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雀鳝
佛罗里达雀鳝(学名:Lepisosteus platyrhincus)是雀鳝科、雀鳝属鱼类。成鱼总长度约为33-86厘米,最大可达133厘米,重达3.2千克。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更大。佛罗里达雀鳝属肉食性。可为游钓鱼或观赏鱼,卵有毒。
形态特征
佛罗里达雀鳝的身体上覆盖着一层珐琅质坚硬的菱形板,被称为硬鳞片。硬鳞片呈菱形,相互交错。每个鳞片由骨质基层和作为无机化合物骨盐的甘氨酸的外层组成。硬鳞片的主要目的是作为“装甲”防御掠食者。鼻子是细长的,鼻孔位于鼻尖。嘴很宽,上下颚有一排不规则间隔的犬齿。头顶以及整个身体和鳍上有不规则的圆形黑色斑点。背部和上侧为橄榄褐色,腹部为白色至黄色。幼鱼的背部和侧面可能有深色条纹。
动物学史
佛罗里达雀鳝最初由德凯(DeKay)于1842年描述并命名为Lepisosteus platyrhincus。属名Lepisosteus源自希腊语“lepis”(意为鳞片)和“osteon”(意为骨、骨鳞)。
近种区别
佛罗里达雀鳝和眼斑雀鳝(Lepisosteus oculatus)的区别主要在于嘴的长短不同。从眼睛前部到鳃盖后部的距离,在佛罗里达雀鳝中不到吻部长度的2/3,而在眼斑雀鳝中则超过了吻部长度的2/3。佛罗里达雀鳝的喉咙上没有骨性鳞片。
栖息环境
佛罗里达雀鳝常见于中型至大型的低地溪流、运河和带有泥或沙底以及大量水下植物的湖泊中。春季经常聚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河流中。
生活习性
佛罗里达雀鳝用其鳃和特殊的肺泡状气囊呼吸。由于与喉部相连的高度血管化的气囊,佛罗里达雀鳝可能在高温、停滞的水中存活,而这些水域可能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大多数其他鱼类生存。
幼鱼以浮游动物、昆虫幼虫和小鱼为食。成鱼主要以鱼类,一些甲壳亚门和昆虫为食。佛罗里达雀鳝伪装成木棍或圆木,静静地漂浮在水面附近。当它碰到一条鱼时,它会轻轻地拍动鱼鳍,慢慢地向前推进。一旦进入位置,佛罗里达雀鳝会侧着头咬住猎物,并用锋利的牙齿固定住猎物,然后它会慢慢地重新定位鱼的位置,以便可以从头部先将其吞下。
佛罗里达雀鳝的卵对人类和动物(包括鸟类)具有剧毒。但是,幼鱼容易受到各种鱼类和鸟类捕食者的攻击。成鱼成为鼍属(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的猎物。
分布范围
佛罗里达雀鳝分布于佛罗里达州和佐治亚州的奥克洛克尼河流域,向南穿过佛罗里达半岛,向北到达乔治亚州的萨凡纳河流域。
生长繁殖
佛罗里达雀鳝的产卵时间主要在4月和5月,但是产卵可能会持续到10月。没有筑巢,取而代之的是,雌性产卵是通过在浅水池、杂草丛生的回水或浅滩上散布粘着的卵。卵呈绿色,由两个或更多的雄性受精。
新孵化的幼鱼在钝吻的前端有一个粘性圆盘,用于将自身附着在砾石或植物上。幼鱼保持附着状态,直到达到大约2厘米的长度。幼鱼有一个脆弱的鳍,其沿着尾巴的上边缘延伸并不断振动。鱼鳍在生命的第一年就失去了。
保护现状
佛罗里达雀鳝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2年 ver 3.1)——无危(LC)。
用途
佛罗里达雀鳝经常在公共水族馆中见到,但是由于其尺寸大和需要大水箱,因此不适合家庭水族馆。美洲印第安人曾经用佛罗里达雀鳝的干皮做商品,用鳞片做箭头。
异名
佛罗里达雀鳝的异名包括Cylindrosteus megalops(Fowler, 1911)和Lepisosteus platyrhincus(DeKay, 1842)。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