进两明堂(天井)。前进为天井门厅,两扇特大的祠门上留有威武的二门神彩像遗迹。门前两旁各竖立一座高大美观、光滑似林黛玉的满天星老坑石料制成的抱鼓石,门厅前沿装有木栅隔扇门。中进为享堂,月梁、金柱粗硕宏大。享堂前沿有近二十米长的“黟县青”石雕长栏,望柱刻有石狮,雕刻精美,洗练精致。后进为寝殿,寝殿上面为楼上堂。整座宗祠,不见半点蜘蛛结网痕迹。
洪雪飞故居
洪雪飞故居为黄山市十大名人故居之一。洪雪飞故居纯德堂位于三阳村西北白虎头山麓,距离北侧洪氏宗祠仅十米。院门坐西北朝东南,外为村主街,临梅溪而建。故居由洪雪飞祖父建造于清末民初,其祖父与父亲均为茶叶徽商。主屋纯德堂坐西朝东,大门朝东南向。边房北临街巷,坐北朝南。故居墙院南面开大门与街道连接,西侧开边门与巷道联系。主屋纯德堂为三间二楼木结构,通面阔9.81米,进深10.86米,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形式木构架。边房为五间厢房,通面阔19.2米,通进深分别为6.8、7.64米,穿斗式木构架。边房主间为“修己书屋”,其“修己书屋”匾字为贺敬之所题写。文革中被毁坏,20世纪90年代后,洪氏后裔集资重建,成为乡级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阁
观音阁建于明朝,清光绪间重建,位于水口庙后积翠岩上,古有石板阶级蜿蜒而上。据民国《歙县志》卷三《物产》载:“今邑南武阳及三阳川一带枣林茂密,盖始于咸同以后,其制为蜜枣,有京庄天香贡枣诸目。武阳深渡人工制之。以三阳东南山上之高山枣所制品为最上,行销全国,外人因购自沪,呼为春申枣。”
五猖庙
五猖庙位于徽杭古道从东进入三阳东门头路口。原为夸路式建筑,文革中毁坏。进入21世纪重建。三阳五猖庙跨路而建。故址在今三阳东门头到王干司石板古道中。古时,行人往东过五猖庙便出了三阳村。2013年仍有部分建筑遗迹。古时供有五猖菩萨。
王干大社
王干大社,俗称老社,位于王干司鹤坞口(今三阳乡政府背后),始建于宋朝,后屡有修。王干大社是三阳古村落最古老的建筑,是古代三阳一带的人进行社祭的场所。王干大社古为歙县三十二都共有的大社。古有社,今有乡镇,性质有某种方面类似。王干大社有三间座,中间为社公社母菩萨,上首为财神菩萨,下首为土地菩萨。进入21世纪,王干大社开始塌。仅存部分构筑。
历史文化
历史人物
洪雪飞(1942—1994),小名小猫,杭州市林昌茶行老板洪叔度之女,京剧演员,出生于杭州。1958年毕业于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在校期间即为文娱骨干)。同年考入北方昆曲剧院,师从韩世昌、白云生、马祥麟等。后又得姚传芗、周传瑛指授。学戏不久即以新编戏《晴雯》中的袭人脱颖而出。学艺四年,成为头牌旦角李淑君的唯一接班人。丈夫刘弼汉是北京京剧团副团长。文革初改演京剧。1967年试演样板戏《沙家浜》女主角阿庆嫂,一试成功,树立阿庆嫂的样板。
传统民俗
三阳村每逢农历闰年三月择吉会进行一次观音祭,俗称接观音、观音会。一般选在农历三月十三、十五或十八。若选在十八日,其头天十七日,全村男丁就要举行迎神活动,鼓乐鸣爆,放三门铳,旗幡蔽日,并进行驮站肩,打秋千,地戏,迎神于观音阁。将观音菩萨请出游村后接到梅溪洪氏宗祠。正厅叙伦堂设有观音神座,祠门内以及大厅两侧回廊上下,全是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的纸扎造像,并张挂写有“座上莲花,占断西湖三月景;瓶中杨柳科,分来南海一枝春”和“紫竹林中观自在;白莲座上见如来”等联语的观音幡。秋千姑坐在秋千架上边荡边唱,韵味十足。或边转十字架边唱,或转转唱唱,动听而娱目,逸发出精美雅致的风采。三阳打秋千,只设文场。到水口观音庙接观音,是打秋千的目的之一。每逢农历闰年进行一次接观音。
艺文作品
南宋范成大路过三阳时曾写诗《王千岭》:“山灵设险合峥嵘,行客何须向此行。羸马不前人雨汗,此身安得讳劳生。”
文物古迹
洪氏宗祠叙伦堂建筑年代为明朝,建筑规模为1980平方米,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宽敞庄穆。祠堂前低后高,进深三进两明堂(天井)。前进为天井门厅,两扇特大的祠门上留有威武的二门神彩像遗迹。门前两旁各竖立一座高大美观、光滑似林黛玉的满天星老坑石料制成的抱鼓石,门厅前沿装有木栅隔扇门。中进为享堂,月梁、金柱粗硕宏大。享堂前沿有近二十米长的“黟县青”石雕长栏,望柱刻有石狮,雕刻精美,洗练精致。后进为寝殿,寝殿上面为楼上堂。整座宗祠,不见半点蜘蛛结网痕迹。2000年,三阳洪氏后裔集资重建,成为乡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遗项目
三阳打秋千起始年代不详。秋千是“十”字风车形式,中间有轴心,外周是直径数米以上的转轮。转轮架空在雕刻精美、木制的车架上,车底有四个木制的轮子,可沿街巷推行,还有在昌化镇、淳安县等地置田种粮然后运回三阳。土特产以茶叶、山核桃、贡菊、金丝琥珀蜜枣等为主,大多作为商品出售。三阳历史上十分重视耕牛的养殖,现今以养猪为主,其次是鸡、猫、犬等。三阳村境内产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方茶,茶叶香椿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特强,芽叶短壮,白毫显露,叶绿色,抗寒性强,产量高,所制大方茶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墨绿色、有熟板栗香、香郁持久、味乙二醇爽口。2008年,三阳金丝琥珀蜜枣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为“传统技艺”)。
物产美食
物产
三阳村地形复杂,地势陡峭,山多田地少,粮食历来不能自给。公路未开通之前,外地粮食主要通过王干岭、峰凹岭到绩溪、旌德县等地买粮,由人挑或牲畜驮运回三阳,还有在昌化、淳安县等地置田种粮然后运回三阳。土特产以茶叶、山核桃、贡菊、金丝琥珀蜜枣等为主,大多作为商品出售。三阳历史上十分重视耕牛的养殖,现今以养猪为主,其次是鸡、猫、犬等。
美食
清明饺:清明节这天,三阳家家做清明米馃、还有米馃饺,米馃饺以菠菜、豆腐、猪肉做馅,味道鲜美。玉米棒馃:苞芦(玉米)磨成粉,用开水烫后揉成面团,用猪板油加鲜菜和腌雪里蕻为馅。取一份玉米面团放入一份馅心,做成小圆饼形,入锅烫熟为止,然后晒干或烘干,成为半成品。将半成品放入用精制酱油、味精等配成的原液中搅拌,直至均匀,再晒干或烘干即成。豆豉:豆豉以上等的黄豆为原料,并将辅料食盐、八角和茴香等按比例拌在一起,倒进锅里煮熟为止,然后晒干或烘干,成为半成品。有水獭亚科、穿山甲、刺猬亚科、小灵猫(香狸)、蝙蝠、野兔、野猪、松鼠、赤麂、黄鼬(黄鼠狼)等哺乳纲,有鸢(老鹰)、雀鹰、赤腹鹰、普通鵟、白腹山雕、小鸦鹃、红隼、燕隼、鹰鸮、长耳鸮(长耳鸮形目)、短耳鸮、白鹇、灰喜鹊、画眉等鸟纲,还有偶尔从清凉峰进入境内活动的金钱豹、猕猴等稀有动物。
荣誉称号
2019年6月6日,三阳村被列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