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
陈国栋,字槐三,号松樵,民国甘肃隆德人(今隆德县),生于清光绪年间,清时生。主持撰写了《重修隆德县志》,此书详细记载了地震的六种前兆,也称“震兆六端”,通过动物的反应以及天气的变化来预测地震,时至今日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是5·12汶川地震后国内对地震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使得人们对地震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国内的一些古籍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震兆六端”影响最为深远。
震兆六端
“震兆六端”全文:
一、井水本湛静无波,倏忽浑如墨汁,泥渣上浮,势必地震。
二、池沼之水,风吹成毂,行藻交萦,无端泡沫上腾,若沸煎茶,势必地震。
三、海面遇风,波浪高涌,奔腾萍溷,此为常情;若风日晴和,台飓不作,海水忽然浇起,汹涌异常,势必地震。
四、夜半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势必地震。
五、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蜿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
六、时值盛夏,酷热蒸腾,挥汗如雨,蓦觉清凉如受冰雪,冷气袭人,肌为之粟,势必地震。
历史事件
据说在1920年海原大震前,有许多征兆在昭示这一次灾难的降临。那一年也是持续大旱,气温异常且居高不下,天气或骤降雨雪,或土雾弥涌日月昏暗,或黑或黄大风扬沙肆暴,鸡犬不宁,无故乱啼凄叫,牛、马、羊、猪等家畜惊慌不安,鸟纲惊鸣掠空而过,地下水位或升或降,西北天空光球滚动,山谷空响,地下炸雷隆隆。
陈国栋先生还热衷于教育事业,在科举的路上经过两次“丁忧”后放弃了科举,积极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1922年,他联合本地乡绅在家乡创办了沙塘中心国民小学校(即今隆德县沙塘中心小学的前身)。
同时他还是一位爱国人士,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先生感慨万千,为国民小学校做校歌一首,鼓励人们保家卫国,一时成为当地耳熟能详的歌曲。校歌全文如下:喜笑颜开,满校中,济济学童。振精神磨练智勇,造就英雄。十五功名花与火,八行省雨和风。莫后退,努力担国难,袍泽同。羊牧寨,踞五龙;六盘道,西兰通。指美高山头,齐吾庆阳市。芦沟炮声惊狮醒,万众奋起抗顽凶。为缚虎,投笔请长缨,快从戎!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