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运一号

中运一号

中运一号是中国历史上自行研制的第一架运输机,1944年10月首飞成功,曾有计划将其改装为战略轰炸机,投入抗日战争。后因抗战胜利在望,再加之经费问题,最终未能实施。

1943年初,中国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总工程师(工务处处长)林同骅、工程师顾光复等20多人,设计了木质中小型双发运输机,能载乘8人,是中运一号的前身。1944年8月,该飞机完成设计,总装出了首架飞机。同年10月,该飞机在重庆重庆白市驿机场首飞成功。11月,飞机首都航空重庆市飞至成都太平寺机场,取得圆满成功,正式被命名为C-0101运输机,后改称为中运一号。

中运一号可载运乘客8人及驾驶员2人、全重4536千克、平飞最大时速349千米/小时、续航时间5小时45分、发动机为美制R-1820-F九缸星型发动机。机身分前、中、后三段,可拆卸。下单翼分为左右翼和中翼3部分。中翼两边装发动机,各有铬钼钢管焊接的发动机架,并用橡皮垫减震,起落架能向后回收。有两个汽油箱装在中翼里,各容汽油307公升,还有两个油箱,各容173公升,分装在左右翼里。机身和机翼均为木结构,外蒙3层板,再包布蒙皮。尾翼也是木质的,只有副翼和襟翼是铝合金制的。

简介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第二飞机制造厂、海孔飞机厂)的林同骅教授带领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数十名青年,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于1944年8月成功研制出了“中运1号”木质双发中型运输机。

基本参数

材料:木质包蒙布,副翼、襟翼为铝合金

发动机:美制R-1820-F九缸星型发动机,马力450匹

总重:4540 千克

最大飞行速度:342 千米/时

航程:1600 千米

载员数:11人,其中飞行员、领航员3人,乘客8人

诞生过程

飞机厂从南昌市迁来

从南昌动迁前,工厂全称叫“航空委员会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是国民政府意大利合办的,1933年开工,1935年建成。“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把工厂搬到重庆市,隐藏在万盛海孔这个巨大的山洞中。冯在光说,当时以海孔洞为中心,方圆15公里范围都划给了飞机厂,“工厂第一期征地3341亩。为保证安全,还派了一个营在此驻扎,洞口的坝子上架有机关枪,山顶设有岗哨,除飞机厂员工外,任何人不准靠近洞口。”

刘汉文记得,飞机厂在洞外修了一些房子,外墙全部刷黑,“洞口的山上种植了大量槲栎,从上往下看,根本看不出这里有一个洞。工厂发给每个村民通行证,是一块布条条,我们把它缝在衣服左胸上。有了它,才能进出海孔坝,还可以躲壮丁。”

“除了南昌飞机厂外,为整合资源,国民政府还将另外几家小飞机厂也迁到海孔,并入第二飞机厂建制。”李意志说,“最鼎盛时,工厂员工达到1200人,民工有200多人,在大后方的4家飞机厂中,规模不算小。”

1938年初夏,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正式挂牌,又名“海孔飞机厂”。

配套齐全

抗战历史专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员张仲告诉记者,“第二飞机厂”实为“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又名“海孔飞机厂”,其核心厂区就位于约有400米深的海孔洞里。

据张仲介绍,海孔飞机厂的前身是中国和意大利合建的“中意飞机制造厂”,原来位于江西南昌,1938年,国民政府将“中意飞机制造厂”迁往海孔洞,改名为“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并派驻一个营的部队防守。由于意大利与日本是同盟,抗战开始后意大利专家就回国了,工厂的搬迁和恢复生产工作只能由中国人自己解决。1938年第二飞机制造厂已初具规模,最多时有工人1200余人,每年可装配20多架飞机。

这样一座山洞里的工厂,技术力量薄弱,又时刻面临战争威胁,能做出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郭生学老人很激动地挥舞着蒲扇:“这里曾经造出中原地区第一架飞机。”

张仲告诉记者,村民口中的“中国第一架飞机”,其实是中国第一架国产战略运输机。1943年初,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飞机厂总工程师林同骅、工程师顾光复等人利用库存的一些进口航空木材和配件,加上新运进的美制航空发动机等,开始设计能载乘8人的木质中小型双发运输机,起名“中运一”,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架国产运输机。

1944年5月,“中运一”在海孔制造成功,随即被分装成十几辆大卡车运往重庆白市驿机场重新装配,1944年10月,“中运一”从白市驿机场腾空而起,58分钟后顺利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机场。“中运一”试飞成功后,海孔飞机厂又先后研制出了“中运二”和“中运三”战略运输机,但当时抗战已近尾声,国民党空军引进了大批美国军队剩余的C-47运输机、C-51运输机,而自己制造的这些运输机,最终几乎全部废弃,只有“中运二”在南昌解放后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战时遭遇

造百架飞机 引来日军轰炸

除了研制运输机,海孔飞机厂的主要任务是仿制国外飞机。资料显示,1939年工厂刚完成搬迁,就开始仿造苏联E-16飞机,1940年完成。据张仲介绍,整个抗战期间,海孔飞机厂共仿造德国H17型中级滑翔机、“狄克生”初级滑翔机、苏联“伊式”驱逐机等共100余架。

“刚才你从村里走到海孔坝的路就是中国国民党修的。”郭生学老人指着记者脚下的水泥路说,“那时只是修了条毛坯路面,用石子铺成的,每过几天就能看到大卡车运着零件从路上开过,当兵的拿着枪押车。”

张仲说,尽管海孔洞里造出的飞机只能用于训练,但日军仍先后5次派飞机来轰炸,由于飞机厂位置隐蔽,都没有找到。日军于是将怒火发泄在了百姓身上,1939年10月13日上午,日军飞机轰炸南川区县城,造成300余平民死伤。

抗战结束后,1947年,国民党第二飞机厂迁回江西南昌,1948年奉命迁往台湾,绝大部分人员也跟随厂子到了海峡对岸,留下的厂房、设备和试飞场等,成为今航空工业洪都的前身。当地村民邹启英老人说:“现在每年都有台湾人到海孔来祭扫祖宗。”

记者了解到,1965年国家三线建设期间,晋林机械厂从山西太原迁到这里落户,主要生产大炮。晋林厂在海孔数十年间,重新修建了道路、厂房等,当年飞机厂留下的遗迹再也无从找寻。2003年晋林厂整体迁四川彭州,留下大量空荡荡的厂房,海孔洞从再次陷入沉寂。

2009年,海孔洞被确定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周围村民对此知之甚少。“这些过去的历史,我们年轻点的村民都不知道,我都不怎么清楚。”海孔村支书周祥芬告诉记者,海孔洞已被承包用于中国大鲵养殖,但镇上正规划将这个洞作为旅游景点进行开发,“等确定开发之后,大家就可以到这里面来旅游”。

意义

“中运1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战略运输机,全重4536千克,可载运乘客8人及驾驶员2人,平飞最大时速349千米,续航时间5小时45分。机身分前、中、后三段,可拆卸。下单翼分为左右翼和中翼3部分。中翼两边装发动机,各有铬钢管焊接的发动机架,并用橡皮垫减震,起落架能向后回收。有两个汽油箱装在中翼里,各容汽油307公升,还有两个油箱,各容173公升,分装在左右翼里。机身和机翼均为木结构,外蒙3层板,再包布蒙皮。尾翼也是木质的,只有副翼和襟翼是铝合金制的。

中运1号”曾有计划改装为战略轰炸机,投入抗日战争。后因抗战胜利在望,再加之经费问题,该计划最终未能实施。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出的“中运1号”飞机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的林同骅教授捐款复制,由该馆特邀航空史研究员孟鹊鸣同志提供的相关技术图纸。

“中运1号”后改进为“中运2号”双发战略运输机。“中运2号”的构造大体上和“中运1号”相似,但起落架、尾轮机构、襟翼操纵和机舱内部设备和安全舒适方面,都有不少改进。飞机总重量轻,座位也较少。发动机是美国普瑞特·惠特尼公司生产的两台9缸冷气式发动机。1948年2月19日,“中运2号”在重庆重庆白市驿机场试飞成功。稍有颤振。飞机外观光滑美观,为人称道。之后,对“中运二号”还不断进行了改进。并开发出全金属结构的“中运三号”,“中运三号”的设计速度则达到353千米。但此间,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全国内战正酣,“中运”号飞机始终未投入成批生产,当然也就没有投入航线使用。仅从性能参数上看,“中运”系列战略运输机已经不输给使用至今的苏制安-2(运五)运输机,而在该机研制过程中,我国科技人员表现出的良好素质和无畏的勇气着实可嘉。

参考资料

我国自研中运一号运输机曾计划投入抗日战争. 解放军报.2024-10-17

中国首架运输机.重庆晨报.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