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支队
王涛支队,是以王涛烈士的名字命名的英雄队伍,1944年10月25日,为了纪念在龙岩市大地上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党的好干部王涛,中共闽西特委决定,在上杭田堵树坪成立以王涛烈士命名的“王涛支队”。
概述
“王涛支队”是以王涛烈士命名的。1944年10月25日,为了纪念在闽西大地上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党的好干部王涛,中共闽西特委决定,在上杭鲶田堵树坪成立以王涛烈士命名的“王涛支队”。这支以先辈名字命名的英雄队伍,英勇战斗,并且,在战斗中不断壮大,人数由原来的49人迅猛发展到3000多人。1949年1月,“王涛支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配合南下大军,解放了粤东、闽西南的广大地区,坚持武装斗争直到全国解放。
王涛支队成立
王涛支队是中共闽粤边委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它的前身是1943年在平和成立的闽西武装经济工作总队和武装经济工作分队。
1941年闽西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大肆捕杀我党干部和革命群众,气焰十分嚣张。为了顾全抗日大局,闽西共产党人按照中共南方局的指示,隐蔽斗争,上山开展生产自救,但仍为国民党顽固派所不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中共闽粤边委决定,壮大武装队伍,扩大抗日反顽武装斗争,用武装自卫的斗争,求得团结和生存。1944年10月25日,闽粤边委在上杭县、永定区边境的梅镇乡树坪,将闽西南经济工作总队和经济工作分队合编,正式成立了王涛支队,刘永生任支队长,范元辉为政委,巫先科为副支队长,陈仲平为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全队40余人。这支队伍是为了纪念3年前牺牲的原中共南委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王涛烈士而命名的。(王涛,原名王祖英,1908年出生于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的一个小地主家庭。1923年就学于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学成回国。先后担任过湘南特委书记、中央党校军事政治教员、陕北地区省委统战部长、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湖南省委组织部长等职务,参加过长征。1940年底奉命为中共南方工作委员兼龙岩市特委书记,领导闽西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同年9月21日,由于叛徒告密,在龙岩十八弯遭到敌人伏击,壮烈牺牲,年仅33岁。)王涛支队成立后,辗转于杭永岩武和闽南地区的平和、诏安县、南靖县,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支队成立后,经历了丰袭击战、田螺形战斗、乌兰坑战斗、公田战斗等大小数十次的战斗,屡挫强敌,战功卓著。自卫武装斗争的胜利,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削弱了反动力量。同时,极大地振奋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和斗争信心,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闽西南广大地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5年2月,永定区康容支队编入王涛支队。6月,王涛支队在金丰大山整编,扩编为3个大队,支队部改为司令部。同时,将一、三大队组成抗日挺进队,开赴闽南地区,二大队在杭、永、蕉、梅边活动。10月,在龙门成立闽西军分区司令部,刘永生任司令,林映雪为政委,杨建昌为副政委,王涛支队的一部编入司令部下辖的“卜人”“作球”两个大队。1946年3月,王涛支队在初溪锅子岽战斗后,回到金丰大山,以大队为主分散活动。
1946年10月,王涛支队在不打乱原建制的原则下,采取分散发展的方针、以大队为单位,到各地发动群众,扩大队伍,解决经济困难,开辟新据点。据此,王涛支队第一大队由司令部率领,挺进南靖树海一带开辟新区,巩固永和靖地区;第三大队返回龙岩市;第四大队留在闽南地区,由闽南特委领导开展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
1949年1月29日,经中央军委批准,遵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在广东省大埔县樟溪村成立,由刘永生任司令员,魏金水任政委,铁坚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朱曼平任副政委,林美南任政治部主任,王汉杰任参谋主任。边纵统辖一、二、四、七、八共5个支队和第一、第五、第七等3个直属团,兵力约8000余人。第一、二、四支队分别由梅州市、潮汕地区、韩江支队改编组成;第七支队由闽西支队改编而成;第八支队由闽南地区支队改编而成。1949年春,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改称为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闽粤赣边纵队在华南分局和边区党委的领导下,在广东潮汕、梅埔地区,向中国国民党军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至3月,大小战斗42次,歼灭国民党军队1400余人,解放了有60多万人口的大片土地。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的兵力也扩大到1万多人。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千里长江防线全线崩溃。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乘胜向南挺进。在此大好形势下,闽粤赣边区人民武装加强军事攻势和政治攻势。5月14日,国民党保安独立第一营营长蓝举初和保安第十三团团长曾天节分别在广东蕉岭、老隆起义。接着,广东第六行署专员李洁元、保安第十二团团长魏汉新与梅县区区长张君燮亦率领保安第十二团宣布起义,和平解放梅县区。从5月9日到20日,李属地区的南山区、大埔县、蕉岭县、梅县区、五华县、兴宁市、惠来县、平远县等8个区(县)城均获解放。在龙岩市,1949年5月,福建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李汉冲、练惕生,中国国民党驻军领导人傅柏翠,国民党上杭、龙岩、永定区、武平县、连城县等县县长及福建保安第四团均宣布起义。在闽南地区,继国民党安溪县自卫大队李敬慎部起义之后,驻泉州国民党军三二五师副师长陈言廉也率部分官兵起义。
至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直属主力部队有5个团共2000多人,5个支队共16个团约6000余人,另有县级武装及区武工队5000余人,地方武装3万人。
1949年6月3日,根据边区党委和边纵司令部的指示,边纵第七、第八支队在永定湖雷整编,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闽西南临时联合司令部,邱锦才为司令员、范元辉为政委,统一指挥闽西南人民武装。龙岩市各县相继成立独立团。更大规模地开展游击战争。
正当革命形势十分有利的时候,原在江西省中南部的中国国民党败兵胡琏兵团残部及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方天部共2.5万人,向汕头逃窜,途经闽粤边区,一路骚扰、抢粮,边区一些已获得解放的县城和乡镇又沦于敌手。
8月下旬,刘永生率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一、二、七团及警卫大队护送华南分局书记方方及分局机关北上赣州市,8月31日,在江西会昌与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一一四师会师。与此同时,边纵第八支队亦在长泰与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先头部队会合。胡琏兵团离开龙岩市后,闽西各县的国民党残部见大势已去,也向广东潮汕地区撤退。边纵及闽西南临时联合司令部立即部署狙击,重新接管各县政权。从8月开始,边区人民武装相继解放永定区、上杭县、龙岩、漳平市。10月17日,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二四○师四三一团解放武平县、连城。次日,边纵第七支队又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部队解放长汀县。至此,闽西全境宣告解放。在闽南地区,边纵第八支队与人民解放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侦察营密切配合,解放漳州市。和平解放云霄县、平和、华安县等县。接着,闽南人民武装又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靖县、漳浦、诏安县等县。至1949年11月,除东山县、金门县及若干小岛外,闽南各县均获解放。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