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
《读品》是一份电子刊物。他是一群热爱阅读的年轻人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主要刊登与书有关的评论、笔记、感悟、访谈、书目,特别是批评意见。它鼓励将读书融入生活,倡导真实客观的读书评论。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喜爱。
《读品》网刊
【读品】追求原创,保持独立,不营利、无稿酬。
【读品】是开放的团队,我们愿意和一切爱书、读书人结交朋友,共享读书的快乐。
这本刊物入选《南方周末》2006年年度致敬的两本网刊:《纵横周刊》《读品》,2007年年初,江苏人民出版社选辑出版专著。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品读“读品”
有这样一个团队唤为“读品”,将读书的诸篇评论、笔记、感悟定期结集成册,书名就起作《读品2006》,倒也相得益彰。《读品2006》卷首开宗明义,自表是一群热爱阅读的年轻人发起的公益项目,用来记录和分享各自的阅读、思考,以及一切与书有关的生活,鼓励读书融入生活的姿态。
年轻人思维活跃,少了些沉沉暮气,多了些清新自然,打破了青年学人不可大言不惭作书评的陈腐清规戒律。公益项目则既摆脱了商业利益的挟持,又无需碍于学界友人的情面,可以免于进退失据,能够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团队的开放性也使迥然不同的文风、大异其趣的观点汇于一炉,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凭借术业之专攻、阅读之精研,构成了这个精巧复杂的公共知识空间中的一个维度。这样,《读品2006》全书凡文、史、哲皆能立论成评,哪怕是政、经这类经世致用的“市侩”之学亦能阐释出不拘一格的别样味道来。
其实读书是件颇为优雅之事,即便是阅读那些艰深的学术著作,虽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可自得其乐。淘书、藏书、读书是雅,注书、评书、荐书就是大雅,既是优雅之事,无论阅读还是品评就大可不必一本正经、剑拔弩张,否则便实属大煞风景,不经意间打搅了兴致。如今生活节奏愈发加速,能挣脱电视或电脑的网络享受读书之乐已属不易,会以书评来直抒胸臆、一吐为快,不求启迪他人,全当聊以自娱的人恐怕就更是日渐稀少了。以上种种姑且可以算是鄙人对“读品”二字的一点浅见或者偏见。中国人历来有读书之余批注、订正、评荐的传统。有些注疏和评点名气甚至超过了原著,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是一例,洋洋洒洒居然超过了散失的《水经》达二十余倍,可以说是极端的书评。《读品2006》没有这样野心勃勃的长篇大论,普通的精炼与浓缩也不是其真正目的所在,它所要达到的境界是发散、超越和升华,当然在读者阅读原著前还能做些体外消化的工作。不过,为了达到无所不包的广博,《读品2006》多多少少牺牲了一些系统性,想一劳永逸地从中搜出独当一面、丝丝入扣的文献链条来的读者恐怕暂时要失望而归,这种功利主义的想法从内涵上来说就与“读品”有所冲突。但对于追求人文底蕴的读者而言,《读品2006》又是可以充分信赖的。读者们应该等待《读品2006》在头脑中慢慢沉淀、发酵、上瘾。
纵然《读品2006》所涉大多并非书商媒体广为炒作的畅销书,读者看过书评也未必会寻踪而去,觅得原书一睹为快,这些凝聚作者巧思的短小精悍的篇章,以独立的散文或随笔作品而论,依然具有阅读价值。当你觉得孤陋寡闻之时可以翻翻《读品2006》,仅作茶余饭后附庸风雅的谈资也好。当你苦于思维僵化、语言贫乏之时更可以翻翻《读品2006》,借鉴下作者们驾驭文字的才能。
《读品2006》里有书评者与原著之间的共鸣,屏息凝神听得见跳动的脉搏。《读品2006》是活的,会伴随着“读品”作者群的扩容一道成长,它的风格统一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上。每一个对健康文化有所期许的人士,都会希望“读品”作为一部书评集延续下去,作为一种读书和生活的态度传承开来,作为一个活跃的自由团体也能进一步发展。我们也充分相信《读品2006》并非心血来潮之作。“读品”短期内注定不会具备广泛的社会影响,从根本上讲还恐怕只是极少数青年知识分子自发的产物,但久后至少在象牙塔内应该还是能建立起一定号召力的。因为“读品”的作者群和读者之间,虽然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和阅读背景,但却很可能具备相似的生活环境,没有比这更能吸引同龄的读者了。
当然,“读品”在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尴尬和瓶颈,例如个人化的书评意见如何兼顾真实客观的宗旨就是历来的大难。一旦被所谓客观的标准所束缚住,有时就难于挥洒自如、彰显个性,而浓厚的个人烙印又难免会被指斥为不够客观。每每小群体中流传的深具个人色彩的东西,印成铅字被公开化之后都会遇到此类责难。“读品”评价的对象是多元的,本身也是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
无论如何,写《读品2006》这样的书评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毫无疑问,读《读品2006》这样的书评也是对自身知识水平的考验与挑战。 (周小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