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何占豪

何占豪

何占豪,男,汉族,1933年出生于中国浙江诸暨,毕业于上海市音乐学院,世界著名作曲家,历任多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何占豪1933年出生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学习越剧,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和作曲。在校期间于1958年与同学陈钢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毕业后留校任教。20世纪80年代后,何占豪致力于“民族音乐现代化”,除了将《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成高胡协奏曲琵琶协奏曲外,还创作了二胡协奏曲《乱世情》、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民族器乐作品。其间,何占豪还于1983年起与香港中乐团合作,在香港登台演出。

20世纪90年代后,何占豪创作了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和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姐妹歌》等作品,对传统乐曲《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也作了改编,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还先后为上海卢湾越剧团的《孔雀东南飞》、南京市越剧团的戏曲艺术片《莫愁女》、浙江电视台的戏曲电视剧《别亦难》等作品作曲。1999年,何占豪与杭州电视台合作创作了一台大型越剧交响音乐会,为越剧音乐交响化开创了先河。同时,何占豪还培养了越剧作曲家陈国良何占永等后起之秀。2022年,何占豪参与录制了“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致敬大国重器特别节目,担任其中短片《海上国之重器》的讲述嘉宾。

何占豪在几十年的创作中始终坚持“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思想,致力于挖掘中国民俗音乐元素,并融合西方现代音乐理念,探索戏曲音乐的创新。何占豪曾多次受聘为全国金唱片奖评委、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专业评委会主任,并获得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别贡献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3年8月29日,何占豪出生于诸暨何家山头村。以唱绍兴市剧维生的父亲不希望儿子将来像自己一样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在何占豪12岁时,父亲用借来的钱把他送到杭州市念初中,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没想到酷爱戏曲的何占豪最后还是学上了越剧。之后考入浙江省文工团当演员。何占豪在浙江文工团的时候既会唱歌、跳舞,也擅长表演,在艺术方面展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天赋。

1952年,19岁的何占豪转入浙江省越剧团乐队,之后,他开始学习小提琴。由于对各种乐器的热爱,他在越剧团乐队中担任月琴扬琴、小提琴演奏员。在这期间,他在中国乐器和西方乐器的演奏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两种不同地域的乐器的差别和相同之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24岁时,何占豪荣获浙江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乐师奖。

1957年,何占豪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在小提琴演奏的民族化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后转入作曲系,专攻作曲,从师丁善德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在校学习期间,何占豪与同学陈钢合作创作了基于越剧音调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后,从此成为中国乐坛上的著名人物之一。何占豪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与同学陈钢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该曲成为中原地区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之一,被盛赞“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梁祝》一曲吸收中国传统戏曲精华,辅以西方音乐作曲技巧,曲调凄美婉转,以情动人,是中国传统乐曲与西方器乐结合的典范。

职业生涯

在前期创作中,何占豪坚持将中华本民族的音乐进行现代化的整理和改编。出于对民族乐器的热爱和了解,他先后将《梁祝》改编成了高胡二胡琵琶古筝协奏曲。后来他创作了二胡协奏曲《乱世情》、二胡与乐队作品《莫愁女幻想曲》,民族管弦乐作品《节日赛马》、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很多的民族器乐作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民族音乐现代化”成为了何占豪的职业奋斗目标。

1983年,何占豪为戏曲《莫愁女》作曲。同年,何占豪第一次来香港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中乐团合作。次年,何占豪又为戏曲《相约在凤尾竹下》作曲。何占豪在教学同时又不断在戏曲音乐领域耕耘,先后为上海卢湾越剧团的《孔雀东南飞》、南京市越剧团的戏曲艺术片《莫愁女》、浙江电视台的戏曲电视剧《别亦难》作曲,还多次为浙江各县越剧团作曲。在为越剧作曲的基础上,他还进行了越剧音乐交响化的尝试,如将《莫愁女》改编成清唱剧,由香港中乐团杭州越剧院演出获得很大成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何占豪创作出很多优秀的古筝作品。其中著名的作品有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筝、乐、诗《陆游与唐婉》;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姐妹歌》等。同时,何占豪还对传统乐曲《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作了改编,还创作了笛子协奏曲《长恨绵绵》、柳琴协奏曲《花》、扬琴协奏曲《罗兰情》等,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在民族音乐语言的创新,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民俗音乐表现幅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1999年,何占豪与杭州电视台合作创作一台大型越剧交响音乐会,为越剧音乐交响化开创先河。另外,何占豪又将越剧音乐作为素材改编创作成音乐作品,如将《莫愁女》主题音乐改编成《莫愁女幻想曲》(二胡与乐队)、《孔雀东南飞》音乐改编成古筝协奏曲、《别亦难》音乐改编成二胡协奏曲。经他教学与培养的戏曲作曲遍及全国,其中越剧作曲有陈国良何占永等后起之秀。2000年,香港电台举办了一次“我最喜爱的十部交响乐作品”评选,《梁祝》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品入选,何占豪来港领奖。

2018年3月2日,何占豪参加的由林维桦执导的广东卫视大型民俗音乐文化竞技真人秀《国乐大典 第一季》在中国大陆首播,该节目豆瓣评分7.5分(截至2024年5月6日)。2019年9月23日,何占豪获得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特别贡献奖;2020年3月19日写了首《妈妈!我想你!》,致敬战疫天使。

2021年4月4日,古筝协奏曲英雄泪》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由88岁的何占豪亲自指挥首演。2022年4月10日,何占豪参加经典947举办的特别版“星广会”。同年11月20日,何占豪参与节目《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致敬大国重器特别节目》,并担任短片《海上国之重器》讲述人。2024年2月11日,何占豪参加的由裘鸿维执导的《浙江卫视2024龙年越剧春节晚会》在中国大陆上映。同年6月21日,《梁祝》诞生65周年纪念暨何占豪作品贾晓莉独奏音乐会在长影音乐厅举行,《91岁高龄的何占豪亲自执棒长影乐团,再现了这部凄美缠绵、大气磅礴的传世名曲。

个人作品

改编作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何占豪把“民族音乐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将《梁祝》改编成高胡协奏曲琵琶协奏曲,并对传统乐曲《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也作了改编,还将越剧《莫愁女》改编成清唱剧

1999年后,何占豪又将越剧音乐作为素材改编创作成音乐作品,如将《莫愁女》主题音乐改编成《莫愁女幻想曲》(二胡与乐队)、《孔雀东南飞》音乐改编成古筝协奏曲、《别亦难》音乐改编成二胡协奏曲。

创作作品

何占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主要创作作品包括二胡协奏曲《乱世情》《别亦情》,民族管弦乐《节日赛马》《傣寨风光》,以及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民族器乐作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何占豪创作了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和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姐妹歌》,笛子协奏曲《长恨绵绵》、柳琴协奏曲《花》、扬琴协奏曲《罗兰情》等,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2001年,何占豪又创作了古筝与管弦乐组曲 《云山》。

音乐专辑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为振兴民族音乐,何占豪坚持“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一方面努力挖掘中国民间音乐宝藏,另一方面融合西方现代音乐理念与形式,包括探索戏曲音乐的创新,甚至尝试以交响乐形式呈现“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南音。何占豪几乎每部作品都创作了交响乐和民俗音乐两个版本,在中国演出出时用民乐版,到其他就用交响乐版。他曾在采访中提到:“希望我们的青年演奏家拿一把二胡,带一个古筝,就能走向世界,世界也能听懂中国。”

现代化

何占豪自幼对音乐很感兴趣,有良好的音乐功底,又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他将现代作曲曲式技巧进行了巧妙和熟练的运用,在筝曲创作中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与现代创作技巧相融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何占豪把“民族音乐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将《梁祝》改编成高胡协奏曲琵琶协奏曲,并对传统乐曲《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也作了改编,还将越剧《莫愁女》改编成清唱剧

另外,在传统中国筝的演奏中,常采用右手大指、食指、中指三指拨弦奏出旋律, 而左手在筝码左侧作按弦,以控制弦音的变化。右手常用的指法有托、抹、勾,左手常用按、滑、揉、颤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传统筝乐艺术的快速发展,筝的传统演奏技法也有了新突破。后来,随着大量新作品的出现, 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演奏技法得到运用,例如摇指、扫摇、四点弹奏等新的演奏技 法,还有表达不同气氛效果各种刮奏,以及双托大撮滑音技巧等等,这些技法使 古筝的演奏变得丰富起来。在何占豪的筝乐的作品中,善于将传统的演奏技法进行了多重组合,他运用大量的摇指、点指以及快速四点等演奏技法,根据不同乐曲的内容, 赋予了这些传统技法新的含义,将传统演奏技法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例如,在乐曲《临安遗恨》中,作曲家用一系列表现强烈情感的演奏技法——右手极具爆发力的大撮、扫弦、摇指等,同时配合左手具有冲击性的大幅度刮奏,给 听众以畅快淋漓的感觉,具体形象的表现了主人公岳飞内心的愤怒、悲怆之情。而在在乐曲《西楚霸王》中,有大篇幅描写古战场上金戈铁马的音乐,作曲家大量运用了右手摇指、扫摇等技法,增加了乐曲的紧张感。这些表现演奏手法在以往的传统筝曲作品中是很少被运用的。

民族化

何占豪在选择改编创作的时候,经常会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如《茉莉芬芳》这首作品是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为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的古筝独奏作品。古筝演奏起来独特的音色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十分充分,此曲中鲜少有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原调,但是旋律走向的特点无不是按照《茉莉花》的旋律走向特点来进行创作的。何占豪通过对茉莉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男女之间美好的感情的追求。

而《姐妹歌》这首筝曲以同名彝族民歌为素材发展而成,表现了彝族姑娘能歌善舞,温柔似水,却性格豪迈奔放的特点。何占豪创作的描写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组曲《云山》有三首曲子组成。他们是《啊依塞》(以彝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竹楼情》(描写傣族青年男女之间纯洁真挚情感)、《苗林欢歌》(描写苗族人民的热情欢快)。

从何占豪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他是很崇敬英雄的,特别是历史上失败了的具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的有民族气节的英雄。比如《临安遗恨》这首历史题材的现代筝曲,原名《囚思》,描写的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南宋国临安(今杭州市)临刑前一天晚上的内心思想,表达了岳飞对命运的悲叹,对敌人的愤慨,对家人的眷恋,和对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无奈。

例如,《临安遗恨》描绘的岳飞,正是这样一位拥有爱国情怀的民族英雄,乐曲中,既有表现岳飞精忠报国的大气磅礴的乐句,又有岳飞内心哀伤、焦虑的细腻刻画,使乐曲的旋律时而高亢豪迈,时而低沉悲伤。同时,慢板部分运用了古筝特有的按音、滑音等传统演奏技法,音乐情感在主旋律中层层推进,表现了英雄也有普通人的感情与情愫。虽然从谱面上看仅仅为单音旋律,但恰恰是这些简单的单音勾勒出了岳飞对家人、儿女的无限思念。

何占豪在创作中熟练地运用了多种作曲技巧,把作曲家想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不同作曲技巧进行渲染,巧妙的向听众传达了艺术的美感。这种创作技巧的应用体现在了多种方面,如:节奏、旋律、伴奏、复调的音乐形式等等,在选择作品的主题时,还借鉴了很多传统音乐的基调,创作出了极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现代作品。

何占豪在表现爱情的时候选取的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有悲剧色彩的爱情。如《孔雀东南飞》表现的是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庐江县小吏焦仲卿真心相爱,两人为了爱情努力,可是碍于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两人不得不分开,但是二人约定彼此忠诚,对爱情负责。于是在兰芝出嫁之时,他们为了爱情一起奔赴黄泉,用生命祭奠了他们崇高的爱情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与蔑视。

中西结合

何占豪有丰富中华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也有着深厚的创作功底。在他的作品中,巧妙的将西式创作形式和传统音乐相结合,是作品在形式上耳目一新,在内容上又不失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从调式调性上来说,何占豪在创作的时候仍然是沿用了五声音阶为主,七声音阶为辅的中国传统调式,fa与si在音乐中仍然是处于偏音的位置,变化音级也不多,符合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在乐曲的演奏中使用了大量的按、滑、吟、柔,突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而在创作的表达方式上,作品多考虑到了使用西方的音乐结构体系来促进音乐的发展和深化。

古筝作品《临安遗恨》可以称得上是何占豪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创作于1992年,是一首古筝协奏曲。这首筝曲借古曲《满江红》的主题,加入西方现代作曲技巧写作而成,表现了岳飞被奸臣所害,以“莫须有”的罪名赴刑之前内心复杂的情感,内涵丰富,气势宏伟,是现代筝曲中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古筝作品《临安遗恨》采用的是变奏曲式,从几个变奏的层面刻画了岳飞的英雄形象。原作是为中阮作的协奏曲,后来考虑到中阮表现力的局限性,又改为了古筝协奏曲。整首乐曲由5个部分组成。

如果说《临安遗恨》是何占豪在协奏曲方面的一次尝试和创新,那么《西楚霸王》就是这次创新的升华。《西楚霸王》是何占豪为古筝演奏家罗小慈独奏音乐会写的一首协奏曲,描写的是楚汉相争的难分高下之时,一代枭雄项羽刘邦围困于垓下,四面楚歌。作者运用古筝独特的音色,表现了项羽被围困时那种气势磅礴的壮烈和多年夙愿未能如愿的遗憾和叹息,以及与虞姬诀别之情、自刎而死的英雄情怀。

古筝曲《茉莉芬芳》是何占豪1991年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的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的。古筝乐器独有的清新、淡雅及透亮、圆润的音色在乐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乐曲旋律委婉优美、清新流畅、感情细腻温柔,将茉莉花开时的各种娇美的姿态和沁人心脾的芬芳美丽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作者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的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意境耐人寻味。创作上,何占豪以严谨的逻辑思维,运用西方的现代创作手法和作曲技巧,采用和声学复调的表现形式,打破了传统古筝作品的创作方式,为古筝作品的创作增添了亮丽色彩,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音乐形象和丰富的音乐语汇,令人耳目一新,堪称现代古筝曲目的典型代表。

个人生活

何占豪之子是旅美小提琴演奏家何岿。何岿4岁学习小提琴,13岁考入上音附中,曾在美国西北大学交响乐团、芝加哥城市管弦乐团等专业乐团任乐队首席,回想自己一路的音乐之旅,何岿说自己是幸运的。“以前小时候会觉得父亲的存在对自己是一种压力,但越长大越觉得,有多少人有这份幸运,可以演奏自己父亲创作的曲子。到后来可以做到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来演绎,还得到了父亲本人的认可,我感到很自豪。”

回想少时在父亲的影响下学琴的经历,何岿坦言自己一开始也并没有坚定学习音乐的心。11岁那年,何岿第一次跟父亲谈判,扬言要放弃学琴。何占豪并没有立即反驳,而是在询问了何岿的学习意愿之后做了条件交换:以前用来练琴的时间之后都用来学数学,并且不再允许拉小提琴。后来按照父子俩的谈判结果实行了一周,何岿就后悔了,自己主动“撕毁条约”,还是乖乖地去练琴了。

在何岿少时的记忆里,父亲一直都很忙碌和辛苦。“我八九点睡觉前,就看着他趴在房间里作曲。睡了一觉早上七八点钟起床再一看,他还是同样的姿势趴在那里作曲,在我的视角里,感觉他连续两周都没睡过觉。”在生活上,何占豪是幽默、随和的,对待学生也十分尽心。何岿回忆,当年父亲的学生经常来家里上课,父亲幽默的话风总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家里一直都很热闹,他经常听着外面大家的上课声就睡着了。以至于成年之后,自己特别不习惯安静的房间,一定要开着电视才睡得着。

谈及父亲给自己的音乐人生带来的影响,何岿说,“父亲首先教会了我真诚待人,在音乐上,他让我知道了情感是音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然,还有一点,做家长要民主。”

如今,何岿10岁的儿子也继承了祖父和父亲的音乐基因,正在学习拉小提琴。“他知道《梁祝》是爷爷的作品,但还没有到可以拉这首曲子的程度。等他再长大一些,琴艺再精进一些,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人物评价

称何占豪是“音乐华盛顿奇才队”一点都不过分。他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虽说是因《梁祝》成名,但主要还是个农村娃娃时就在襁褓中跟着奶奶学唱儿歌。(中国网上音乐学院 评)

何占豪的创作既有“高雅音乐”,也有“流行音乐”,用他的话来说,“只要文化市场需要,我就生产”。因此,他在圈内总是以高产、稳产、效益好为同行所羡慕,他的作品很受欢迎。(中国网上音乐学院 评)

何占豪作为我国音乐界的著名大家,更是在全世界享誉盛名,其对“民族音乐现代化”创作理念的不懈追求,推动了筝乐迈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诸如《临安遗恨》《西楚霸王》《茉莉芬芳》等都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好评如潮。”(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 张磊评)

何占豪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杰出音乐家,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民族音乐瑰宝《梁祝》的主创者。他说,《梁祝》来源于农民,创作它就是为了创作让老百姓能“听懂”的音乐。虽然已经年过九旬,何占豪却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活跃创作的第一线,他说自己的创作围绕着五个字,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吉林网 评)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轶事

为争气学琴

1933年,何占豪出生在诸暨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喜欢跟着祖母去听戏。当时他的祖母是戏迷,每到春节,戏班子就到农村来演出,何占豪的任务就是帮奶奶背一个凳子,位置安好之后就一起看戏。其实他是从小就爱好音乐、喜欢戏曲的,老师也特别喜欢他,希望他将来做个音乐家之类的。但他说要做科学家。因为那个时候叫“科学救国”,所以都想做科学家。

然而,穷困的家庭无力支撑起一个渺茫的科学梦,甚至供不起何占豪继续读书。新中国成立后,何占豪考入浙江省文工团,两年后转入浙江越剧团乐队。正是在这里,何占豪灌了“一肚子越剧墨水”。那个时候西欧国家的交响乐团都是到上海、北京来交流,因为杭州有风景区,到了上海就到杭州来,越剧团招待他们。当时剧团的乐队一共有十一二个人,而对方的乐队有几十人上百人,有交响乐,交响乐里面还有他们的民族乐器手风琴。何占豪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先进,于是就向领导要求,能不能把西洋乐器引进来。

20世纪50年代,浙江越剧团准备引入西洋乐器伴奏,何占豪才刚初识小提琴就开始学习,纯属“半路出家”,不过那时,他心里憋着一股劲,不但要学、还要学好。为了给自己国家的剧团争气,把小提琴这些世界上先进的乐器加到民族乐队里面来,何占豪等人不惜与剧团中的反对者争论,最终吧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等乐器引入了剧团。

《梁祝》缘起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年轻一代音乐人努力探索中国自己的交响音乐道路,上海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格外活跃,从浙江省越剧团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进修班的何占豪当时正是该小组组长。

民族化首先要从作曲开始。“你满肚子的民间音乐,为什么不想办法提炼?”老师一句话点醒何占豪。从小跟着奶奶听越剧、又在越剧团工作过数年的何占豪最终从越剧中获取灵感,先写了一个四重奏版的“小梁祝”。后来邀请作曲系的陈钢加入创作,在老师的指导下,两人将中国传统套曲与西方奏鸣曲式相结合,成功创作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当时同学们一听纷纷叫好,都开玩笑说,这旋律是从哪个协奏曲里抄来的?我说都是越剧里的!来,我唱给你们听。”当年,越剧观众对“尹派”尹桂芳饰演的贾宝玉吟唱的一句“妹妹呀”非常痴迷,每演到此处,掌声、叫好声不断。何占豪反复琢磨这一句起调的吟腔,以此为元素,创作出《梁祝》的主题音乐

2000年,香港电台举办了一次“我最喜爱的十部交响乐作品”评选,《梁祝》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品入选。何占豪很看重这个奖项,因为该奖全部由听众投票选出。在他心里,音乐的终审评委是听众。“一部作品是不是经典,不看它是否得奖,而是看这个作品传播面有多广、影响力有多久。”同年,香港中乐团评选了十首最受欢迎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何占豪改编的高胡协奏曲梁祝》获得了最高票,这首作品正是他此次来港指挥的民俗音乐版《梁祝》。

事业接力

在何占豪工作间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台将显示器竖屏设置的台式机,拐角的另一侧,则是一个电子琴编曲键盘。早在二十一世纪初,何占豪就主动学习用电脑编曲。这位穿过岁月而来的老人,如今仍走在时代前沿,他笑谈道,只需要“费点功夫”。何占豪认为,电脑编曲有很多好处,写好之后它可以放一遍,省去了试奏的成本,而且凭耳朵就可以听出来什么地方错了、什么地方需要改。

2023年,何占豪专门在他的音乐艺术传承中心开办了“大师班”,亲自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筝演奏者讲解、传授。何占豪说自己从来没有退休过,办训练班、学习班,把理念方法都告诉后人。在他的有生之年,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写雅俗共赏的曲子,达到国际的高度,但是老百姓都听得懂、受欢迎的。他曾在采访中提到,音乐事业要像接力棒一样,一棒接一棒地传下去。师从何占豪30多年的宋小璐如今已经是一名古筝演奏家和教育家,她的女儿陈蓓萱也继承衣钵,成为优秀的青年古筝演奏家。讲台之上,90岁的先生与“90后”的陈蓓萱同台授课,一老一少之间,不同的是岁月的沉淀,相同的,是他们正为之全力以赴的宿愿。

为抗疫谱曲

2020年初,由何占豪作曲,张海宁、王静作词的古筝弹唱作品《妈妈!我想你!》正式上线。该曲以女声演唱、古筝伴奏,唱出了一个小女儿对抗疫前线母亲的思念、祝福与担心,以及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在上海市音乐家协会的支持和协作下,何占豪工作室、古筝演奏家罗晶、录音师胡桃源等完成了作品的录制。

《妈妈!我想你!》的灵感源自何占豪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隔空拥抱”。陪着爸爸去送饭的小女孩戴着口罩,站在医院门口,在那群忙碌的身影中找妈妈。终于,妈妈出来了,从年初一到年初七她一天都没回过家,孩子本能想上前抱一抱妈妈,可是为怕接触感染,妈妈忙不迭后退,最终母女俩只能远远地来一个“隔空拥抱”。这一场景不断回荡在何占豪的脑海,每每想起就禁不住落泪,他说:“我想为这对母女写一首歌,想帮小女孩说出对妈妈的思念。”

通俗歌曲并非何占豪的强项,所以创作这首《妈妈!我想你!》,他找了上海音乐家协会帮忙,推荐了张海宁帮忙作词。全曲通过一名抗疫前线女性医护工作者小女儿给母亲的寄语,以童声演唱、古筝伴奏的音乐表现方式,讲述了抗击新冠战“疫”中一个既普通常见又真实伟大的亲情故事。作品以情出发,没有奇特的想象和华美的辞藻,只是借用小女儿的独白,通过古筝的演奏,将小女儿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密密地祝福、切切的担心和对母亲勇敢奔赴前线抗疫发自内心的自豪感,逐渐递进,并通过“抬头望月、低头思亲”这一朴素又浪漫的中国古典主义意境,勾勒出一幅现代月夜思亲图。

耄耋童心

2023年是作曲家何占豪的九十岁寿辰。作为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杰出音乐家,他亲历当代中国音乐发展之路。而今耄耋之年的他,依旧保持着对音乐、创作、民族文化及艺术传承的赤忱热情。

2023年,敦煌国乐“耄耋童心”——何占豪九十华诞庆贺音乐会·济宁站开演。在此次演出中,何占豪亲自执棒民乐瑰宝古筝版《梁祝》,由济宁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郝晓虹领奏,携手90位优秀古筝教师及筝童,再现经典,90筝齐和鸣,共贺何教授90寿辰。一个剧组工作人员介绍说,敦煌国乐“耄耋童心”音乐会的定位是恰当好处的,将何占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和最初开启人生音乐梦想的“童心”结合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巧妙而新奇的创意。

何占豪在采访中提到:“我性格开朗,心态年轻,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在谈到《黄河大合唱》时,何占豪提出,这支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国抗日战争时起到鼓舞作用,后来被音乐家改编为《黄河协奏曲》,内容表现的形式丰富了,多元化的艺术呈现形式,并且融入了民族的和外国的先进的音乐表达形式,从而让作品的感染力更强了。“像《英雄泪》上演,就受到观众的好评,关键是它呈现了我们民族崇仰的英雄主义,洗礼了我们的心灵,是有益于我们的思想品德升华的——追求作品内容健康、阳光、积极和向上是十分关键的。而当下一些音乐作品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让音乐作品过分地沉迷于庸俗化和娱乐化,这是不对的。音乐作品的一个重大责任,还要肩负起教化人的功能。我们的时代和社会,需要一大批昂扬新时代精神的好作品,引领人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书籍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何占豪.网易云音乐.2024-03-22

何占豪.qq音乐.2024-05-06

独家对话90岁作曲家何占豪,耄耋之年仍坚持深夜创作,佳作不止《梁祝》.新闻晨报.2024-06-27

何占豪.香港中乐团.2024-05-22

90岁何占豪:《梁祝》探路 让世界听见中国音乐之美.新华网.2024-03-22

何占豪.香港中乐团.2024-03-22

5位艺术家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新闻网.2024-05-06

“紫藤树下”第二十期|直播预告:“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致敬大国重器特别节目将于11月20日在全省各级媒体线上播出.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2

何占豪与《梁祝》60周年纪念音乐会在北京大学举办.北京大学新闻网.2024-06-03

莫愁女 (1983).豆瓣电影.2024-05-06

相约在凤尾竹下 (1984).豆瓣电影.2024-05-06

国乐大典 第一季 (2018).豆瓣电影.2024-05-06

《梁祝》作者何占豪写了首《妈妈!我想你!》,致敬战疫天使.www.thepaper.cn.2020-03-19

古筝协奏曲《英雄泪》献礼建党百年,88岁何占豪指挥首演_文艺范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网.2021-03-09

星期广播音乐会40年:让古典乐成为每个人都能拥有的美好.今日头条·澎湃新闻.2022-02-24

浙江卫视2024龙年越剧春节晚会 (2024).豆瓣电影.2024-05-06

原标题:《梁祝》奏响长影音乐厅 91岁作曲家何占豪执棒.中国吉林网.2024-06-27

梁祝 何占豪管弦乐作品选辑.qq音乐.2024-05-06

中国民族器乐名家名曲⑦-何占豪作品选辑.qq音乐.2024-05-06

何占豪.qq音乐.2024-05-06

二泉映月.qq音乐.2024-05-06

何占豪.中国网上音乐学院.2022-01-06

先生丨何占豪:一生只写百姓能听懂的音乐.央广网.2024-06-27

90岁何占豪:《梁祝》探路 让世界听见中国音乐之美.新华网.2024-06-03

《梁祝》作者何占豪写了首《妈妈!我想你!》,致敬战疫天使.澎湃新闻.2024-06-27

战“疫”新歌源自一个“隔空拥抱”,何占豪:我为当代年轻人骄傲.新民晚报.2024-06-27

耄耋童心,豪迈精神!——专访著名音乐家何占豪教授.中国音乐网.2024-06-03

何占豪古筝独奏 重奏 合奏曲选集.豆瓣读书.2024-05-06

何占豪古筝协奏曲选集.豆瓣读书.2024-05-06

何占豪音乐作品选.豆瓣读书.2024-05-06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豆瓣读书.2024-05-06

梁山伯与祝英台.豆瓣读书.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