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丹瑜

李丹瑜

李丹瑜是云南省花灯剧团一级演员,曾获得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二十届大奖,并被授予“云南文学艺术贡献奖”。她还是云南省青年表演艺术家、昆明市十二届人大代表和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

简介

李丹瑜,1968年11月出生于玉溪市。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表演本科文凭。云南省花灯剧团一级演员,1982年参加工作,先后主演了多部花灯剧,多次获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二十届得主,云南省青年表演艺术家,昆明市十二届人大代表,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2002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个人花灯剧专题晚会,先后随团赴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瑞典等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2006年被授予“云南文学艺术贡献奖”。

艺术特色

从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程砚秋的“守成法,要不拘泥成法;脱离成法,又要不背乎成法”的话中,李丹瑜受到启发,从传统戏剧艺术中吸收、借鉴有用的成分,用以创新发展云南花灯 艺术,把京剧表演技法、动作造型、音乐调式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花灯表演艺术中,使花灯这门年轻的地方戏剧艺术,注入了不同以往的艺术表现力。她大胆地把梅派名剧《天女散花》移植为花灯剧,该剧参加云南省第四届青年演员大奖赛获得表演一等奖。在大型花灯剧《玉海银波》中,她应用京剧花旦的眼神、小碎步、“咬字归韵”唱腔,加上花灯的小崴步、亦歌亦舞,评剧的“疙瘩腔”唱腔,甚至以电影《五朵金花》为借鉴,刻画了白族女村长明珠的内心,成功地塑造出了充满青春活力、热爱生活、敢想敢干的民族新人,使京剧、花灯、舞蹈三位一体,既适应花灯艺术载歌载舞、欢快热情的表演风格,又丰富了花灯的艺术内涵,在花灯演唱和塑造人物上走出了新路。

艺术人生

李丹瑜出生于花灯之乡玉溪市、父母都是从事戏剧的李丹瑜,从小耳濡目染,受 艺术的影响和熏陶,三岁多就跟妈妈学戏,调嗓子。小时候,母亲一边洗衣服一边教她唱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和《我家有个小九妹》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母亲的教育,使她从小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出于对戏剧艺术的喜爱,12岁时,她考入母亲所在的玉溪地区京剧团,从此与戏剧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并开始了每天唱念做打的艰苦训练,母亲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戏不出汗,唱戏无人看”的戏曲行话来教诲她。经过几年严格的磨练,她上台扮“角儿”了,可京剧在当地不景气,她刚亮相,玉溪市京剧团便解散了。李丹瑜分到玉溪地区花灯团,这对学了7年京剧、刚在舞台上起步的她是不小的打击,她一度陷入了苦恼和困惑中,拷问自己坚守多年的舞台艺术是否值得,甚至萌生去意。而从小对戏剧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在她心里形成的割舍不断的艺术情结,又使她回到戏曲舞台,并成为团里的尖子演员,扛起了大梁,在大型神话花灯剧《玉药瓶》担任女主角“小 红鱼”,塑造了活泼、善良,执着追求爱情的“小红鱼”形象,受到观众的认可和好评。1993年,她主演的大型现代花灯剧《情与爱》,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拍摄成戏曲电视剧后获得第十三届大众电视“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艺术创新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李丹瑜是清醒的,切身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和艺术技艺的不足,因而1993年她考入中国戏曲艺术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表演本科班,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和学习。经过4年的磨砺,无论西方戏剧表演、美声发音方法、五线谱,还是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演唱和理论方 李丹瑜

面,她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理论、专业有了质的飞跃,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戏曲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对如何刻画人物、创造角色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尝试。

1997年,她放弃了留北京市上海市的机会,怀揣着回云南省做一番事业的想法,到云南省花灯团工作,从此走上了花灯艺术的继承、创新之路。

母亲对李丹瑜的艺术成长非常关心。母亲对她说:“你是我艺术生命的延续!”2002年参加全国地方戏精品折子戏比赛,母亲身患肺癌,病情已经恶化,仍要看看女儿的表演。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做化疗后头发都掉光了,但一看见女儿表演就像换了个人一样,眼睛放光,以一个老艺术家挑剔的目光,仔细抠女儿的表演、唱腔、身段的每一个细节,直到满意为止。李丹瑜在南宁市参加比赛时,母亲不让人给她打电话,怕影响女儿的比赛。当李丹瑜捧着曹禺优秀表演奖奖杯回来时,母亲已病得讲不出话来了。现在,每当想到这一场景,李丹瑜仍然难以忘怀。

个人演出

长期的艺术创新积累之后,李丹瑜走上全国艺术舞台展示自己的成果。2003年12月,在北京举办个人演出专场晚会,带去了现代花灯小戏《小姨妹过河》、新编民族历史剧《孔雀公主》片断和移植改编的花灯折子戏《斩窦娥》,并以娴熟的演技、优美的唱腔,全面展现了一名花灯演员唱、做、念、打、舞的表演才华。在演出中,她巧妙应用了大量的戏曲程式化的舞蹈和造型,使轻歌曼舞的花灯剧,在刻画复杂人物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专场演出让首都专家和观众看到了云南地方戏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看到了李丹瑜的艺术表演才华。从而荣获了第20届中国戏剧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二年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表演艺术家”称号。近年来,她走向了梦寐以求的“山的那一边”,走向了世界,到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作为云南文化艺术代表团的演员和文化使者,参加在瑞士举办的日内瓦节,与其他演员一起演出了8场大型民族歌舞《云南风》,李丹瑜演唱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和表演的花灯节目,把散发着云南红土高原泥土气息的云南民族艺术展现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在日内瓦湖畔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云南风,使当地观众和各国旅游者领略了云南民族歌舞的独特魅力,陶醉在美妙的云南民族歌舞的海洋之中,认识了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

个人观点

李丹瑜赞同云南省戏曲理论家金重“演唱要有自己的风格,花灯要有流派”的观点,她认为一个剧种的成熟,一定要有自己的体系,规范的套路与程式。她不敢说自己的演唱能成为流派,但希望花灯有朝一日能出现流派,花灯艺术更加兴旺发达,源远流长。为此,她至今仍坚守在戏剧舞台上,为繁荣云南地方民族文化而努力。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