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正街街道
元符元年(1098年)开始到民国时期,均为湘潭县县治所在;1981年4月,恢复城正街街道。2011年末,城正街街道总人口8.19万人。截至2020年6月,城正街街道辖5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熙春路蔚霞新村10栋。
2011年末,城正街街道实现财政收入2809.74万元(含协助完成体制工商税收),比上年增长104.3%。
历史沿革
元符元年(1098年)开始到民国时期,均为湘潭县县治所在。
1962年6月,撤销管区建制,改设三义井与学坪2个街道。
1963年6月,三义井、学坪两个街道合并为城正街街道。
1968年月10月,改名为红卫街街道。
1981年4月,恢复城正街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城正街街道辖7个社区:瞻岳门、观湘门、洗脚桥、三义井、泗洲庵、熙春路、桃园路,下设162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城正街街道辖5个社区:熙春路社区、瞻岳门社区、泗洲庵社区、三义井社区、洗脚桥社区,街道办事处驻熙春路蔚霞新村10栋。
地理环境
城正街街道地处雨湖区东部,东接护潭乡,南滨湘江,西南与平政路街道毗邻,西、西北与雨湖路街道接壤,北与云塘街道相连,辖区总面积3.8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末,城正街街道常住人口为61639人。
2011年末,城正街街道总人口8.19万人,其中城市常住人口8.19万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2663人。总人口中,男性4.37万人,占53.4%;女性3.82万人,占46.6%;14岁以下2360人,占2.88%;15—64岁7.59万人,占92.70%,65岁以上3623人,占4.4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8.06万人,占98.4%;另有土家族、苗族、壮族、回族、维吾尔族、满族等6个少数民族共1316人,占1.6%。2011年,人口出生率4.07‰,人口死亡率1.60‰,人口自然增长率2.4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155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城正街街道实现财政收入2809.74万元(含协助完成体制工商税收),比上年增长104.3%。
工业
2011年,城正街街道完成工业总产值1.0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5%;实现工业增加值1688万元,比上年增长-35%。拥有工业企业20家,职工542人。
商业
2011年,城正街街道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83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5%。有商业网点868家,职工4161人。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城正街街道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970人,专任教师77人;小学4所,在校学生2636人,专任教师1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大学一所,在校学生33821人,专任教师150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城正街街道有街道文化站1处,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0处,各类文化专业户21户,各类图书馆、室56个,藏书412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121人。
2011年末,城正街街道有学校体育场、馆6个,看台设坐椅1万张。100%的社区内都安装有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城正街街道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2个,其中医院3所(综合医院3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城市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7所;3所医院中二级医院1所。病床327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99张。专业卫生人员245人,其中执业医师101人,助理执业医师10人,注册护士13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3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1.6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以上)完成诊疗8.07万人次。辖区内绝大部分居民都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99%以上。在辖区内3所基层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城正街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90户,人数3096人,年支出831.09万元,比上年增62.4%,月人均223.7元,比上年增长45.8%;城市医疗救助4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医保人数3096人,共支出30.04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57万元,比上年增长27%。社区服务设施11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7个,其它社区服务设施3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52张,社区留宿照料床位10张。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30.7万元,使482人(次)受益。
交通
城正街街道境内有320国道经过。
文化
城正街街道因境内有横贯东西的“城正街”而得名。
城正街街道境内有孔子庙、唐氏义门、刘烈士词、抗日阵亡纪念碑、和化坛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