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翱

李翱

李翱(772—841年),字习之,赵州(今属河北省)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唐朝哲学家、文学家,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文学主张与韩愈相近,时称“韩李”。

据《新唐书》本转记载,李翱出生于名门望族陇西李氏,乃“北魏尚书左僕射冲十世孙”。父楚金,贝州司法参军。李翱为贞元十四年(798年)进士元和(806—820年)初年,为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再迁考功郎。因斥李逢吉之过,出为庐州刺史。大和(827—835年)初年召为谏议大夫,拜中书舍人,转检校户部尚书。后又出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会昌元年(841年)卒,谥为“文”,世称李文公。

李翱主张文章要义、理、文三者并重,“文以载道”是他文学主体的核心。曾从韩愈习文章,积极参与古文运动,尊孔崇儒,公开排佛,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亦善易,论说以取义为主,撰《易诠》三卷。其他著作有《论语笔解》《五木经》及《李文公集》等。

人物生平

李幼时在儒学上就很下功夫,博雅好古,创作的文章崇尚清峻慷慨的风格。贞元十四年(798年),考中进士科,授任校书郎。三次升迁做到京兆府司录参军元和初年,担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十四年(819年),太常丞王泾上疏请求取消朔日望日在太庙献食的礼仪,皇帝下诏叫百官商议。议论的人依据《大唐开元礼》,认为太庙每年只有、祠、蒸、尝、腊礼,共五次祭祀。天宝末年,李隆基命令掌管膳食的尚食局在每月朔日望日储好平常食物,又命令宫闱令到太庙去进献食物,以后这便成为常制。从此朔日望日皇帝便不临朝听政,和大型祭祠一样。

李翺性情刚烈,议论事情无所回避。宰相虽推重他的学识,但厌恶他的偏激直言,因而他也长时间得不到升迁。李翺认为史官记载史事不真实,上奏状说:“臣虽无才却在史馆执笔,其职责是记录皇帝的言行。劝善惩恶,正言直笔,记录本朝的功德,叙述忠贤之人的事业,记载奸臣的丑行,使其流传万世,这是史官的责任。一个人的事迹,若不是大善大恶,人们就不可能知道,都是向旁人询访,根据谥法成例作传。如今撰写行状的人,大多是死者的门生故吏,所以没有不虚加仁义礼智,表早忠肃惠和的。这不只是居心不实,而且还有对自己的恩人乱加赞美的成分。而那些撰写行状的人,又不能和宋前废公卜商司马迁扬雄相比,他们华而不实,为文而弃其理。所以作的文章已失去《六经》的古风,而纪事业不像司马迁的如实记录。臣现在希望作行状的人,只记录事实,并如实记录功业。比如说《魏徵传》,只把他的谏诤言辞,这就足够说明他的正直;《段秀实传》只记录他盗用司农的印鉴来追回叛兵,用象牙制的手板击打打朱泚,这就足够说明他的忠烈。如果掌管考核官吏的考功郎在查看行状时,对未按要求撰写的就不要接受,对合乎要求的由考功郎发送给太常寺,再通报史馆,然后议定谥号。请求把臣这个奏章发给主管考核官吏的部门备案。”皇帝听从他的建议。李翺不久暂时掌管职方员外郎事。十五年(820年)六月,被授任为考功员外郎,并且兼任史馆修撰

李翺和李景俭关系友好。当初,李景俭被拜授为谏议大夫,李翺也被召入朝廷任礼部郎中。李翺自认为有文学才华,觉得应该担任知制诏一职,因长期不能如愿,所以闷闷不乐,于是在入中书省褐见宰相李逢吉时,当面列举了李逢吉的过失,虽然李逢吉没和他计较,但李翺自己心中感到不安,于是请求休假。休假时间已满一百天,有关部门按照先例停了他的官职,而李逢吉又上奏举荐他为庐州古城刺史。大和初年,被召入任谏议大夫,不久以本官知制。三年(829年)二月,又拜授中书舍人

当初,谏议大夫柏耆在即将出使沧州市并到军前宣谕时,李翺对此行也表示赞成。不久柏耆因擅自进入沧州而获罪,而李翺也因错误举荐而受到牵连,降任少府少鉴。不久又被外任为郑州市刺史。五年(831年),出任桂林市刺史、御史中丞,充任桂管都防御使。七年(833年),改任潭州刺史、湖南省观察使。八年,征入任刑部侍郎。九年(835年),转任户部侍郎。七月,又被授任为检校户部尚书襄阳市刺史,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会昌年间,逝于方镇任上。李翺曾跟从韩愈创作文章,辞致浑厚,收到时人推崇,于是有司议论谥号应为“文”。

李翱是古文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其作为文学家的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多洛肯《李翱创作散论》指出李翱作为文言文家和思想家,他提倡文以致用,作文要摆脱空言明道的花架子,走向参与政治、干预生活,文章要“文以载道”,要意新,语奇。李翱的这些主张在他的行状、碑传等文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当时的文章复古产生了一定影响。

主要成就

李翺曾阐释韩愈关于“道”的观念,强调文以明道,主张反佛、“复性”,发挥《中庸》“天命之谓性”的思想,主张性善情恶说,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李文公集·帝王所尚问》),而成为圣人的根本途径是复性,即恢复善性。

复性的方法是“视听言行,循礼而动”,做到“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使自己的心身在“弗思弗虑”中达到“清明节”、“至诚”的境界。李翺作《复性书》三篇,论述“性命之源”等问题,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其思想为后来道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复性书》依据《中庸》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性虽本来纯善,但由于接触恶而产生情。能够止情的妄动,使性回归本来之善者是道德。诚能立足于不动之心,便可正心,修身,齐家,治天下国家。李翱受禅宗的影响很大,他参惟俨问道的故事很有名。他所说的“性”相当于佛教所讲的真心、本觉,“情”相当于佛教的无明、烦恼。

亲属成员

祖先:李暠

十世祖:李冲

父亲:李楚金

十三祖:李暠,凉武昭王;

十二祖:李翻,骁骑将军、酒泉市知府

十一祖:李宝北魏镇北将军、敦煌宣公。

十世祖:李冲,北魏司空、清渊文穆公;

九世祖:李延实,北魏使持节、侍中、阳孝懿公,赠太傅、录尚书事、青州刺史

个人作品

李翺著有《佛斋论》、《来南录》等,作有《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感知己赋(并序)》、《幽怀赋(并序)》、《释怀赋(并序)》、《进士策问二道》、《百官行状奏》等诗文。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二》。

参考资料

李翱.中华典藏.2024-09-05

李翱.秦安县人民政府.2024-02-24

20世纪以来李翱研究综述 - 中国知网.中国知网.2022-01-08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国学导航.2018-06-02

李翱的诗文.李翱的诗文.2024-09-05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卷第一百一十.国学导航.2018-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