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地区
伊犁地区:2002年之前的行政区,位于自治区西部,伊犁河上游。地区总面积55325平方千米,总人口211.54万人(少数民族142.03万人)。
1954年成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自治州而属于该州的三个地区之一(州管辖伊犁地区、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2001年10月取消伊犁的地区建制而由伊犁州直辖其中的县级单位。
2021年,伊犁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0.81亿元。
历史沿革
伊犁道
辛亥革命后杨增新上台,民国元年(1912),废伊犁府,改设道尹。民国5年(1916),伊犁、塔城市正式分设,改设为伊犁道、塔城道。1919年又将阿尔泰区域改为阿山道。
第二行政区
民国17年(1928),伊犁道改为新疆第二行政区【这就是伊犁专区】,设伊犁区行政长公署。民国32年(1943)1月,改伊犁区行政长公署为新疆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伊宁市、绥定府、精河县、博乐市、霍尔果斯市、巩留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宁西、温泉、昭苏县等11个县和新源设治局。
伊犁专区
1950年设伊犁专区,专署驻伊宁县。辖伊宁(驻宁远)、绥定、霍城县、温泉、博乐、精河、巩哈、新源县、巩留、特克斯、昭苏、伊宁等12县。
1952年由伊宁县析置伊宁市,属伊犁专署领导。伊犁专署驻伊宁市。辖1市、12县。
1953年巩哈县改名为倪利克县。
1954年原倪利克县改名为尼勒克县。
1954年3月25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改称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区。将温泉、博乐市、精河县3县划归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自治区。
1954年11月29日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成立后,伊犁专区属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领导。——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什么管辖三区?因前有三区革命而为一个整体,而且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人口稀少而比较弱,也需要三区共同管理。
1955年撤销伊犁专区,原伊犁专区所属伊宁市、绥定府、霍城县、新源县、巩留县、尼勒克、特克斯县、昭苏县等8县和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原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区改设)改由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直辖。
1957年伊宁县驻地迁吉里圩孜。
1965年绥定县改名为水定县。
1966年撤销水定县,并入霍城县。霍城县迁驻水定镇。
改为地区
1975年设立伊犁地区,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领导。伊犁地区驻伊宁市。
原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的伊宁市和伊宁(驻吉里圩孜)、尼勒克、新源、巩留、特克斯、昭苏、霍城县(驻水定)等7县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划归伊犁地区。辖1市、7县、1自治县。
撤销地区、改为州辖县
1979年,撤销伊犁地区,所属的伊宁市、伊宁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划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
恢复地区
1984年9月1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伊犁地区,辖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的伊宁市、伊宁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驻地伊宁市。1985年正式成立。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伊犁地区总人口2082577人。其中:伊宁市357519人、伊宁县385829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61834人、霍城县333013人、巩留县153100人、新源县269842人、昭苏县145027人、特克斯县133900人、尼勒克县142513人。
再撤销地区、改为州辖县
2001年3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撤销伊犁地区,变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管理体制。
2001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犁地区,其中单位由州管辖。
移民屯田
军府制时期
1757年清代清统一准噶尔之战之后,伊犁周围千里空虚,荒无人烟,因为不断的移民屯田,及哈萨克族—俄罗斯战争时期哈萨克人东进游牧,而形成了近代的居民格局。
《伊犁两千年民族移民开发史述略》介绍:
背景
清代军府制时期(1760—1870)的民族移民
清廷收复伊犁后,经短期整肃,社会日趋稳定,但经长期战乱,人口锐减,准噶尔汗国部原有人口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继窜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二,卒歼于大兵者十之三……。数千里间,无瓦刺一毡帐。”针对这一非常情况,清廷决定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新疆总汇之区”,设官置衙,建立军府制度,从各地调遣大量兵民,屯垦戍边、移民实边,其迁徒人口之巨大,移民范围之广泛,堪称前所未有,以此仅见。
清代伊犁的移民行动,是和政权机构建设同步进行的。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参赞大臣章佳·阿桂为伊犁办事大臣,总理伊犁屯田事宜。同年四月,清廷命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之次子茂萨为伊犁阿奇木伯克,筑宁远城驻扎,专门管理维吾尔族移民的屯田事宜。次年,设伊犁镇总兵,驻绥定城,调绿营兵,开设兵屯。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设“总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处将军”,驻惠远古城,随后又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调各路官兵组建满、锡伯、索伦镇、察哈尔省、厄鲁特八旗兵营。随后又设抚民同知,理事同知、巡检等民政官职。与此同时,各地移民以民族迁移为主大规模地进行。
满族移民屯戍
满族移民作为统治民族,满营兵民分驻惠远、惠宁两城。惠远满营于乾隆二十九年(1763)至三十一年由热河、凉州、庄浪县移驻;惠宁满营自乾隆三十五年(1769)至三十六年由西安市移驻。两城官兵共计6574人,占新疆八旗兵的60%。据《伊江汇览》载,两城满营有6586户、大小27092名口。按清制,满州八旗子弟除挑补兵丁缺额外,不得从事其他行业,“八旗皆以国力豢养之。”至爱新觉罗·颙琰朝,满人“生齿繁庶,倍于往昔”,据《钦定新疆识略》载,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满族共计35940口,每丁平均负担家口为5.87人,“生计日蹙”。嘉庆七年(1802),时任伊犁将军的松筠兴办满营旗屯,官拔地亩、籽种、耕畜等生产资料,在惠远、惠宁两城附近沃土,开渠引水,垦地12万余亩,共14个屯点。旗屯之收获,由各旗集体分配,“分赡”和“添补养赡”寡孤独及贫乏各户。满族移民养尊处优,人口发展快,至19世纪六十年代,估计总人口约5万左右,是人口最多的内地移民集团。
汉族移民屯戍
汉族移民清代军府制时期,汉族移民以绿营兵(攻打明朝时期归附于清朝的汉族军队)、商贾民人和遣犯这三种类型迁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汉人军队主要是绿营兵,另外在满族八旗里还有汉人军群)。最早迁入伊犁的汉族移民,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阿桂等从阿克苏市率领的保护维吾尔首批移民的绿营兵100名,安置在清水河屯田,是伊犁兵屯之始。从乾隆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又陆续从内地调人绿营兵2500名,其中500名差操,2000名屯种,分驻绥定府、瞻德、广仁、拱宸、熙春、塔尔奇六城及其周围地方,由伊犁镇总兵统辖。开始时屯兵都是调防兵,五年一次换防,各屯兵驻地屯名,仍以原调防地为其名。据《伊江汇览》屯政条载,有“西宁屯五,甘、凉、肃各四、宁夏回族自治区、安西屯各二,西安市、兴汉、固原市、延绥屯各一”。各屯的分布是:《绥定城北之喇嘛沟及芦草沟各设一屯,塔尔奇城安设三屯,其迤西之霍尔果斯市安设三屯,察罕乌苏设七屯,城西北之大清河安设二屯,独山子区安设一屯,城北之大西沟安设二屯,大东沟、小东沟各安一屯,惠宁城之南安设三屯”共计25屯点。乾隆四十三年(1778),绿营兵全部改为携眷屯兵,定居屯区,履行屯垦戍边之职责。屯兵每名种地20亩,种地4万亩,“每岁绿营屯兵交小麦、青棵、糜、谷四色杂粮食品八万六千四百五十余石,合为细粮六万九干九百石零”,仅略少于回屯的年租粮额,占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驻军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遣屯,即内地的罪犯发配至伊犁屯田者。乾隆三十一年(1766),伊犁开始安置遣犯,至四十八年,“伊犁遣犯;积有三千数百余名”。按清制,遣犯多数被解送到兵屯,或给屯兵为奴,或补耕屯缺额,承种份地,每人拔地12亩,带家眷者,酌给地5亩,自行开垦。遣犯服役年满无过者,编人民册,落户为民,有特殊好表现者,还可充当绿营兵。
汉族移民中,多数是商贾民人来伊犁经商屯田者,归抚民同知等民政官员管束。《钦定新疆识略》云:“户屯者,商民之屯,创自乾隆二十八年”,该书还记载了商民张子仪等32户、户民庄世福48户、户民张成印23户、户民五己兴等30户屯田入籍、承种地亩情况。民户中,还有脱离军籍的绿营兵和眷属分户子弟以及遣犯中的安插户转人民户的。这些汉族移民,带来内地的先进耕作技术,不少人经营较高收人的经济作物如喜米、蔬菜等,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种植业多样化,且商民之农业税全部用现金银两上交,更为官方所欢迎。“民户承种稻地五万三千一十六亩,征银三干一百九十九两二钱九分,又续开三颗树、阿齐乌苏、大榆树等处十七万人干六百九十亩,岁征小麦二千六百六十八石,征银七千二百六十七两。外有为民遣犯,每民种地十二亩,每亩交粮八升,陆续增减不等”。可见,汉族移民屯田己达到22万亩以上,成为伊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
清代军府制时期的伊犁,是重要流戍之所,隶书多有记述。贬人士中有许多是汉族名士硕儒,这些身份特殊的移民,常具备极高的文化素质,常有著述,介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其流放时期的著作成为伊犁汉族移民文化的重要内容,如祁韵士、洪亮吉等的伊犁诗歌、徐松的伊犁史地之作,都是传世的不朽名篇。我国近代伟大爱国者、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伊犁的诗歌文书,极备史料价值。1844年,他捐资承修喀什河阿齐乌苏大渠龙口工程,垦地十余万亩,各族受益,至今有口皆碑,立祠纪念。
乾、嘉年间,汉族移民中,以单身商民户民多见。据《总统伊犁事宜》记载近8千人,流动性较大,诚如《伊江汇览》云:“民户按年增减,曾无定额焉”,《钦定新疆识略》亦云“户民之来往无常与舆焉”。道光朝以后,汉族移民定居者众,其农商经营形成规模,他们人籍屯田,承种地亩达22万余亩。照清代通例每户拨地30亩估算,则汉族民户至少有7400余户,再按当时平均每户5人计,总人口约有4万左右。
维吾尔族移民屯田
维吾尔族移民1755年清廷初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时,尚有4400余户约1.6万余维吾尔族农民。在阿睦尔撒纳撤纳和从伊犁释放返回南疆的大、霍集占叛乱后,伊犁维吾尔农民己悉数返回南疆原籍。因此,清廷发动移民屯田时,首先“循准噶尔汗国旧制”,从天山南路回部招募回子(清代对维吾尔人的称呼)来伊犁屯田,史称回屯。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首批从阿克苏市、乌什县、赛里木镇等地拣选维吾尔人300名,在清军护送下,携带官给的耕畜、农具、籽种和口粮,抵达海努克(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安设村堡,整修水渠,屯田播种。次年正月,第二批维吾尔移民500户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其中,阿克苏160户、乌什120户、赛里木13户、拜城县13户、库车市30户、沙雅尔13户、多伦县人150户。六月,又有200户到达伊犁。当年,又有“叶尔羌汗国等城回人,续请移居伊犁者……共250户”共计1250户。1763年,又从阿克苏市、乌什县、喀什噶尔、叶尔羌、和、赛里木镇、拜城、库车、沙雅尔、哈喇沙尔、多伦等处移民1500户来伊犁。1764年“迁来伊犁回人3020户”。1765年初,“各城迁移屯田回人共1796户俱陆续到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伊犁维吾尔移民“共有六千三百八十三户,内除彦齐回子(彦齐者随伯克品级给与服壑?三百二十三户……,奏定种地回子六千户”。另据《西域图志》卷32屯政条载:“伊犁回户六千四百零六户,二万三百五十六口”。至此,维吾尔族移民活动基本结束。
伊犁维吾尔族移民最初分别居住在伊犁河南北两岸水源便利、适宜农耕的九个屯点,即海努克600户,引用山泉;哈什500户,引用河水;博罗布尔噶苏1100户,引用河水;济尔格郎900户,引用山泉水;塔什鄂斯坦400户,引用山泉;鄂罗斯坦600户,引用山泉水;巴尔托海600户,引用山泉水;霍诺海800户,引用山泉水;达尔达木图500户,引山泉水。以上九屯6000户,是租种交赋的核定户口数字,按清制,伊犁回屯实行全员集团定编定额承租制,即以回屯六千户为承包集体,每户每年纳粮16石,年交租粮9万6千石,一定不变,后有分户,亦不加租,由阿奇木伯克总负责汇总上交官仓。爱新觉罗·颙琰九年(1804),清廷允许回屯垦种厄鲁特游特闲地,故增租四千石,纳税粮总额共计10万石;同年,还增加乌兰库图勒、泥勒哈、乌里雅苏图、春稽4个回屯点,维吾尔人口总数己达到34300余口。史料记载,“于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在塔什土比地方开挖水渠,安插新增回户一千户,每年纳粮一万六千石。于道光二十一年,在三道湾地方开挖水渠,安置新增回子五百户,每年纳粮八千石。二十三年,在阿尔布孜地方开挖水渠,安置新增回子五百户,每年纳粮八千石,共计回子八千户。每年共纳粮十二万八千石”。可见,这些移民后裔的新增人口还是按每户每年16石上交定租的。这时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维吾尔族人口,肯定己超过4万以上,共计移民屯点约17处,是伊犁地方最大的农业移民集团。回屯岁交租粮,约为伊犁官兵用粮的百分之六十,是伊犁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
蒙古族移民牧戍
蒙古族移民军府制时期,其兵民分别隶属厄鲁特营和察哈尔省营。
厄鲁特蒙古营分左、右两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廷己招收流散各地和外逃的准噶尔汗国人,编为右派厄鲁特昂吉,有兵396名,六佐领,1767年又增二佐领,共八佐领、五旗,称“下五旗”;1770年又有大批准噶尔人自哈萨克族归来,再扩编为十佐领。1771年,随土尔扈特东归的卫拉特沙毕纳尔计867余户,编四佐领,亦属“下五旗”管辖。同时,清廷又将早期投附内地的承德市原伊犁达什达瓦厄鲁特兵500户和一些原居北京的厄鲁特兵,编为左派。1767年后,分六佐领、三旗、称“上三旗”。上三旗牧地主要分布在特克斯河上游、察林塔玛哈一带;下五旗游牧于霍诺海、吉斯河、喀什河流域。厄鲁特营除牧耕和少量屯田外,还负责驻守20余处卡伦、巡防哨等。乾隆四十年(1775年),厄鲁持营共3516户、l0373名口。察哈尔省营官兵是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自张家口市外携眷移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官兵计1800户,也分左、右两翼,左翼游牧今温泉县;右派游牧今博乐县境。至1775年,“察哈尔营共1836户、5548名口”。察哈尔营除牧屯和少量屯田外。还负责驻守卡伦、巡防哨等21处。“因该营闭散幼丁甚少,不能挑补甲缺,于(乾隆)三十八、四十四、四十五年,具奏,由厄鲁特闲散内三次拨入察哈尔营四百二十户”。至嘉庆年间,察哈尔营有兵民11700余口,厄鲁特营兵民26300余口,沙毕纳尔营9300余口。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东归,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时,总计15633户、66234丁口。这批移民后分驻各地,伊犁境内除沙毕纳尔营编人厄鲁特营下五旗外,还有土尔扈特四路一旗约400户,近3000人,大部安置在精河游牧。
总上,清代军府制时期,伊犁蒙古族移民约计51000丁口,其中除少数系伊犁内部移民外,外区移民占多数,是最大的游牧移民集团,牧耕戍边的一交基本力量。
锡伯族移民屯戍
锡伯族移民兵民隶属于锡伯营。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四月,东北盛京等十三城的锡伯族官兵千人携眷属3275人,经蒙古西行于次年七月到达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实际移民总数为4030余人,约占当时锡伯族总人口的10%。1767年,锡伯族兵民奉命到伊犁河南岸的巴特蒙柯巴格、绰豁罗拜兴以西霍吉格尔巴格一带居住,先疏浚了准噶尔汗国时期开凿的绰霍尔旧渠,垦耕地一万亩,年产粮2.2万余石,初步自给。乾隆五十八年(1793),锡伯营兵民人口已发展到8千余人,增长近一倍。嘉庆七年(1802年),“有部人图默特创议于察布察尔山口引水,自崖上凿渠,亦东西长二百余里,工费繁巨,部人嗟怨。图默特卒排众议,数年乃成,既浚新渠,辟田千顷,遂大丰区殖,雄视诸部,郑白之沃,不足云也”。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大渠修浚后,锡伯营共垦地78704亩,每牛录分得耕地9700余亩,以后又逐年增多。锡伯营八旗再次进行调整,先后分七批,沿渠筑堡,“按牛录占有土地”,垦区基本定型。《西睡总统事略》云:“锡伯营在伊犁河南岸,八旗八堡,屯耕而食,其地宽十数里至三四十里,东西长二百余里。”除农耕外,锡伯营还负责驻守卡伦19处,驻守台站包括到塔城市、喀什噶尔等地换防,参加过平定“清平张格尔叛乱”等战斗。锡伯营是清代外来移民中最具活力,发展最为成功的移民集团。
索伦族移民屯戍
索伦族移民兵民隶属于索伦营。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廷从黑龙江省迁移索伦镇、达斡尔族官兵1080名,携眷共大小3263人,移驻伊犁霍尔果斯河东西两岸地区。索伦营左派四旗为索伦(即鄂温克)驻西岸,右派四旗达呼尔驻东岸。除牧耕和少量屯田外,还负责驻守卡伦10余处。这些移民原本是狩猎游牧民族,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开荒种地,实在勉乎其难。该营屯田地亩仅2600亩,是“伊犁四营”中最少的。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索伦、达呼尔兵丁“耕种地亩被蝗”,生活非常拮据,清政府不得不推迟索还所借籽种和接济粮,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来伊犁定居30年后,“生活亦属艰窘”。乾、嘉之际,索伦营又遭天灾人祸,
天花流行“损该部闲散、西丹将近四百”,人口锐减,兵源枯竭。爱新觉罗·颙琰三年(1797年)清政府只好从锡伯营移补“一百六十户、大口五百五十二,小口一百零六,共六百五十八人”。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南疆先后发生张格尔、玉素甫之叛乱,索伦营官兵不避艰险,履行为国守边之职责,前后有数百名官兵牺牲,再次发生兵源枯竭危机,清廷“于道光十四年四月,调拨索伦营补充兵额之锡伯一百户,人数为大口四百三十八口,小口一百八十三口,共计六百二十一口”。索伦营移民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外区民族移民在文化转型中屡遭挫折的最孱弱、坎坷的一群。
回族移民屯戍
回族移民回族迁人伊犁的情况,史料阙如。但从宁远城宁固回族大寺(今伊宁市陕西回族大寺)早在乾隆年间就已建成这一事实来看,回族移民来伊时间早、人数不少是实实在在的事。绥定一带历来是回族聚居地之一。《霍城县志》云:“清乾隆年间就有回民迁入县境的记载,此后有大批回民到县境定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穆斯林哲合忍耶创始人马明心从甘肃省派遣苏阿訇来惠远古城,秘密传教。这是哲合忍耶派在霍城(即清代绥定——引者)传教的开始。乾隆四十七年(1782),马明心的妻女被发配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奴,张夫人被刑杀后葬在惠远城西,二女儿亡故后,葬拱宸城(霍尔果斯市城)南郊,三女儿亡故后葬在绥定城(水定镇)东北郊”。同治二年(1863),绥定三道河地回族杨三星、飞刀马二起来,“勾结塔尔奇营回人,扭锁开城,抢劫库存军械,杀死兵丁……该处回民聚处甚多”翌年九月,伊犁宁远、绥定回族与维吾尔族农民联手起义,居然摧毁了伊犁将军统治机构,由此可见伊犁有相当数量的回族移民存在。据俄国人拉德洛夫称:“在伊犁地区有绿营3000人,由汉族和东干人组成,住在绥定、塔尔奇、Tschimpansi(城盘子、熙春城)、Dalosichun(大芦草沟泉?)、清水河、霍尔果斯城盘子(拱宸城)六城,其中1500人从事农业,和塔兰奇一样缴纳农业税,另1500人在军队,服兵役或从事劳动”,又称:“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区有5000名汉人、东干人从事农业……另外有8000名汉人和东干人在汉城和山上耕作”1882年从西伯利亚地区到伊犁旅行的H·兰斯代尔对伊犁回族曾说:“1862年,伊犁河谷的东干人有6万人,平定后的1877年东干人口为男2100、女900、主要住在绥定、清水河镇和塔尔奇”。笔者认为,兰斯代尔可能把伊犁的华人、回族人都作为东干人口混同计算了。
伊犁各民族移民经过百年(1760—1860年)的开发,人丁兴旺,百业繁盛,社会进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口总数将近20万,为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经济飞速发展,伊犁屯田“通共计地七十二万三千二百余亩”,不仅在新疆而且在我国西北都算是农屯最发达的地方,从根本上改变了伊犁游牧经济单一的落后状态,历史上首次形农业为主、农牧并举的发展态势;同时,还第一次出现城市文化,形成了以惠远古城为中心的“伊犁九城”;伊犁农业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大大超过了游牧民族人口,冲破了历史上长期单一游牧民族为主的结构。这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区就基本上完成了草原游牧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型,为近现代伊犁世居民族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然而,百年盛世,终有竞期。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代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同治三年(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沙俄将我国西北边疆割占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伊犁辖区面积六分之五的伊犁西路大部沦为异域。同年九月,伊犁宁远城维吾尔族、回族农民起义,占领宁远城;四年正月,起义军攻占惠宁城,“阖城死难二万人”;五年正月,起义军又攻占惠远古城,伊犁将军“明绪阖门殉,兵民死者数万”,伊犁清朝军府制统治被摧毁,成立伊犁苏丹地方割据政权。同治十年(1871年)5月,沙俄乘伊犁苏丹地方割据政权长期内乱之机,以所谓“代守代收”之名,发动战争,侵占伊犁,进行殖民统治达11年之久。
经过惨烈的内乱外侵,伊犁居民人口死亡、散失近半数,从近20万人口降至1O万左右,其中满族人口下降90%,汉族次之,回族人口下降50%以上。据沙俄占领军的估计,“在暴动者的打击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居民死亡近17万5千人”(见《征服中亚史》第二卷)这个数字显然夸大了。另据俄占领军的统计,俄占领初期,伊犁“男女居民有102910人,其中,塔兰奇(即维吾尔族)38211人,汉人3373人,蒙古族17954人,吉尔吉斯斯坦(指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22344人,东干(即回族)5130人,满人450人,锡伯族15484人”。伊犁内乱初,伊犁索伦营兵民3400人已全部离开伊犁,多方辗转迁至塔城住扎。
清季
民国时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诸族的形成
清季、民国时期(1882—1949年)伊犁近现代世居民族的形成:
内容很多,待补。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为2002年之前的旧区划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伊犁州(包括三区)之内。
经济
2021年,伊犁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0.81亿元。
参考资料
新疆伊犁州地名介绍.博雅地名网.2021-06-09
2021年地(州、市)经济增长情况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网.202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