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体真鲨
暗体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obscurus)为真鲨科真鲨属的鱼类,200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入易危物种。
形态特征
出生时的体长为70-100厘米。雄成鱼长280-340厘米,雌成鱼长257-365厘米,最长逾400厘米。体纺锤形,躯干粗大,向头、尾渐细小。头平扁,头长约为全长的1/5-1/4。尾长稍短于头和躯干长,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平扁,背视广弧形,前缘钝圆,侧视尖突;口前吻长为头长的1/3,鼻孔外缘至吻端距离约为鼻孔内缘间距的3/5。眼圆形或亚圆形,较小,眼径为鼻间隔的1/4-3/10,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为近,其前缘稍后于口前缘,瞬膜发达。鼻孔颇宽大,斜列,外侧位,距口端比距吻端为近;鼻孔内缘至口前缘的距离约为至吻端的1/2,前鼻瓣几平直,后部无明显突起,后鼻瓣不分化,鼻间隔宽,为鼻孔长的3.6-4.2倍。口大,弧形,口宽几与口前吻长相等或稍长,为口长的1.5-1.8倍。口闭时不露齿,唇褶短小,只见于口隅处,口闭时几完全隐蔽,上唇褶比下唇褶稍长,为眼径的3/10-4/10。上颌齿宽扁,三角形,基底宽,边缘具细锯齿,正中齿齿头直立,第一、二齿直立,边缘几平直或微凹,自第三齿起齿头外斜,外缘近基底处具一凹缺,第一至第九或第十齿最大,大小约等,之后渐短小,最后1或2个最小;下颌齿狭三角形,直立,基底宽,边缘锯齿缘较上颌齿更细,正中齿1个,较小,第二至第六或第七齿最大,之后渐短小,最后2或3个最小。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中大,中间3个较宽,约为眼径的2倍,第一和第五鳃孔较小,约为眼径的1.5倍;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盾鳞具3棘突3纵嵴。
背鳍2个;第一背鳍颇大,其基底中点距胸鳍较距腹鳍为近,起点约与胸鳍里角相对,基底长与垂直高几相等,垂直高稍大于头长的1/3,上角钝尖,后缘凹入,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约与臀鳍起点相对,基底长短于臀鳍基底,上角钝圆,后缘微凹,下角延长尖突,长为垂直高的1.7-2.3倍。背鳍间隔正中具一低而明显的纵行皮嵴。尾鳍颇宽长,为头长的1.2-1.3倍,稍大于全长的1/4,尾椎轴上翘,上叶只见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后延,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接,尾端圆突,后缘微凹。臀鳍大于第二背鳍,其基底长为后者基底长的1.2-1.4倍,后缘深凹,外角钝尖,里角延长尖突,长稍大于垂直高,尖突末端稍前于第二背鳍延长尖突末端,距尾鳍起点距离约等于眼径,起点距腹鳍基底后端与距尾基几相等。腹鳍比臀鳍大,位于两背鳍间的下方,近方形,外角钝圆,大于直角,里角钝尖,后缘微凹,起点距臀鳍起点较距胸鳍起点为近,其后端至臀鳍起点距离大于臀鳍基底长。胸鳍颇宽长,镰形,后缘深凹,外角钝尖,里角圆突,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端下方或伸达背鳍后角中部下方。体背侧灰褐色,腹侧及腹面淡色;背鳍和胸鳍黑褐色,其他各鳍褐色。
生活习性
暗体真鲨是肉食性动物,以鱼类,鲨鱼和鱼,甲壳亚门,章鱼,鱿鱼,十腕总目,海星纲,藤壶,鲸目肉为食。虽然暗体真鲨很少攻击人类,但是因为它体形较大,且倾向于居住在沿海水域,所以它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暗体真鲨有高度迁徙性,夏季向北迁徙,冬季向南迁徙。雄鲨和雌鲨同时进行季节性迁徙,南非海岸,未成熟的黑暗鲨鱼还进行性别隔离的迁徙,雌鲨向北移动,雄鲨向南移动。然而,季节性迁徙和性别隔离迁徙同时进行,使得这种现象更为复杂。再加上一些鲨鱼在夏季有着进入更深水域的趋势,使得迁徙进一步复杂。成年暗体真鲨有着广泛而多样的饮食,主要包括硬骨鱼纲、鲨鱼和鳐总目、头足纲,偶尔也包括甲壳亚门、海星纲、苔藓虫、绿海龟、海洋哺乳动物、腐肉和垃圾。成年暗体真鲨没有明显的天敌,但幼鲨会受到其他鲨鱼的捕食。
栖息环境
暗体真鲨属暖温带和热带近海上层鱼类,栖息于浅海近岸水域到外大陆架和邻近的海洋水域幼鲨活动于沿岸,成鲨则活动于外海,倾向于避开低盐度地区,很少进入河口,深度可达400米处。
繁殖
暗体真鲨春季在大西洋西部配种,卵胎生,具卵黄囊胎盘,一胎可产下6-14尾幼鲨,16个月后产下6-10尾幼鲨,长度85-100厘米。这种鲨鱼是胎生的,繁殖周期为三年;雌性在经历了22-24个月的妊娠期后会产下3-14条幼鲨,之后会休息一年才再次怀孕。由于繁殖速度缓慢,暗体真鲨对人类造成的种群减少非常脆弱。
分布范围
暗体真鲨分布于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巴哈马、伯利兹、巴西、佛得角、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萨尔瓦多、法国、危地马拉、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洪都拉斯、意大利、日本、利比亚、马达加斯加、墨西哥、莫桑比克、尼加拉瓜、巴拿马共和国、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南非、苏里南、美国(亚拉巴马州,加利福尼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佛罗里达州,格鲁吉亚,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密西西比州,新泽西州,北卡罗来纳州,罗得岛州,南卡罗来纳州,得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委内瑞拉、越南、撒哈拉沙漠西部、也门等地。暗体真鲨的分布范围广泛,但在热带和温暖温带水域中断。它喜欢生活在大陆海岸线附近的水域,喜欢的水温为19-28摄氏度,避免盐度低的地区。
种群现状
因为暗体真鲨非常低的增长率,使这个物种成为极易受伤害的脊椎动物。同时这个物种的难于管理和保护导致其死亡率极高。鉴于该物种的固有脆弱性非常高,且部分区域的捕获量有显著的下降,2009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这种鲨鱼评定为全球濒危物种,美国东部海岸的种群数量已经下降到1970年代的15-20%。这种鲨鱼因其鳍而备受商业渔业青睐,鳍被用于制作鱼翅汤,肉、皮和鳕鱼肝油也备受推崇。
用途
主要以底拖网及流刺网捕获,经济价值高。肉质佳,可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维他命及油;剩馀物制成鱼粉。
物种危害
暗体真鲨由于其体型庞大且产于浅海沿岸,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尽管它们与人类的互动很少。它们经常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的海滩网计划中遇到。
近种区别
暗体真鲨属经常与加拉帕戈斯真鲨(Carcharhinus galapagensis)混淆。这些物种过去已经杂交,这意味着使用传统的分子条形码方法无法区分它们。它们的外部形态在表面上非常相似,但是它们具有不同数量的尾椎前骨,以及成熟期的明显的差异。它们还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其中暗体真鲨最常见于大陆边缘,而加拉帕戈斯真鲨更喜欢近海岛屿和海山。
暗体真鲨也与其他种类的真鲨鱼相混淆,尤其是镰形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和阔口真鲨(Carcharhinus plumbeus)。暗体真鲨背鳍圆形低,胸鳍大,背鳍脊小,第一背鳍起源于或略高于胸鳍的自由尖端,第二背鳍具有自由的尖端长度,很少比鳍片高度的两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