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诚浒
周诚浒,诸暨市。民国11年(1922年)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人物简介
周诚浒(1896~1978)
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任眼科主任、教授、教务主任等职。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卫生局眼科顾问、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上海市卫生干部进修学院院长、上海市医学专科学校校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等职。并被选为全国第四、五届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二、三、四届人民代表。
人物生平
周诚浒(1896~1978),诸暨城关人。家境贫困,12岁时,母命其去江西省寻找在安源煤矿谋生的父亲,沿途乞讨至安源。13岁父病故,由其父义兄毕先筹抚养。长大后入武昌文化学校、长沙湘雅医学院学习,深得院长颜福庆器重。毕业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经颜福庆推荐,获洛克菲勒基金资助。民国15年(1926),赴维也纳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眼科。次年完成学业,被吸收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谢绝高薪聘请,回国协助颜福庆创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医学院教授、教务长,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会长。抗战期间,避居诸暨湖田、陈蔡等地,免费为平民诊治。抗战胜利后,为创办诸暨医院四处奔走。36年5月,诸暨医院增设门诊,任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将私人购置的精密眼科仪器与手术器械全部捐赠给国家。历任上海市卫生局眼科总顾问、第六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亚非眼科学会理事。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文教卫生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当选为上海市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成就荣誉
周氏是国内现代眼科学奠基人之一。早在民国26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负责编辑《中华医学杂志》,审定《眼科名词汇》,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于眼科界颇具影响。解放后,致力于眼病防治,在担任上海市沙眼防治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深入农村、工厂、学校开展普查,依据国内沙眼的特征,提出沙眼分类法、诊断标准和预防措施,为开展沙眼防治工作提供一整套方案。1958年代表中国出席在埃及召开的第一届亚非眼科学术会议,所作《论上海沙眼的预防》报告,引起与会各国代表的重视,被推选为亚非眼科学会理事。周氏十分关注青少年的视力保护。1952年在国内提出设计统一国际标准视力表,并指导基层开展近视眼、沙眼、眼外伤的防治工作。在他的倡导下,1964年上海市成立青少年视力保护委员会,参与组织领导和调查研究工作,并提出近视眼的“调节紧张学说”和真性、假性、中间性的分类,主张功能性的假性近视不宜戴眼镜纠治。上述学说和主张已成为国内防治近视眼的准则。1978年病重住院期间,亲自撰写万言的《对我国眼科学的几点意见》,并要求死后捐献遗体供科研、教学所用。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较高声誉。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工作时,首创角膜移植先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