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沙漠侏儒仓鼠

沙漠侏儒仓鼠

沙漠侏儒仓鼠(学名:Phodopus roborovskii),又名小毛足鼠或罗伯罗夫斯基仓鼠,俗称老公公鼠,为仓鼠科毛足鼠属的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甘肃祁连山沙拉果勒河上游。该物种最早由俄罗斯探险家弗谢沃洛德·伊万诺维奇·罗伯罗夫斯基记录,并于1903年由康斯坦丁·萨杜宁发表。荒漠毛跖鼠夜行性动物,野生的小毛足鼠体重一般约18-25克。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是沙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小毛足鼠常作为宠物饲养,是所有的宠物地鼠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可以活约三到三年半左右。家养的小毛足鼠体重最多可达到40g。

形态特征

体长65—100mm,通常不超90mm。眼较大;耳大而长圆,耳长与后足长近相等。四肢短小,一般仅微长于被毛之外。体背淡灰驼色或灰驼色。头背部色较深,体背之臀部颜色较淡,呈浅淡的驼色,至尾上部接近白色。背毛基黑灰色,中段为浅淡的白色,向毛尖灰驼色渐加深。多数背毛毛端部为浅驼色,少数毛端黄色;杂有稀疏的长于其他体毛的黑色长毛,在臀部较为明显。眼后上方与耳之间具一明显的白色毛斑。白斑之后,耳外侧前方具一块略呈灰色的毛区。耳廓内部被稀疏的白毛,耳背面上方毛黑色,下方黄白色,耳背面基部纯白色。腹面纯白色,在体侧的大部亦为白色。白色腹毛与背毛的灰驼色分界明显。一般较平直,但在前肢和后肢部位的背毛灰驼色向下延伸,使前肢的前后呈明显的白色斑。四肢纯白色,前后足的背面均被白毛。部具白色短的密毛。前足拇指处裸露,掌垫大而明显。

颅骨较窄而长,背面稍隆起,最高处在顶骨前部,而不同于黑线毛足鼠最高处在额骨部位,因而使头骨上缘显低平。吻部尖,较黑线毛足鼠短。鼻骨前端略向上平伸。鼻骨近长方形,而后端略窄。额骨平宽,额骨前部的眶上嵴较明显。顶骨稍隆起。顶间骨发达,呈三角形。枕骨向后突出。颧弓不特别外张,略宽于脑颅,平行向下后方延伸。门齿孔较小。腭孔较宽,其后缘不达M1水平线。听泡小而低平,其前内角向前生成小管状,达翼骨突起的后方。听泡间距离大于翼骨间距离。齿骨的冠状突,角突较黑线毛足鼠不明显。

牙齿大而略成长方形,上颌门齿较细小,两门齿基部靠近成一直缝。 M1具3对齿尖,第1对齿尖与其后2对齿尖距离基本一致。M2具2对齿尖,M3较小,两对齿尖,第2对齿尖小,相互靠近。

栖息环境

荒漠毛跖鼠主要栖息于荒漠、半荒漠及干草原的植被稀疏的沙丘地带,或沙丘间的灌丛。荒草地和农田中亦有发现。

生活习性

性情温顺、反应灵敏、擅于奔跑。多夜间活动,在傍晚和黎明时活动最为频繁。活动范围较小,距洞口一般不超过50m。常打洞于沙丘斜坡处。洞口小,约4cm。洞口一般1—2个,有鼠居住时,多将洞口用细沙堵塞,但凹入口内,成一小坑,易识别。洞穴结构简单,一般不分支,偶有2个分支。洞道直径大于洞口。洞深约50—100cm,末端有一个圆形而膨大的巢室。巢内铺有枯叶和其他絮状物。食量不大,但对所遇食物却尽可能用颊囊盗回洞中贮藏。食性复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昆虫,特别是甲虫内蒙古自治区资料指出,植物种子占78.6%,其他全为枝叶。有时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几近相等。一般以植物种子、果实和根、茎、叶为食,有贮粮的习性,把食物贮存在仓库中。不冬眠,冬季也较频繁活动。

分布范围

小毛足鼠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俄罗斯联邦。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陕西省青海省、内蒙古、甘肃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新疆。

繁殖方式

荒漠毛跖鼠从3月份开始繁殖,至9月,个别的可达10月份。妊娠期约3周,每胎4—8只,5、6月份为繁殖高峰。

人工饲养

适合条件

禁忌

保护级别

小毛足鼠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种群规模大,分布范围广。没有发现种群数量下降,也没有已知的广泛面临的主要威胁。因啃食固沙植物,对固沙工作造成一定危害,个别地区危害较严重。身体偶有蚤类寄生,但对人类流行病传染不明显。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