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黑蝙蝠中队

黑蝙蝠中队

20世纪60年代,台湾当局为了维持“美台关系”和获得美援,派遣空军黑蝙蝠中队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执行深入中国大陆领空的低空夜间电子侦察任务。这个中队是台湾空军秘密侦察部队的前空军34中队,使用的队徽为“黑蝙蝠”。在执行任务期间,共有逾140名空军军官丧生。

历史

黑蝙蝠中队是在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东西方进入冷战时期,美国渴望搜集中国大陆的电子情报,中国国民党当局刚撤退到台湾,亟需美援,为了维系“美台关系”,当时蒋介石指派其子蒋经国美国烹饪学院签约,双方以“西方公司”为掩护,由美方提供飞机及必要器材,成立34中队(黑蝙蝠中队)和35中队(黑猫中队),直接受命于台湾地区安全委员会秘书长蒋经国,专门替美国搜集情报,“顺便”空投心战传单、生活物资,偶尔也空降情报员。执行任务期间,“黑蝙蝠”一只只在大陆夜空灰飞烟灭,超过140名台军空勤人员丧生。

据统计,黑蝙蝠中队1953年成立至1967年12月停止侦察任务,共执行特种任务达838架次,先后有10架飞机被击落或意外坠毁,被击毙者达148人,占全队2/3。黑蝙蝠的这一页炮灰史,至今还锁在台湾空军有关单位“空军特战史”的档案里,列为最高机密。

黑蝙蝠中队驾驶低速螺旋桨飞机,侦测解放军雷达、导弹高射炮阵地,所经之处皆是重要军事基地。

队伍性质

34中队昼伏夜出的习性正与蝙蝠相同,于是该队就以“蝙蝠中队”命名,而执行此项任务的RB-17G、P2V型侦察机为安全设计,都漆成黑色,故亦称黑蝙蝠,该队的标志即为一只展翅的蝙蝠,在北斗七星之间飞翔;蝙蝠翅膀穿透外围的红圈,则象征这个部队潜入红色铁幕。

34中队出勤都在下午4时左右,黄昏以后进入大陆空域,每趟侦察任务时间有长有短,超过8小时者,则有3组替换人手。他们凭借先进的电子设备和高超技艺,利用夜幕掩护,按照“最低安全高度”准则,沿着100米至200米低空飞行,有时为了躲避雷达,甚至在30米左右超低空飞行于茫茫夜空中。

由于是低空飞行,34中队的任务惊险万状,一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

在密集炮火中窜逃,对“蝙蝠中队”队员而言,可说是家常便饭。有一架RB-17G直到返航,才发现机舱被地面炮火震破一个大洞。因此,34中队每次出航总像跟死神挑战一般,没人能保证一定可以安全返航。

记者评论

著有《CIA在台活动秘辛》的《联合报》资深记者翁台生表示,“蝙蝠中队”的任务本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CIA设定的侦测航程“投石问路”的迹象甚明,所经之处皆是解放军重要军事基地,空防系统严密自不待言。

前台湾省空军情报署署长衣复恩指出,大陆有一百多处雷达设施,台湾侦察机一飞进其领空,他们的雷达就会开启,侦察机上的电子设备便可测录电波等资料,回来后将高低空侦察结果比对研判分析,便可知对方何处设有雷达、飞弹和高射炮,下次再进去时,即可作电子反制干扰,使大陆雷达看不见来机,战管因而失效形同瞎子。

CIA化身的“西方公司”,位于新竹市东大路与北大路口神成桥畔的灰白色洋房,里面住着很多外国人,极为神秘。历史评论家郭冠英的家就在附近,他说,小时候不知道那里是做什么的,只是常看到黝黑色的雪佛兰轿车进出,就像电影中的那种车一样。

队伍简介

队徽设计

1959年初,根据部队长的授意,由34中队首任电子官教官李崇善少校和领航教官王梁少校招集两名中尉领航官,即刘敬贤中尉和孙大陆中尉设计了黑蝙蝠中队的队徽。平时就喜欢画画的刘敬贤中尉当时才二十几岁并刚从学校毕业,但他很有创意,对队徽的设计做出了贡献。

整体图案构图为“圆型、黑蝙蝠、北斗七星”,黑蝙蝠夜间以声波来飞行,和雷达工作原理相似;蝙蝠的翅膀突破夜幕,代表任务艰难,士气如虹的英勇精神;北斗七星代表方向和航行,三颗大星星和四颗小星星代表了34中队。如今知道队徽是怎么来的人都已经过逝了,以上内容是由仍然健在的李崇善少校口述得知。

执行方式

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设定经过重要军事基地的侦测航程。接着黑蝙蝠中队的精装炮灰于约下午4时出发,黄昏之后进入大陆空域,以较为先进的电子设备和高超技术,利用夜幕掩护,按照“最低安全高度”准则,沿着100至200米低空飞行,有时为了躲避雷达,甚至在约30米超低空飞行于茫茫夜空中。对于雷达,侦察机上的电子设备可以测录电波资料,之后将高低空侦察结果比对分析,可知何处设有雷达、导弹高射炮,第二次再去时即可电子反制干扰,使雷达看不见来机,战管因而失效形同瞎子。

编制飞机,主要为RB-17G及P-2海王星巡逻机型侦察机。曾使用的还有B-26轰炸机、RB-69A轻型轰炸机、C-123运输机改装的侦察机,特殊任务中亦曾使用C-130运输机型运输机。

两天共飞行三十多小时

“黑蝙蝠”进出大陆低空侦察,甚至还有一架RB-17G连续飞越大陆九省,使大陆军方大为紧张,毕竟当时大陆军方空军薄弱,空防接近于零,只得紧急从苏联苦求战机,最终才只输入一批米格—17全天候战机和雷达设备,并成功开展夜间拦截的战术,但台湾并不知道苏联援助中共的这批武器,“黑蝙蝠”们在此情报缺失之下,遂一步步踏入险境。

两天共飞行三十多小时。1959年5月29日是个蝙蝠们倒霉的日子,34中队飞行员李德风照例和妻子孟笑波话别,当天天空飘着细雨,她多么盼望任务会被取消。他昨天出任务,今早才到家,进门不到两小时,队上又来催行,估计两天下来,总共飞行时间有30多小时,也就是48小时不能成眠,虽说飞机上有3位飞行员可轮班,但恐怕没有人有闲情睡觉。

当天台湾地区武装力量情报署先后派出两架RB-17G“八一五”、“八三五”号机同时对华南进行侦察,分别由李德风和徐银桂驾驶,从广东省南部进入大陆,前者向东,后者朝西绕行,虽然西区的航程较远,但云贵高原的空防较弱,一般公认是最轻松安全的航道,东区则相反,李德风还认为自己运气不好而嘀咕了两句。

两架RB-17G进入中国大陆领空后,李德风这架飞机先被解放军空军锁定,立刻遭穷追猛打,但因其侦测区较小,完成任务后,就出海朝台湾返航,先行离开了大陆境内,大陆军方转而倾力围剿“八三五”号机,该机是由徐银桂、李德风、韩彦等3位飞行官轮流驾驶,另外还有电子官傅定昌、马苏、叶震环,领航官黄福洲、赵成就、伏惠湘,通信官陈骏声、机械士黄士文、宋迪洲、空投士李任予及空投兵陈亚兴,共计14名成员。

深夜11时10分,大陆广州市的雷达站发现“八三五”号机正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返回广东省境内,准备出海返航,再过3分钟就要脱困,大陆军方把握最后机会,空18师夜航大队中队长蒋哲伦驾驶米格-17战斗机升空迎敌,于23时26分30秒进入攻击航路并开启机载雷达搜索发现目标,眼看就要出海的“八三五”号机陷入危机,先后两次中弹,第一次被米格机攻击起火,没中要害,仍强撑着,机上人员一面救火,一面超低空朝南逃离,但在雷达的下遭到锁定,没多久,米格—17随着火光追了上来,“八三五”号机再也撑不住,终于坠落于恩平市与阳江两县的交界山区,飞机起火撞山爆炸,机上台湾地区武装力量成员全部被击毙。

“八三五”号机被击落并没有阻挡“黑蝙蝠”深入大陆当烈士的“复国”决心,34中队开始换装更先进、监听设备更好的P2V侦察机。1963年6月19日夜间,34中队作战长周以栗率组员于8时进入大陆,越过杭州市、南京、武汉等地,他与同机战友运用电子侦察及干扰密切配合,如入无人之境,大陆空军先后派出8架次米格—17和图—4进行拦截,紧追了数小时均无功而退。午夜,这架P2V在大陆境内飞行,超过1350公里后,进入江西省境内,轮到驻南昌市的解放军空军第24歼击航空兵师出战,副大队长王文礼运气极佳,在单独驾驶米格—17时发现该机逐进行攻击,这致命的一击使飞机坠毁在江西临川的大窝坑,周以栗和同机飞行官陈元玮、黄继鑫,领航官王守信、汪洽,电子官黄克成、冯成义等14人,悉数毙命。

“八三五”号机失事,当时台湾军方的说辞是飞机在执行空投任务中,在广东省上空失踪,机员生死未卜。事实上,所有侦察机坠毁,遗眷接获的通知都是“失踪”,而不是“死亡”。在资讯封闭、军方刻意隐瞒下,家属总存着一丝希望,或许跳伞逃生、或受伤被俘。

33年后才知道真相

三十几年过去了,家属期待的奇迹并没有出现。遗眷傅依萍表示,父亲到底是出什么任务、在什么情况下出事,她到33年后,1992年岁末才知道真相。傅依萍幼时,邻居无意中发现《全球防卫杂志》有篇文章,报道“八三五”号机出事的详细经过和葬身处所:该机机长李德风胞弟李华伟1987年开始探询此事,并有意将罹难台湾地区武装力量成员遗骨迎回台湾安葬,傅依萍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络上该文作者刘文幸与李华伟,同时设法以新闻报道的方式与其他家属联络。

傅依萍当时担任《联合晚报》副总编辑,充分发挥媒体人优势,一连3天在《联合报》缤纷版推出半版专文介绍“西方公司”与34中队的特种任务,立即发生惊人的“广告”效果,三十多年来散居各地,未曾联络的家属陆续与报社联系,一周内就找齐了13位失事机员家属(陈亚兴在台无家属)。

在短短几天内,家属便决定赴广东省寻亲迎灵,共14人分自美国、中国台湾省两地到荆棘丛生、山势陡峭的金鸡山,寻找他们亲人的遗骸,金鸡山杳无人烟,无道可行没有留下标志,当年飞机被击中坠毁时,分散在山腰上残缺不全,有些已被烧焦的尸体,被草草地埋在一个荒废的旧炭窑内。当时负责处理善后的两人,其中一位农民已过世,仅凭另一位派出所所长刘金荣及几位年长村民残存的记忆,竟能在出事33年后找到遗骸的现场,不能不说是奇迹。

整个寻骨过程出奇顺利,主要是中共中央与地方全力协助。但主要还是李华伟为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长、在学术界颇负盛名,由恩平政协联谊会会长关中人居中协调,加上傅依萍在台湾省媒体界的影响力,全力操盘,终能完成第一桩在大陆寻获炮灰遗骨且集体归葬,否则以内地对于台湾地区武装力量之待遇,寻回骸骨之困难度可想而知。

1992年12月14日,在“黑蝙蝠”离家33年后,终于回到台湾,这是两岸展开交流以来,第一桩精壮炮灰由大陆集体归葬台湾省的先例。家属皆认为,14位机员同生死共患难,33年来同葬一穴,归葬后自应合葬一处,因此将他们一起葬在台北市近郊碧潭台湾地区武装力量公墓一个480米长的大墓穴里。

搜集大陆情报换取美援

搜集大陆情报换取美援台湾派最优秀的台湾地区武装力量忠烈替美国人赴义,使美国对大陆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美方则以美援相报。衣复思表示,台湾省没有“反攻大陆”的能力,34中队搜集的情报对台湾省没有任何意义,但对美方帮助很大,黑蝙蝠完成任务返航时,美国专用飞机已在新竹基地守候,等飞机落地,美方人员立即登机,拆卸飞机上的电子监听设备,把搜集的情资带回美国研析,并直接送交美国白宫。

中国国民党当局撤退到台,孤立无援,尤其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发表白皮书,指国民党已无可救药,根本不愿跟台湾打交道,但借着替美国卖命的黑蝙蝠和黑猫中队,“使美国可拉着台湾”,衣复思语重心长地说,“没有他们冒险搜集这些情报,美国不会这么喜欢我们”。

祭奠追思

1993年3月29日,首批返回台湾的空军三十四中队队员,十四位台湾地区武装力量的公祭公葬在碧潭台湾地区武装力量公墓举行,由当时台湾空军总司令唐飞上将(也是空军幼年学校第六期学员,而空幼学员是四中队的主要来源)主祭。2001年12月4日,第二架三十四中队的台湾地区武装力量忠烈遗骸运返台湾安葬。卅四中队叛军成员在碧潭台湾地区武装力量公墓的墓位统一归于“反共起义空军烈士之墓”内。

“34中队”历年被击毙人员名录

前世今生

1974年4月,台湾当局终止对大陆的低空侦察任务,34中队的番号撤销。直到1976年,台军陆续购入32架美国海军退役的S-2E及S-2G反潜机,34中队的番号才得以恢复,但其任务已由渗透及特种作战改为以反潜作战为主。

目前台湾当局所使用的S-2T是由S-2E及S-2G性能提升,并于1979年起陆续换装。起初的S-2T由海、空军人员共同操作,正、副驾驶为空军人员,而两名电战官、侦潜官则由海军派任,形成相当罕见的“海空共治”现象。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部门为了统一指挥反潜作战,于1999年7月1日将反潜大队由空军移编海军,使之隶属海军航空指挥部管辖,并将其改编为第一大队。原来的33、34中队也改变番号,成为133、134中队,队徽则继续沿用。

参考资料

台空军黑蝙蝠中队冒死刺探大陆军情内幕。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