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炽
郑华炽(1903-1990)是中国光谱学家和物理教育家,被认为是利用光谱学探讨物质结构的先驱之一。他在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在同位素效应的研究方面。郑华炽执教50余年,曾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授,为培养我国的科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是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顾问和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郑华炽于1903年8月18日出生于广东中山,1990年2月7日去世。
人物生平
郑华炽,1903年8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一个商人家庭,祖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经商,父亲转求功名,但未能如愿。郑华炽自幼丧父,靠伯父母抚养成人。1919年考入天津市南开中学。在中学期间,努力学习,成绩优秀。1924年以全优成绩进入南开大学学习。当时,学校聘请了一批刚从国外归来的学者任教,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和严格要求下,学习气氛良好,学生们除掌握课本内容和规定的实验外,还参阅大量的课外读物,并要求撰写学习体会,择优选登在南开大学的理科学报上。这些活动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了解了最新的科技动态,从而使郑华炽培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1924—1928年 在南开大学学习,获理学学士。
1928年,郑华炽在南开大学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他怀着科学救国的信念,前往柏林工科大学学习。学习期间,郑华炽常到另外一所有名的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听课,该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很高,在此任教的有A.阿尔伯特·爱因斯坦(Einstein)、E.埃尔温·薛定谔(Schrodinger)、M.von马克斯·冯·劳厄(Laue)、W.F.H.能斯脱(Nernst)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当时,国际上量子力学刚刚提出,哥廷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是德国研究量子力学的两所主要学校。郑华炽为了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1930年到格丁根大学进修量子力学理论,1931年又到慕尼黑大学听A.阿诺德·索末菲(Sommerfeld)的课,并开始把量子力学应用于物质的分子结构的研究中。由于著名物理学家的言传身教,为他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32年,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德国加紧迫害进步知识分子。郑华炽前往奥地利进入格拉芝工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K.W.F.柯尔饶希(Kohlrausch)的指导下,选择喇曼效应为研究课题。1934年完成博士论文,同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此时,法国的J.卡班(Cabannes)教授对喇曼效应也颇有研究,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因此,郑华炽于1934年前往法国蒙皮里埃(Montplier)大学,和卡班合作共同研究喇曼光谱,同时在巴黎大学进修红外吸收光谱学,后发表论文多篇。1935—1938年 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35—1936)、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36—1937)、长沙临时大学教授(1937—1938)。
由于郑华炽对光谱学研究做出了成绩,国内的一些大学纷纷聘请他回国任教。1935年秋他回到了久别的祖国,先在中央大学任教,1936年应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饶毓泰之聘,到北京大学任教。
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侵华战争,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辗转迁至昆明市,于1938年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缺乏仪器设备、图书等教学设施的困难条件下,郑华炽和其他教师一起坚持教学。1941年,日本侵略军南侵,西南联合大学在四川叙永成立分校,郑华炽任分校教务主任。当时条件艰苦,他花了大量精力组织教学并亲自授课,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1944年1月饶泰休假出国,郑华炽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主任。1945年日本投降,北京大学迁回北平市,郑华炽继续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教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郑华炽被调到北京师范大学任物理系教授,后兼任该校研究部副主任、副教务长等职。他还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物理通报》常务编辑,中国物理学会论文编目委员会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编委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编辑委员会委员和原子物理学部分的副主编等职。他兼职很多,但工作踏实,认真负责,为了备课或编审稿件往往工作到深夜。郑华炽1956年参加九三学社,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北京市委员会委员。
1952—1986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研究部副主任、副教务长。
1983年,郑华炽80岁寿辰之际,北京师范大学为表彰他对我国光谱学和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召开了“庆祝郑华炽教授执教50周年大会”。
1990年2月7日 在北京逝世。
技术成就
最早光谱学家之一
1932-1935年,国际上量子力学刚刚兴起,光谱学作为研究物质结构的一种方法,是当时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工作,苏联、法国、德国、印度等国都有一批科学家从事光谱学研究。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晶体作散射物,散射太强,没有得到显著的结果。法国科学家利用气体作散射物,散射太弱,同样没有成功。而印度科学家C.V.钱德拉塞卡拉·拉曼(Raman)用液体作散射物,选择可见光作光源,研究了散射光和物质结构的关系,终于在1928年发现了喇曼效应,这一发现使光谱学在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另外,紫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在当时也是比较新、难、复杂的问题,它在研究物质结构问题中起到和喇曼光谱互相补充的作用。郑华炽注意到这一发展动态,在导师的指点下,选择光谱学作为他的博士研究课题。经过努力,1933年完成题为《二苯嵌苯及衍生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论文,1934年又以《乙及乙的混合物的喇曼光谱》和《卤醋酸喇曼光谱》为题作为博士论文发表。以上文章均发表在德国《物理化学杂志》上,此后他在法国《化学物理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当时具有国际水平。
1936年,郑华炽在北京大学一方面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仍坚持科学研究工作。他和吴大猷合作,在助手薛琴舫的协助下,开展对喇曼效应应用于同位素的研究,这在当时属于国际上首创。他们克服了资金不足、仪器简陋的困难,经过连续几百小时的照相,终于发现在苯的强谱线附近存在一条弱伴线,继而测定了这两条谱线的强度比,并进一步建立同位素移动的近似理论估算,从理论上证明同位素移动是由于苯环中一个碳被一个原子量为13的同位素所代替而产生。这一工作被介绍给1937年来中国访问的N.奥格·玻尔(Bohr)时,他感到非常惊讶,认为在这么差的条件下居然能完成如此艰难、复杂的工作,是相当了不起的。后来,他们把这一研究成果写成题为《苯的喇曼光谱和同位素效应》的论文,发表在1938年的美国《化学物理杂志》上。1938年底,印度人也发表了一篇类似的文章,其中记录的实验结果和郑华炽等人在年初时发表的文章基本相同,这证明了郑华炽等人工作的正确性,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公认。
培养人才呕心沥血
1935年郑华炽回国以后,一直在高等院校任教,历时50余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培养我国新一代的科技人才做出了贡献。
早在留学德国期间,郑华炽注意到重视教育事业对德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回国以后,他试图在北京大学的教学中采用德国的教学方法,这一想法得到饶毓泰的支持和鼓励。随后郑华炽在授课中非常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加强直观性教学。他提倡和加强演示实验,经常自制电学和光学仪器,自制幻灯片,在由他设计而建造成的阶梯教室里进行演示。当时他主讲的光学、热学和普通物理学等课程,教学效果很好。
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时,郑华炽讲授原子物理和普通物理等课程,在讲课中完全体现了他的学风和特点:重视演示实验,如讲授原子物理课时,要求和指导他的助教用威尔逊云雾室观察粒子的径迹,并向学生演示,使原来枯燥、难学的课程变得直观、易懂,受到学生的好评;不仅讲授课文本身,而且结合课文引证大量物理学史料,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脉络,从而能较好地接受和掌握新的物理思想与概念;及时介绍科学前沿和发展动态,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给人以启示,有利于学生对科研方向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对低温物理、超导电性及固体物理的研究,是和他郑教授超前介绍超导性和超流性密切相关的。
1954年,郑华炽在北京师范大学创办了普通物理研究班。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他自任班主任并亲自授课,为此付出了许多精力。后来,又招收光谱学方面的研究生多人,对有条件的研究生推荐出国深造。他的学生大多成为专家、教授,有的已成为博士生导师、大学校长等。这和郑华炽在教育战线上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郑华炽除对学生细心培育以外,对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也关怀备至。他精通德、法、英等国语言,经常阅读各种文字的杂志,也要求青年教师特别是他的助教学好外语,能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有时还指定某些外文杂志作为青年教师的必读书刊,并亲自和他们进行讨论。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时,郑华炽曾多次给物理系师生举办讲座,介绍科技动态、学习方法及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对青年教师帮助很大。郑华炽退休以后,青年教师常去他家中探望或求教,他总是热心接待,指导查阅外文资料,对确定科研方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的学生马本回忆说:“郑先生十分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可以说有求必应,甚至是不求也经常关心我们。”并追忆他在研究班毕业后,郑华炽主动介绍和推荐他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进修,使他获得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结识了很多有才华的同行。马本堃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
郑华炽为了振兴中国的科学,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科学、热爱科学。他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发表科学普及的文章。早在1947年,在天津市《大公报》发表题为《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的文章,向广大读者介绍先进的科学知识。还发表过《纪念普朗克教授》和《约瑟夫·约翰·汤姆孙》等文章,向青年读者介绍著名物理学家的治学思想和方法。此外,他对中学教育事业也非常关心,对解放初期我国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制定做了大量指导性工作。
郑华炽是一位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在1946年曾和北京大学的47位教授联名向美国驻华大使写抗议信,强烈谴责美国军队对中国女学生的野蛮暴行。1948年,他又和北平市各院校的100多位教授联名发表宣言,针对美、蒋飞机狂轰滥炸开封市一事,呼吁停止破坏文化机关和名城。在“文化大革命”中,郑华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能以国家和民族的大局为重,爱国之心从不动摇。
郑华炽为我国的光谱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贡献了一生,他总是默默地奉献,不向社会索取。他生前曾留下嘱托,在他死后殡葬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学校尊重并按照他的嘱托办理后事。为了表示纪念,出版了以《深切怀念郑华炽教授》为题的纪念册。郑华炽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在学术上的贡献,值得后人崇敬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