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
魏国,又称古魏国,西周时期分封诸侯国,国君为姬姓,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所灭。
有关魏国的史料较少,据《左传》《史记》记载:自夏朝起,魏地受周人统治;至商朝崛起,魏地失去了周人的庇护。直到姬发克商建立周代后,周王室分封诸侯国,王室子弟姬氏成为魏国首任国君,仍以“魏”为国号。在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献公为开拓疆土,亲率大军消灭了魏国。随后晋献公以毕万有功,将魏地赐给他。毕万以封地为氏,魏氏由此而来。毕万后人魏文侯于战国时期建立新魏国。
魏国与晋国、秦国接壤,遭两国侵扰,战争不断导致魏国徭役繁重。魏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纺织业、手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诗经·魏风》是采集于古魏国的民歌,彼时魏国百姓所受经济剥削和兵役负担非常沉重,因此“魏风”大多数反映了百姓反抗剥削和兵役的呼声。
国名考证
对于魏国国名的由来,古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解释。据《左传·闵公元年》记载:“魏是大的意思。”而古玺及《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均以“魏”作“巍”,称:“巍,高大的意思。称山为高,称物为大。”当时的古魏国地处中条山的西端山下,其地有雪花山、五老峰,相对高度皆在180米以上,气势雄伟,堪称“高大”,即“巍”也。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魏国,将魏地赐予毕万为封地,毕万以封地为氏。之后魏、韩、赵三分晋国,魏氏建立起战国时期的新魏国。
历史沿革
有关魏国的史料较少,据《左传》《史记》记载:自夏朝起,魏地就受周人统治;至商朝崛起,魏地失去了周人的庇护。直到姬发克商建立周代后,周王室分封诸侯国,王室子弟姬氏成为魏国首任国君,仍以“魏”为国号。在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献公为开拓疆土,亲率大军消灭了魏国。随后晋献公以毕万有功,将魏地赐给他。毕万以封地为氏,魏氏由此而来。毕万之子武子,跟随晋公子晋文公流亡国外,重耳继位后,命武子承袭魏氏的封地爵位,治所设于魏地。到了魏桓子时期,他联合韩康子、赵毋恤三分晋国。之后魏桓子之孙魏文侯建立起战国时期的新魏国。
疆域范围
姬发分封诸侯国后,魏国的疆域经调整后,占据了今山西省城县的中、东部。
国情制度
政治
魏国长期处于大国的压制下,战争不断,曾长期受邻国晋国的侵扰,周桓王时期还曾因收留苪伯遭周王室、秦国围困。魏国徭役繁重,统治者甚至昏庸无能,诗经《魏风·硕鼠》《魏风·伐檀》《魏风·陟》都曾记载魏国上层尸位素餐、对劳动者进行残酷剥削和压榨。
外交
古魏国北与晋国相邻;春秋之初,秦国领土向东扩张,占领了西周王故地,魏国又西与秦国接壤。因此,魏国常受到晋国、秦国的侵夺。
经济
根据《毛诗·魏谱》《汉书地理志》的记载,魏国当时可能处于晋西南一带,该地区彼时气候温暖湿润,草木茂盛,生长着大量的可供人类采集、猎取的野生植物、动物。土质绝大部分属绵土类或黑垆土,这种土质便于开垦和耕种,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准备了很好的条件。
从《魏风》来看,当时魏人种植的农作物有黍、麦、桃树、枣树等,一位奴隶主的粮食可达到“三百”“三百億”“三百”,还有桃园、枣园,可见农业的发达。在《魏风》中还描写了“十亩之间”“十亩之外”的大片桑园,从中可推测当时的养蚕和纺织业是较发达的,周代出土的殷代青铜器的花纹中就有“蚕纹”,其形象是“身体屈曲蠕动若蚕”。
《魏风》中还提到了魏人的手工业。《魏风·葛屦》的“要之之”中,“要”指测定男士的相关部位的尺寸,以确定衣裳各个部分的规格,因材利用,放匀线裁剪;“襋”指缝衣裳的过程要用到的一种具体针法。《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 “坎坎伐辐兮” “坎坎伐轮兮”这些诗句展现的是魏人造车的过程,从中可知魏人掌握了造车的方法。
文化
《诗经·魏风》是采集于古魏国的民歌,彼时魏国百姓所受经济剥削和兵役负担非常沉重,因此“魏风”大多数反映了百姓反抗剥削和兵役的呼声。这些诗歌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生活画卷,抒发了诗人的真情实感。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如以硕鼠指代贪官污吏,《离骚》及《九章》中忧愤深广的作品也受到了《魏风·园有桃》的影响。
同时,《魏风》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获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影响了后代文学的创作。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范成大《望海亭》、白居易《至夜思亲》等作品,其构思从对面着笔,与《魏风·陟岵》一脉相承。
考古发现
古魏城遗址
古魏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古魏镇北,是两周时期古城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略呈方形,边长约1150米,方向近正南北向,地表上残存城墙基槽宽约13~15米。地面可见城墙最高处约7米。城墙夯筑,夯打方式较特别,下部分为内外两重,上部则成一体。城址内东南、西北、东北三个城角保存较好,东墙与南墙尚存可能是城门的缺口。城墙转角外侧有月牙状的夯土台,残高约1米,有如马面,可能与防御设施有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内曾出土数批青铜器,并清理过10座墓葬,属春秋中晚期。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城东北的柴村曾有两批青铜器出土,上限可到西周中期,下限则为春秋早期。根据城内出土的陶器、瓦当、板瓦等遗存判定,古魏城始建年代至少在春秋中期,是否还会更早尚待进一步验证。城北中部有少量汉代堆积,说明城址使用下限可能在汉代。
出土文物
叔向父在1979年7月出土于芮城县城关镇柴村庙后沟的墓葬中,现收藏于芮城县博物馆。叔向父簋圆腹有盖,腹侧有二兽首衔环耳(一环缺),圈足下有三长方形直足。盖顶为喇叭口形捉手,捉手下端有二对称的半圆形穿孔,器盖与腹部通体饰瓦纹。通高22.7厘米,腹径21.3厘米,圈足下三直足高3厘米,器内底部铸铭文三行共15字,铭文左读为“叔向父为备宝簋两,宝鼎二,宿孙子宝”,铭文风格洒脱秀丽,在文字的笔画交接处将笔道加粗,略呈星状装饰。
据考古专家考证,,叔向父簋还见著录于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这件器物的造型特征与郭沫若所收录的叔向父簋基本相同,都属于西周晚期的厉王时期。西周初期在苪城县有两个被周王分封诸侯国,一为苪国,一为魏国。古魏城遗址正好在柴村庙后沟西南1公里处,可推出羊舌肸父簋属西周晚期魏国之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