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是由中国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周报,创办于1984年,总部位于广州市,另设北京、上海市成都市、武汉、深圳市佛山市六个办事处,逢周四出版,除评论、副刊等版块外,主打深度新闻报道,其中有很大部分是调查类报道,关注涵盖社会、时政、经济、环保、健康、教育、文化、军事等领域。《南方周末》创刊以“正义、爱心、良知、理性”为基本理念,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追求目标。

1983年12月31日,《南方日报周末刊》试刊第1期出版。1984年1月21日,第2期试刊出版,正式命名为《南方周末》,定位为娱乐报。1987年,《南方周末》树立起“办一张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大型周末报”的办报目标。1988年10月21日,彩印报纸面世。1988年,《南方周末》开始以娱乐为主转向以报道社会新闻为主的第一次转型,1992年1月,《南方周末》第一次扩版,从对开4版扩大为对开8版。也是在这一年,《南方周末》将“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确定为基本原则。1993年《南方周末》由原来的文化娱乐周报向一份严肃的时政周报转变,10月29日,《南方周末》第507期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大关。90年代中后期《南方周末》开始第二次的转型之路即以舆论监督为主。其深度报道都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与揭露,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1994年5月6日,《南方周末》提出“强化新闻性,再上新台阶”的口号。2001年,《南方周末》开始向“综合性、高品味的严肃周报”转型,内容向时政转型,加强公正、理性原则。2007年4月,新的品牌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原地区”正式启用。2007年,《南方周末》开通官方网站,开始迈向全媒体化转型,2009年,《南方周末》开始开发App移动终端,2009年8月《南方周末》建立新浪官方新浪微博,10月发布IPhone客户端,2012年11月开始陆续建立8个栏目的微信公众号,2013年10月,《南方周末》实施全面改版并把报纸价格提高了67%。2015年8月,《南方周末》推出了全面数字化工程,报社成立了数字化工程领导小组,2018年8月23日,南方周末会员制正式上线,成为中国第一家设立计量式软性内容付费墙的报纸。2021年12月,南方周末开始由纸媒向媒体型智库转型。

《南方周末》读者群体较广,其中知识型读者为核心用户。至2022年,已连续15年被中国邮政评为“中国畅销报刊”,是一直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排名前十的周报。《南方周末》针砭时弊,分析社会热点,起到了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也体现一贯的人文关怀。学者易奇志评:《南方周末》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享誉海内外的综合类周报,通过全面、深入、生动地反映和报道人民最关注的重大事件,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完整、真实的中国社会图景。

历史沿革

创刊背景

上世纪80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也为中国报刊的发展提供契机。另一方面,广大群众面对思想上的解放,特别是知识分子开始感受到精神空虚,《南方周末》随着以娱乐信息为主的“周报”热潮的兴起应运而生,并呈现出娱乐至上的办报特征。

正式创刊

1983年12月31日,《南方日报周末刊》试刊第1期出版。1984年1月21日,第2期试刊出版,正式命名为《南方周末》,作为《南方日报》的周末增刊。此时《南方周末》刊登的是以娱乐八卦新闻为主的娱乐小报,2月11日,《南方周末》(《南方日报》星期六增刊)创刊号面世。发行量只有7000份,报纸通过邮局发行到中等城市或地区所在地,由南方日报社文艺部主办,头版包括周末专访、周末茶座、艺坛人物志、文化简讯、生活之窗等专栏。

1987年1月2日起,《南方周末》在上海设立分印点。8月至12月,《南方周末》开展业务大讨论,树立起“办一张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大型周末报”的办报目标。

1988年1月1日,《南方周末》改为国内统一刊号,同年10月21日,彩印报纸面世。

向报道社会新闻为主转型

1988年,《南方周末》开始以娱乐为主转向以报道社会新闻为主的第一次转型,这一年9月,《南方周末》头版刊登《一位女研究生被拐卖始末》,引起广泛关注,之后《南方周末》开始介入对社会问题的解剖。

1992年1月,《南方周末》第一次扩版,从对开4版扩大为对开8版。包括专访特写、寰宇、人与法、文海英、艺林、长篇连载、芳草地、医药与保健八个版面。内容逐渐由娱乐转向社会人文类的报道,报道文体开始变为报告文学,写作风格偏向于大特写。报纸的视角开始锁定在现实社会,也是在这一年,《南方周末》将“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确定为基本原则。1992年后,《南方周末》在反映文化生活的同时,谈论社会热点问题,展现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人物、新观念、新气象,报道和记录社会各阶层在变革潮流中的生活和心态,《南方周末》也因此迅速升级为一座高档的新闻超市。

1993年《南方周末》对自己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由原来的文化娱乐周报向一份严肃的时政周报转变,它以“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点,以“正义、良知、爱心”为诉求,以“坚持讲真话,坚持公信力”为办报理念,在新闻报道上向纵深方向发展。1993年10月29日,《南方周末》第507期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大关。

向舆论监督类报道转型

90年代中后期改革不断深入,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弱势群体无法通过有力的保障来追逐自身利益,对于社会不公现象急需有个宣泄口。此时《南方周末》开始第二次的转型之路即以舆论监督为主。很多的深度报道都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与揭露,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1994年5月6日,《南方周末》提出“强化新闻性,再上新台阶”的口号。

从1995年开始《南方周末》进入了“一纸风行二十年”的黄金时代,也是从这一年起《南方周末》逐渐由“文青报”过渡到“新闻纸”。一群自称“雅典公民”的新闻理想主义者以《南方周末》为言论阵地,点评时政,针砭时弊,如时为《南方周末》记者朱德付及谭军波采写了调查性报道《深圳大爆炸》,是《南方周末》新闻史上第一次出品的原创新闻,被认为是《南方周末》真正走向新闻的发轫之作。

1995年1月6日,《南方周末》落户西安市,此时有广州市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沈阳市武汉市海口市、西安8个印点。同年11月3日,《南方周末》第二次扩版,从对开8版扩大为对开16版。在原有的8个版面的基础上,新增时事纵横、域外经济、社会观察、众生相、时尚、五羊角等八个专版。

1996年后,《南方周末》编辑方针上由大特写转向新闻事件报道转变。提出办有影响的全国性严肃新闻周报的目标以后,前主编左方及编委会提出了“新闻主攻、副刊主守”的竞争策略。新闻主攻就是放眼全国参与新闻竞争;“副刊主守”就是深化知名文化艺术类版面影响力。

1998年1月,《南方周末》第三次扩版,由对开16版变为对开20版,分印点通过卫星传版,实现同步彩色印刷。

2000年1月,《南方周末》第四次扩版,由对开20版扩至对开24版。

向综合性周报转型

2001年,社会出现新问题、新矛盾,《南方周末》单一的揭露性报道难以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因而开始向“综合性、高品味的严肃周报”转型,加强时政报道的策划与经营,强调报道的宏观背景解读。《南方周末》开始从针砭时弊向理性报道转型,内容向时政转型,加强公正、理性原则。

2001年1月,南方周末《新经济》、《新文化》、《新生活》正式登台。12月,年度特刊首度出现“新闻评选”栏目,后改名为“年度传媒致敬”并成为品牌栏目。

2002年《南方周末》两次改版,在时政报道上进行改革,强化时政评论,扩大时政报道版面。3月28日报纸实行分叠化,并在导读处刊登“本报版面将全面刷新,敬请读者垂注”,明确地将报纸分为时政、经济、文化、城市四叠,京、沪、粤三地每期赠阅城市专题8个版。10月24日《南方周末》开始出现“瘦身”版,“是国内目前最接近‘黄金分割’的报纸,被称为‘黄金报型’”。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报道将新闻权威的塑造过程推上了巅峰,此案例也因此成为中国新闻业建构自身新闻权威的神话。

2004年1月,《南方周末》第五次扩版,将32版发行到全国,并且重新整合为新闻、经济和文化三大版块。新年特刊品牌栏目“年度传媒致敬”首次推出。4月,推出栏目“有错即改”。6月16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创刊。

2006年1月,设立“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确保南方周末新闻生产的客观、真实、公正。

2007年4月,新的品牌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正式启用。再次大规模进行版面优化调整。6月,新创“评论板块”;11月,新创“时局板块”。

全媒体化转型

《南方周末》官方网站的域名为www.infzm.com,2007年成立,是中国报媒中最早一批成立官方网站的报媒,其官网内容包括《南方周末》报系下属报纸的电子版、南周论坛、南周评报等。6月,《南方周末》将“方舟评论”内移,在新闻、经济、文化之外又专门分出对开4版“评论”的叠,使得时政评论的力量再次增强。.10月18日,《南方周末》推出手机报彩信版。11月15日,《南方周末》国内时政版与国际版合作,实现了报纸从“时政”到“时局”的报道形态转变,设计了“时局·头条”“时局·动向”“时局·天下”“时局·重点”四个版面,分别关注不同的国计民生领域。

2009年,《南方周末》开始开发App移动终端,是中国最早一家着手开发移动终端应用的报媒,开发种类包括IPhone的IOS操作系统、安卓手机的Android操作系统、诺基亚手机的Symbian操作系统以及苹果IPAD平板电脑的移动终端。2009年8月《南方周末》建立新浪官方新浪微博,10月发布IPhone客户端,1同时,《南方周末》打破了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传统新闻分类方式,整合能源、环保、低碳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推出一个全新的绿色新闻专叠。成为全国纸媒首创的绿色新闻版块,开启了对环境领域的深耕。

2011年9月8日,《南方周末》再次改版,各版块的大致格局、新闻内容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变化的是其引导标识。报名位置去掉了之前的红色边框,分叠报头字体变大,周围大量留白。

2012年11月开始陆续建立8个栏目的微信公众号,并创建广东南方周末新媒体有限公司,运营《南方周末》报系旗下媒体数字版权的新媒体实体。这一年《南方周末》创下了广告1.4亿的最高历史记录。

2013年10月,《南方周末》实施全面改版并把报纸价格提高了67%。

2014年10月,《南方周末》推出了全面数字化工程构思,把APP建设摆上了《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的龙头位置。2015年8月,《南方周末》推出了全面数字化工程,报社成立了数字化工程领导小组,围绕APP升级、编辑部数字化、网络采编及发布、报纸版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2016年10月,《南方周末》与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联合投资成立广东南瓜视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生产出一系列高品质的文化类节目,包括文化消费节目《一饮一啄》,名人、明星纪实片《拜访》等,开始涉足视频领域。截至2016年底,《南方周末》APP下载量上涨到1000多万,官方微信号涨粉100多万,《南方周末》覆盖群体突破2500万,数字化经营收入超过传统经营收入。

从2017年开始,南周文创不断推出“未”系列礼盒、“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系列围巾、“寻”系列周年纪念礼盒等原创产品,多元产业延伸推动了《南方周末》从“传媒品牌”向“文化品牌”的升级转型。

2018年上半年,南方周末正式提出了“以内容付费工程统揽融合转型工作全局”的战略思路,同年8月23日,南方周末会员制正式上线,成为中国第一家设立计量式软性内容付费墙的报纸。截至2019年5月底,《南方周末》付费项目平稳推进,在线注册用户增加了10%,在线阅读量较上年同比增加了30%。

2021年,南方周末报社从社会新闻部开始试点热点选题值班制,密切监测热点话题,并在第一时间商定是否跟进,将传统“一稿述尽”的操作模式逐渐调整为“1+1”(一篇快新闻+一篇深报道),并逐步向“1+1+1”(一篇快新闻+一篇深报道+一个短视频)进化,推出“1+N+N”(一篇快新闻+多篇深度报道+多个短视频、音频等)。

2021年12月,南方周末开始由纸媒向媒体型智库转型。

现状

理念

《南方周末》创刊以“正义、爱心、良知、理性”为基本理念,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追求目标。

采编特色

《南方周末》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寓思想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南方周末》扮演的角色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兼具记录者、宣传者、解释者、监督者、启蒙者的角色。

《南方周末》内容以深度报道和独特视角为主要特点,其报道范围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内容注重深度和思考性。报道风格独特,注重深入调查和采访,以及对事件和现象的解读和分析。此外,《南方周末》还注重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报道,其文化版块更注重思辨和文化批评。

读者群体

《南方周末》定位为高端、精英读物,主要面向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社会阅历的读者。南方周末的读者群体以中高层次知识分子、政商精英、文化人士为主,这些读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阅历,注重思考和深度阅读。《南方周末》的读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具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和消费能力,更注重品质和文化内涵。

版面设置

《南方周末》主要内容除评论、副刊等版块外,主打深度新闻报道,其中有很大部分是调查类报道,关注涵盖社会、时政、经济、环保、健康、教育、文化、军事等领域。2015年,版面模块包括头版、新闻、时局、经济、绿色、文化、评论、副刊、民生。

头版头条

《南方周末》的头版通常情况下是3个模块,左侧垂直单栏的报头和导读形成一个纵向式的模块,上半部分通栏大标题和新闻图片形成一个水平式的模块结构,下半部分的正文或广告形成另一个模块,对开的《南方周末》,在对折摆放时,折线正好是模块的间隔部分,上半部分出现报头、标题、图片,倒转过来又可以直接阅读报道内容,吸引读者视线的同时,不影响其阅读。

报道题材上,对时政热点进行深度报道,呈现出“国内多于国际,官员穿插事件”特点;对人物进行平民化报道,报道对象依次为公众人物、民间人物与新闻人物;对于财经、公共问题,《南方周末》强调财经报道的趋势性、宏观性,不局限于单个人或小群体的实用与利益相关,而是对民生大计的公开讨论,并能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标题具有通俗易懂、形象传神、新奇醒目等特点,既有当下舆论的“敏感词”,也善用比喻修辞手法及使用设问式标题。

时政报道/时局版

《南方周末》新闻选题类型包括政策解读、官场观察、官员报道、会议报道等,其中对官场的观察类报道是最多的。在进行相关报道时体现了采访全面、兼具政治性与趣味性、背景材料梳理全面、站在多个观察点上为受众解构的采编特色。以2015年的《湖南严查多名官员被拍视频勒索案官场“桃花劫”》为例,记者采访14位官方人士,依次向受众介绍了桃色陷阱是如何发生、怎么处理、多少官员涉及对于涉及此案的官员地方的处理态度。此外,《南方周末》作为地方性周报,超越了地域限制,追求全国视野,如《首批赴地方任职“京官”过半升党政一把手》,通过利用已公开的信息进行整合,做纵深分析,做好了新闻的增值服务。

经济

《南方周末》经济深度报道是指通过相关背景材料,分析经济事实或经济现象的性质、成因、结果等,解析经济活动的社会现象、生活现象,探究经济活动背后的经济规律并预测今后经济的演化趋势,《南方周末》的经济深度报道分为政经新闻深度报道、财经新闻深度报道、产业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政经新闻和财经新闻占比较大,既宏观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又从微观入手探求企业的发展脉络并展现和见证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社会图景的变革,同时关注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为民生维权。

绿色

绿色版延续《南方周末》一贯的深度报道风格,服务精英读者群体。分出环境、能源、城市等固定的专版,绿色版作为独立的版面,使环境议题逐渐日常化,更加贴近民众生活,除了对常规的环境污染、环境政策、环境保护等议题的报道之外,还增加了绿色经济、绿色科技、绿色人文等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报道领域。具体特色体现在议题多元,如将常规性环境议题与深度报道相结合以及审视科技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等。此外,《南方周末》绿色版的特色还包括新闻数量与深度报道的周期性分布稳定、新闻真实性与情感诉求并重。

评论

《南方周末》新闻评论是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具有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以新闻为依托,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迫切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有感而发”。《南方周末》的评论版标题具有易受性、新奇性和形象性,如2015年的《官仓老鼠大如斗》标题通俗易懂、《外逃贪官如何海外生存》通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注意、《5000疑犯竟然卷走30亿,追!》灵活套用句式等。

《南方周末》评论和见解具有深刻性,被认为“北有焦点访谈,南有南方周末”,如2017年5月18日的一篇评论《市场正在扒掉小鲜肉的底裤》中,评论员谈到从不同角度挖掘了当今“小鲜肉+IP”模式失灵的根本原因,让读者对其根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副刊

《南方周末》副刊是指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且一般有刊名,也被认为是《南方周末》的文化版,《南方周末》文化版与副刊版通常是一个版次,通常是文化类的动态新闻报道和静态的副刊约稿相结合,但文化版与副刊版分别有自己的头版封面。文化新闻的内容绝大多数是记者亲临文化现场的采访报道,有新闻性与时效性,副刊内容包括“阅读”“写作”“科学”“写作”等。

《南方周末》副刊的首版,以刊登万字以上的专版长文为主,在纵向贯通栏排版的同时,使用插入图片的方式打破纵向构图给读者带来的约束感,副刊在编辑的过程中对图元的使用比较审慎,文字栏之间通常无分割栏线,喜用简洁单一的短单线来区分图文,引导阅读。文字处于主导地位,标题与图片处于从属地位,标题目的不在于用一句话讲述事实,而在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副刊内容涉及到音乐、电影、绘画、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专栏作者多是知识精英,文章思辨性强并且注重两面说理。

特稿

《南方周末》特稿被认为是“不是新闻的东西”,在坚守新闻原则的基础上,强调新闻的故事性,从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及社会意义展开对新闻事件的深刻解读,《南方周末》特稿版,专注基于中国国情和具有中国风格的特稿写作,实现了新闻实录与文学审美平衡的同时兼有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南方周末》特稿选题多样,类型包括人物型、话题型、事件型及人群型,人物型特稿从人物个性出发,挖掘人物本身的故事及隐含的社会意义;话题型特稿选择和受众生活相关的重要话题,对焦点话题进行再加工;事件型特稿围绕事件的来龙去脉、世间百态而全面展开;人群型特稿主要是对某个特定时空下的特定群体生活状态的考察。以事件型为例,2020年8月5日的《张玉环从凶手到无罪,被迫缺席的27年》充分、灵活运用新闻特稿的叙事策略,从张玉环被释放回家讲起,回溯了案件始末,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运营模式

《南方周末》报系旗下拥有一报一刊即1984年创办《南方周末》和2004年创办《南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全年(52期)定价,260元,每周四出版。《南方人物周刊》全年(40期)定价,600元,15元/期,每周一出版。《南方周末》通过开发计量式软性付费墙、探索知识付费产品、开发原创文创品牌和建设智库等举措,构建起多元化盈利体系。截至2023年,“内容付费工程”为《南方周末》带来直接收入4400万元、付费用户累计已达32万、知识付费产品线吸粉43万,为《南方周末》迈向融合智能化铺设了相匹配的数字基础设施。

组织结构

人员构成

截至2023年12月

办公地址

《南方周末》总部位于广州市,另设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武汉市深圳市佛山市六个办事处,其中《南方周末》广州总部位于越秀区广州大道中289号(邮编510601),《南方周末》北京办事处位于朝阳区曙光西里甲六号时间广东国际大厦8号楼北楼2008室(邮编100022),《南方周末》上海办事处地址是上海市浦东华佗路68号张江创业园北区7号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中心大厦4楼(邮编201203),《南方周末》成都办事处地址是成都市高新区府城大道中航城市广场1408室。

知名人物

左方

左方(1935年-2021年)是《南方周末》第一任主持编务的副主编,北京大学毕业的左方是有着理想主义自由主义与启蒙主义思想意识的领导,奠定了《南方周末》的精神基调,左方是1984~1998年间《南方周末》的主要负责人,于1983年10月受命筹办《南方周末》;1984年2月《南方周末》创刊,左方历任副主编、主编,直至1994年退休,主持《南方周末》编务工作11年。左方在《南方周末》任职期间,《南方周末》从启蒙和为改革开放呐喊,转为突破真理报的潜规则,主张“新闻主攻、副刊主守”,发行量从7000份激增到100多万份,真正做到了一纸风行。可以说,左方的新闻理想与新闻实践,深刻地影响了《南方周末》的成长轨迹。

江艺平

江艺平(1956年—)女,著名报人,《南方周末》原主编。1982年进入南方日报社,90年代初任《南方农村报》主编。1995年秋,江艺平被任命为社委,与左方等人一起为《南方周末》工作。1996年,左方退休后,江艺平接任《南方周末》主编。在江艺平时代《南方周末》的影响达到顶峰。“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南方周末》上的这两句话,打动过很多人。江艺平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倡导者,塑造了《南方周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南方周末》的标志性的符号。江艺平时期的《南方周末》开始转型,强调人文关怀、鼓吹社会正义、关怀弱势群体,逐渐以调查性报道树立起了“新闻界良心”的标杆,一纸风行,进入鼎盛时期。2000年1月,江艺平卸任《南方周末》主编一职。

典型报道

张玉环从凶手到无罪,被迫缺席的27年

《张玉环从凶手到无罪,被迫缺席的27年》是《南方周末》于2020年8月5日刊发的特稿。1993年10月25日,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凰岭乡张家村两名年幼的孩子被发现死在附近的下马塘水库内,时年26岁的同村人张玉环被警方锁定为嫌疑人。经历长达8年的司法程序后,张玉环被判死缓。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此案并宣判,因“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告张玉环无罪并释放。专注基于中国国情和具有中国风格的特稿写作,实现了新闻实录与文学审美平衡的同时兼有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南平杀童案:死刑后,大家都解脱了

在2010年3月23日早晨,在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惨绝人寰的凶杀案,犯罪嫌疑人郑民生持凶器杀害南平实验小学学生8人,致5名学生受伤。凶案发生之后,网络和部分纸媒以“恋爱受挫、悲观厌世”作为郑民生杀人的动机,导致无辜的人被卷入其中遭受社会的猜测和周围人的指点。4月29日《南方周末》发布报道《南平杀童案:死刑后,大家都解脱了》,在其中就事件的经过和审判过程做了详细的调查,并根据律师和警方的信息提出“郑民生是否是精神病人”的问题,报道不落臼、立意高新,深入挖掘出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积极引导舆论关注社会中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呼吁相关部门做出思考和改动。起到了引导舆论和教育大众的强大作用。

“刺死辱母者”相关报道

2016年4月14日,聊城市女企业家苏银霞因借高利贷被11名催债人催债,催债人限制苏的人身自由并对其进行侮辱。当晚,苏的儿子于欢因不堪母亲被辱持刀将侮辱人员捅伤,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2017年2月,聊城中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3月《南方周末》发布“刺死辱母者”相关报道,此案正式进入媒体的视野,并引发众多公众的关注与讨论。南方周末》对此案件的报道是其“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信条的体现,发挥了舆论监督报道的功能。“刺死辱母者”一案涉及高利贷、黑社会等,涉及焦点丰富,报道直指社会阴暗面,且引发了全民对法律、伦理、经济等相关方面的讨论并形成舆论,从而促成二审判决的进行。

重要事件

1993年《南方周末》因报道“袭警”事件受到批评,一度面临停刊危险。起因是1993年7月30日的《南方周末》第3版报道了一起“极其恶劣令人震惊令人深思”的袭警大案,文章的结构和结局描写都像一篇小说,但作者和编者均未申明其为虚构,报社首先考虑的不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社会效果,而是首先考虑迎合读者猎奇心理。针对此事广东省委宣传部决定对《南方周末》进行停刊处理,后《南方周末》在1993年10月29日在头条位置上刊登了一篇反省自身的编辑部文章即《沉痛的教训——对(袭警案)一文严重失实的反省》并进行深刻自我批评。

2001年夏秋之交,《南方周末》遭受了建报以来最大的一次重创。当年四月,以钱钢为主编的编辑群体,就重庆公审轰动一时的“张君案”,策划了八个专版的系列报道《检讨张君案》,从事实层面到制度层面进行了探讨剖析。这一组被业界和读者称颂的深度报道,但因“立场问题”、违背党的宣传纪律,遭到惩罚。包括主编钱钢、新闻部主任长平以及直接撰文编辑记者在内的十余人被撤职或辞退。《南方周末》遭遇最大一次“失血”。

影响评价

影响

新年献词见证主流媒体理念变迁

《南方周末》1997年发表第一篇新年献词,新年献词像是《南方周末》自己的心路历程,诉说着自身理念的转型和中国社会的变迁轨迹,见证着媒体的角色认知和功能定位变化,承载了《南方周末》过往一年大事记的功能,从中能窥探《南方周末》乃至中国新闻业二十年里的发展变迁历程,可以看到看到主流媒体理念如何在社会、家国的依存关系中的变迁。

舆论监督

《南方周末》针砭时弊,分析社会热点,起到了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也体现一贯的人文关怀,如2017年5月4日的《学生之“负”如何减》,通过描写现状、列举事例、剖析问题,表明对现实的无奈,指出理解误区,提出对社会的建议,体现了《南方周末》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

对其他媒体的示范作用

2007年6月,《南方周末》改版,推出四个版面的评论专区,之后,凤凰网和《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也推出了类似评论版中“评中评”板块的专栏,《南方周末》评论版的开创,带动了国内媒体评论再一次出现热潮。随着传统媒体“二次销售”模式逐渐被市场淘汰,国内媒体开始在融合转型中探索新闻付费新模式,《南方周末》在新闻付费的探索实践中进行的有利尝试,或许预示着新闻付费迎来了新契机,《南方周末》作为中国首家设立计量式软性付费的报纸,其新闻付费模式可以帮助媒体机构完成生存模式的转型。

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孙旭培教授评价:“南方周末称得上是中国跨地区监督的典范”,而且“这种报道模式已为国内一些新闻媒体所认同与仿效”。

作家谢华评价:《南方周末》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任,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炉,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

学者易奇志评:《南方周末》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享誉海内外的综合类周报,通过全面、深入、生动地反映和报道人民最关注的重大事件,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完整、真实的中国社会图景。

荣誉与奖励

1985年,《南方周末》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999年,《南方周末》电子版在网易中文站点排行第一。

2003年,《南方周末》在第十届中国广告节上获艾菲广告实效奖铜奖。

2005年,《南方周末》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以16.25亿元的估值位列周报翘楚,12月16日,该报荣获中国最有投资价值媒体称号。

2006年,《南方周末》的“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和“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评选活动,入选最具影响传媒排行榜,5月,《南方周末》获2005年度诚信贡献媒体称号。

2007年,南方周末在中华印刷大奖上荣报纸类铜奖。

2008年,南方周末获得媒体类报纸品类理想品牌第一名、2008中国标杆品牌、2008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08中国优质创新媒体奖、2008新锐娇子排行榜之年度报纸等奖项。

2021年,毛淑杰作品《新疆棉花遭遇“明枪”与“暗战”》在2021年度广东新闻奖上获国际传播类一等奖,王江涛作品《把握科学报道的不确定性》在2021年度广东新闻奖上获新闻论文类一等奖,陈斌、肖华作品《每一次抉择都期待一场苦尽甘来》在2021年度广东新闻奖上获文字评论类三等奖,崔慧莹作品《广东等地免费开打HPV疫苗:消除宫颈癌,还需多久?》在2021年度广东新闻奖上获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三等奖。

2022年,毛淑杰作品《新疆棉花遭遇“明枪”与“暗战”》在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上获获国际传播类二等奖,《南方周末》连续15年被中国邮政评为“中国畅销报刊”,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一直是建榜以来排名前十的报纸中唯一的周报。

2023年,“南方周末付费内容工程”入选中国报业协会新媒体(客户端)发展大会主旨报告优秀案例。

其他媒体形式

截至2023年1月,《南方周末》旗下有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和南瓜视业等三大品牌内容机构,拥有超过7479万有效用户。南方周末APP累积下载量超过2433万,官方微信关注人数超过450万;南方人物周刊官方微信关注人数130万。此外,还有两个粉丝量超千万的新浪微博号——1715万的南方周末、1278万的南方人物周刊,它们与南周知道、24楼影院、南瓜学堂等共同构建起了极具规模的南周新媒体矩阵。报社旗下APP新发原创稿件数比上年同期增长26%,仅统计自身平台与官号流量,其中就有6个过亿、13个过5000万、84个过千万,并有17次冲上微博热搜榜、两次登顶榜首。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官网

参考资料

南方周末.南方周末.2023-06-23

..2023-06-23

不阅读,不知阅读的乐趣.南方人物周刊微信公众号.2023-07-08

《南方周末》二十五年大事记.南方周末.2023-12-06

论《南方周末》头版头条的内容特色.人民网.2023-11-02

相信南周,相信未来.微信公众号.2023-07-09

广东南方周末经营有限公司-联系我们.南方周末.2023-11-02

《南方周末》创始人左方去世 享年86岁.今日头条.2023-11-21

寻访南方周末黄金一代:一群记者和他们的时代.新浪微博.2023-11-04

南方周末1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4件作品获广东新闻奖.南方周末.2023-06-27

南方周末入选中国报业协会新媒体(客户端)发展大会优秀案例.南方周末.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