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吴朴堂

吴朴堂

吴朴堂(1922-1966),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王福庵得意弟子,字朴堂,号厚庵,绍兴市人。他曾为毛泽东主席治印,国内多家博物馆收藏的印章大多出自他的手制。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吴朴堂出生于1922年,原名朴,字厚庵,浙江绍兴人。他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居住在杭州市,并在19岁时为阮性山治印。阮性山在其扇面上广泛宣传吴朴堂的印章,使得吴朴堂在当地获得了声誉。丁辅之、叶品三、陈叔通等前辈对他尤为赞赏。1947年,年仅25岁的吴朴堂加入了西泠印社,成为其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

职业生涯

民国三十五年(1946),在王福庵的推荐下,吴朴堂被任命为南京总统府印铸局的技术负责人,专门负责宫廷印章的设计。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陈叔通的引荐,吴朴堂在上海博物馆从事文物整理工作。在此期间,他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文物鉴定和学术研究,为文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作风格

吴朴堂的印章作品主要源于中原地区传统,风格秀雅、整齐。他对古代玺印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于一种具有粗边细纹的小型古玺,他花费了两年时间收集、筛选并临摹了四百多个,最终将其汇集成《小玺汇存》四卷。这部作品出版后受到了印学界的广泛好评。他的摹刻技艺精湛,作品的气韵生动,即使放在古代印章谱中也难以分辨真假。

个人生活

吴朴堂的叔祖父是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吴石泉,因此他从小就对书法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印章艺术最初模仿的是西泠八家,后来又学习了本家吴昌硕的艺术风格,直到能够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在他拜王福庵为师后,才真正进入了浙派的殿堂。王福厂对他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年纪轻轻就能在杭州市成名。吴朴堂曾在杭州扇子巷居住,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在18岁时就开始在清和坊悬挂招牌刻印,以此补贴家用。1941年夏天,王福厂为他制定了篆刻的价格标准:

```

石章,每个字二元,细边朱文加半价;

牙章,每个字三元,竹、木章价格相同;

铜章,每个字五元,金银章加半价;

一章只刻一个字的按两个字计算,特别大的、特别小的、特殊形状的以及仿制品价格另议。

润资先付,约定日期取件。

辛巳立夏王福庵制定。

```

这一价格标准得到了书画家吴待秋的认可和支持。吴待秋在他的润例旁边写道:

```

厚盦吾宗,素精篆刻,

由皖、浙而上窥秦、汉,

早有声于大江南北。

兹相遇于福厂老友处,

见其艺益进,共相赞叹。

福厂乃为重订润例,

余坿数语以张之。

袌鋗居士吴澄

```

吴朴堂除了擅长刻印之外,还精通鉴赏。他曾为嘉兴市吴藕汀收集了一百多枚名人印章,其中包括陈秋堂、钱叔盖、赵之谦吴熙载等人的作品,其中以徐三庚胡菊邻的作品最多。这些印章后来都被收录在1945年出版的《百家印选》中。吴朴堂早年的鉴赏能力在他后来在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为文博考古领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逝世

吴朴堂在1966年6月23日(端午节,星期四)因遭受迫害而自杀身亡,享年45岁。他的逝世标志着印坛历史上一段优美动听的旋律的结束。

作品影响

吴朴堂的印章艺术不仅继承了前人的精髓,而且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尤其是在与方去疾单晓天等人合作创作的《瞿秋白笔名印谱》、《古巴谚语印谱》和《养猪印谱》等作品中,更是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如果上天给他更多的时间,相信他的铁笔造诣将会不可限量。我们应该从他的作品中体会到他是如何传承古人的精华,开创时代的风尚,一步步地推动篆刻这一古老的中原地区传统艺术不断发展。

作品保护

2023年5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吴朴堂被列入1911年后已故玺印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代表作不准出境。

参考资料

吴朴堂篆刻作品精选.搜狐网.2024-08-20

篆刻家江成之:一方“中流砥柱”印腹稿打了20多年.中国新闻网.2024-08-20

师承王福庵,十八岁时就悬例刻印,吴朴堂篆刻精选110方欣赏.搜狐网.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