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

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

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是指1951年12月至1952年8月,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在朝鲜“三八线”附近地区,利用战场形势相对稳定的时机,为巩固阵地,坚守战线,以多种手段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进行的多次战斗。

基本介绍

简介1951年12月至1952年8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朝鲜“三八线”附近地区,利用战场形势相对稳定的时机,为巩固阵地,坚守战线,以多种手段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进行的多次战斗。“联合国军”1951年夏秋攻势失败后,被迫采取“攻势防御”的方针,战场一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只进行维持现防线所必需的小规模进攻。此时,“联合国军”在第一线部署了美国军队6个师、英联邦军1个师、南朝鲜军6个师,共13个师;在第二线部署了美军1个师、南朝鲜军2个师及土耳其旅,共3个师1个旅。志愿军遵照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关于节约兵力、物力和财力,采取持久的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坚守现在战线,大量消耗敌人,积小胜为大胜,以争取战争的胜利结束的指示,同人民军一起,在进行反“朝鲜战争”斗争的同时,抓紧有利时机,加强和巩固已占阵地,积极开展小部队战斗活动。此时,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线部署志愿军8个军、人民军3个军团;在第二线和东西海岸部署志愿军9个军、人民军3个军团。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以后,志愿军在全线掀起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的热潮,至1952年8月底,第一线各军的第1、第2防御地带阵地工事基本完成。仅第一梯队6个军就构筑坑道190多公里,堑壕、交通壕650公里,各种火器掩体1.2万多个。至此,中朝人民军队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长的正面战线,形成了具有20~30公里纵深的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随着坑道工事的建成,志愿军的阵地战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依托坑道工事实施坚守作战的同时,逐渐由防御转入以进攻为主,规模也逐渐由小到大。在大规模筑城的同时,为改变战场态势和有力地促进停战谈判的进行,志愿军在战术上采取积极活动的方针,以各种手段杀伤、消耗“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1952年3月底以前主要是击退“联合国军”小规模的进攻和小分队的侦察、袭扰,同时也组织连以下分队,采取伏击、反伏击、偷袭等战术手段,主动打击敌人,有效地掩护坑道工事的构筑。从1952年1月起,志愿军一线部队开展狙击活动,亦称冷枪冷炮运动。各部队以特等射手组成狙击组,或以游动火炮和坦克采取隐蔽的方式,经常变换射击阵地,射击对方前沿阵地暴露目标。仅5月至8月,志愿军和人民军狙击杀伤“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即达13600余人,有效地限制了“联合国军”昼间在其基本阵地上的活动。从4月初起,坑道工事初具规模,阵地基本趋于稳定,志愿军有组织有计划地挤占两军对垒中间地带,攻取对方突出要点。5月分挤占阵地活动在全线展开,战斗激烈,争夺频繁。作战双方在一点或数点上,往往投入较多兵力、兵器进行反复争夺。“联合国军”防守部队,对于失守的阵地实行“回击行动”,即“有失必反”,以连续反冲击恢复失地。志愿军利用这一规律与之进行反复争夺,以求大量杀伤其生动力量。在190.8高地、官垡里西山、石岘洞北山、座首洞东南无名高地、上浦防东山等阵地,都是经过反复争夺,大量消耗“联合国军”有生力量,使其“回击行动”归于失败。8月5日,第12军第35师第104团1个连在炮火支援下进攻座首洞南山,占领阵地后又与南朝鲜军反复争夺4天,打退其近30次反扑,毙伤俘敌600余人。在8月6日战斗中,副排长杨春增在阵地仅有两人且弹药用尽的情况下,引发最后一枚反坦克手雷,与敌数十人同归于尽。志愿军的主动进攻,大量消耗了“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挤占了部分中间地带。战至8月,志愿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挤占阵地23处,扩大阵地面积30余平方公里。将斗争焦点推向“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阵地前沿。点评中朝人民军队在巩固阵地作战中,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毙伤俘敌11.7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8.7万余人),改善了防御态势,同时积累了作战经验,为尔后进行较大规模阵地攻防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作战中,志愿军伤亡3.01万人。敌我伤亡对比是3.17:1。在此次作战中,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军阵地防御作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解决了在敌强大火力突击下我军有生力量的保存问题和武器弹药的储存问题,同时改善了我军阵地的生活条件,因而相应解决了我军进行持久坚守防御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我军防御的稳定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