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启示
伊斯兰教苏菲派理论著作。中世纪著名苏菲学者侯吉维里(?~1072)的代表作。侯吉维里晚年旅居印度期间为回答当地穆斯林的疑问而作,为波斯文。全书共25章,内容涉及4方面:(1)论知识、贫困和“过错”。认为知识分为两类:天启知识和后天知识。
创作背景
侯吉维里认为苏菲信仰与伊斯兰教法只是形式有别,并无矛盾。他把世人分为3类:世俗主义者(Ahlal-Dunya)、宗教信仰者(Ahla1—Din)和“特殊者”(Ahlal-Khususiyyat,即苏菲)。认为追求安拉知识的苏菲最爱慕安拉,他们终将以安贫、沉思的方式而在寂灭于安拉的德性中求得“永生”,而那种自称可与安拉的本体合一者则是“异端”之见。他把苏菲知识的三种类别等同于教法的三种知识,认为关于安拉的本质和独一的知识即《 古兰经》,关于安拉的德性的知识即圣训,关于安拉的行为和智慧的知识即公议,因而苏菲神秘知识与教法知识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他在著作中曾以是否遵从伊斯兰教法为据,将早期12个苏菲学派区分为受安拉“赞许”的和受安拉“谴责”的学派,成为后世学者区分苏菲遵法派与苏菲非遵法派的主要依据。他还把苏菲的道统追溯到伊斯兰教四大哈里发,认为开创默祷传统的是艾布·伯克尔,以圣洁著称于世的是欧麦尔·哈塔卜,被尊为“安拉之友”的是奥斯曼,深谙安拉真理知识的是阿里,他们为早年的苏菲大师。侯吉维里的著作和思想主张,在历史上对苏菲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生著有10部著作,留传至今的只有阐述苏菲派教义的《神秘的启示》(Kashfal-Mahjub)一书,为波斯文。
作品赏析
《神秘的启示》(Kashf al—Mahjub)
前者为安拉关于自身德性的无限的灵知,不容分割,不能同世人分享,后者为人类自身有限的知识,不能同安拉的灵知相提并论。认为追求“贫困”在苏菲寻求真理的道乘修持中品级最高,最受安拉慈悯者莫过于穷人。贫困者在物质生活的表面上一无所有,而实际上无忧无虑,有广泛选择的自由,其精神生活最富足、最幸运。指出人的“过错”有3种情况:或因遵循“正道”而受到无端的指责,或因欲达到某种高尚的目标而受到非议,或因无视伊斯兰教法而受到正当的谴责。(2)论历史上的著名苏菲。认为苏菲派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伊斯兰教历史上许多有影响的人物皆为虔诚的苏菲,如早期的四大哈里发、圣门弟子、再传圣门弟子、什叶派的著名伊玛目及其后的苏菲谢赫·艾哈迈德等。(3)论苏菲派的各支派。简略介绍了西亚和中亚的著名苏菲学者、谢赫,论述了穆哈西比、祝奈德、哈拉智等为代表的12个苏菲分支的学理、功修方式上的异同,认为其中10个派别为遵奉教法者应受到“赞许”,2个派别不遵从教法应受到“谴责”。(4)以揭开11块“面纱”为题,逐次阐述了苏菲派教义。内容涉及苏菲派的直觉体认、认主独一、五功、净化心灵、功修阶梯、方法等。认为世人对苏菲信仰多有误解,苏菲主义本质上是寻求一种通往“人主合一”的道路,以达到灵魂纯洁、品德高尚的精神境界。该书的主导思想是强调苏菲信仰与“正统”信仰的一致性。为此,作者还着力论证了苏菲信仰的“三根支柱”(即关于安拉的本质和独一的知识,关于安拉德性的知识,关于安拉的万能和智慧知识)同作为安拉启示的教法知识的3个渊源(《 古兰经》)、圣训和穆斯林大众的公认)实无明显差异。该书为早期苏菲派重要理论著作之一,书中所提出的区分苏菲遵法派与非遵法派的原则界限,及将苏菲教义与正统教义相融合的思想主张,对后世有广泛影响。是研究苏菲教义、教律的珍贵史料。美国东方学者尼科尔森将该书译为英文,1911年出版于英国伦敦,1936年再版并多次重印,广泛流行于西方学术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