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叶沙参
杏叶沙参(学名:Adenophora petiolata subsp. hunanensis (Nannf.) D. Y. Hong \u0026 S. Ge),是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广东省、河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山西省、陕西省、湖北、湖南省、河北省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山坡草地以及林缘草地,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杏叶沙参因其根如沙参而叶如杏因此得名,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除中国外,日本亦有分布。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茎高60~120厘米,不分枝,无毛或稍有白色短硬毛。茎生叶至少下部的具柄,很少近无柄,叶片卵圆形,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常楔状渐尖,或近于平截形而突然变窄,沿叶柄下延,顶端急尖至渐尖,边缘具疏齿,两面或疏或密地被短硬毛,较少被柔毛,也有全无毛的,长3~10(15)厘米,宽2~4厘米。花序分枝长,几乎平展或弓曲向上,常组成大而疏散的复总状花序,极少分枝很短或长而几乎直立因而组成窄的圆锥花序。花梗极短而粗壮,常仅2~3毫米长,极少达5毫米,花序轴和花梗有短毛或近无毛;花萼常有或疏或密的白色短毛,有的无毛,筒部倒圆锥状,裂片卵形至长卵形,长4~7毫米,宽1.5~4毫米,基部通常彼此重叠;花冠钟状,蓝色、紫色或蓝紫色,长1.5~2厘米,裂片三角状卵形,为花冠长的1/3;花盘短筒状,长(0.5)1~2.5毫米,顶端被毛或无毛;花柱与花冠近等长。蒴果球状椭圆形,或近于卵状,长6~8毫米,直径4~6毫米。种子椭圆状,有一条棱,长1~1.5毫米。花期7~9月。
近种区别
杏叶沙参 沙参属 hunanensis Nannf.本种与沙参的区别在于:茎生叶在茎上部的无柄或仅有楔状短柄,叶基部常楔状下延,基生叶具长柄。花序分枝粗壮,几乎平展或弓曲向上;花萼裂片卵形至长卵形,最宽处在中下部,通常多少重叠,宽1.5~4mm;花盘多数有毛,少无毛;花柱与花冠等长。花期7~9月。生于山地草丛中。分布于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等地。
杏叶沙参亚种华东杏叶沙参 沙参属 hunanensis subsp . huadungensis Hong茎叶近无柄或仅茎下部的叶有很短的柄,极少叶柄长达1.5cm。花萼裂片较窄,宽1.5~2.5cm;花盘长1~2mm,多数无毛。分布于江苏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福建省。
主要亚种
种内可分为两个异域亚种。
杏叶沙参(原亚种)
至少茎下部的茎生叶有明显的叶柄,柄长可达2.5厘米。花萼裂片较宽,宽2-4毫米。花盘长1.5-2.5毫米,大多被毛。
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和林缘草地。
茎生叶近无柄或仅茎下部的叶有很短的柄,极少叶柄长达1.5厘米的。花萼裂片较窄,宽1.5-2.5毫米。花盘长(0.5)-1.5(2)毫米,多数无毛。
生于海拔19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林下草丛中。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山坡草地以及林缘草地,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
地理分布
杏叶沙参(原亚种)产贵州省(凯里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阳、兴安县)、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仁化县)、江西省西部、湖南省、湖北、四川省(城口县、巫溪县、奉节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陕西省(铜川市以南)、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芮城、阳城、晋城、陵川)、河北南部(磁县)。
华东杏叶沙参(新亚种)产江西东部(包括庐山)、福建省西部(连城县、永安市)、浙江省(龙泉市、浙江天目山)、安徽(黄山市、九华山)、江苏省(溧阳市、南京)。
主要价值
观赏:杏叶沙参花色为紫色或蓝色,随风摇曳,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还可用于花境背景材料,亦可应用于疏林下和林缘。
药用:干燥根入药。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后趁鲜刮去粗皮,洗净,干燥。功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
药性: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
1.《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
2.《吴普本草》:神农、黄帝、扁鹊:无毒。岐伯:咸。李当之:大寒。
3.《别录》:无毒。
4.王好古:味甘、微苦。厥阴本经之药,又为脾经气分药。(引自《纲目》)
5.《本草衍义补遗》:苦、甘,微寒。
6.《滇南本草》:味甘,性平,微寒,入肺经。
7.《品汇精要》:气薄味厚,阴也。
8.《纲目》:甘淡而寒。
9.《药品化义》:属阴中有微阳,体轻,气和。味微苦,性凉,能升能降,性气与味俱轻,入肺、肝二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主治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病喉痹,津伤口渴。
1.《神农本草经》: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久服利人。
2.《别录》: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补中。
3.《药性论》: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
4.《日华子》:补虚,止惊悸,益心肺,并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
5.《滇南本草》:补肺气以及六腑之阴气。
6.《品汇精要》:清肺热,除惊气。
7.《纲目》: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8.《本草正》:能养肝气,治多眠,除邪热,益五脏阴气,清肺凉肝,滋养血脉,散风热瘙痒,头面肿痛,排脓消肿长肌肉,止惊烦,除疝痛。
9.《药性通考》:补阴泻火,专补肺气,清肺养肝,兼益脾胃。
10.《玉楸药解》:清肺气,生肾水,涤心胸烦热,凉头目郁蒸,治瘰疬,斑疹,鼻疮,喉痹,疡疮热痛,胸膈燥渴,溲便红涩,膀胱癃闭。
11.《医林纂要·药性》:泄上逆之气,润燥清金,布膻中之治令。
12.《药性考》:清胃,泻火解毒,止嗽宁肺。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叶沙参根圆锥形,下部分枝极少,长9~17cm,直径0.7~2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无环纹,有纵皱。顶端芦根长1.4~8.8cm,盘节明显或不明显。折断面不平坦,类白色,较结实。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杏叶沙参无木栓石细胞。木栓层厚4~25列细胞,木栓细胞壁平直或微波状弯曲。三生维管束密集。乳汁管存在于韧皮部、栓皮层。低聚果糖结晶少,存在于导管中,极少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见封闭组织。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物种详细信息.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年度版.2024-08-15
杏叶沙参.植物智.2024-08-15
杏叶沙参.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