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
1937年中意南昌飞机制造厂,在七七事变遭到日机轰炸,在时任南川区县长陈文藻的帮助下,飞机厂内迁到重庆南川县丛林镇海孔洞,成立《民国第二飞机制造厂》,历时约9年。
战前发展
1931年第一次一二八淞沪抗战,日军的飞机大炮让十九路军和国民党第五军损失惨重,民国政府遂决定派孔祥熙赶赴欧美,采购武器军火以及协商合建飞机制造厂。
该厂曾经数次在南川县城招工(共有十二期)。抗战初期,在苏联专家彼得洛夫的指导下,参与了仿造苏伊-16战斗机,命名忠甲28战机,其后仿制德制滑翔机。部分职工在钱昌祚厂长带领下,和雷允飞机制造厂职工参与了在缅甸八莫和仰光建立装配车间,为克莱尔·李·陈纳德的美国飞虎队装配P-40战斗机,为保卫重庆市作出了贡献。
在简陋的山洞,第二飞机制造厂的职工们,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近代中国第一架军用运输机中运1号,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牺牲精。
第二飞机制造厂建设是分期进行的。在川湘公路49公里处修建一条约7.6公里的简易公路与海孔洞相通,在洞内建有1200平方米的简易工房,在洞外建有机身库、办公室;沿公路建小型工房20余栋。在后沟建有1000平方米的员工宿舍。该厂全称为“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其通讯信箱为“南川丛林十号”。
该厂在1937年~1948年期间,先后由朱霖、钱昌诈、黎国培、钱印昌、马德树等任厂长,正式员工1200人、民工200人。1939~1944年仿制伊尔驱逐机3架,改进型30架,仿制H17型中级滑翔机30架,制造初级滑翔机6架。1944~1947年主要设计新机,先后设计中运1式、中运2式战略运输机。中运1式属于中级双发动机运输机,这是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运输机,1944年10月在重庆重庆白市驿机场试飞成功。
日本侵略军曾获悉国民政府在南川区建有飞机制造厂的情报,先后5次派飞机轰炸,但工厂隐蔽,防护较好,未能找到目标,却在距工厂20公里的南川县城投下大量炸弹。1947年,飞机厂奉令迁往江西南昌驻马店市。
历史沿革
建飞机厂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国民政府将全国十几家飞机制造维修工厂整合成四家较大的飞机制造厂:由广州市、韶关市、贵阳市、昆明市到宜兰县的第一飞机制造厂,由南昌市到南川又从南川迁回南昌第二飞机制造厂,由成都市到台中市的第三飞机制造厂,桂林市的第四飞机制造厂。
1935年,中国和意大利签订合同,在南昌建厂招聘员工修配飞机,全名为中央南昌飞机厂。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意大利员工回国,工厂开始疏散机器设备。1937年8月,日机炸毁厂房和未来得及疏散的物资。昱年,该厂奉命昼夜拆迁残存设备向四川省转移,人员和设备大多由鄱阳湖乘木船经九江、武汉市再到达重庆市。4月,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重庆航空站站长张式群以“庆字686号”公函致南川区政府,文称“查南川县属附近有可容纳二万余人之山洞,地形隐蔽,能否适宜储藏军用品?”南川县县长陈文藻6天后复函,称“本县山洞颇多,而最适应储藏军用品者尚推丛林乡属之海孔洞及金佛山之古佛洞,海孔洞邻近马路,交通便利……古佛洞容量较海孔洞尤大,唯于山顶交通不便耳……”。接此复函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员实地踏勘,确定征用海孔洞。
转移洞中
海孔洞位于原重庆市南川县属原丛林乡(今归重庆市万盛区)。洞高约6O多米,宽处约50多米,深约300米,洞内钟乳石光怪离奇,有暗河从洞深处流出。以前是个寺院,方丈们在洞口悬壁上刻有“豁然开朗”四个大字。国民政府征买当地民田3340多亩,征地由南川县政府召集当地有关部门评定价格,征地款11630.60元。省政府通知以海孔为中心,半径30华里范围内的树木由飞机厂低价购用,将厂辖幅员纵约5华里,横约3华里的范围划为特别警戒区。在川湘公路49公里处修筑一条7.6公里的简易公路与海孔洞相通。沿公路一线建房屋12O余幢。当时外人并不知道这里征地做什么,为了保密,当时的通讯地址是:南川区丛林沟10号。1939年上半年,人员设备陆续转至海孔厂区。工厂基建工程分两期进行,在洞内建了一栋3层楼的车间大楼,1200平方米。洞口修建了3层楼高的工务楼。洞内两边是厂房,中间通道可停放装配20多架战斗机。厂房内设有机工、钳工、白铁、机身、机翼、电镀等车间。在洞外还建有铸锻、油缝、修配、木工、修理等车间。生活设施远离厂区,虽然简陋,还基本齐全,有职工宿舍、文化体育设施,天然游泳池,洞内建筑有较好的防潮、防火设施。洞外有防空伪装,用松枝铺盖。后来,又先后修建了一些生产和生活设施,在洞外建了机身库、办公室,沿公路建了职工医院、宿舍。后又修建了职工俱乐部、托儿所等。
投入生产
1941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军政厅发给第二飞机制造厂空军军旗一面、上校阶级旗一面,以示厂的级别和享受的政治待遇。该厂建成后,改名为“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通常称南川飞机厂),逐步投入生产。朱霖任首任厂长。
从1939年到1947年,这个厂研制了6种飞机。忠28甲下单翼驱逐机是仿制苏制伊-16战斗机飞机,重量为1556公斤,最大速度每小时455公里,先后造了3架,后来又将这型飞机改成教练机,共制造了30架,这在抗战时期是很了不起的。
研制飞机
从1940年到1942年,飞机厂试制了两种滑翔机,生产了30多架。然而这个厂最大的成就是自行研制了中国第一架战略运输机“中运1号”以及它的改进型“中运2号”。
战争岁月中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因为交通极其不便,物价飞涨,给生产、生活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更加上日本飞机几度搜寻轰炸,环境险恶,“中运”号运输机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困境下,从1941年冬季开始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运”飞机由林同骅任总设计师,顾光复、高帮俊任副总设计师,设计员有陆孝彭、张桂联、程宝蕖等20多人。到1942年秋,基本完成总体设计等工作,至1944年8月就完成了生产、总装,制造出首架飞机,被命名为“中运”1号。员工们将飞机拆开分装在几辆汽车上,为躲避日机轰炸,车队昼伏夜行,经过七八天周折,终于到达重庆白市驿机场装配试飞。
“中运一号”因受战时航空材料限制,采用了木质和金属混合结构,只有副翼和襟翼采用铝合金结构;乘员11名,除正、副驾驶和领航外,可乘旅客8人;两台莱特公司的旋风975E3活塞式发动机,安装在中翼上,功率为330千瓦;机长11.05米,机高11.95米,翼展15.85米,正常空机质量3147公斤,最大起飞重量454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为344千米/小时。首飞时试飞员李兴唐、林同骅和检验员林同骥(林同骅堂弟)一同登机,顺利升空,在重庆白市驿机场上空盘旋20多分钟后,平安降落,成功完成首飞。经数次试飞后,决定由重庆市飞往成都市。朱霖厂长亲自登机,与林同骅等一起飞行。11月18日,经59分钟由重庆飞到成都。1946年底,“中运一号”奉命移交给中国国民党空军空运大队。在“中运一号”的基础上,又改进、设计试制了“中运二号”,机体结构与一号大体相同,但起落架采用了成套的美制P-40战斗机B战斗机的液压起落架,并且在尾轮机构、襟翼操纵、机舱内部和安全舒适性方面,都有较大改进。1948年2月19日,“中运二号”又在重庆首飞成功。之后,对“中运二号”还不断进行了改进,并开发出全金属结构的“中运三号”,其设计速度则达到353公里/小时。仅从性能参数上看,“中运”系列战略运输机已经不输给使用至今的苏制安-2(运五)运输机,但此间全国内战正酣,“中运”号飞机始终未投入批量生产。现在,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了一架“中运1号”飞机,是由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的林同骅教授捐款复制的。
1939年初,钱昌担任厂长,开始仿制苏E-16驱逐机。钱厂长到厂后与技术员工研究设计生产工艺流程线,苏联专家彼得诺夫进行指导,员工情绪高昂,工作努力,无加班费亦毫无怨言。半年后样机试制完成,命名为忠二八甲式(时为民国28年)。送重庆广阳坝机场,著名试飞员王汉勋试飞成功。1940年春,单座机改造双座教练驱逐机又试飞成功,投入批量生产,以补充空军驱逐机训练及作战损耗。
但是当时东南沿海港口沦陷,一切战略物资供应中断。一度时期工厂的柴油发电机供油断绝,改用菜油,以致数日间菜油价格上涨了5倍。工厂有10辆卡车,因汽油供应困难而改用乙醇,卡车开往重庆市途中常停在酒店加灌燃料。
忠二八甲式使用的是美国进口发动机,由苏联供应仪表、物资。因发动机及大批航空器材不能及时运到,总共只制造了20架“忠28甲”式驱逐机、30架训练机。后来工厂奉命造首批滑翔机,数量也只有十多架。
为了保证安全,钱昌祚规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除飞机厂员工外,任何人不准靠近洞口。为了防止日本特务渗透窃取情报,附近的村民进出海孔坝,胸前都要别布条做的胸标,并且不准村民卖菜。在厂内,钱昌祚很受员工欢迎。除了航空业务过硬外,他还为员工摆平了驻军士兵对员工的刁难:驻军曾以捉赌为名为难员工,钱厂长即与驻军长官邱清泉会晤,邱下令制止了士兵的刁难行为。工厂常举办同乐晚会,员工特意为钱摆沙发椅坐前排。
1941年5月,钱昌祚离任,黎国培继任厂长,1942年秋-1948年马德树接任。
厂内组织
第二飞机厂内,中国国民党设有南川丛林沟航空委员会第二十六区党部。工厂行政由厂长负责,厂内生产业务机构有:工务处、总务科、厂务课、支配课、检验课、设计课、会议课。科课下设有:装配、油漆缝工、机翼、机身、铸造、白铁、钳工、焊工冲砂、木工、机工、锻炼、修配、工具、准备、器材、购材、外勤、事务、文书、保管、水电、医务、人事、出纳、会计等股。另外,还有消防队、驻渝修理所、驻渝办事处。1941年第二飞机制造厂有正式职工约1200多人,民工约200人。其中职员275人,工人1000余人。职员职称有一等机械正15人,二等机械正1人,二等机械佐42人,三等机械正1人,三等机械佐2人。少校科长1人,上尉2人、中尉4人,准佐3人,荐七级会计室主任1人。职工工资,职员均实行月薪制、月工资(法币)50-170元。工人实行计时工资制,时工资0.10-0.46元。月薪按204.10时计算。
第二飞机制造厂内有中国共产党的秘密组织,与南川区特别支部联系,工程师喻乃喜是共产党员,组织关系由上级转给南川县特别支部,由王绍余作联络通讯工作。喻乃喜在厂内发展过党员。厂党员刘鸣异暴露身份被扣押,南川特支联系喻乃喜以工程师身份将刘保释脱险。
飞机厂除组织生产和安排职工生活外,还组织防空、防特、防盗等工作。工厂有一个营驻扎,洞口架有机枪,山顶设有岗哨。在后沟炮台山建有防空、战壕等工事。日军知道南川丛林有飞机厂后,先后五次派飞机来轰炸,因工厂隐蔽防护较好,未炸到。1939年10月13日上午,日军飞机18架炸飞机厂未找到,在南川区县城投弹142枚,造成死伤310人(死168人),房屋、商店等财产损失158万多元。
第二飞机制造厂坚持生产至抗战胜利两年后,总计有上百架飞机在山洞中制造成功,装备抗战空军作战斗训练之用。
回迁南昌
1946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决定,第二飞机制造厂迁回江西南昌。工厂迁走后在重庆海棠溪民生码头71号设有驻川留守处,由叶永安任处长,后改为驻渝办公室。制造的“中运二”型飞机,试飞成功后无空运队接收,厂长马德树下令在渝拆卸,运南昌青云谱机场(南昌解放后交给了人民解放军)。飞机厂迁走后留下的房屋地产,以出租形式交南川区政府管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