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南宋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范成大14岁时展示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时,年仅28岁的范成大参加科举考试,一中进士。后范成大数次出任地方官,从州守到制度使、安抚使,政绩卓越。乾道六年(1170年),范成大出使金国,迫使金国皇帝破例更改受宋书礼仪,受到宋孝宗的嘉奖。著有《石湖集》136卷及《鸾录》《吴船录》《桂海虞衡志》等。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患病辞世,享年68岁,死后葬于吴县(今苏州)至德乡上沙村。后人为纪念和凭吊这位先贤,在石湖长堤的尽头修建了一座范文穆公祠,赠谥号文穆。政治方面,范成大推行了义役法并他亲自制定了《堰规》20条,鼓励民众参与义务劳动并减免捐税,重视水利建设,修建了平政桥和通济堰。文学方面,范成大现存各体诗计一千九百一十六首,著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卷,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书法方面,范成大的书法在前朝名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融合,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钱锺书在《宋诗选注》中评价范成大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郭预衡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评价范成大是一个诗、文、词兼擅的作家。 杨庆存在《宋代散文研究》中提到范成大疏奏简朴尔雅,赋辞深刻幽婉,记序、山水类近柳宗元,碑记多用司马迁笔法,题跋尤其简峭可爱。
人物生平
生逢乱世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范成大出生于官宦世家。他自幼聪明好学,12岁起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开始广泛涉猎经史书籍。14岁时范成大已展示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
绍兴九年(1139年),范成大母亲去世。16岁时,全家迁居临安。第二年,15岁的他结识了禅寺的禅僧举上人,受佛家思想影响,范成大开始寻访名刹。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朝元帅完颜宗弼(金兀术)让南宋大臣魏良臣等人回去讲和,承诺以淮水为界开始与南宋和谈。赵构的母亲(显仁皇后)从金国回朝,范成大因颂词扬名,被召到宫内朗诵。同年他获得科举考试“免文解”的优待,可以跳过地方考试直接参加礼部的省试。但是根据宋代科举制度的规定,范成大在服丧期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因此,他不得不离开临安回到苏州市,并带着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寄居在昆山市的荐严资福禅寺(今东禅寺)。他在禅寺中度过了长达十年的时间,没有考取科举成为官员的意愿。他以唐代诗人的名句“只在此山中”来自称“此山居士”。绍兴十七年(1147年),范成大在高淳区淳溪街道南塘与魏良臣见面。 魏良臣一见到感觉范成大很有政治前途,待他如家人,并将弟弟的二女儿许配给他。
科举仕进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时,年仅28岁的范成大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后担任徽州司户参军,主要负责户籍赋税、仓库受纳等事务。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12月,范成大从苏州市出发,经过苏州天平山拜别先人墓后,途径湖州市、广德市、宁国市(今隶属于宣城市),到达徽州上任。范成大在徽州待了六七年,没有得到升迁机会。他经历了三位州官李植、潘莘和洪适的更替,直到洪适发现他在金牛洞壁上刻的《题金牛洞》诗作后,才推荐他为官。
在徽州任职期间,范成大还游览了邻近的宁国、宣城、繁昌区等地,他创作了一系列描绘这一带自然美景的诗歌,如《游宁国奉圣寺》《自宁国溪行至宣城》《题金牛洞》《隐静山》等。共创作了122首诗歌,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结合了苏轼、黄庭坚的遗风,并在其中注入了自己婉约而犀利的特点,在诗坛上与杨万里、陆游齐名。
为官经历
入杭为官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春,范成大调任临安区(今浙江杭州)做京官。在临安任职期间,范成大住在石灰桥附近。范成大最初在杭州市担任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官职,负责管理药品制作和质量,同时帮助穷人。隆兴元年(1163年)初,范成大开始担任点检试卷官一职。同年四月,他的职位发生了变动,改为编类高宗圣政所检讨官并且兼任敕令所编修官。隆兴二年(1164),范成大任秘书省正字。乾道元年(1165年)三月任校书郎,六月兼国史院编修官,十一月任著作佐郎。次年二月,范成大从文职部门转人政事部门,任尚书吏部员外郎。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担任丽水市(今浙江丽水)地方行政长官。并推行义役法、减免捐税、设立义仓、建造平政桥、修复通济堰,深得百姓怀念。
出使金国
乾道六年(1170年)五月,赵昚赵想要修改与金达成的屈辱的《隆兴和议》,范成大被任命为起居郎,以资政殿大学士身份出使金朝。来到金国后,范成大向完颜雍递上国书,请求归还河南巩洛的陵寝地用于祭祀先帝。并呈上了一封大宋皇帝的私信请金世宗接收,他坚持金皇帝亲自接信。金国太子要杀掉范成大,被两位大臣劝住。遂金世宗还是按照礼仪接收私书,但并未答应南宋皇帝的要求。范成大使金冒死维护宋朝尊严,全节而归,朝野上下都称赞范成大有才能、有气节。著有《石湖集》136卷及《骖鸾录》《吴船录》等。
南宅交广
乾道七年(1171年),赵昚安排范成大到桂林市做官,范成大由此开始了“南宅交广”之行。乾道九年(1173年),范成大出任静江府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执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治军事,有“帅臣”之称。管辖范围包括今广西全部、广东省的部分地区及海南岛在内的岭南 25 个郡。广南西路虽因开发较晚社会经济不够发达,远离南宋统治中心,但也是南宋抗金及北伐的大后方,并且范成大还承担着管理岭南少数民族的事务,所以对于南宋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在任期间,范成大改革盐法、改革马政、灵活外交,团结少数民族、兴修水利、保护生态、保护名胜、文化教育等等。对广西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淳熙二年(1175年),朝廷派范成大接替病故的虞允文赴四川省担任制置使兼成都市知府。途中凭记忆撰写了《桂海虞衡志》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材料。
西入巴蜀
淳熙三年(1176年)正月二十八,范成大从桂林市出发,经过蜀道于六月七日到达成都。在治蜀期间,他推荐人才、体恤民生、尊重民俗、保护历史文化,整军御边。范成大在四川任职期间,实行惠民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强化边防,挖掘人才,尽职尽责,使百姓安居乐业。淳熙四年(1177年)春,范成大因病请辞。
东薄鄞海
淳熙五年(1178年)正月,范成大晋升为礼部尚书。四月升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因得罪他人,仅任职两个月就被罢职,调至洞霄宫担任闲散职务。淳熙七年(1180年),他被任命为明州知州兼沿海制置使。在一年多的时间中,范成大停供“海物”,建立防备海盗的防线、建九经堂供明州人观阅,对明州文化起到推进作用。淳熙八年(1181年)春,范成大参观东南佛国名寺阿育王寺,登上明月堂,即兴创作了四首七言绝句诗。二月,范成大“治郡有劳”,朝廷任命他为端明殿学士。三月,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知府,四月,范成大到任。七月,建康等地遇大旱,范成大奏准调拨军队储备粮20万石发给饥饿的老百姓。十一月,水盗徐五自号“静江大将军”,范成大设计将其除去。淳熙十年(1183年),范成大被任命为资政殿学士,在临安府洞霄宫做闲职。
晚年经历
乾道三年(1167年),范成大在石湖边修建石湖别墅,自号“石湖居士”。淳熙十三年(1186年),范成大完成了《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共 60 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5组,各12首,写尽石湖四季田园风光。范成大因此获得“田园诗人”的称号。淳熙十四年(1187年)夏,姜夔来到苏州石湖拜访范成大。当时范成大做寿,姜遂写了一曲《石湖仙》为范成大贺寿。绍熙三年(1192年),范成大完成撰写《吴郡志》,《吴郡志》成为吴地乃至中国方志史上的典型代表。绍熙四年(1193年)9月5日,范成大病逝,享年68岁。朝廷赐银光禄大夫,追封崇国公,谥号“文穆”。12月13日范成大被葬于苏州木渎天平山南祖坟南侧。
重要争议
表字争议
关于范成大的表字,在周必大所作《范公成大神道碑》中作“至能”;《宋史》卷386《范成大传》中则作“致能”。据学者方健考证,“至能”作为范成大的表字,不仅出现在《神道碑铭》,还有宋人亦多称范成大字至能,与范成大生活在同时代人的诗文中,提到范成大字,也多作“至能”。但是,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8《吴郡志》条称:“参政郡人范成大至能撰”,而同书卷18《石湖集》条又云:“参政吴郡范成大致能撰。”可见,宋末陈振孙已自混淆不清,故两出之。显然,范成大字“至能”,这在与他同时代僚友的心目中,是明确的,约在南宋后期,始讹作“致能”。元初修《宋史》,未加审考沿误踵讹,称其字为“致能”,后世遂几成定论。此外,范成大从兄成象字至先,这屡见于范成大诗文中。同时,清人陆耀遹在《金石续编》中,根据范成大出游桂林市时留下的题名石刻,均自“范至能”判定《宋史》中所记载的有误。据此,范成大的表字当为“至能”而非“致能”。
官署争议
关于范成大的官署,《宋史》卷386页11870:“召对,除权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检《神道碑》云:“(淳熙四年)十一月入对,除权礼部尚书”;又考周必大《玉堂类稿》卷7有《范成大辞免权礼部尚书》内制一道,自注(淳熙四年)十一月二日,有“峻陟礼卿”,清楚点明当为权礼部尚书无疑。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卷18亦载:“(淳熙五年)四月丙寅,范成大参知政事(原注:自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迁中大夫除)。”可知范成大从未有过权吏部尚书之除命。此外,《宋会要辑稿·选举》1之18称:“(淳熙)五年正月七日,(成大)以权礼部尚书知贡举。”《宋会要辑稿·职官》62之52亦载:“(淳熙)五年二月六日,权礼部尚书范成大言。”《宋中兴学士院题名》:“范成大,淳熙五年三月,以权礼部兼直院;四月,除参知政事。”三条史料亦可证范成大权礼部尚书,而非吏部尚书。
人物成就
政治方面
范成大在担任处州主政官期间(589年-1912年)推行了义役法,鼓励民众参与义务劳动并减免捐税,还设立义仓为贫困人群提供物资救助。 此外范成大还重视水利建设,修建了平政桥和通济堰。他亲自制定了《堰规》20条,并将其刻碑于詹南司马庙旁边,政绩辉煌、深得民心。
文学方面
田园诗
范成大的田园诗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用白描手法生动地反映了农事,表达出淳朴的民风。他从唐朝的文学世界中汲取灵感,在学习中晚唐诗歌的同时,也研究过元白长庆体和孟郊、贾岛等人的作品。这些学习经历使得他的田园诗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赋予传统田园诗新的内容和生命。
诗学历程上,范成大早年受到唐代文学的影响,后来在苏轼思想与创作中融合了两种取向,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思想心态与诗学取向。他崇尚骨力的诗歌风格,具有清健的特征,并且在政治上也有所成就。范成大辗转仕途期间,他的诗歌逐渐展现出个性与风格,尤其是他使金创作的七十二首绝句,记录了他为国家奔波的足迹,表达了他的慷慨情怀,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晚年范成大受禅门的影响较深,倾向于恬退。他居住在苏州市,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风土田园诗,如《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和《腊月村田乐府十首》等。这些作品描绘了新鲜活泼的田园生活,展示了他对乡里生活的体验和热爱。
政治诗
范成大是一位关心政事的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他在不同阶段创作的政治诗篇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题材展示了他的政治思想和情感表达。
青年时期,范成大就以《秋日二绝》《落鸿》《题山水横看二首》《胭脂井》《浙江小矶春日》《望金陵行阙》《白鹭亭》等作品写下了对时事的感慨,体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在出使金朝期间,范成大以日记方式创作了七十二首纪行诗,更加集中和深刻地表达了他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些作品记录了他在外交使命中的见闻,揭示了国家命运的意义。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范成大创作了一系列地方政治诗篇,如《次韵朱严州从李徽州乞牡丹》《合江亭并序》《太平瑞圣花》《冬至日铜壶阁落成》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和对统治者行为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期望。
即使在晚年,范成大仍然保持着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创作了一些政治诗篇,如《题张蕃马射猎图》《题夫差庙》《次韵袁起岩提刑游金焦二山》等。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和愚昧,同时展示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抱负的追求。范成大的政治诗作凸显了他作为诗人对国家命运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地理方面
范成大是一位对地理学具有广泛兴趣和深入研究的文人。他在游历中国各地时,经常细心观察和记录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地理知识。他不仅在自己的游记中融入了许多地理内容,还撰写了多部专著,如《桂海处衡志》《太湖石志》《吴郡志》等,对中原地区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范成大的地理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矿物岩石等方面。他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十分细致,对长江流域的河流、湖泊、山川、植被等作了详尽的描述,对水文地理和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范成大还关注和研究了人文地理,他的《吴船录》详细介绍了江南水乡的船只、运输、港口等情况,对研究江南水运有重要价值。此外,范成大还对矿物岩石进行了研究,他的《太湖石志》整理了各种太湖石的种类、产地、质量等,对太湖石的开采和利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法方面
范成大是一位在书法领域有着独特风格和贡献的艺术家。他的行草书风格展现出婉转耐人寻味的特点,同时又带有激情和力量感。笔法成熟老练,流畅自如,给人以振奋和豪迈之感。
范成大在书法章法、笔势和结构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他注重字形的紧凑和结体的紧健,运用裹束的笔锋表现出清旷皎洁的气质。他善于运用点画的起伏变化来展示作品的意态洒脱,使整体构图具有韵律感和生动性。虽然范成大的书法风格在整体上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缺乏一定的创新,但他仍然在前朝名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融合,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资料。
人物评价
钱锺书在《宋诗选注》中评价,范成大也算得中原地区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郭预衡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评价范成大是一个诗、文、词兼擅的作家,尤以诗名,据说每有篇章,即日就能传布,且往往被之弦歌,题于屏扇。在后代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很多人还喜写“和范诗”,足见其影响之深。
杨庆存在《宋代散文研究》中提到范成大疏奏简朴邓尔雅,赋辞深刻幽婉,记序、山水类近柳宗元,碑记多用司马迁笔法,题跋尤其简峭可爱。
家庭成员
人物著作
范成大现存的各体诗计一千九百一十六首,但使他享有“田园诗人”称号的代表作品,则是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这是由六十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诗,是他晚年退居于石湖别墅时所作。范成大现存的各体诗计一千九百一十六首。
范成大著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卷,今已佚失部分。另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范成大博学多才,是个博物学家。他的笔下不仅有田园自然风光,还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范成大著有《桂海虞衡志》《范村梅谱》《范村菊谱》等动植物学作品。
按照《全宋文》的收录来看,范成大单篇散文数量共计300篇,分为诏令、奏疏、书、序跋、论辨、杂记、颂赞、碑志、哀祭九种体裁,其中诏令体55篇,奏议体109篇。
相关作品
后世纪念
诗词
陆游《范参政挽词、 姜夔《悼石湖三首》、 周《三高亭怀范石湖》 、 戴复古《题清江台》、毛《石湖》、 叶茵《石湖》 、方回《至节前一日六首》(第六)、 陆文圭《石湖留题三绝》。
范成大祠
原名范文穆公祠,位于市郊石湖行春桥畔茶磨屿下。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20年),正式落成于正德十五年(1521年),由监察御史卢雍为纪念范成大而建。祠背山面湖,风光绝胜。原有赵昚御书“石湖”御碑,田园诗碑,范成大像作为三大镇祠之宝。现仅存明代摹刻的范成大手书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诗碑七块,其材质为青石,碑额成穹形,现均采用红木边框嵌玻璃为罩加以保护。每石高1.5-1.7米,宽0.7-0.75米不等。碑座采用花岗石。除诗作外,还有作者的小序以及元至正六年(1341)书法家周伯琦的跋文、明正德十六年(1521)都穆的题识。范成大的书法为行书,笔力雄浑,玉润珠辉,方流圆折,为作者晚年书法代表作。周伯琦和都穆的书法在当时也堪称为一流。宋、元、明3朝3位名人手迹,加上明代工匠的镌刻杰作,成为“范公祠”内珍贵的历史遗物,代代相传。。范公祠又称石湖书院,为明代唐寅、文徵明、沈周等文人才子读书作画之地。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研究书目
周必大《平园续稿》卷二二《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
《宋史》卷三八六《范成大传》
《南宋书》卷三三《范成大传》
《范成大年谱》(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著录)
梁慕琴《范石湖年谱》(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著录)
徐甫《范成大佚文的辑集与系年》
王德毅《范石湖先生年谱》
孔凡礼《范成大早期事迹考》
孔凡礼《范成大年谱》
参考资料
南宋知府范成大的赈灾方略.群众网.2024-03-30
说古道今 | 瓦盆社酿,石鼎山茶:石湖居士范成大的人生晚境(下).苏州市人民政府.2023-09-23
范石湖集.豆瓣读书.2024-07-17
范成大佚著辑存.豆瓣读书.2023-09-23
范成大诗选.豆瓣读书.2023-09-23
范成大年谱.豆瓣读书.2023-09-23
范成大研究.豆瓣读书.2023-09-23
范成大诗歌赏析集.豆瓣读书.2023-09-23
范成大诗选.豆瓣读书.2023-09-23
范成大笔记六种.豆瓣读书.2023-09-23
范成大集.豆瓣读书.2023-09-23
范成大传.https://guoxue.httpcn.com/html/book/TBXVCQME/CQCQUYPWUY.shtml.2024-07-17
《四时田园杂兴》诗碑.新浪新闻.2024-07-18
范成大祠_旅游频道_新浪网.travel.sina.com.cn.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