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土地三部曲

土地三部曲

《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是叶君健的长篇系列小说,描写自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展示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阶级斗争的场景。《土地三部曲》所写的是从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运动爆发这个历史阶段中的中国社会的一个横断面。小说从长江中游一带破产农民的遭遇写起一直写到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去法国当劳工,他们之中的优秀分子,后来成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故事从长江流域的几个农村展开,中心问题是土地。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火花》,故事的重点是在农村。它描写地主、豪绅。县官如何勾结一气,掠枯农民的土地,同时为了怕农民反抗,又台何施展种种阴谋诡计,濒于死亡的农民,终于自发地起来造反,和地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土地三部曲》

书籍作者:叶君健

图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图书品相:9成品相

库 存 量:1 套

图书售价:60.00元

图书类别:文学

图书标签:叶君健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书时间:2009-07-28

出版时间:1980-09 印刷时间:1980-09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社会评价

《土地三部曲》,绝不仅是因为可尊敬的作者有这样一段可尊敬的创作历程。《土地》三部曲,第一部《火花》,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79年7月出版,印了二万二千册;第二部《自由》,已由北京出版社的《十月》文学丛刊提前发表(1978年12月出版的第二期,当时丛刊还称“丛书”),那一期《十月》印了十一万册,所以影响比《火花》为大;第三部《曙光》,已有部分章节在《长江》文学丛刊上发表;《自由》和《曙光》与《火花》配套的单行本,据说可望在1980年内出齐。三部曲的内容,是写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运动爆发这个历史阶段,长江中游从农村到城市的生活画面,出现了众多的农民形象,同时也写到从破产农民中产生的最早的产业工人,以及市镇上的屠夫、地主、豪绅、官僚、军阀、买办……第三部并写到了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遭遇,把读者的视野引到了国外。

象这样题材的一种三部曲,形容起来,人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使用“波澜壮阔”之类的词语,然而细品叶君健同志的文笔,就会感到,用这一类的词语来形容《土地》三部曲,是并不恰当的。叶君健同志曾说,他的写法是“平淡无奇”的。的确,《自由》在《十月》刊出之后,有一些读者觉得这部长篇行文似较平淡,节奏似较缓慢,因而不大能接受。但也有一些读者觉得它味似橄榄,颇有后味,堪称耐读的力作。本来“萝卜韭菜,各有所爱”,读者的口味,是用不着加以统一的。但是,倘若《土地》三部曲的写法能令更多的读者所理解,那是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它的。

《十月》刊出三部曲第二部《自由》时,在“编者按”中有这样的评价:“作者的笔法颇为独特,冷静的陈述,精炼的白描,向读者展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在“编后记”中又说:“作者借鉴了国外当代文学的某些特点,笔触冷静,情致淡远,别具一格。”这“编者按”与“编后记”都是我起草的,现在看来,当时因为掌握情况不全,所作的评价是不甚中肯的。其中有的看法我要坚持,有的则必须修正。

要坚持的,是对叶君健同志用笔冷静的钦佩。当人们得知叶君健同志创作三部曲的境遇而未及展读文稿时,以为这是一部喷溢着忧愤之情的金刚怒目式作品,而且必不可免会在历史的回顾之中,于人物、场面上对现实有所影射。接触一些作者处于同样困境中的文稿,那些文稿大多具有上面所说的特点。那当然不但是无可议,而且是极易理解的。然而叶君健同志的三部曲却全然是另一种写法,他并没有把自身所遭遇的不幸与主观的忧愤带进作品里去,只是极为冷静地娓娓而叙着几十年前长江中游乡村、小镇、城埠里各种各样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保持着一种不瘟不火的客观态度。

所谓客观态度,当然不是说作者没有自己的立场、好恶与倾向,而是指行文的方式,亦即叙述与描写的手法,那确是情致淡远,后味醇郁的。比如《自由》中有一段,写到黄土村的贫苦农民们出于对地主豪绅的愤懑,决心为两位被官府杀害的老农刘延良、王树海实行合葬,这本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似乎宜用浓墨泼洒,写它个电闪雷鸣、飞扬恣肆,然而作者的行文却冷峭之极,不露声色地作如下叙述:当这两位老人合葬的日期和时间一确定以后,消息马上就传遍了四方。大家在哀悼的心情中同时也感到兴奋。庄稼人这天都放下了手头上的活计,一大清早就络绎不绝地向入葬的地点奔来。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要抢机会抬一下这两个老佃户的棺木,以表示他们对这两个老庄稼人的爱戴。虽然这两个棺木没有什么装饰,连油漆都没有涂上,但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次很隆重的葬礼。大家前呼后拥,小心翼翼地轮流把它们扛在肩上,生怕惊动安息在里面的人。抬着王树海棺木的那些庄稼人,挪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一步步地走出他出生的村子,来到田上,向黄土村的方向进发。田畈上是一片寂静,好象也在为这个老人默哀。但这里并不是空无一人。赶来送葬的男女老少,这时都从沿路的山间小径和村子里走出来,参加到这送葬的行列中。人群越往前走,这个行列就越向前后左右膨胀。太阳越升得高,在田畈上行进的行列也就越扩大。然后写到人们如何把棺木轻轻放进事先掘好了的墓穴里,又如何“争先恐后地接过铁锨,在这新崛起的坟墓上各自加一锨土”。紧接着是极精炼的白描:坟的体积在不断地增高,增大。最后它们就象两座纪念碑式的雄伟建筑,昂然地立在山坡之上,俯视着下面一片广漠的、由庄稼人耕种出来的田野。

作者简介

叶君健(1914~1999)中国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笔名马耳。红安县人。1933年到武汉大学攻读外国文学,课余开始创作。1937年出版用世界语写作的短篇小说集《被遗忘的人》。大学毕业后赴日本,教授英语、世界语。抗战开始后在武汉从事抗战文艺活动。后到香港,任英文版刊物《中国作家》主编,还将当时中国抗日战争文学的优秀作品译成外文在国外发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到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任教。1944年去英国宣传中国人民抗日事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欧洲文学,用英文写成长篇小说《山村》,描写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村中的农民带着陌生和惶惑心理卷入革命浪潮,还写了《它们飞向远方》和短篇小说集《无知的和被遗忘的》。1949年秋回国。在对外文委工作。50年代起,任《中国文学》(英文版)副主编。70年代后完成长篇《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描写自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展示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阶级斗争的场景。他还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不少作品以外国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为题材,为中国少儿读者扩展了眼界。他最主要的翻译作品为《安徒生童话全集》。

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1938年在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从事国际宣传工作,同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主编英文刊物《中国作家》,任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教师,1944年应聘赴英任中国抗日战争情况宣讲员,剑桥大学英王学院欧洲文学研究员,1949年归国,历任台湾辅仁大学教授,文化部外联局编译处处长,《中国文学史》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寂静的群山三部曲》(《山村》、《旷野》、《远程》),散文集《两京散记》,短篇小说集《叶君健小说选》、《叶君健童话故事集》等。另外译著《安徒生童话全集》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