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月
李明月(1884~1959年),龙溪县凤霞社(今属芗城区)人。父李清水是泥瓦匠。厦门市、漳州市近代有名雕塑家,两地众多建筑、雕塑均出自李明月之手。
生平
李明月7岁读私塾,9岁家贫辍学,随父学泥水工细活。稍长,喜雕塑,常借阅任伯年、华岩(华岩)等名家画谱临摹,并根据画谱中的人物、鸟兽姿态,用灰泥塑造成的立体或浮雕形象,惟妙惟肖。18岁时已成为一个能绘作庙宇壁画、剪碗粘贴龙凤、花鸟、人物等肖像画及泥雕能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李明月先后参与营造厦门叶清池、张万灵、施公从、黄赐隆的庭院园艺,颇受赞誉。又到董内岩、万石岩、妙释寺、南普陀寺等寺庙雕塑佛像。他还先后承建厦门港李氏祠堂、南安曾氏祠堂。祠堂的屋顶、檐脊的龙凤,屋内楹梁、斗拱,门口的龙柱、狮子,都用水泥塑造。用水泥代替木雕、石雕,这是李明月的创举。时闽南一带称他为“泥水状元”。
后来,李明月在厦门浮屿角、后江开设水泥制件工场,印制花窗、栏杆、招牌及柱头装饰品,供住宅和商店嵌饰之用,开创建筑预制件之先河。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夏,当时的福建省建设厅邀请李明月到福州市,为省政府及省府俱乐部雕塑祖逖“闻鸡起舞”、王羲之“曲水流觞”、苏轼“赤壁市夜游”等巨幅水泥壁雕。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日军攻占厦门市,李明月一家由厦门迁回漳州。从1938年起至抗战胜利7年中,他先后为漳州东岳庙雕塑“降龙伏虎”;绘制“秦桧入地狱”壁画6幅;为凤霞崇经堂雕塑阿弥陀佛及龙抢珠壁雕;为南山寺雕塑弥勒佛;为云洞岩鹤峰祠雕塑蔡烈及蔡潮初像;为石码下码庙制作“苏武牧羊”、“木兰从军”壁雕;为漳州长生堂雕塑“十八罗汉”,上述雕塑都受到广泛赞誉。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受时任漳州商会会长蔡竹禅的邀请,李明月主持修缮了蔡竹禅三进故居民宅,历经5年,于1948年修缮完工,重现了清代古宅风貌。现在“竹禅故居”已被列为漳州市001号文物保护点。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李明月积极参加重整中山公园工作,并协助筹建省第六建筑公司。不久,应邀到集美区参加陈嘉庚园建筑,负责设计及监制四周水泥浮雕装饰。回漳州后,主持雕塑中山公园内的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他利用工余以玻璃、瓷片贴塑“郑成功收复台湾”和“跃进龙”两件工艺品,参加福建省及北京展出,获得优等奖。
李明月曾两届被选为漳州市人民代表及漳州市政协常委。1959年农历四月八日病逝,终年75岁。
主要作品
厦门中山公园的地球雄狮
厦门叶清池、张万灵、施公从、黄赐隆的庭院园艺
厦门董内岩、万石岩、妙释寺、南普陀寺等寺庙雕塑佛像。
厦门港李氏祠堂、南安曾氏祠堂。
漳州东岳庙雕塑“降龙伏虎”;绘制“秦桧入地狱”壁画6幅。
漳州蔡竹禅故居旧称“蔡公馆”
漳州新行街番仔楼
漳州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
集美陈嘉庚鳌园建筑,负责设计及监制四周水泥浮雕装饰
漳州云洞岩鹤峰祠雕塑蔡烈及蔡潮初像
漳州长生堂雕塑“十八罗汉”
家人
李明月存世的建筑作品虽然已所剩无多,但他的创作基因却烙印在了子孙后代身上。李明月娶妻两房,养育了12个孩子,可谓枝繁叶茂。他的后人多从事建筑业,儿子李皓东、李南松是漳州市建筑业较早的高级工程师。李家第三代中,有10人从事建筑事业。涉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安装、建筑装饰等各个层面,其中以李中胜最为出色。李中胜1971年参加福建省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调入省七建,从施工员、到分公司经理,再到公司副总,因技术过硬,屡受表彰,还当选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现辞职下海,在安徽从事房地产开发。
李明月后人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艺术人才辈出。他的小儿子李冰亮,曾任漳州农业展览馆展展览总设计师、芗剧团美工、文化馆干部,退休前曾任漳州市图书馆分管文物的副馆长。李冰亮长子李哲文擅长标志设计,曾为省七建铝合金门窗厂设计“七友”牌商标、为1992年省城市规划建设会议设计会徽,为1986年1月5日发行的《丙寅年》特种邮票设计封戳;次子李易文曾任漳州市芗剧团团长,现任市芗剧团党支部书记,精通西洋乐器、民族乐器及舞美设计;女儿李颖白是全国舞台美术协会会员,退休前任省艺校漳州木偶班美术教师,画作曾入编《中国当代水彩粉画选》,其设计的木偶戏《两个猎人》舞美,在全国专业剧院团儿童小型木偶剧皮影戏金猴奖录像评比中被评为最佳舞台美术奖。
李家第四代从事建筑业的不多,李中胜告诉记者,他不愿意孩子从事建筑业,因为这个行业又辛苦又危险。他的儿子毕业于新闻传媒专业,然而阴错阳差,现在从事的却是房地产策划工作,居然也和建筑业沾了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