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黄芪
osae)多年生草本。藏黄芪为中旱生植物。藏黄芪为优等牧草。
正文
中文名(拉丁名)
藏黄芪(AstragalustibetanusBenth.exBunge)
种别名
科中文名(科拉丁名)
豆科(Leguminosae)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体有伏贴的短柔毛。根系瘦弱。茎直立或匍匐,高25―30cn,分枝较少。单敬羽状复叶,具小叶35―45,长卵形,长6―18mm,宽3―8mm,先端圆形或微凹;托叶锥形,基部合生创展集团。头状伞房花序,花序梗较长,花序轴有黑柔毛;萼钟状,萼齿短于萼管2―3倍,花冠蝶形,蓝紫色,旗瓣长倒卵形,爪不明显,翼瓣和龙骨瓣较旗瓣短,子房有毛。荚果条状矩圆形或矩圆有毛,呈水平展开,长3一5cm,径2.5―3mm,顶端具喙,中间有隔膜,含种子10―20粒(图49)。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新疆和西藏自治区,印度,蒙古、苏联(中亚、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生态特征
藏黄芪为中旱生植物。荒漠草原植被的伴生种,在局部地区或封育的草地上成优势种。生境干旱,地挚较平坦,土壤为淡栗钙土或栗钙土。它的抗旱能力强、繁殖能力快,在经常放牧的草地上,由于牲畜喜食,影响有性繁殖。草地一旦封育2―5年,则在植被组成上变成了优势种,它的株数和覆盖度大为增加,在草群中占有一定的产量。藏黄芪所处的草地,主要牧草有博乐蒿、新疆针茅(Sti�pasareptana)、瑞士羊茅(Festucava―lesiaca)、草原苔草(薹草属liparocar�pos)和其他草类达十余种。草层高度20―35Cm,盖度35―60%,干草产量35―65kg/亩。这类草地处在低山平缓地段,是最好的冬牧地。藏黄芪在新疆4月上旬返青,5月上、中旬开花,6月下旬成熟。
饲用价值
藏黄芪为优等牧草。在荒漠草原植被中参与度不大,单株产量一般,草群产量中等,但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分枝到始花期,粗蛋白质的含量均在20%以上(表49―1),灰分、钙、磷的含量也高,给牲畜提供了一定量的矿物质饲料,5月下旬草群的营养成分含量中等,但粗脂肪含量很高。叶量多,草质柔软,适口性很高,各种牲畜中羊、牛最喜食,马采食略次,枯黄后,叶片脱落,冬季保留的残茎仍为各种牲畜采食。以博乐蒿、新疆针茅、瑞士羊茅、草原苔草为主的草地类型混合牧草化学成分见表49�2。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