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乡
昙华乡位于云南省大姚县境中部,隶属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地处大姚县北部,东连六苴镇,南抵新街镇,西靠石羊镇,北接桂花镇。行政区域面积199.3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为7602人。昙华乡以盛产葱木、脱毒洋芋、薄皮核桃、野坝子蜂蜜而闻名。1950年—1957年,属盐丰县第三区;1988年,改昙华乡。截至2020年6月,昙华乡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松子园。2019年,昙华乡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简介
昙华乡生态环境优美,曾于2006年申报为云南省生态乡镇;民族文化绽放,是早于美国玛雅历法5000多千多年的十八月历的发祥地,是彝剧诞生地,是梅葛的故乡,是咪依噜的故乡。
地理环境
昙华乡位于大姚县县域中部,距县城公路里程45公里,处东经101°7′30″—101°18′45″,北纬24°52′30″—25°02′45″之间,跨经度11′15″,跨纬度10′15″,北接桂花,东接六苴,东南接新街,西接三台,西南接石羊,东西最大横距1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5公里,
全乡以冷凉湿润亚高山林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12℃—14℃,雨量充沛,集中在5—10月,常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霜期约为160天。
行政区划
全乡辖7个村委会,53个村民小组,7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7822人(2017年)。
全乡国土面积197.26平方公里,辖昙华、赤石岩、麻秸房、子米地、小兴厂、海古簸7个村委会,53个村民小组,乡级机关驻地昙华松子园村,昙华集镇是昙华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昙华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山区乡,全乡有4种民族。其中:彝族6681人,占总人口的85.9%,主要分布在昙华、麻秸房、子米地、菜西拉四个村民委员会;汉族1098,占总人口的14.1%;傣族1人,僳族1人。2008年末,农民人均收入1492.00元。
人文地理
彝族服饰
昙华是“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发祥地,《彝剧》诞生地,咪依噜的故乡,文化之根渊源流长,底蕴丰厚,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美,彝族民居、彝族服饰、饮食文化、民族风俗至今保持还相对完整。传统节日“插花节”名扬海内外,被列为世界一百个著名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境内的昙华寺早在明末清初其佛权就有一统三县(瑶池、盐丰、姚安县)的说法。1993年昙华乡被省民族艺术研究所命名为“咪依噜的故乡,彝剧诞生地”;1997年昙华山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堪称为“中国维也纳的森林”;2000年昙华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2001年昙华乡被楚雄州委、州政府列为全州民族文化建设乡之一;2002年获州委、州政府“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奖。
发祥于昙华的“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观察、发现、总结出来的计时规律,属物候历。它把每年定为365天,分为十八个月,每个月分为20天,一年的最后五天作为祭祀日;以物候的形式每个月又以花草、虫鸟、禽兽等动植物命名,把十八个月的划分与大自然物候变化相联系,它的形成融入了天文、地理、自然等科学知识,在当时就能以物候表象较为准确地记述和客观反映气象变化特征和物候表象,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较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经著名的彝族文化研究专家刘尧汉教授考证,源于昙华的“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早于美国墨西哥玛雅历法五千余年。
彝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中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渊源流长。昙华彝族有着历史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昙华是彝族的俚颇支系聚居地之一,其彝族服饰以手工刺绣延续至今,其做工精细,色彩艳丽,花样繁多,极具开发潜力。
明末清初著名彝族文人高奣映在昙华山天生地就的大砂石上留下了众多石刻、浮雕,他的诗作文章思想性很强,被学术界誉为明末清初与王夫之、顾炎武等齐名的五大思想家之一。高映以一手舒畅流利的石刻文字赢得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睐。
昙华是《彝剧》诞生地。其《彝剧》创始人杨森是土生土长的昙华人,早年他就在昙华创办了民间文化俱乐部,组织民间文艺演出,上世纪70年代中期,杨森曾参与国家民族文化代表团东渡日本演出,以纯朴、爽直的演艺风格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受到海内外的好评,曾获国家文化部组织的西南文艺汇演奖。他的文艺演出代表作《半夜羊叫》一举开创了彝族剧目的先河,《彝剧》因此而诞生。
文化
昙华插花节
昙华咪依噜故乡的,传说咪依噜是一位美丽、善良、勇敢的彝族姑娘,她为除暴安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彝族人民为了纪念她,每年农历二月初八都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把象征彝族人民美好生活的马樱花插在头上、房门上、田地间、畜圈门上来祭奠她。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也就成了当地彝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插花节。插花节期间马樱山茶烂漫,海内外宾朋云集,尽领昙华彝乡风采,感受彝族风情,探研彝族文化,与昙华乡人民欢度“插花节”。
昙华民间的婚丧嫁娶习俗极具神秘色彩,十八、九岁的少女与父母分居独自在自己的闺楼上(彝家叫草楼),恋爱的男青年,通过试婚的方式双方愿意共同生活后确定其婚姻关系。婚姻关系一旦确定,家庭随之建立,不再举办结婚仪式。他们奉行的是办丧不办喜,人死后将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3天以上的奔丧期由毕摩主持对死者的哀悼和敬奉。这一习俗一直沿续到今天,当地彝族对饮食文化也有很多讲究,如火烧阳芋、荞巴巴蘸蜂蜜,做法独特,自己酿造的小甄酒味道也十分醇正。当地彝族男女老少皆爱喝酒,常以饮酒为他们舒筋活血,消除疲劳,为抵御风寒,还有温酒敬贵客的习俗。当地彝族还善于茶道,当地的松子茶味道清醇,色香俱全。火是他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家的火塘都设在堂屋中央,火塘旁安有火神灵位,火塘里的火不能熄灭,火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旅游
昙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由于海拔高差大,立体型气候特征明显,植被呈带状分布,可谓“一山有四季,五里不同天”自然景观秀美,山青、水秀、石奇、箐深。“神功造群峰,铁壁纵横,石奇箐深,昙谷五龙飞瀑,风涛林醉,彝山展娇颜”便是昙华的真实写照。境内有著名的佛教圣地昙华寺,鼎盛时期纳僧近百人。千柏林、鬼门关、奈何桥,蒸人甄子煮人锅和昙谷五龙瀑布群、照壁山、生殖岩、天仙园等多处景点,都蕴含有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从千柏林到昙谷五龙瀑布群一线,有鬼门关之幽狭,奈何桥之险竣,蒸人甄子煮人锅的诡秘,望乡台和封都城的怪异和生殖岩的天然。
经济
全乡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乡党委工作思路和年初人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积极挖掘发展潜力,确保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784.83万元,比上年增加69.16万元,增长4.03%;农业总产值达3056.52万元,比上年增加173.01万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4元,比去年增加59元,增长5.02%;完成地方税收收入5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5.1万元的156.5%,完成县下达任务数45万元的121.78%;粮食总产量2629吨,比上年增加21吨,增长4.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
农村经济得到新发展。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三农”工作,抓好子米地拉乍们州级试点工作,投资15万元修建了文化室、篮球场、厕所、村庄道路和饮水管道,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突出抓好产业培植,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粮食
粮食生产得到巩固。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合理布局粮经作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420亩,经济作物4026亩,粮经作物种植比例为4.8:1,其中种植水稻791亩,玉米1869亩,马铃薯6532亩,实施玉米、白菜立体间作套种100亩,兑现种粮农民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资金73848元。
烤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严把烤烟生产环节关,实现了烤烟生产提质增效,共完成收购任务20万公斤,比上年增加4万公斤,实现产值208.12万元,比上年增加42.35万元,增长25.5%,其中完成指令性计划16万公斤,均价为12.15元,比上年提高0.19元。
畜牧业
畜牧业稳步发展。抓好畜种改良,发展规模养殖,全乡共有各类规模养殖户104户,年内生猪存栏3777头,出栏4250头,同比增长9.1%;肉牛存栏4103头,出栏760头,同比增长6.9%;山羊存栏14675只,出栏7210只,同比增长2.7%;家禽出栏17990只,同比增长12.5%;肉类总产量630吨;完成猪品种改良130胎,举办科学养畜培训班7期,共培训292人次;加大畜禽疫病防治力度,春防常规免疫密度达96.1%,W病免疫密度达100%,狂犬病免疫密度达78.2%。
林业
林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年内培育核桃苗5万株,新植核桃1200亩,集约化经营750亩,新建核桃烤房183座,全年核桃产量达246吨,比上年增产20吨,均价22元,产值541.2万元;新植花椒100亩,树葱100亩;加强对2865亩退耕还林的管护,兑现退耕还林补助772000元;认真落实民用材限量采伐审批制度,严格执行“三定”、“三不准”规定,切实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天然林保护成效明显;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完成了子米地村委会拉乍们小组74户和麻秸房村委会排苦拉小组22户节能改灶。
人口民族
昙华是典型的彝族聚居高寒贫困山区乡,常住人口7822人(2017年)。
社会
文化事业
积极推进以教师聘任制、校长公选制、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综合改革,“两基”成果和“普实”工作得到巩固提高,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文体活动,大胆探索多媒体教学,中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100%,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去年中考上高中录取线14人,中考成绩居五大山区中位线水平。我乡共有16所学校,其中:1所中学、3所完小;有专任教师总数78人,其中中学教师30人;有普通初中在校生302人,小学在校生450人。
全乡成立了3支农民业余文艺队,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成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民族传统节日—“中国·昙华·插花节”。积极筹备县第四届农民文艺汇演和农民体育运动会,彝族原生态舞蹈《彝山情》获优秀新剧目奖和编导奖,表演唱《昙华山好地方》获新剧目奖,彝剧小品《换地》获剧目创作奖,男女篮球位居第七名,充分展示了昙华绚丽多彩的彝族文化和体育竞技水平。
医疗卫生
全乡共有1所卫生院,7所村卫生室;共有技术人员14人,其中卫生员8人,主治医1人,职业医师3人,护士2人;医疗用病床6张。2006年全乡共有7095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6.9%。
获得荣誉
2017年12月17日,昙华乡获评2017中国最美村镇社会责任奖。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昙华乡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
【权威数据】大姚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公报正式发布._腾讯新闻 大姚县统计局.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