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亚菊
新疆亚菊(学名:Ajania fastigiata C. Winkl.)是菊科亚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宏观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自中部分枝或仅上部有短伞房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有短柔毛。全株有较多的叶,下部茎叶花期枯萎。中部茎叶宽三角状卵形,长3-4厘米,宽2-3厘米,二回羽状全裂。一回侧裂片2-3对;末回裂片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宽1-2毫米。上部叶渐小,接花序下部的叶通常羽状分裂。全部叶有柄,柄长1厘米,两面同色,灰白色,被稠密贴伏的短柔毛。
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或枝端排成稠密的复伞房花序。总苞径钟状,直径2.5-4毫米,麦秆黄色,有光泽。总苞片4层,外层线形,长2.5-3.5毫米,基部被微毛,中内层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3-4毫米。全部苞片边缘膜质,白色,顶端钝。边缘雌花约8个,花冠细管状,顶端3齿裂。两性花花冠长1.8-2.5毫米。瘦果长1-1.5毫米。
显微结构
茎横切面(约2毫米)
表皮细胞长方形,切线延长;外被角质层2-4微米;有单细胞非腺毛和多细胞非腺毛,腺毛稀少;皮层细胞5-7列,其中下皮层细胞与表皮细胞大小类似,内皮层明显,凯氏点清晰;维管束外韧形,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细胞碎小,外侧有中柱鞘纤维,木质部导管单行径向排列,周围被纤维鞘层包围,外侧纤维层较多,在维管束间的髓射线细胞1-4列,在皮层内侧和韧皮部有少数类圆形树脂道;髓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较大,常有裂隙。
叶主脉横切面
偏向型,主脉下方明显凸起;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类方形,外被角质层;上表皮非腺毛较少并有少数类球形腺毛,下表皮非腺毛较多,单细胞、多细胞或不等臂丁字形,等面叶,上栅栏组织细胞较长大,下栅栏组织细胞较小,1-2列,海绵组织细胞3-4列;维管束外韧型,导管单行径向排列,韧皮部外侧常有纤维;下表皮内侧有1列厚角细胞。
粉末
该粉末为灰白色至灰绿色。非腺毛众多,单细胞或多细胞,有的为不等臂丁字形,上部常扭曲,长200-2300微米;腺毛卵圆形或类圆形,多由4~8个细胞组成,直径30-68微米;气孔不定式,椭圆形,长30-45微米;花粉粒,类球形,具3孔沟,孔沟间有4个短刺,直径40-50微米,小方晶,晶长5-10微米;导管有网纹、孔纹、螺纹和梯纹,直径5-25微米;纤维细长梭形,有的具有明显壁孔,直径5-20微米;树脂道内含黄公分泌物,条状或不规则片块;柱头细胞呈长乳突状;花瓣碎片表皮细胞有乳突状突起。
分布及栖息环境
新疆亚菊产于中国新疆(天山与准噶尔盆地),也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地区。生长于海拔900-2260米的草原及半荒漠和林下。新疆亚菊为多年生适中温早生草本,是天山北坡和阿尔泰共和国山山地草原、草甸草原的主要成分,在海拔1450—2200m山地,以优势种或亚优势种常与羊茅、瑞士羊茅、针茅等组成草原植被,在森林带阳坡则与铁杆蒿、草原糙苏等组成草甸草原,群落盖度45—50%。新疆亚菊性喜湿润,在草原带往往生长在降水较多的地区或者阴坡、半阴坡,在干旱阳坡很少生长或生长不良。据在天山北坡观察,年降水量少于300毫米的年份,生长发育较差。
生长习性
新疆亚菊适宜生长的土壤为山地暗栗钙土,有机质含量3.32—5.51%,pH7.8—8.1,轻壤或中壤,土层深厚。在土壤瘠薄地段新疆亚菊往往生长不良。在中国新疆,新疆亚菊4月初开始萌发,5—6月生长迅速,基本完成营养阶段;7月孕蕾,开始缓慢生长或基本停止生长,8月中下旬开花,金黄色花序,给秋季的草原以特殊景观,9月结实,10月枯黄。
价值
新疆亚菊在饲用价值上与在形态上较近似的蒿属(Artemisia)、绢蒿属(Seriphidium)植物相比略差。春季基生叶鲜嫩,营养丰富,为各类家畜所采食,尤以羊喜食,为中等质量牧草。在枝叶茂盛的生长季节,因具有苦涩味,家畜一般均不愿采食,秋季下霜后,适口性提高,但叶片易落,利用价值有所下降。
保护
新疆亚菊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