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照华
罗照华,男,汉族,江西省南康区人,吉林大学毕业。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专注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及其深源包体的研究。随后,研究领域逐渐扩展至火山岩与煤盆地形成、火山活动与生态环境、岩浆活动与造山过程反演、岩浆作用与成矿等方面。
人物简介
罗照华,男,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及其深源包体的研究。此后,陆续将研究范围拓展到火山岩与煤盆地形成、火山活动与生态环境、岩浆活动与造山过程反演、岩浆作用与成矿等研究领域。
教育经历
1978年毕业于原吉林大学区域地质及矿产勘探专业;
1982年毕业于原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岩石学专业岩石物理化学研究方向,获理学硕士学位;后留校工作至今
199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区域岩石大地构造研究方向,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6年获博士学位
1999.12~2000.5在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市分校进修。
成就荣誉
科研方面,先后参与完成国家重大基础发展规划(973)项目1项、部级重点攻关项目2项、行业基金项目3项,原地矿部定向基金、教委博士导师基金、中科院开放实验室项目和本校自选项目各一项。
科研过程中,首次提出了利用固相线以下的相平衡原理再造深部作用过程的方法和应用实例(1984),认为龙岗区地区上地幔曾经上隆至少18公里,玄武质岩浆的形成可能与此有关,从而确认了减压病熔融的可能性,为邓晋福教授等提出地幔热柱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方面的热力学约束条件;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煤成熟度高与煤成气提供了深部制约因素,认为抚顺盆地第三纪煤的成熟度高与火山作用提供热源有关(1987);在就山旺盆地火山作用与古生态研究过程中,提出并论证了山旺盆地为火山口成因的观点,对火山作用及其产物与生物大量死亡的关系作出了合理解释(1990);对从岩浆活动及其产物的构造属性再造造山作用过程提出了具体操作方法与实例,合理地再造了太行山板内造山带的形成过程(1996);从岩浆作用的角度合理指出了东昆仑山脉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和成矿作用的主要控制要素,为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金与铜多金属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基础;根据青藏高原及其邻域的新生代火山岩研究,结合地球物理学探测和构造形变研究成果,提出关于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是三种构造体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认识(2003)。
研究兴趣与领域
区域岩石大地构造
主要基于火成岩形成条件的研究,探讨各类火成岩及其组合与区域地质演化的时空联系,将火成岩的各项属性及其变异特征与区域地质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代表性作品为《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及其造山过程反演》,是国内从火成岩研究角度反演造山过程的第一次尝试,对我校宋鸿林教授提出的板内造山作用科学命题进行了论证。
地球动力学
基于地质过程驱动能量的思考,探讨各种地质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综合我校莫宣学教授等提出的事件序列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动力学事件链的构想,在能量驱动的基础上将各种不同的地质过程有机地链接在一起。代表性作品为《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整合模型——来自火成岩的约束》,将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的地球动力学系统划分为碰撞构造体制、岩石圈拆沉构造体制、大型走滑断裂构造体制和成矿构造体制等四个地球动力学子系统,较好地解释了与青藏高原形成有关的主要地质现象。
岩浆作用与成矿
基于地球物质聚散规律的物理化学条件,探讨岩浆作用过程对成矿作用的物质与能量支撑,得益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张德全研究员的矿床学理论和方法学指导,与张德全等共同完成了柴达木盆地南北缘成矿地质背景等研究报告。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973”项目的资助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罗照华带领的研究组,从地球动力学的视角讨论了成矿作用的基本问题,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实际地质观察的基础上,较系统地阐述并发展了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岩浆系统和成矿流体系统是来自地球深部的两个地质系统,这两个系统常常因相互需要而叠合在一起,形成我们现在观察到的火成岩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成矿现象。由此揭示了成矿作用的前提条件,以及成矿作用的规模和位置的影响因素。相关成果刊登在《地学前缘》、《岩石学报》等学术期刊上。据悉,研究人员以冈底斯带曲水岩体的野外地质观察为依据,结合矿床学家的研究成果,对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的可能意义进行了综述。在综合考虑了近年来地球物理学测深、区域构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磁性地层学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后,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整合模型。根据这个模型,青藏高原新生代形成演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3个构造体制:碰撞构造体制、拆沉构造体制和大型走滑构造体制,它们共同受控于印度—亚洲大陆地幔汇聚过程。在这个模型中,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受到来自软流圈的物质流的顶托,其中热流体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这意味着,青藏高原之下富含深部成矿流体,因为不同深度水平上封存的流体可以由于岩石圈拆沉作用而汇聚在一起。但是,这些流体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必然的成矿作用。特别是在羌塘高原,由于总体的热环境和流体主要以渗滤方式上升,缺乏大规模成矿的边界条件。但是,随着地幔物质的放射性迁移,它们有可能被迁移到冈底斯带或藏东地区,并在那里与俯冲板块所释放的流体相遇。因此,冈底斯带和藏东地区应当是良好的混沌边界,非常有利于成矿作用的发生。但是,即使这样也并不意味着成矿作用的发生。如前所述,深部流体成矿作用的重要条件是传递介质和快速上升。岩浆活动是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唯一地质过程。岩浆的起源是岩石圈灾变的过程,亦即要求地质过程发生的突然性。因此,课题组提出了地球动力学事件链的概念,将深部地质过程作为地球浅部所有地质过程发生的触发器。在一个持续挤压的地质环境中,岩石圈拆沉作用可能是触发岩浆活动的最合理方式,长期的挤压实际上是导致岩石圈连续变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岩石圈将逐渐增厚和分异,因而是一个渐变过程。当岩石圈增厚导致的重力不稳定性达到某种限度时,拆沉作用就会发生,并触发岩浆活动和短时间的岩石圈伸展。这时,隐藏在深部多时的成矿流体系统就有可能趁机上升,并“推动”岩浆快速达到地表附近。因此,冈底斯带和藏东地区具有很好的成矿远景,那里已发现许多矿床,是我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后备基地。
科研项目
1、罗照华·塔里木盆地南北缘深源包体、玄武岩及其深部信息·(白志达)·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1-1 (已完成)
2、罗照华·塔里木盆地南北缘新生代火成岩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白志达等)·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5-1-1
3、罗照华·华北地区现今岩石圈导电性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魏文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434010)
讲授课程
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主体基础科学之一,系统地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新成果与新进展,以及有关矿产资源。介绍了岩浆岩的产状和相、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分类命名、岩石类型及其特征、岩石化学、岩石物理化学、岩浆起源与演化、结晶过程及实验相图、岩浆岩共生组合及成因。介绍了沉积岩的形成作用与机理、构造及其成因、分类命名、岩石类型及其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沉积作用和板块构造的关系、沉积与流体力学。介绍了变质岩的变质作用、变质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分类命名、矿物共生组合及图解、变质相与变质相系、变质岩类型及其特征与成因。
学术专著
1、罗照华,邓晋福,韩秀卿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及其造山过程反演·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12-12
2、邓晋福,赵海玲,莫宣学,吴宗絮,罗照华·大陆根-柱构造——大陆动力学的钥匙·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6-8
3、于学政,邓晋福,罗照华·青藏高原隆升与东昆仑地区金矿遥感地质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6-5
罗照华,马大、庄文明、姜耀辉等·花岗岩浆作用与区域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5-1
4、邓晋福,罗照华,苏尚国等·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2-1
5、罗照华等. 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导论.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科研论文
1、罗照华,魏阳,辛厚田等·造山后脉岩组合的岩石成因——对岩石圈拆沉作用的约束·岩石学报·2006,22(6):1672-1684
2、罗照华,莫宣学,侯增谦等·青藏高原新生代形成演化的整合模型——来自火成岩的约束·地学前缘·2006,13(4):196-211
3、罗照华,莫宣学,万渝生等·青藏高原最年轻碱性玄武岩SHRIMP年龄的地质意义·岩石学报·2006,22(3):578-584
4、谌宏伟,罗照华,莫宣学等·东昆仑喀雅克登塔格杂岩体的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岩石矿物学杂志·2006,25(1):25-32
5、吕勇军,罗照华,任忠宝等·西南天山托云盆地新生代玄武岩中巨晶的研究·中国科学D辑·2006,36(2):154-166
6、Mo X, et al.·Volcanic records of India-Asia collision and post-collision processes·EGS-AGU-EUG Joint Assembly, Abstract online·2004-6-17
7、Liu CD, Mo XX, Luo ZH et al.·Mixing events between the crust- and mantle-derived magmas in Eastern Kunlun: Evidence from zircon SHRIMP II chronology·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4-4-1,49(8):828-834
8、刘成东,莫宣学,罗照华等·东昆仑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来自锆石SHRIMP年代学的证据·科学通报·2004-3-1,49(6):596-602
9、罗照华, 白志达, 赵志丹等·塔里木盆地南北缘新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地学前缘·2003-9-1,10(3):179-189
10、赵志丹,苏尚国,赖兴运,罗照华·《岩石学》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中国地质教育·2003-9-1,(3):41-44
11、李志红、罗照华、赵志丹等·关于课堂教学与学生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地质教育·2003-9-1,(3):18-22
12、赵志丹, 莫宣学, 罗照华,等·印度-亚洲俯冲带结构——岩浆作用证据·地学前缘·2003-6-9,10(3):149-157
13、Luo ZH et al.,·The ages of Taxkorgan alkaline intrusive complex and their implications in geological history·EGS-AGU-EUG Joint Assembly,Abstract online2003-6-1
14、罗照华,柯珊,莫宣学·塔什库尔干碱性杂岩体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新疆地质·2003-3-1,21(1):46-50
15、罗照华·地质学创新及其控制要素·中国地质教育·2002-9-1,(3):22-24,58
16、罗照华,柯珊,谌宏伟·埃达克岩的特征、成因及构造意义·地质通报·2002-6-9,21(7):436-440
17、罗照华, 谌宏伟,柯珊,罗飞·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东苏岩石系列的成因与演化·中国地质·2002-6-1,29(3):291-296
18、罗照华,柯珊,曹永清等·东昆仑印支晚期幔源岩浆活动·地质通报·2002-6-1,21(6):292-297
19、罗照华·地质学创新及其控制要素·王恒礼等主编:《创新思维与地球科学前沿》·2002-6-1,:133-138
20、Xiao X., Liu X., Gao R., Luo Zh.·Collision tectonics between the Tarim block(basin) and the northwestern Tibet 高原: New observations from a moltidisciplinary geo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in the western Kunlun mountains·Acta geologica Sinica·2001-6-1,:126-132
21、陈岳龙,罗照华,刘翠·对扬子克拉通西缘四川康定-冕宁县变质基底的新认识—来自Nd同位素的证据·地球科学2001-5-1,26(3):279-285
22、郑建平,路凤香,S. Y. O'Reilly,罗照华·新疆托云地幔单斜辉石微量元素与西南天山岩石圈深部过程·科学通报·2001-3-1,46(6):497-502
23、罗照华,苏尚国,刘翠·大椅山玄武岩中幔源透辉石岩的辉石出溶作用及其地质意义·现代地质·2001-3-1,15(2):184-188
24、Deng JF, Mo XX, Luo ZH et al.·Inhomogeneity of the lithosphere of the Tibetan 高原 and implications for geodynamics·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1-12-1,ISSN1006-9313:56-63
25、ZHENG JP, LU FX, S. Y. O'Reilly \u0026 Luo ZH·Trace-element of Tuoyun clinopyroxene: Implication for the deep processes of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southwest Tianshan, West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1-12-1,ISSN1006-9313:1206-1210
26、Luo ZH, Xiao XC, Cao YQ et al.·The Cenozoic mantle magmatism and motion of lithosphere on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Tibetan 高原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1-12-1,ISSN1006-9313:10-17
27、罗照华,肖序常,曹永清等·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幔源岩浆活动及构造运动性质·中国科学(D辑)·2001-12-1,31(专辑):8-13
28、邓晋福,莫宣学,罗照华等·青藏高原岩石圈不均一性及其动力学意义·中国科学(D辑)·2001-12-1,31(专辑):55-60
29、罗照华,张文会,邓晋福等·西昆仑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中的深源包体·地学前缘·2000-6-3,7(1):295-298
30、Luo ZH et al.·Implications of the deep-seated xenoliths in Cenozoic basalt in Kangxiwa, weatern Kunlun, China·地球 Science Frontiers·2000-3-1,7(Suppl.):76-78
31、罗照华,马拉库舍夫,潘妮娅,苏尚国铜硫化物矿床的成因·矿床地质·2000-12-1,19(4):330-339
32、曹永清,罗照华,邓晋福等·东昆仑山脉柴达木北缘地区早古生代火山活动与构造演化·地质论评·1999-9-1,45(增刊):1002-1009
33、罗照华,邓晋福,曹永清等·青海省东昆仑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火山活动与区域构造演化·现代地质·1999-6-3,13(1):51-56
34、邓晋福,罗照华,赵海玲等·岩浆作用、深部壳幔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地质论评·1999-6-1,45(增刊):21-25
35、Luo ZH, Deng JF, Cao YQ, Zhao GH·Magmatic activities and orogenic process of Taihangshan intraplate orogen·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1999-3-1,10(1):76-79
36、罗照华 邓晋福等·太行山构造岩浆带K-Ar法同位素年龄分析·现代地质·1996-9-1,10(3):344-349
37、罗照华,邓晋福,罗飞,李玉文,曹永清·内蒙中部深成侵入岩谱系单位及构造岩浆活动初探·现代地质·1995-6-1,9(2):203-211
38、罗飞、罗照华、李述靖、邓晋福等·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白垩纪碱性花岗岩的发现及意义·现代地质·1995-6-1,9(2):203-211
39、李玉文,邓晋福,罗照华,曹永清,罗飞·内蒙苏尼特左旗地区堆晶角闪辉长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现代地质·1995-6-1,9(2)
40、Lu Fengxiang \u0026 Luo Zhaohua·Eastern China-4000 kilometers and Western China-several places of mantle samples from alkali basalts·ISCRPXCE,Abst·1992-9-1
41、周正国,罗照华,何明跃对房山区岩体填土单位的初步探讨·中国区域地质·1992-6-1,2
42、罗照华等·山旺盆地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现代地质·1992-3-1,6(1)
43、杨慕华,李凤林,罗照华·山东临朐山旺组火山集块岩和辫状河道沉积物发现的意义·现代地质·1991-9-1,5(3)
44、罗照华等·辉南县大龙湾地区火山地质及岩石学特征·地球科学1991-9-1,16(3)
45、罗照华·吉林辉南大椅山玄武岩中超镁铁岩包体的研究·地球科学·(1): 73-80
46、罗照华, 莫宣学, 卢欣祥, 陈必河, 柯珊, 侯增谦, 江万 2007a. 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理论分析与野外证据. 地学前缘, 14(3), 165-183
47、罗照华, 黄忠敏, 柯珊. 2007b. 花岗质岩石的基本问题. 地质论评, 53(Suppl.):180-226
48、罗照华, 梁涛, 陈必河, 辛后田, 柯珊, 张自力, 程素华. 2007c. 板内造山作用与成矿。岩石学报,23(8): 1945-1956
49、罗照华, 卢欣祥, 郭少丰, 孙静, 陈必河, 黄凡, 杨宗锋. 2008a. 透岩浆流体成矿体系. 岩石学报, 24(12): 2669-2678
50、罗照华,卢欣祥,陈必河,黄凡,杨宗锋,王秉璋. 2008b. 碰撞造山带斑岩型矿床的深部约束机制. 岩石学报,24(3): 447-456
51、罗照华, 卢欣祥, 陈必河, 李明立, 梁涛, 黄凡, 杨宗锋. 2009.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导论. 北京:地质出版社,1-177
52、罗照华,卢欣祥,许俊玉,刘翠,李德东. 2010. 成矿侵入体的岩石学标志. 岩石学报, 26(8): 2247-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