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带纹条鳎

带纹条鳎

带纹条鳎(学名:Zebrias zebra),绿背龟鮻斑比目、花牛舌,是鳎科条鳎属的鱼类,属于热带及暖温带浅海鱼。体长椭圆形,甚侧扁,两眼均位头之右侧,两眼相邻,无黑褐短触须,眼间隔处有鳞片。前鼻管单一,达下眼前缘之后。口小,吻圆钝,上下颌眼侧无齿,盲侧具绒毛状细齿,腭骨无齿。鳃膜与峡部分离,体两侧皆被栉鳞,侧线单一,几成直线,侧线被圆鳞。背鳍与臀鳍鳍条均不分枝,尾鳍完全与背、臀鳍相连。盲侧无胸鳍或不发达,眼侧具胸鳍,鳃膜与胸鳍上半部鳍条相连,胸鳍不分支。眼侧体黄褐色,由头至尾有12对黑褐环带或20~23条横带,尾鳍为黑褐色,有白斑点。

形态特征

成鱼

背鳍74~97;臀鳍63~85;胸鳍7~10;腹鳍4;尾鳍16~18。侧线鳞8~10+90~124;鳃耙0~3+4~30。椎骨9~10+39~46=48~54(解剖4尾,X光照片一尾)。(Ochiai,1963为44~46或51~52,腹椎为8)。

体长为体高2.6~3.1倍,为头长5.5~6.9倍。头长为吻长3.8~5倍,为眼径4.4~5.6倍,为眼间隔8~15.8倍,为最长背鳍条1~1.3倍,为右胸鳍长1.1~3.4倍,为右腹鳍长2.7~4.1倍,为尾鳍长0.9~1.1倍。

体长舌状,很侧扁。头钝短,高大于长。眼间隔有鳞。右侧前鼻孔管状,不达下眼;后鼻孔位下眼前缘凹内,周缘微凸。左侧前鼻孔小孔状,位上颌中部稍前上方;后鼻孔位上颌后端上方,较高,短管状。口歪形,前位,右口角略不达下眼中央下方,左侧两颌后端较宽厚。仅两颌左侧有绒状小牙。唇无突起。鳃耙细小突起状。鳃孔侧下位。

头体两侧被小栉鳞;右侧鳞后缘长刺不及鳞前缘到刺后端的1/3;头左侧鳞有些为绒毛状;侧线鳞为埋入皮下的小圆鳞;除左胸鳍外各鳍有鳞。两侧侧线侧中位,直线形;右侧头部有上枝呈弧状,弯到背鳍基前端附近。

背鳍始于上眼上缘正前方吻端;前端鳍膜肥厚;鳍条分枝,后方鳍条最长,后端与尾鳍完全相连。臀鳍始于鳃孔后端下方,形似背鳍。右胸鳍镰刀状,上缘有膜连鳃盖膜上端;左胸鳍宽短,至多等于眼径。右腹鳍始于鳃峡后端稍后方,鳍基较长、低,最后鳍条以膜连生殖突,第2鳍条最长。尾鳍后端圆形。

头体右侧淡黄褐色,有11~12对黑褐色横带状纹,纹中央细黄纹状,第2对位眼部稍后,第3对位头后端前后,第12对位尾鳍基附近且常不明显;横纹上下端伸入背、臀鳍。

背、臀鳍与体色相似而外缘淡黄白色,稍内似一列黑斑状;右胸鳍前段中央灰黄色,上下缘及后部黑褐色;尾鳍黑褐色,中段有黄色横斑,后段有圆黄斑,后缘淡黄。左侧头体黄白色或白色;鳍淡黄,仅奇鳍外缘稍内侧黑褐色,背、臀鳍前部有一行小褐斑。体色有2型:①带纹间距大于眼径,②带纹间距小于眼径。肠有2.5个环弯,长约为体长1.2倍,约伸达第11脉棘右侧。右肾达第2脉棘右侧,左肾达第4~6脉棘左侧。卵巢长,两端较尖;右卵巢达第26脉棘右侧,左卵巢达第24脉棘左侧。鳃腔与腹腔膜黑褐色。第1~2腹椎髓棘扁板状,后5腹椎有肾脉棘,最后肾脉棘较第一脉棘稍细短。第一间脉棘长弧状,连第2~6间脉棘。

幼鱼

初孵仔鱼全长3.47毫米,肌节10+42,卵黄囊占仔鱼全长1/2以上,黄色素特别多,体布满黄、黑色素,整个卵黄囊上散布黄、黑色素。2天仔鱼全长4.09毫米,吻端超过卵黄囊,肠管形成但未问外开口,肛门前肌节12~13对,背鳍褶前端有1色素丛和脑部色素相连,背、臀鳍褶基部形成1~2个明显峰状色素丛。孵化后3天仔鱼,全长4.12毫米,口已初开,鳔泡出现,体侧黄色素细胞较前增大,鳍褶上的峰状色素丛更为明显。孵化后5天的后期仔鱼,长4.46毫米,眼睛满布黑色素,上、下颌骨开始形成,卵黄囊全部吸收,肛门已开口体外。

孵化后14天稚鱼,全长8.10毫米,身体各部迅速加宽腹部很大,背、臀鳍鳍条形成,全身布满黄色素。孵化后17天稚鱼,全长8.50毫米,左眼位置巳开始向上移动,头顶部下陷。孵化后18天稚鱼,全长10.40毫米,头顶形成一深凹,左眼从凹陷底部上升到头顶,腹鳍出现,尾鳍鳍条形成,肛门前移至胸鳍下方,有眼侧出现4条银色窄横带。孵化后20天稚鱼,全长12.30毫米,左眼已转过头顶,背鳍前端突出呈三角形,头顶轮廓呈弧形圆突,有眼侧具11条褐色横带,横带间呈银灰色,无眼侧具分散的星状黑色素

孵化后33天稚鱼,余长14.40毫米,左眼已完全转到右边,背鳍前部突起与眼部和吻部完全愈合侧线开始出现,各鳍鳍条均已完全发育,有眼侧具16条栗色横带,尾部出现不规则黄色花斑,无眼侧具分散的星状黑色素。约孵化后2个月幼鱼全长34毫米,体两侧鳞片完全长成,但鳞片后部尚无短棘,鳔已退化。约月的幼鱼,全长50毫米,外形及色索已基本和成鱼相同,两侧鳞片均已长成栉鳞

分布范围

带纹条鳎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到印度,南到澳大利亚,北到朝鲜半岛日本等海域。在中国分布于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各海区。

生活习性

带纹条鳎为热带和暖温带近海小型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泥沙底质的海底。在近岸浅海产卵,分散索饵在11~12月离岸向深水移动越冬。主要摄食多毛纲甲壳亚门端足目等小型动物。

繁殖方式

3龄性成熟,绝对怀卵量11200~87692粒,平均37683粒,黄海胶州湾体长198~270毫米,绝对怀卵重8090~95060粒;黄海0.6~11万粒。中原地区黄海生殖期为5~6月,水温为16~25℃。卵分离浮性,球形,卵膜有较大的六角形网纹,各个边缘均有隆起,呈蜂窝状,对角距为0.17~0.20毫米。卵径变化范围为1.42~1.69毫米。油球透明无色,有10~60个。卵黄均匀,无色透明。卵黄周隙小。早期卵子无色素细胞,当胚环外包1/2以后,胚盾胚环和卵黄囊上开始出现细点状黄、黑色素,但以胚盾两侧及附近卵黄囊上较明显。外包达2/3,黄、黑色素较前增多。原口接近关闭时,黄色素主要分布在胚体两侧,而黑色素则以胚体背部为主。原关闭胚体形成时,色素更为增多,以胚体两侧最为密集。胚体环绕卵黄囊2/3时,黄色素细胞增大,背、臀鳍褶上出现黄、黑色素。

当外胚环包超过1/2以后,胚盾后半部开始出现2对肌扩,视囊形成,神经管前端膨大。外包达2/3时,胚盾具6对肌节,柯姓泡出现神经管前端显著膨大。原口近关闭时,肌节8对,克氏泡消失,视囊清晰,油球大多集中原口附近。原口关闭胚体形成,具肌节12对,胸鳍芽出现。尾芽占体长1/5时,肌节27~28对,神经管分化成前、中、后脑。胚体环绕卵黄囊2/3时,视囊、听囊和脑家明显,胸鳍芽增大,背、臀鳍褶更清楚。胚体环绕卵黄囊4/5时,已近孵化。

经济利用

带纹条鳎是次要经济鱼类,产量不多,可供食用。通常以底拖网捕获,以生鲜或干渍利用之。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