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消难
司马消难(?~589年),字道融,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北周外戚大臣,西晋南阳郡王司马模的后代,北齐太尉司马子如之子。
司马消难自幼聪慧,稍微涉猎史书,但喜欢自我粉饰,来求取名誉。司马消难起初担任著作佐郎,以礼待客,受到邢邵、王元景、魏收、陆昂、崔赡等人的赞赏。之后,司马消难被任命为驸马都尉、光禄卿,并出任北豫州刺史。后因朝臣诽谤和与宗室叛乱的牵连,备受猜忌和迫害,逃亡北周,在北周被授予大将军的职位,并封为荥阳郡公。司马消难随同尉迟迥起兵反抗杨坚,最终兵败,逃亡南陈。陈顼任命司马消难为都督安赵九州八镇、车骑将军、司空、隋公。隋朝统一后不久,司马消难去世。
人物介绍
父亲司马子如在北齐任官,位至尚书令。司马消难幼聪慧,然不学无术,又好自矫饰,乃多卷黄纸加之朱轴,冒充为典籍,以矜僚友。尚书令江总戏弄他:“黄纸五经,赤轴三史。”。司马消难雅爱太子宾客,邢邵、王元景、魏收、陆卬、崔赡等皆游其门。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专权后,尉迟迥据有太行山以东十一个州,兵力二十多万;又联络郧州总管司马消难抗杨,七月二十四日消难举兵响应,据江北九个州,兵力约十一万。杨坚以王谊为南路行军元帅,率领李雄等四个行军总管,讨伐江北的司马消难。八月,王谊军至郧州,司马消难率部退至鲁山、山。王谊命令总管李威、冯晖、李远等分兵进击,大获全胜。消难夜南奔,投降南陈。后来隋文帝攻陈,消难被俘,帝以旧念特免其死罪,配为乐户。复犹以旧恩引见,消难老愧,未几去世。其女司马令姬为宇文阐宇文衍皇后。
史籍记载
北齐文宣末年,昏虐滋甚。司马消难既惧祸及,常有自全之谋,曲意抚纳,颇为百姓所附。属高洋在太原市,驿召其弟上党郡王高涣,高涣惧于屠害,遂斩使者东奔。数日间搜捕邺郡中,邺中大扰。后竟获于济州。高涣之初走,朝士私相谓曰:“今上党亡叛,似赴成皋。若与司马北豫州连谋,必为国患。”此言遂达于文宣,文宣颇疑之。消难惧,密令所亲裴藻间行入关,请举州来附。
晋公宇文护遣达奚武、杨忠迎之,司马消难遂与武俱入朝。授大将军、荥阳郡公。从高祖东伐,迁大后丞。纳女为静帝后,寻出为交州总管。
杨坚辅政,司马消难既闻蜀国公尉迟迥不受代,遂欲与尉迟迥合势,亦举兵应之。以开府田广等为腹心,杀总管长史侯莫陈、郧州刺史蔡泽等四十余人。所管郧、随、温、应(士)〔土〕、顺、、环、岳九州,鲁山、甑山、沌阳、应城、平靖、武阳、上明、(须)〔涢〕水八镇,并从之。使其子泳质于陈以求援。隋文帝命襄阳市总管王谊为元帅,发荆襄兵以讨之。八月,消难闻谊军将至,夜率其麾下,归于陈。陈顼以为都督安、赵、随〕九州八镇、车骑将军、司空、随郡公。
初,杨忠之迎消难,结为兄弟,情好甚笃。隋文每以叔礼事之。及陈平,消难至京,特免死,配为乐户。经二旬放免。
犹被旧恩,特蒙引见。寻卒于家。性贪淫,轻于去就。故世之言反复者,皆引消难云。其妻高氏,齐神武之女。在邺,敬重之。后入关,便相弃薄。消难之赴(昂)州,留高及三子在京。高言于随文曰:“荥阳公性多变诈,今以新宠自随,必不顾妻子,愿防虑之。”消难入陈,而高母子因此获免。
史臣曰:尉迟迥地则舅甥,职惟台衮,沐恩累叶,荷一时,居形胜之地,受藩维之托,颠而不扶,忧责斯在。及主威云谢,鼎业将迁,九服移心,三灵改卜,遂能志存赴蹈,投袂称兵。忠君之勤未宣,违天之祸便及。校其心,翟义、葛诞之俦。
《北齐书》高乾传:季式豪率好酒,又恃举家勋功,不拘检节。与光州刺史李元忠生平游款,在济州夜饮,忆元忠,开城门,令左右乘驿持一壶酒往光州劝元忠。朝廷知而容之。兄慎叛后,少时解职。黄门郎司马消难,左仆射子如之子,又是高祖之婿,势盛当时。因退食暇,寻季式与之酣饮。留宿旦日,重门并闭,关不通。消难固请云:“我是黄门郎,天子侍臣,岂有不参朝之理?且已一宿不归,家君必当大怪。今若又留我狂饮,我得罪无辞,恐君亦不免谴责。”季式曰:“君自称黄门郎,又言畏家君怪,欲以地势胁我邪?高季式死自有处,实不畏此。”消难拜谢请出,终不见许。酒至,不肯饮。季式云:“我留君尽兴,君是何人,不为我痛饮。”命左右索车轮括消难颈,又索一轮自括颈,仍命酒引满相劝。消难不得已,欣笑而从之,方乃俱脱车轮,更留一宿。是时失消难两宿,莫知所在,内外惊异。及消难出,方具言之。完颜雍在京辅政,白魏帝赐消难美酒数石,珍羞十舆,并令朝士与季式亲者,就季式宅宴集。其被优遇如此。
历史评价
他是经历坎坷的历史人物,兼听则明,偏信则误,《北齐书》司马消难传记载他是因为被公主责怪,朝廷又怀疑他谋反,走投无路才举家流亡北周。在北周他是外戚,反对杨坚专权、代周而起兵,失败后流亡到南陈。在陈朝任高官,但是无实权,隋朝攻陈,他只是三个监军之一,没有指挥军队,对陈朝灭亡不负责任。隋朝灭陈许多陈朝大臣都保留官职,而他却被当乐户,受奇耻大辱,他也不是陈朝的贰臣。他是历经四朝,北齐的弃臣;北周的忠臣;陈朝的遗臣,至于隋朝,他是隋文帝父亲的结义兄弟,他到北周时,北周主是天王,次年称帝,他任高官;在陈朝也受尊敬,不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在北齐也是受百姓拥护的官员。
司马消难并非被史书贬低的那样,他不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在高季式被免职门庭冷落时,只有他去拜访他,在齐魏之际,司马子如也不是不念旧朝,依然能对故主尊重、帮助,这些都影响了司马消难,使他不是无情无义,不是只讨好有势力的新贵,对高季式这样的失意贵族也能交往、尊重。司马消难也是能得到百姓拥护的进步贵族,这就值得现代人尊敬。他在北齐官职越来越低,朝臣又把与他无关的贵族逃亡说成是他策划的阴谋,受到皇帝怀疑,因此只能逃亡北周,凡是重用他,与他友好的,都是进步政权和高尚君子。北周重用他,他职务一直上升,大将军、柱国、司空、大后丞,最高升任四辅之一,这期间北周统一了北方,攻占了淮南,有统一天下的势头,后来把他贬职,外派担任边境的一个小总管,结果北周就被外戚夺权,临终还是他这个被疏远的大臣,主动联合被夺权的强藩举兵卫护北周。失败后逃亡南陈,在那里也不被重用,完全闲置,最初是大都督、司空,后来降到开府、征东将军、刺史,战前为车骑将军,他受贬后,陈朝也衰败了。可是依然在隋朝建立八年后的统一战争中尽节,战争中除了主动投降的,都是陈叔宝诏书招降,司马消难也不是主动先降,是接受诏书后归降。在隋朝他是杨坚父亲杨忠的义兄弟,受辱后去世,这样受百姓爱戴的人,又是忠义高尚的杨忠义兄弟的人,是谁重用谁强大,杨氏集团也是在与他结义后强大起来。
参考资料
司马消难.识典古籍.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