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位于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城北雷台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武威最具代表性的汉代文明遗址。
雷台汉墓于1969年9月22日在开挖战备地道时发现,是一座以雷台为封土,有着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和三间耳室的东汉晚期大型砖室墓,全长40多米,墓室总长19.34米,墓门上方有砖砌门阙。雷台汉墓共有两座,雷台一号汉墓于1969年9月发现,该墓为东汉(公元186-219年) 晚期大型砖室墓葬,共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231件,古钱币近三万枚;雷台二号汉墓于1996年3月发现,该墓是夫妻合葬墓,该墓出土文物较少,仅出土一些铜器和陶器残件。
1969年9月在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2001年,雷台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为前凉(301年─375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因在10米高的夯土堆上建有明代天顺年间的雷祖观而得名。
雷台汉墓约建于东汉晚期,据马俑胸前铭文记载,此系“守张掖市长张君”之墓,约在186—219年之间。
1969年,武威市当地农民在挖战备地道时,在雷台下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砖室墓。
1983年,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掘过程
雷台是一处高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的长方形夯筑上台。因台上有明朝中期建筑的雷祖观,故名。据清乾隆时修武威县志》载,“灵钧台,城北,晋张茂筑。”这里的灵钧台即指雷台,所以雷台又称灵钧台。台上现存建筑有三星殿、雷租殿、北斗七星殿、南斗六星殿、过殿、东西陪殿、廊房等。
1969年,当地农民在挖战备地道时,在雷台下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砖室墓。据马俑胸前铭文记载,此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墓分前、中、后三室。前室附有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墓门向东,墓后完至墓门长19.34米。此墓虽遭多次盗掘,但遗存尚多,是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墓内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共22l件。其中有铸造精致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99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引人注目的马踏飞燕。
建筑特色
雷台汉墓为大型砖石墓葬,三座墓葬均建于夯土筑成的土台(雷台)下。
1号墓为夫妻合葬墓,规格较高。其墓门向东,由长斜坡墓道、甬道、前室(附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后室组成。有正寝便殿,便殿是正寝的附属建筑。墓门上方有砖雕门阙一座,墓室总长19.34米,条砖砌筑,覆斗顶,藻井方砖绘大型莲花图案。2号墓形制与1号墓相似,只是规模不及1号墓,且无耳室。
主要展览
凉州雷台汉文化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展示、征集、考古、收藏、研究、教育于一体,充分展示武威汉代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馆内设有“天马西来”陈列展览。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文物,还可扫码观看文物三维立体模型,感受实物展出、视频展示、数字汉墓展示、数字导览、语音讲解等文物数字化展示方式。
文物遗存
综述
雷台汉墓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文物230多件,古钱币3万余枚。其中铜器127件(部分有铭文),铸造最为精致的是铜车马仪仗队,仪仗俑99件,而工艺水平最高的是一匹马踏飞燕。
铜奔马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高34.5厘米,长40.5厘米,后腿右足踩一飞鸟,三足腾空,长尾翘举,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铜奔马,一蹄着燕,三足凌空,昂首举尾,呈飞奔状。体型矫健,气韵生动,神形兼备,是现实和想象的完美结合。把奔马的一足摆在了一只飞燕身上,让飞燕探首回顾,收足展翅,仿佛是凌空奔驰的骏马超过了流星般急翔的飞燕。使人感到风驰电掣,瞬间千里的动感,“天马行空”,势不可挡的气势。创作者奇妙而和谐地排除了地面和空间障碍,解决了造型艺术中重量和速度、想象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又科学地达到了平衡稳定的效果,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凌空飞驰的奔马形象。
1971年9月,郭沫若先生陪同柬埔寨民族团结政府宾努首相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时发现马踏飞燕,称其为“马踏飞燕”。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汉代古井
古井,位于雷台东南角,距墓道入口2米处,贯穿了整个夯土层,与墓道相邻,一直修到古墓中。古井深12.8米,是用典型的汉代古薄砖砌成。底部以“人字形”方式砌成,在我国考古中也不多见。据考证这口古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干涸。
这是一口用砖堆砌而成的井,砖与砖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材料,井壁的砖大部分已经严重风化,只有井底的部分壁砖仍保存良好。经过测绘学,工作人员发现它并不是一口垂直的井,开口处直径0.95米,井底直径0.86米,而井中部的直径达1.15米,古井整体呈腰鼓状。
出土文物
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雷台汉墓是“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墓道长19.34米,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处,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古铜钱三千多枚。铜车马仪仗俑99匹。其中以马踏飞燕艺术价值最高。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或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17.5千克,马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矫健剽悍、无拘无束、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张口嘶鸣、右后足巧妙地轻踏在一只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飞鸟背上,既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并赋予了奔马以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大胆的想象和天才的雕塑手法,为世界留下了一件罕见的艺术品。马踏飞燕蕴含着极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并具天马文化内涵,并且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极品。
主要景观
雷台汉墓有正寝便殿。正寝的作用主要安墓主神坐,为墓主灵魂正常起居之处,由供奉的宫人如同对待活人一样侍奉;便殿是正寝的附属建筑,主要供奉主灵魂来此游乐。
马踏飞燕
铜奔马又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之极品。
汉代古井
曾出土“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里的一口汉代古井长期以来吸引着游客的眼球,此井居然“见钱眼开”:能将扔进井里的钱币神奇地放大。古墓里的古井有何作用呢?据专家介绍,墓室主人在墓道中凿井,寓意着富有和尊贵。
古井位于雷台东南角,距墓道入口2米处,贯穿了整个夯土层,与墓道相邻,一直修到古墓中。古井深12.8米,是用典型的汉代古薄砖砌成。底部以“人字形”方式砌成,在我国考古中也不多见。据考证这口古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干涸。
这是一口用砖堆砌而成的井,砖与砖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材料,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井壁的砖大部分已经严重风化,只有井底的部分壁砖仍保存良好。经过测绘,工作人员发现它并不是一口垂直的井,开口处直径0.95米,井底直径0.86米,而井中部的直径达1.15米,古井整体呈腰鼓状。
雷台湖
雷台旁侧的雷台湖,在干涸20多年后,又自然复苏,重放光彩。泉水叮咚,碧波粼粼.溪流潺潺。四周绿茵满地,柳杨婆娑。天地之造化加上武威市人民的辛勤建设,使雷台这个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旧貌新颜交相辉映,引得大批中外学者、游客流连忘返。
价值意义
艺术水平
马超龙雀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它昂头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蹄踏着一飞鸟。马头上一撮呈流线型的鬃毛指向彗星一殷的尾部。既表达了奔马风驰电掣的速度超过飞鸟,又巧妙地利用飞鸟的躯体扩大了着地面积,保证了奔马的稳定。它体型矫健,神势若飞,艺术造型优美,合乎力学平衡原理,且给人以腾云凌雾、一跃千里之感。这位东汉的无名艺术匠师以高度的智慧、丰富的想象、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娴熟精深的艺术技巧,成功地塑造了一件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极富浪漫色彩的“天马行空”的艺术杰作。
据《汉书》载,西汉刘彻为了远征匈奴,开拓疆土,派李广利李广利发兵西域,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太初四年(前101)从大宛国引进大宛马,武帝非常爱惜,赐名为“天马”。据传说,这种马流的汗为红色,像鲜血一样,所以人称“汗血马”。武威市因“武威郡畜牧甲天下”成了良马的交易、繁殖基地。后人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之说。因此,在武威发现表现“天马行空”的马踏飞燕,并非偶然。
自1973年以来,我国先后在美、英、法、日本、瑞典、墨西哥、奥地利、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展出出土文物,都以铜奔马为代表,制作巨幅海报。在伦敦展出时,英报称:“铜奔马已成了一颗吸引人的名星。”英国观众说,铜奔马“简直是艺术作品中的最高峰”。一时出现了“四海盛赞铜奔马”的热潮。就连它的复制品和说明书,国内外人士也争先恐后购买。诗人臧克家在观看了铜奔马后,颇为惊叹,即兴作《踏燕迎风铜奔马》,称铜奔马“是条神龙,以世界为场所,飞奔绝尘,引人注目,博得喝彩。它是中原地区灿烂文化的精品,它是优美的艺术杰作,它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它为社会主义大放异彩”。
马超龙雀
东汉,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组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让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马踏飞燕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秉赋的对侧步特征。构思巧妙,艺术造型精炼,铸铜工艺卓越。铜奔马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被确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文化活动
雷台
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为前凉(301年─375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因在一10米高的夯土堆上建有明代天顺年间的雷祖观而得名,数百年来香火不绝。
据马俑胸前铭文记载,武威雷台汉墓系“守张掖市长张君”之墓,约在186—219年之间。
保护措施
1983年,雷台汉墓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雷台汉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9月,雷台汉墓墓室内部抢险加固工程已完成。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40后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开放范围
1.雷台汉文化博物馆露天部分;
2.雷台汉墓(雷台一号汉墓);
3.《凉州词》专题陈列馆。
预约限流
疫情防控期间,采取“错峰、预约、限流(我馆最大承载量的30%)”的开放服务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1.仅接受个人电话预约,并只提供当天或第二天预约服务,每日限额3000人,瞬时流量不超过600人。
2.观众可在前一天或当天提前通过电话预约参观,预约时说明参观人数、参观时间,预约成功的观众请务必于预约时段前来参观,并随身带好身份证。预约时间:9:00—17:00。
3.疫情期间,如馆内参观人员密度较大时,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控制入馆速度等措施限制人流量,如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4.暂停团队接待。
注意事项
1.观众请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等工作。健康码显示为绿色、体温不超过37.3℃的观众方可入馆参观。
2.参观期间,观众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排队和参观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减少近距离交流,请勿在馆内聚集、饮食、触摸展品及展柜。
3.建议参观总时间不超过2小时,以免造成封闭场所人员聚集。
4.疫情期间,本馆暂停人工讲解服务,观众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在线收听语音讲解。
5.参观过程中,如遇到特殊情况或有任何身体不适,请第一时间向本馆工作人员反映,并配合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门票价格
45元/人
交通信息
在武威市内乘武威公交1、2、6、7、9、101路公交到达。
交通信息
市内乘公交6路、7路到雀儿架站下;1路、9路、101路到雷台什字站下可到。
参考资料
寻千年古道,领略河西走廊第一站 —— 武威 .武威文体广电旅游网.2024-02-22
武威雷台汉墓 | 千年古墓之谜(三)——“千年屹立之雷台汉墓”.微信公众号: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2024-02-22
甘肃古墓葬丨雷台汉墓.澎湃新闻.2024-02-22
东方甄选看世界之武威行雷台专场直播行程!跟随东方甄选看世界,一睹铜奔马的绝世风采!.武威市人民政府.2024-02-22
武威AAAA级景区,个个都是实力派!.武威文体广电旅游网.2024-02-22
雷台汉墓:出土中国旅游标志.甘肃新闻网.2015-11-05
雷台汉墓:一个阴间世界的整体缩影.华夏经纬网.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