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盖蒂
西盖蒂,Joseph Szigeti (1892年~1973年),美籍匈牙利小提琴家,李斯特音乐学院胡鲍伊的得意门生。
西盖蒂的演奏,是一种充满情感倾诉,内里又隐藏着极强的热力的演奏,他善于将各种方法巧妙配合,强调各种层次的情感,被称为"小提琴中的思想家",他演奏的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协奏曲,其表现的深度至今令人赞叹。
西盖蒂演奏的黄金时段是三四十年代,50年代晚期的作品,技巧已见衰退。
人物生平
西盖蒂1892年11月5日出生在布达佩斯,孩童时代失去了母亲,曾在乡下由他的祖母抚养。他很早就显示出出众的音乐才华,在咖啡馆乐队当领班的父亲更是望子成龙,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
西盖蒂先被送到布达佩斯一家私立音乐学校,接着他进入了皇家音乐学院(1925年这所学院更名为李斯特音乐学院)。1905年,西盖蒂在柏林首次登台。1907年在伦敦亮相。在柏林他见到了作曲家布索尼,在伦敦两人再次会面。费卢西奥·布索尼是当时颇具盛名的钢琴家,又是一名雄心勃勃的作曲家。他把西盖蒂招致门下,努力拓展他的文化视野。在布索尼的引导下,西盖蒂开始对现代派音乐产生兴趣。
1917年~1924年继马尔托任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1925年,应斯托科夫斯基之邀,到美国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同年又应邀赴伦敦演奏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协奏曲,均获巨大成功。
小提琴家
小提琴家欧仁·伊萨伊
对少年西盖蒂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还有比利时小提琴家伊萨依。在伊萨依成名之前,当时最优秀的两位小提琴家是约阿西姆和巴勃罗·德·萨拉萨蒂。他们两人的风格截然相反。小提琴家弗莱什(1873-1944)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公众期待一个把约阿西姆的炽热感情和萨拉萨蒂的完美技巧相结合的人物出现。最终伊萨依做到了这一点。”伊萨依演奏中大量使用颤音,以前这种技法只是偶然使用在特殊段落的装饰中。伊萨依把颤音变成了个人风格的基本要素,而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使这项技术更加完善。
演奏个性
西盖蒂的演奏个性的形成阶段得到了欧仁·伊萨伊的细心指点,但他没有像埃尔曼、亚莎·海菲兹那样迅速步入职业演奏家行列。1908年到1923年,西盖蒂在英国录制了几张唱片,并演出了多场音乐会,但未引起轰动。此后他到一家德国马戏团工作。他很喜欢在这里的经历。
为了获得可靠的收入,1917年西盖蒂接受了日内瓦音乐学院的教授职位。一年后,他放弃了教学,重返舞台。1925年,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邀请他去美国与费城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西盖蒂的职业演艺生涯从此正式开始。
现代派作曲家
西盖蒂与现代派作曲家的密切接触使他并不满足于演奏大多数小提琴家经常演出的那些所谓经典曲目,他认真研究了18世纪作曲家弗兰科·科莱里、朱塞佩·塔替尼的作品,反复练习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组曲和奏鸣曲。现代派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拉威尔、达律斯·米约、布洛克、卡罗尔·希曼诺夫斯基、卢塞尔、贝拉·巴托克也不断有新作让他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巴托克的第一狂想曲和三重奏《对比》都是题赠给西盖蒂的。
节目单
西盖蒂非正统的节目单使他很难成为像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海菲茨那样的明星。30到40年代,他在公众心目中是学者型的演奏家。西盖蒂的确可以称得上学者,他精通多种语言,学识渊博,知识广泛。他有超人的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凭直觉领会音乐的丰富内涵,他对小提琴乐器本身也有精深的研究。西盖蒂在马戏团学到的即兴演奏本领,使他可以通过音乐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观众直接交流。
唱片资料
西盖蒂留下了不少唱片资料。他的早年录制的协奏曲可以在PEARL公司找到。这里有他1928年录的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协奏曲、1932年录的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协奏曲,1933年录的费利克斯·巴托尔迪协奏曲、1934年录的沃尔夫冈·莫扎特第4协奏曲,1935年的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第1协奏曲,全部由比切姆指挥。PEARL公司还有西盖蒂1937年录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与卡尔·弗莱什合作)和1939年录的布洛克协奏曲(由孟许指挥)。
美国“音乐与艺术”公司有一个效果更好的布洛克协奏曲版本,这是西盖蒂1939年与指挥家门格尔贝格合作的录音(CD-270)。这家公司还有西盖蒂1945年在广播电台录制的伯格小提琴协奏曲和莫扎特的第3协奏曲(CD-668),担任指挥的是米特罗普洛斯。AS唱片公司出版了一张西盖蒂与瓦尔特合演的沃尔夫冈·莫扎特第3协奏曲,唱片上还收录了两位大师的排练片段。VANGUARD公司出版了西盖蒂1956年录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无伴奏组曲和莫扎特奏鸣曲全集,还有1944年与阿劳合作的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奏鸣曲全集。VANGUARD公司推出的西盖蒂1940年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音乐会实况非常珍贵。为他伴奏的是作曲家贝拉·巴托克,演出曲目包括巴托克的狂想曲,贝多芬的克罗采奏鸣曲和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的奏鸣曲。
1940年西盖蒂移居美国,一边从事演出一边教学。战后他曾回到欧洲出席了卡萨尔斯主持的PRADE音乐节。西盖蒂撰写的著作包括《小提琴家摘记》、《喜爱琴弦》和《西盖蒂与小提琴》。他在60年代停止了演出活动,专心从事教学和写作,1973年4月在瑞士去世。
西盖蒂了不起
我从来没有刻意寻找过西盖蒂的唱片。我不是那种在对唱片的追逐中获得快感的人,所有的大师都是随意散淡间来到我身边,西盖蒂也不例外。几年前我与医生在淘一堆黑胶唱片,正满头大汗,他把一个白色的纸盒推到我面前:西盖蒂的沃尔夫冈·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这本来是上下两套,每套各三张的莫扎特小奏全集,但是我们只找到了VOL1,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决策,我把它买了下来。
西盖蒂的莫扎特初听起来非常让我意外。也许是前面已有了帕尔曼和格鲁米欧的先入为主,我觉得莫扎特的小奏应该是华丽和富于贵族气的,典雅中有些嬉戏,音色必须是漂亮的金黄调子,质感柔软顺滑,听起来像水晶鞋敲点着汉白玉地面的那种效果。可是西盖蒂的琴声一出来我就傻了。干涩、直白、平铺直叙,琴的音色一点也不优美,技艺也不讨好,甚至还显出几分木讷。这是一代宗师的西盖蒂拉出来的吗?
想到了谁说过的一句话:西盖蒂的琴声初听决不会招人喜欢,但是越听越有味。于是命令自己一听再听。渐渐地,我开始接受他的这种演绎,一个毫无城府的大男孩沃尔夫冈·莫扎特在西盖蒂的琴声中向我走来。他不再是王公贵族中的一员,单纯而快乐,善良而幼稚,一副天真的神态,都在大师洗练简洁的手法里,白描式地勾勒了出来。原来莫扎特可以这样拉的。甚至莫扎特这样拉会不会更好。我开始喜欢上西盖蒂的内敛和大气,并且相信,这种不容易听出来的好,往往才是真好。
不久,我又与西盖蒂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再次相遇,这回是先锋公司的CD。对巴赫这部圣经一样的作品,西盖蒂自然是顶礼膜拜地要把它拿下来。在他自己关于这个演奏的论述中,提到对巴赫的大悟是晚年的事。之前较为年轻和不成熟的的演绎,原因在于他一直是以有伴奏的小提琴奏鸣曲方式来表现的,自然,那样的巴赫听起来会单薄一些。因此在他晚年的可能是他最满意的1955年的录音中,西盖蒂一反贯常无为而为的手法,刻划中为巴赫注入了更多细节和枝叶,同时运弓却又保持了他一向特有的节俭。这在与谢霖最著名的那个版本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西盖蒂的演奏是在平和中讲述,追求的是绚烂之极归于的平淡;谢霖则更像是新闻主播,在漂亮的吐字与停顿之外,却少了些灵性。虽然这时的西盖蒂早已过了他演奏生涯的黄金期,按通常的说法,他最优秀的作品全是五十年代之前的录音,但我仍然相信,以西盖蒂的老辣,以他对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精髓的把握,他有足够的能量完成这次对音乐圣山的冲顶。事实上他确实做得非常好。我不禁想到了耶胡迪·梅纽因,在大家都认为他早已江郎才尽的晚年,同样令人诧异地捧出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束鲜花: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
听西盖蒂的小提琴,一定不要带着某种饥渴,否则只会使你变得更加饥渴。西盖蒂不是为热爱小提琴的人们在拉琴,他只告诉你作品是怎么回事。他把作曲家推到你面前,然后退回巨人身后的阴影中。听他的琴,你不会觉得西盖蒂有什么了不起,而这正是西盖蒂最了不起之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