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兰石镇

兰石镇

兰石镇吴川市辖镇。在吴川县梅菉街道镇东北10公里处,东邻电白区,北与茂名市接壤;辖44自然村,25811人;总面积32.14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兰石圩。兰石圩以设在兰石村内得名;1966年迁往兰石村东北地区侧。人口2000;圩镇沿公路两旁南北方向垦带状延伸;建筑多为混合结构平房或楼房;圩内设有农贸市场;乳猪为著名土产;是梅兰公路和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路的终点站;沙琅江流经圩内,水陆交通方便。

兰石镇1953年前属茂名县;1958年属化州市梅菉公社;1961年为吴川市兰石公社,1983年改为区;1987年3月撤区建镇。该镇境内地势较低,除北部有少数山丘外,沿江一带均属平原;江河纵横交错,池塘沼泽星罗棋布,是本县水网地带,为莲藕慈姑著名产地;农田基本实现自流灌溉,早涝保收;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盛产稻谷;特产有黄胸鹀,最高纪录年产达170万只,以肉味鲜驰名远近;建筑业历史悠久,以工精质优著称,从事建筑人数占全镇总劳力的60%以上,被称为“建筑之乡”;有半数农户饲养母猪;有完全中学1所,初中3所,小学18所;还有卫生院、医疗所等。沙琅江梅江区自北向南贯穿该镇全境,航运可通沿江各地。梅兰、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路为镇内交通干线。

历史沿革

兰石曾属高凉郡鳌头市市(今茂名市市头镇)管辖(详细可见高凉、茂名、鳌头等百科词条了解),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早在合作化时期就建立起文化室,办了颇具规模的宣传交流刊物《兰石文艺》,曾受到《粤西农民报》记者的采访报道。该镇于2002年恢复成立了兰石诗社。社刊《兰石诗词》报坚持以先进文化方向为指导,大力弘扬华族的传统美德及党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该镇群众还一贯喜爱吹打弹唱的曲艺表演,2003年成立的兰石曲艺社,经常组织开展各项曲艺表演活动,大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兰石镇兰石村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文物古迹甚多。但外界包括吴川人在内对这条藏在深闺未人知的文化村知之甚少。

在该村建有文化公园,离文化公园不远的东面,是一条古色古香的“及第巷”。巷内有标志仕版蜚声之族的四大府第:侍卫府(科甲第)、亚元府(亚元第)、进士府(进士府)和时敏府(拔元第)。其中时敏府还出了三位贡生、三位烈士、一位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员,有“双三一员”之美誉。这些及第府主墙为粘土实心砖砌成,层顶盖瓦,形如龙脊犄角。四府相邻,坐落雄大,颇为壮观。这四大府第皆建于清中、末朝,虽然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风貌犹存,在默默见证兰石历史文化的辉煌。

除四大府第外,该村古时还有名誉四邻的三大书房:强善斋、生春池馆和宪犀学馆,皆由贡生执教。因它所招的学生均是具一定古典文学基础而来“火”的士子,可以与“书院”相提并论,属封建时代较高等的学府。上世纪初还在办学,馆舍残存。兰石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略见一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吹响后,秉承科学发展观,多措并举打造文化型新农村。一是成立诗社。定期出版《兰石诗词》,赠送给村民阅读,举办诗词培训班,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到2018年,诗社共有社员28人,出版《兰石诗词》24期,社员在省、市级报刊发表诗词300多首、获奖6人次。二是成立曲艺社。曲艺社现有社员29人,他们当中不少是以前农村粤剧团名生名旦。茶余饭后,村民聚在一起吹拉弹奏,乐也融融。三是成立组建“秧歌队”、“舞狮队”和“球队”。平日村民在公园里打太极拳、跳健身舞;逢喜庆节日,秧歌队、舞狮队就出来表演助兴;村委会组织乒乓球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引导群众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四是成立慈善基金会和奖教奖学金。扶助弱势群体,奖励优秀师生,在村中形成扶老助弱、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五是建设文化阵地。该村文化活动中心占地6000平方米,设有文化室、诗社、曲艺社、舞台、文化小广场、小公园、习武堂等,设施较为齐备,文化室里有村民及本土知名人士的字画作品和1000多册图书供村民鉴赏和阅读。尊老爱幼、和谐共处的文明乡风,崇文尚德的文化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和谐美丽的文化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图景日渐清晰。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34875人(2017年)。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兰石镇常住人口为27495人。

经济

第一产业

农业、淡水养殖业、建筑业是兰石镇的优势产业。农业种植面积10000多亩,主要盛产稻谷、花生、圆椒、玉蜀黍等,稻谷质优产高,亩产可达1000斤,是吴川市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农田基本实现自流灌溉,旱涝保收。淡水养殖业发达,养殖面积778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5000多吨,是吴川市最大淡水养殖基地。主要养殖品种有鲇形目罗非鱼等。鱼肉嫩皮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粤西的特色产品。

第二产业

建筑业是兰石镇税收的主要支柱产业,全镇从事建筑人数占全镇总劳动力的60%以上,达1万多人。兰石镇建筑公司发展成为现广东三穗建筑有限公司后,连创省优样板工程16项,多次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

第三产业

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我镇进一步发挥建筑业优势和兰石商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动吴川市广鸿置业有限公司吴康养老板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兰石镇万聚农家乐园和罗非鱼加工项目,征地已完成,正在进行规划建设中;整合我镇建筑业资源,着手筹建兰石建筑集团,引导建筑业走向规模化、集团化。

文化

禾花雀

禾花雀被广东省列为首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之一,明令禁止捕杀、收购和出售,吃也是违法的。吴川市兰石镇是粤西闻名遐迩的禾花雀栖息地,在《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实施后,成了禾花雀自然保护区。而因为美味,这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在吴川市却被大肆杀戮。

禾花雀,学名黄胸鹂,是一种候鸟。繁殖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地区河北省北部,迁徙期间经由东北至云南省西部,在海南岛台湾省等地越冬,途中经过吴川市正是十月水稻扬花季节,故称“黄胸鹀”,每年在吴川兰石停留时间约45天,旧时代,迁徙的禾花雀数量庞大,迁徙途中大群啄食稻谷等作物种子,因为对兰石镇的农作物造成一定危害,于是当地人就捕捉禾花雀,并将它们做成各种美味的食物,由于它专门吃水稻谷粒,肉质肥美,骨软如绵,营养丰富,有“空中人参”的美称。如今,禾花雀成为了广东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这道“吴川市名菜”理应消失,也必须消失。

每年秋风起,当大批的禾花雀等候鸟由北向南纷飞而来时,鸟语声声,稻香阵阵,形成了一道迷人的景观。

香根草

香根草,又名香根草,顾名思义,因其根很香,故名香根草,是一种独特的禾本科草本植物,具有生态适应性的抗逆能力,被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列为理想的保持水土植物。香根草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们的重视。

吴川市兰石镇勘察时发现了位于庄艮村兰石村、五一村一带草坡地的野生香根草群落,认定为“中国暂时的大面积野生香根草群落”,面积达2000多亩,估计遭受破坏前面积达6000亩以上。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从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引种香根草栽培来提炼优质芳香油时,夏汉平等专家在吴川市实地考察已发现有6500公顷左右的天然香根草群落,然而,50多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过度开发,这片天然的热带草原已遭受到严重破坏,面积日益减少。

由于当地政府不够重视,拟建的吴川香根草保护区也随之夭折,2004年10月省政府立项的“香根草联合生产基地”落户茂名市,兰石镇又一扼腕之处。

年例简介

春节过后,兰石各地的年例活动如百花竞放,遍及广大城镇乡村。年例与春节等传统节日不同,是粤西地区一带的农村文化风俗。有的以祭祀为主的群体性节庆,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形式丰富多彩,富有神秘色彩。

所谓的年例,就是一年例或是年年有例。它是以土地神的“社境”为单位,一年之中在固定的一个日子里做年例。在兰石,从正月初七到十二月都有村庄做年例,但主要集中在正月二月。不少村子有两个甚至三四个年例,如兰石镇的兰石村、顿谷村,大小年例有四个。

过去做年例多数是白天游神舞狮,晚上演粤剧或做木偶戏或放电影、烧炮仗、放烟花,邀请亲友聚餐饮酒,尽情欢乐。吴川市的年例节庆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越来越热闹。他们不但在村口搭门牌,张灯结彩,村中的老板们还捐资十万、百万邀请国内顶级球员来比赛篮球,请著名歌唱家和省粤剧团或粤剧名伶前来演出,请飘色仪仗队环村巡游或请高桩狮队舞狮,小小村庄引来八方亲朋、热闹非凡,真可谓“年例大过年”。年例甚至促使物价飞升,市场出现应激性的活跃,形成独特的年例经济。

年例习俗

兰石年例遍地开花,时间各不相同,右边是部分村庄的年例时间和一些特别的年例样本。年例的典型代表,包括游神、“爆烧火器”、“摆盅”、“吃年例”、“唱大戏”等内容,旨在祈祷消灾避祸、人畜平安、百业兴旺的大型民俗活动。年例期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用茶饭酒菜热情招待亲戚朋友,充满独特的地方风情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年例宴客:除“睇(看)年例”所看到的喜庆活动外,“食年例”(请亲友吃年例宴)更是远近闻名。做年例,一村做年例,周围村庄的群众都不得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故“做年例”又称“吃年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例曾被当作:“四旧”,一度中断,但年例“吃”的内容还是保留下来。

游神做醮:菩萨从庙里出来,到“社境”的各个村子巡游,每个村子都不得有一个或几个“摆盅”的场所,这是“起年例”的重头戏。每个“摆盅地”摆上几直张方桌,村民从家里挑上上好的水果及糕糖,装在盆子里,摆在方桌上,供菩萨“享用”。旧时还有道士在掷“杯较”(把一个木质的圆木对切开两片,问神时往地上一抛,两片切面向上谓之阳较,两片切面向下谓之阴较,一上一下为圣较)。仪式上大放烟花炮竹,还有舞狮子表演。年例的当天中午,还举行游神和“摆醮”。“摆醮”形式与“摆盅”相同,不同的是供品由水果、糕、糖改为“三牲”(鸡、猪肉、鱼)。

押舟:押舟的时间表在年例当晚8点至10点,人们接线员着神像和纸船在村中巡游,或是停放在“醮地”,各家从家里拿出些鸡毛、乱头发、麻种、豆种(象征麻疹、疮痘),放在纸船里,接线员到村外的三叉路口或江边焚烧掉(意即祛邪逐鬼)。

舞狮:舞狮子的习俗有个神奇的传说。话说中国古代没有狮子,说不清是秦朝或是汉朝,西域的番国与我国交恶。有一年,番王派使者给我国送来一头狮子,并要求把狮子驯服,表示交好,并约定第二年我国皇帝寿辰前来观看驯服的狮子表演。谁知狮子难以驯服,半年后竟逃出铁牢,咬死了几个宫娥美女。幸好两个驯兽员武艺高强,三两刀就把狮子砍死了。这下右闯了大祸,皇帝寿辰拿什么给番国使者观看呢?弄不好两国会再次发生战争。好在两个驯兽员机灵聪明,在皇帝寿辰那天,两人披上狮子皮在舞台上表演,一跳一缩,左右摇摆,一醒一睡,栩栩如生,跟真狮子一样,番国使臣一点破绽也看不出来。从此便产生了舞狮子的习俗,民间逢年过节,都爱舞狮子表演。

抢炮头:不少村庄的年例,在晚饭后有“抢炮头”的习俗。“炮头”就是炮竹升空后掉下来的纸团。炮头有“发财炮”、“仔猪炮”、“添丁炮”、“菜炮”等。民谷相传,谁拾到炮头,当年就会顺顺利利,添丁发财。谁拾到什么炮,第二年便要还什么炮,如果把拾到“猪仔炮”的,每二年还要还一头猪崽,拾到“菜炮”的,第二年也要还一桌酒菜。指令性计划炮头的场面很热闹。烧炮时,一支支火箭射向天空,随着“噼噼啪啪”的响声,火箭在天空中炸开,空中飞舞着五颜六色的彩球,美丽极了。最后通牒“嗖”的一声,从炮筒里射出一个炮头,在空中划出一首美丽的弧线后掉下来了,人们争先恐后前去抢夺。

做大戏:年例有些村庄还演木偶戏。叫木偶戏为“鬼仔戏”、“鬼儿戏”。吴川市的木偶戏有三种:一种是单人木偶,流行于长岐镇、浅水、兰石一带,另一咱是小班木偶,流行于吴川流不息西南各镇,唱吴川山歌腔,再一种是大班木偶,又称粤剧木偶,唱粤剧腔。有些大班,日场木偶演出,夜场演员演出,故又称阴阳班。小班木偶、大班木偶已基本消亡,还有少量单人木偶班,演员多是六七十岁的老艺人。演大戏。吴川流不息人称粤剧为“大戏”。大戏在吴川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村村有戏班。改革开放后,每逢年例,几乎村村演大戏。每逢年末,政府都组织粤剧春班订戏会,来自两广粤剧团的演出经纪人瀑满会场。有的富裕村庄的年例,一场子近十万元的省粤剧团,能一口气连演十晚;有的村庄同时邀请两个粤剧团“双拍台”,一连演几个晚上。吴川市的古老年例活动,虽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其积极意义不容忽略,它既联系了亲情、友情,增添了喜庆气氛,弘扬了传统的地方特色文化,又刺激了夸张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展望与建议

年例是茂名市和吴川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年例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既融汇了健康向上的内容,也渗入了许多低级没落的东西,既活跃了文化交流,也滋长了封建迷信、奢侈腐败和攀比浪费的歪风——有人通过年例大肆铺张浪费,大搞面子工程;个别地方大张旗鼓建设庙宇,修豪华迷信殿堂。这些突出的问题,是任其自然衍生?还是加以引导使其健康发展的?

民俗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社教,是一种效应的民心警钟。有民俗专家认为:“年例是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动在集中的时间段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一个共同的社会就这么让人们和谐地延续下来。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

民俗节庆仪式活动在封建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下是允许的,而且政府官员都热心参与各种节庆,目的是利用节庆的民俗唤起民心向背,达成一种团结友爱的社会风尚,昌启民族精神文明。那么,在新社会主任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年例?首先,年例作为一种大文化,包含着巨大丰富的文化财富,政府要做好挖掘和保护工作,从中提练出物质和精神财富。

其次,年例作为一种传统民俗,只能引导,不能阻止。政府要用科学的眼光明辨年例中存在的神灵祭祀、宗教信仰内容,不能动辄就为其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要充分考量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再次,年例作为一种载体,可以成为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通道。政府要加强正确引导,抵制不良风气,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丰富,提高年例的文化品位;要组织创作出群众喜欢的精神食粮和排演形式多样的节目娱乐大众,让新文化、新思想在农村蓬勃发展,使年例成为新时期的农民文化节。

当大城市居民日益觉得传统的节日过得越来越无味的时候,吴川市地区家乡的汉族传统风俗依然可以保存得很好,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没有在现代的一切都全球化的大潮中消失尽。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文化环境的不断改变,吴川年例的节日内容和节日功能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吴川年例文体活动的繁荣,是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心理需求这一层次的迫切需要。

茂名市和吴川地区的年例"是广东省乃至中原地区少有的风俗习惯,它以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传统习俗,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一些民俗专家和学者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吴川市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海,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再加上融入这具有文化内涵的"年例",将其加以开发、发展以此为主题特色的旅游经济,将为湛江市旅游业添砖加瓦,市场潜力也是巨大的。

在吴川"年例"期间,主人与在其他地方生活的有着共同血液的亲戚和在外工作、生活的朋友共聚一堂。或许,一年当中就只有"年例"这一天才能见到许多好久不见的朋友,在这一天,和好友们说着当年,说着以后,联络着朋友间真挚的感情。

茂名市吴川市"年例"作为粤西地区一项自古沿袭的重大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表现的更多的应是优良的传统,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如对整个地区的人们的精神文化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吴川"年例"不断的得到了发展和创新,对它的存在也赋予了新的意义:

1、沟通的桥梁。当今社会网络、通讯发达,但是人们工作的压力也增大了,减少了他们回家的时间,很多人很难在一个时间聚在一起,缺少了和亲朋好友面对面的机会。在这里,外出的人过年的时候可以不回家,但吴川市"年例"时她们会不顾千里必须要回家团聚。而且是吴川"年例"线,"年例"之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邻近各镇各村庄的群众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亲朋好友,朋友的朋友也都一起涌来,主人家会盛情款待,招茶呼饭,宴饮尽欢,小朋友还可以收到利是,年例,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作用,这真是"来得开心,走得欢心!"给春天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2、促进经济发展。吴川"年例"期间,吴川地区乡镇和城区的消费剧增。菜市场、各商店、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年例"商品,琳琅满目。据调查结果显示:水果糖果、饼干等供应会大大增加,增幅在40%以上;新菜式的兴起也逐渐成为经济的一个亮点,它刺激了消费的增长,同时也拉动了相关物品的需求,直接增加了菜农的收入,增幅也在15%左右;家庭电器用品,烟花、彩灯等喜庆物品的消费比例也有很大的提高,同比其他月份相对会增长20个百分点;年例的娱乐演出(如醒狮、舞龙、飘色、粤剧……)等市场潜力也巨大。据有关人士统计分析,吴川年例经济约占农村市场经济的四份之一份额。吴川市是一个旅游城市,而"年例"正是吴川地区的一大文化特色,过去的"精神财富"已经产生了可观的"物质价值",并正在加快脚步,影响这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文化在经历了"以文养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阶段之后,已经开始给自己搭台,自己唱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文化与经济越融合,文化生产力所释放出的潜能就越巨大,将文化产业融入到服务行业特别是旅游业中,更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3、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发扬光大。"年例"正好给了这些节目一个发展的空间,并且这些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4、成为社区的一种新文化。随着经济和文化发展,吴川市各村"年例"也随着时代变迁,不仅演大放烟花,还举办游园活动、健身舞等,开展歌咏、体育、棋类、牌类等有奖比赛,这些活动在表演上生活化、趣味化、深受大家的欢迎,成为社区的一种健康的风俗文化,也成为农村文化的新亮点。文化是一个地区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城市、一个社区只有精神文化和经济文化同时发展,才能使这个地区历久不衰、现代文化蓬勃发展。

5、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民俗文化内容反映和表现了民族的共同心理,思维习惯,生活等内容,规范人民的价值取向,产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社会和谐价值。吴川"年例"作为一种地方特色风俗文化,它所昭示出来的决不仅是一种艺术面貌,更多的是一种和谐的人文精神风貌。文化的地区交往有助于文化的融和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交往与合作,促进了地区间的稳定和和谐,梅菉飘色等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多次参加了各地区举办的各项活动和比赛,并夺得了大大小小的荣誉,所有这一切,不单向外展示了民俗文化之乡的巨大魅力,而且也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地区间的和谐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各村年例表

正月初七:顿谷村(吴川兰石镇)(顿谷村委会有:上村、下村,埇仔村、岑旺村、塘尾村、高坡村、塘口村都做正月初七、三月初三、七月初七和十月十八)

正月十三:兰石镇兰石村、大村、墩头村、鲤鱼头、新屋村、上元村、下山村、山脚、三星岭、茂良塘村、油衍屋、下博崖、梧桐岭

正月十五:兰石庄艮、百官水村、百官山村、那艮村

正月十六:兰石新屋地、上博崖

正月十七:博崖山

二月初二:兰石名利村(注:该村有两个年例,另一个是六月十九)

三月十六:兰石新屋地

六月十六:兰石兰石村

七月十六:兰石新屋地

重阳节:兰石兰石村

十月五:兰石百官山(注:该村两个年例,另一个是正月十五)

语言

简介

东话,属闽南语粤西闽语支兰鳌片方言,主要分布在湛江吴川市兰石镇、覃巴镇王村港镇茂名市鳌头镇镇、小良镇等地,以兰石镇及鳌头镇西南部的为标准。东话在海南、茂名、阳江市湛江市等闽语区可通行无阻,东话与海南话的共同点较多,整体又与雷电片闽方言(黎话)最相近。

使用人口

东话的使用人口大约在一百二十万左右,单单兰石梁氏人口就已达到三十几万,其外还有飞马郑氏人口两万几、北鉴吴氏、顿谷杨氏遍布在鳌头、兰石等地的人口也不在少数。

变化

由于人口流动日益频繁,邑人与外界的接触与日俱增,在日常的交往中,东话受到其他语言冲击的机会越来越多,部分的字词读音已受到客话(粤语)的影响,改变了其原本的音韵。

交通

茂名市2路公交,即河西客货运公司经营的(茂名-鳌头-兰石)专线,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营,每天144班次,间隔10分钟一班。全程24公里,票价10元。

运营时间:06:15-18:40

发车间隔:10分钟

起点站首末车时间:06:15-18:40

终点站首末车时间:06:15-18:40

票价信息:2-10元

汽车公司:茂名河西客货运公司

茂名2路公交站

2路上行

河西客运站——兰石

河西客运站-河西汽车站南-公交商业城-新坡路口-妇幼保健院西-职防院-茂南区人民医院(高山卫生院)-高山市场-高山章福路口-计星加油站-烈士陵园-平安驾校-大岭仔居委北-大岭仔居委南-教练场路口-隔坑-交通高级技校-袂花中队-铜鼓岭分站-铜鼓岭-张村路口-大路村-上村-黄桐路口-旺基坡-彰教山-文运-大龙尾村-鳌头供电所-合岗-北鉴-长坡村-鳌头村委-鳌头一中-鳌头-文鉴村-新村-元子坡-文用坡候车亭-公文-衍水-梅岭候车亭-梅坡村-白鹤坡-高坡头-谭傍-庄艮-炮头顶-兰石

社会

民生建设

(一)民生工程不断推进。我镇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谋福祉,全面推进民生工程。一是解决“行路难”问题。为推进梅兰公路工程建设,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将梅兰公路尚未完工部分依法移交给兰石商会建设,至2012年底兰石境内7.3公里已完成通车,江堤结合段正在建设中。二是解决“饮水难”问题。我镇积极推进饮水工程建设。塘口、岑旺村,潭傍、下岭、庄金、庄容、下山、兰石已建成通水,茂良塘、帝里、新屋地等村正在动工建设,高坡、塘尾等村规划后即可开工,这将解决1.5万多人的“饮水难”问题。三是解决“看病难”问题。积极抓好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全镇有1间卫生院,11个卫生站,实现每个村委会都有1至2个卫生站。卫生院现正兴建一栋3层1900平方的门诊大楼,已建好主体工程,正在装修中,建成后将解决群众的“看病难”问题。

(二)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我镇以改路、改水、改厕、改住房为重点,以实施安居工程为契机,抓好城乡建设、安居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宜居城乡建设。积极推进安居工程,2012年以来帮助低收入户21户、安居工程户21户改建新居,正在规划对20户低收入户的危房进行改造。积极推进城乡清洁工程,按照市提出的“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要求,已实现各村的垃圾由专人收集处理,正在筹建7个村的垃圾收集点和镇的垃圾集中中转站。积极整治江河水湖莲,改善水质,镇村两级已投入整治资金5万多元,并争取兰石商会捐资30万元,对流经兰石、牛头路段的旧沙琅江进行整治,争取彻底整治水湖莲。二是加强生态文明村建设。2012年,各村以建村牌、路牌为抓手,在全镇掀起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热潮,兰石镇已建设村牌34个。全镇44条自然村有10条自然村被评为湛江市文明村,21条自然村被吴川市评为文明村,兰石村、百官山村正在争取创建广东省文明村。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六庄村委会鲤鱼头村有线电视已装完成,博崖、五一村委会的有线电视安装正在规划当中。同时,我镇各村委会建成信息田园服务站和党员远程教育信息系统,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与外界信息沟通落后的现状。

参考资料

吴川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各镇(街道)人口情况 -.吴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