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泉寺
位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关索岭半山上,距关岭县县城约3公里。修建年代不详。因寺有“马刨泉”、"刀把泉"而得名。泉水甘冽如琼浆,古有“半岭琼浆”的美称,属关岭古八景之一。
故事传说
一天,关索在追击叛军的过程中来到一座高山峻岭上。当时,正值中午,烈日炎炎,将士战马干渴难耐。这时,关索的战马突然挣脱缰绳,使劲朝一堆乱石猛刨,正在将士疑惑的时候,“哗”的一声,一股清亮的泉水从乱石中喷涌而出。奇迹的出现,把将士们惊呆了,欢呼的高喊:“马刨出水来!马刨出水来了!”都朝泉水蜂拥而去,可是马说什么也不让将士们接近泉水。它喝饱了水,竟然还在泉里撒了泡尿。关索见状,气得胡子上翘,顺手就给马一鞭子。吗跑到坎子上,望着关索直叫。看到马幸灾乐祸的样子,关索气愤的取出战刀,用刀把往凹地里猛的一戳,说:“马能刨水,人就不能?”说来也巧,果真有水慢慢浸出湿润了刀把附近的泥土,关索再用战刀往浸水处一通,水便顺着抽出的刀汩汩而出。将士们放开肚皮,痛饮了一番,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夺下了山顶关隘。
后人就将关索驻扎过的山岭叫关索岭,也即今天简称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同时,把马刨出的井,叫做马刨井,把关索刀把出的井叫刀把井。刀把井的水,清爽甘冽,提神壮胆,马刨井的水,又苦又涩,喝了会变哑,于是人们又将其称为“哑泉”。
因系“关索遗迹”,后人建“双泉寺”纪念之。泉水双流区,终年不断,大雨不涨,干旱不消,名传千古。
雅士诗词
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西林觉罗·鄂尔泰有五言诗赞曰:
岭开传汉代,树老自何年?
寺出层云外,泉流古佛前。
花落浮涧水,飞鸟破溪烟。
独坐幽篁里,悠然憩众缘。
州志文记
《永宁州志》卷三记载:“索。蜀汉寿侯尔,从蔡武侯南征有功,土人祀之。山半有马跑井,相传索统兵至此,渴甚,马刨地出泉故名。又有哑泉,饮之能令人哑,立石以戒行者。水深二寸许,大旱不消,大雨不涨,令用大盘石覆之。”
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写道:“从桥(渭源灞陵桥)西度,是为关岭桥。越桥,即西向拾级上,其上甚峻。二里,有观音阁(今之双泉寺)当道左,阁下石池一方,泉自其西透穴而出,平流池中,溢而东下,是为马跑泉,乃关公遗迹也。”
景观现状
寺建于方形高台上,高台为巨石垒成,驿道由台东县下经过,斜插西南角盘旋而上。寺背西面东,紧依关索岭,关索岭由北向南绵延数十里,犹如屏障。寺四周有青石墙,其上附满青苔。石拱山门,宽两米,高三米,门上主匾刻“双泉寺”,宋体,高尺许。门前有石桌、石凳、石台。离大门两米有池一方,长十米,宽两米,水清能见底鱼石草,中间有石板小桥。殿后亦有水池,池中睡莲数株,由茎及叶摇曳而上。前后水池由经凿的圆石孔相通,左右各一,水口在水下。水从后池西边石缝中透出,经圆石孔注满前池,再向东由台下石孔流出。
前后水池暗流相通,水流潺潺,廊檐缦回,竹菊山石相映成趣,灰墙青石配以周边云雾、幽壑、山泉、高树,更显清静幽雅。烹茶煮茗,透窗而南可见飞鸟,北可观流云,东看日出,低俯深涧,以有限空间造无尽之景,选址之精准,设计之精巧,构思之奇妙,深得园林设计之精髓。
可惜这一盛景佳地,在大跃进中被毁,至今尚未修复,仅余“双泉”长流不息,颓垣断壁哀婉低叹。
周边景点
由双泉寺沿驿道上行两里关口处,为御书楼,楼前曾悬挂有康熙帝御笔题词——“盘江铁桥”,今仅存废墟。
双泉寺以北约五里,一河横切关索岭而出,形成关岭七级大瀑布,雄浑壮丽。大瀑布以下,一练飞跨长江,是沪昆高速铁路的必经之处——坝陵河大桥。在东边谷底,曾有四孔石桥,称关岭桥,亦称桥,桥两边有数百年黄树两株,为关岭古八景之一,现只留下残桥两孔,每当晴初月夜,便可卧看“残桥夜月”的美景。隔谷相望,东南山顶是“神秘红岩天书”,至今无人破解,东北是伟岸奇特的鸡公背,越过鸡公背,便是中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 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