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噶达瓦节
萨嘎达瓦节又称佛吉祥日,是拉萨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在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举行。
相传藏历4月15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日、涅日、成佛日,为了纪念并庆祝这个日子,便有了“萨嘎达瓦节”。每年这个时候,藏族民众会以各种方式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并发放布施,周济穷人,积德行善。
萨噶达瓦节的主要活动是转经。所谓转经,就是按一定的线路做环形行走,是进行祈祷的一种形式。萨嘎达瓦节会持续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群众,都要以转经、烧香、吃斋饭、放生等形式纪念他们心目中的佛祖释迦牟尼。
1959年以后,萨嘎达瓦节逐渐演变成为群众性的节日,成为藏族人民春夏游园和预祝农牧业丰收的节日。
历史沿革
节日起源
藏历四月,俗称萨嘎达瓦,又称为氐宿月,相传藏历4月15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日、涅槃日、成佛日,为了纪念并庆祝这个日子,便有了“萨嘎达瓦节”。每年这个时候,藏族民众会以各种方式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并发放布施,周济穷人,积德行善。关于萨嘎达瓦节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市的日子。
节日变迁
1959年以后,萨嘎达瓦节逐渐演变成为群众性的节日,成为藏族人民春夏游园和预祝农牧业丰收的节日。每年这天,拉萨的藏族民众,会成群结队汇集到龙王潭(宗角禄康)过林卡或开展娱乐活动。萨嘎达瓦节会持续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群众,都要以转经、烧香、吃斋饭、放生等形式纪念他们心目中的佛祖释迦牟尼。
活动与仪式
流行地区
萨嘎达瓦节是拉萨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在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举行,萨嘎达瓦节会持续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群众,都要以转经、烧香、吃斋饭、放生等形式纪念他们心目中的佛祖释迦牟尼。1959年以后,萨嘎达瓦节逐渐演变成为群众性的节日,成为藏族人民春夏游园和预祝农牧业丰收的节日。
转经
转经,就是按约定即成的环形线路行走、祈祷的一种藏传佛教形式。节日当天,一个个人急步匆匆地走来又走过去,不相互寒暄,只留下诵念“嘛呢”(六字真经)的嗡嗡声浪。
转经的人流中,每个人的左手,或拨着佛珠,或着经轮,边走边不停地捻动佛珠、摆动经轮,右手拎着的是糌粑口袋,胳肢窝下还挟有侧柏枝。人人口中反复诵念“唵嘛呢叭咪吽”。转经队伍中,不时有绵羊在尾随主人转经。它们是过放生的神羊,颈背上系着一束五彩吉祥布条,就似佛祖赐给的身份证,告诫世人不得伤害。
布施
对于藏族而言,萨嘎达瓦节历来沿袭着富人接济穷人的传统。据说萨嘎达瓦节会持续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群众,都要以转经、烧香、吃斋饭、放生等形式纪念他们心目中的佛祖释迦牟尼。而在宗教吉日放生,更是一件善事。因此在拉萨河,人们集结了壮观的放生队伍。
行善,是萨噶达瓦节的特色,所以在这特殊的节日里,拉萨市沿街随处都可看到磕长头的信徒, 也许是单纯的积福,但有的更是为了完成心中的某个愿望。
在藏历的四月十五日,是行善的高潮日,凌晨开始,就有人做布施,这天只要遇到乞讨之人,无论其身份是僧侣或是乞丐,藏族都会非常乐意施舍的,很多贫困之人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一天的好日子,萨噶达瓦节也因此有了另外的称呼:穷人节。
转林廓
在萨嘎达瓦节期间,寺庙和转经道成为了人潮汇聚之地。以拉萨为例,三条转经道:八廓街、中环巴廓、外环林廓,都以大昭寺为中心。其中,转外环林廓是最长的,全长达20公里,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条路线包括了布达拉宫、药王山、功德林寺、龙王潭、小昭寺等著名景点。
当朝霞升起,转经的人群开始涌现,无论男女老少,整个城市似乎都为了萨嘎达瓦节而动员起来,纷纷前往转林廓。每个人都按照顺时针方向前行,轻声诵读着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手中持着大小不一的转经筒,背着装满柏树枝的背篓。每当经过一个香炉(类似于焚香的火盆或白塔形状的炉子)或寺庙,人们点燃柏树枝,撒上香料和栽培二棱大麦糌粑,放入香炉中。整个林廓弥漫着梵音的轻声吟诵和升腾的烟雾。
整个萨嘎达瓦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转林廓的活动都在持续进行,尤其是在四月十五佛诞日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药王山、功德林寺一带
放生
在萨嘎达瓦节期间,人们会把从市场上买来的鱼放生到江河中。出于对生灵的慈悲和怜悯,藏族大多不食用鱼肉,在萨嘎达瓦节期间,他们会将市场上的鱼买空,然后前往河边将这些鱼放生。有些人甚至会从菜市场购买鸡、鸭等动物,将它们放生到山野里。在佛教看来,放生是救护那些即将被捕捉、被囚禁、即将被宰杀或命悬一线的众生的行为。藏传佛教认为对于这些众生而言,被放生意味着获得了新生机会,因此它们对放生者抱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在佛教信仰中,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具有极大功德的善举。
斋戒
在萨嘎达瓦节期间,大部分人会选择斋戒,斋戒的时长因人而异,有的持续三天,有的是七天,还有的甚至持续整整一个月。可以说,萨嘎达瓦节是所有佛教信徒中最贴近僧人生活方式的节日。这一个月被视为严格的修行时期,人们会从事善行,持守斋戒。严格的斋戒需要人们进行沐浴更衣,使身心保持整洁,以表达对佛祖的虔诚。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不仅会吃素,还有许多人会像寺庙中的修行者一样,从中午开始不再进食。一般说来,平常爱吃牦牛肉的藏族,会在藏历四月初八、十五这两天吃素。也会尽量不做恶事,因为藏族认为这段期间造恶的话,恶报会更严重。
煨桑
在萨嘎达瓦节期间,大多数寺庙和特定的地点都会在节日期间举行煨桑仪式,其中以大昭寺最为著名。信徒们摩肩接踵叩头膜拜。人们从自己的粑口袋里往外抓糌粑,往桑火上抛撒。然后又从腋下侧柏枝中抽出一两束添加在上面,口中高声祷告。完了又走到一旁的神石上叩头膜拜,两手无限庄穆、神圣地摩挲石壁。
节日禁忌
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虽吃牛羊肉,但他们不亲手宰杀。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忌在别人背后吐唾沫,拍手掌。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进寺庙时,忌讳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动手抚摸。萨嘎达瓦节的禁忌事实上是藏族的通常禁忌。
价值与影响
西藏全民信仰佛教,每年几十个传统节日几乎都围绕宗教信仰展开。萨嘎达瓦节是西藏传统节日当中最为盛大、历时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宗教氛围最为浓郁的节日。萨嘎达瓦节也并非西藏当地人特有的传统节日,而是全球佛教信徒共同庆祝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是释迦摩尼诞生、成道和涅槃的纪念日。在全球范围内,无论身处何地,佛教信徒们都将这一天视为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汉传佛教各寺院也将农历四月十五日定为佛陀纪念日,称为佛吉祥日,南传佛教国家的信众又称浴佛节,意为月圆日。
萨嘎达瓦节的整个月都是藏族的转经行善月,这个节日之所以年年如此盛大举办,是为了将慈悲和善行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通过这个节日,人们传承了对生命的尊重、对他人的关爱以及对善行的追求。
传承与保护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包括藏族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对此,国家和西藏自治区两级人大都有相关的立法或法律条文规定。2003年西藏自治区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同时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计7大类,15项,24个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列入了2006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518项国家级名录之中。截至2023年,西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61个,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20个,这些都是法律保护的对象。
藏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方面保持本民族传统风格和方式的同时,当然也吸收了很多体现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这些无人强迫,都是自愿的。在西藏自治区,一些传统节庆活动如藏历新年、萨噶达瓦节、望果节、雪顿节以及许多寺庙的宗教节庆活动都得以保留和继承,同时也吸收了其它民族乃至国际性的新内容,使西藏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参考资料
民族节日|藏族萨嘎达瓦节.微信公众平台.2024-01-04
西藏迎来传统节日"萨嘎达瓦节".中国西藏网.2024-01-04
西藏迎来“萨嘎达瓦”节.中国西藏网.2024-01-04
西藏萨嘎达瓦节,一篇带你全面了解这一藏地节庆盛事.tibetway.com.2024-01-07
署名文章:法律保障了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中国新闻网.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