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指在左髂嵴处起自降结肠,沿左髂窝转入盆腔内,全长呈“乙”字形弯曲,至第3腰椎体平面续于直肠的一段长约40cm大肠,称乙状结肠。结肠的一部分,在左髂嵴平面与降结肠相连,至第三椎平面续于直肠,位于左腹下部及小骨盆内,呈“乙”状或“S”形弯曲,正常人除腹壁过厚者外,在左下腹可以触及,呈光滑、稍硬的圆桶状,粗细如蜡烛,小儿因年龄的不同而粗细不等,无压痛。乙状结肠可发生炎症和肿瘤,小儿少见。不能触诊时,可做乙状结肠镜检查。
解剖结构
乙状结肠是位于降结肠和直肠之间的一段,因该段肠管常呈“乙”字形弯曲,故有此名。约于左髂嵴的高处与降结肠相移行。乙状结肠的弯曲方向,起初向内下方延至盆腔入口附近,于腰大肌的内缘,便转向内上方,形成第一个弯曲。此弯曲的位置极不固定,一般大都在盆腔内。肠管向内上方越过髂总动脉分叉处,又转而向下,形成第二个弯曲。该弯曲的位置也不固定,有时可位于正中线的左侧。从第二个弯曲下降到第3骶椎的高度时便延续为直肠。
乙状结肠是腹膜内位器官,它完全被腹膜包裹,并形成乙状结肠系膜。该系膜将乙状结肠连于左髂窝和小骨盆后壁,系膜根的附着线常呈“人”字形。乙状结肠系膜在肠管的中段较长,向上、下两端延伸时则逐渐变短而消失。因此,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和直肠相移行处均被固定而不能移动。而中段则有较大的活动范围。乙状结肠系膜的长短并不十分恒定,一般在小儿较长,有时如系膜过长、则可能是造成乙状结肠扭转的因素之一。
乙状结肠疾病
炎性肠病
特发性炎性肠病包括克隆病(Crohn’sdiseae)(回肠炎,节段性肠炎,肉芽肿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局灶性,常经肠壁全层的小肠和/或结肠病变伴有肠道外表现为克隆病的主要现象。从直肠往近端伸展的弥散浅表的结肠粘膜的炎症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虽然这2种病均可伴有腹泻,在溃疡性结肠炎时血性腹泻更常见。炎症肠病的特征为不可预言的复发。间发的感染,应用抗生素或非类固醇性抗炎药药物,或过剧的应激增加了发作的次数和程度。
包括饮食控制,营养和情绪支持,止泻和抗炎药物的个体化内科治疗常能控制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尽管有复发的趋势。
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指征为严重并发症,最有力的内科治疗仍反应差,或过度的药物副作用(例如,类固醇)。结肠切除和回肠造口或结肠切除和回肠坐骨直肠窝脓肿吻合根治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粘膜切除和回肠贮袋术后生理上的调整需要很多个月。然而,大部分病人保留节制功能每日4~8次液状大便。很多病人在应用止泻药和/或长叶车前(psyllium)纤维补充后排便次数减少。贮袋类(回肠贮袋内炎症)并发于约15%病例且一般对1个疗程的甲硝哒唑起反应。
克隆病的手术指征为持久性肠梗阻,脓肿,不可控制的出血,穿孔。重症结肠病时可能需要作全结肠切除和回肠造口术。然而,在肠切除和肠吻合后复发率约为80%。
乙状结肠冗长
乙状结肠冗长的诊断和治疗:结肠各段均可以出现冗长,一般认为超过标准值长度的35%~40%可诊断为结肠冗长症,乙状结肠活动范围达到右上腹或右下腹部,也可认为是结肠冗长症。本例术中未测量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的长度,术后病理测量的长度为37cm,与甲醛水溶液浸泡后长度缩短有关,另外,结肠各个部位的长度是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肠冗长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剂腊肠,本例病史典型,钡剂灌肠可见脾曲结肠冗长、悬挂较高并形成曲折,乙状结肠形成数个曲折、盘曲于盆腔,降结肠下部及乙状结肠未见明显的结肠袋形、呈现腊肠样,黏膜相见脾结肠扭曲折叠,未见骶骨直肠分离。结肠腊肠样改变与长期排便困难导致慢性疲劳性损伤有关。钡剂灌肠可以直观的反映结肠冗长的状况,但也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考虑,本例钡剂灌肠考虑Ⅲ型结肠冗长,但术中见结肠肝曲、脾曲长度略长,达不到冗长的标准,因此诊断为乙状结肠冗长并作相应的处理。结肠镜检查对冗长的诊断意义不大,对结肠病变部位的判断也不够准确(本例肠镜报告进镜90cm至回盲部),但可以排除其他病变,如结肠冗长也可伴有大肠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