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邑公堤
四邑公堤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起点为嘉鱼县马鞍山市,终点为武昌县凉亭山,全长约56.639公里。该堤是鄂南地区的重要防洪屏障。
历史沿革
建筑背景
四邑公堤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最初是由嘉鱼知县唐均发起修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堤防不断延伸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四邑公堤。因为该堤保护的是四个县的利益,且由四县共同修缮,所以得名四邑公堤。
历史变迁
四邑公堤自始建以来,一直是四县联合修筑。明朝之前,修筑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则,有时四县共同出资,由一县负责工程;有时四县各自派出劳动力共同修筑,有时分开修筑,有时合并修筑。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之后,考虑到堤防已经从马鞍山市延伸至赤矶山,以及各县地理位置的不同,采用了共同承担分段修筑的方法。历史上,四邑公堤之所以能够建立起四县共同承担分段修筑的公修制度,是因为四邑公堤与滨江四县民众的命运息息相关,这是四县合作修筑的重要基础。此外,随着修筑工作的推进,建立了符合四县民众自身利益的承修负担制度和相关的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和堤费筹集制度,这对合作修筑起到了保障作用。官方的监督修筑也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四邑公堤的合作修筑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传统和习惯。然而,由于旧社会的各种制约因素,这种公修制度受到了很大限制,导致堤防建设的发展曲折缓慢。
抗洪能力提升
四邑公堤在建国前经历了830多年的兴筑和增培,虽然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堤身破损严重,抗洪能力较低。长江洪水峰高量大,历史上溃口频发。据统计,从明天顺四年(1460年)至1949年的489年间,大堤溃口多达36次。其中,爱新觉罗·旻宁九年至二十九年(1829-1849年)期间,溃口次数高达9次,几乎每隔两年就会有一次溃口事件。每次溃决都会造成严重的灾害。
管理与发展
政策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四邑公堤被列为省级重点工程。1963年,它被确定为湖北省确保堤段,这意味着堤防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堤防整险加固被列入省级基本建设项目。每年的岁修和防汛工作均由各级政府主持成立指挥部,由同级行政首长负责指挥。水利部、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和历届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省政府领导人都曾多次亲自视察。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不仅保证了大堤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利于调动四县人民的积极性,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确保四邑公堤防洪安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大规模建设
建国初期,大堤按照高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洪水位0.33米的标准进行加高培厚。1954年和1959年,省委提高了培修标准,1973年提出全堤应达到抵御1954年洪水的要求。为此,全堤实施了“三度一填”标准,即堤顶高度超过设计水位卷口鱼32.32米、肖家洲31.77米、金水闸30.92米的水面线1.5米,面宽8-12米,堤身内外坡比1:3,堤内外压脚平台宽度30-50米。为了完成每个时期的培修任务,多次组织四县(市)人民进行大规模施工,其中组织3万名以上民工的大施工年份有15年,年完成土方量在150万立方米以上的有7次。截至1980年,全堤“三度”全部完成。内外禁脚基本收回,堤身断面与建国前相比,堤顶平均增高了2.8米,个别增高3.5米;堤面增宽3-4米,个别增宽7米;坡度由1:2缓到1:3。建国后,对堤基渗漏进行了全面治理,特别是1981年后,以“整险加固,填塘固基”为重点,开始对距堤脚百米以内的渊塘进行填筑,先后完成了潘家湾分洪潭、下水沟、九湾卢等20多处境塘工程,使全堤近30%的堤段达到了加固标准。全堤开展了大规模的护岸工程建设。1972年以来,专门设立了4个采石场,平均每年完成整险护岸石方7万立方米以上。9处崩岸险段已抛护12.1公里,占崩岸长的67.4%;堤身护坡长25.77公里,占堤长的45.6%。全堤还全面开展了营造护堤林活动。现已基本形成“一堤两林”。此外,防汛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防汛哨所达到每公里一座的标准;以潘家湾为中心的有线和无线电通讯网络基本形成;防汛抢险专用道路已按计划兴建了14条。在短短的30多年中能够完成上述各项宏大任务,这在四邑公堤诞生以后历史中是空前的。这些成就为战胜1954年以后各次大洪水和今后可能出现的更大洪水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组织机构
建国后,按照受益负担原则,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修防管”三位一体的四县(市)分段承担制度。全堤设立了县(市)国家专管机构(段、分段)7个,群众管养点56个,管理人员达242人,形成了国家专管与地方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尤其是1981年后,对管理工作实行承包责任制,同时加强了管理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建立起来的堤防机构和制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与建国前有了质的飞跃。新的机构和制度,一方面适应了堤防建设的需要而不断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堤防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现代四邑公堤防洪安全的组织保障。
新技术应用
建国后,大堤的勘测、设计、施工均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特别是在施工方式上广泛采用机械锥探灌浆消除隐患,加强堤身质量;汽车远距离运土和机械吹填进行筑堤和填塘固基;回声仪进行水下测量等,加上施工技术日趋规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上单靠人力施工和多凭经验筑堤的落后状况。实践证明,先进的堤工技术的不断采用和发展,是提高四邑公堤建设质量,安全防御各次大洪水的技术保障。
防洪形势
1.河道的安全泄量与上游巨大而频繁的洪水来量不相适应。本河段的洪水主要来自荆江和洞庭湖。荆江洪水在城陵矶与洞庭湖四水相汇,进入本河段后,因簰洲河段弯曲平缓,水流宣泄不畅,加之陆水、金水、内荆河、东荆河、汉水入汇顶托,致使本地区频繁地受到巨大洪水的威胁。据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计算,城陵矶河段的安全泄量为60000立方米/秒左右,而本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1950-1983),城陵矶以上合成洪峰流量大于60000立方米/秒的有26年,大于70000立方米/秒的有19年,大于80000立方米/秒的有8年,大于100000立方米/秒有1年(1954年)。本世纪内合成洪峰流量在110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有民国20年(1931)与民国24年(1935)。这些特大洪峰虽经河槽和湖泊自然调蓄,但仍大大超过本河段的安全泄量。其中民国20年和1954年的特大洪水酿成了四邑公堤溃决和分洪成灾。历史上洞庭湖为天然调蓄洪水湖泊,较大洪水年的超额洪水一般由洞庭湖调蓄,可大大减少城陵矶以下干流河段的防洪威胁。但由于四水(湘、资、沅、澧)和四口(松滋、太平、藕池镇、调弦)入湖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导致湖泊严重淤积,加上人类生产活动等影响,在近100多年里,湖泊调蓄面积由6000平方公里减少到1983年的2691平方公里,容积由1949年的293亿立方米,下降到1983年的174亿立方米。因而使城陵矶以下河道洪水超过安全泄量的趋势日益严重,四邑公堤防洪形势日趋严峻。
2.同流量下河道水位抬高。自1966-1972年下荆江系统裁弯取直以后,城陵矶以下河段,在螺山站50000立方米/秒流量级漫滩河槽下,每年以0.021米的速度淤积上升;加上50年代后沿江洲滩围垦、大通江湖泊围堵设闸、江滩违章设障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河段同流量下水位在时序上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据水文部门实测资料分析,螺山站1974-1983年的年平均水位和年最高水位的平均值与1954-1963年的相同特征值相比,分别抬高0.71米和0.68米,汉口站相同时段的比较,也各抬高0.21米和0.6米。水位的抬高,表明河道自身泄洪能力的降低,因而加重了四邑公堤的防洪负担。
3.四邑公堤自身存在三大险情。一是堤基渗漏。公堤建筑在长江河漫滩上,堤基粘性土覆盖层较薄,且堤内渊塘沼泽密布,中层为中细砂层,底层为强透水性的砂卵石层,直接与江水相连,因此,汛期翻沙管涌十分严重。二是堤身隐患多。四邑公堤系历年增筑而成,质量参差不齐;沿堤村庄在迁建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墙脚、砖渣、瓦片、阴沟、粪坑等隐患未彻底清除;加上白蚁、獾鼠等动物危害,都严重威胁着公堤防洪安全。三是崩岸剧烈。全堤有9处堤身和岸坡受到洪水的严重顶冲,崩岸长度17.95公里,特别是肖家洲至潘家湾堤段,历史上滩岸崩塌十分频繁,经建国后的不断整治,崩岸仍时有发生。目前堤外滩宽在40米以内的长度占整个堤长的一半以上,河泓已逼近堤脚。
参考资料
武汉最险四邑公堤送三轮洪水俯首东去.武汉市人民政府.2024-11-26
防汛一线巡堤人:24小时值守,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央广网新闻.2024-11-26
四邑公堤的千年沧桑.搜狐网.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