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同洛
秦同洛,石油开发工程专家,教育家。负责制定大庆油田注水开发方案和第一个大型实验区开发方案,作为主要完成者的科研成果“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我国石油开发教育的创建人之一,培养众多硕士、博士生。华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创办人之一。
个人履历
秦同洛(1924-2000年12月18日),江苏无锡人。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即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曾会玉门油矿助理工程师、厂长。建国后,历任延长油矿采油工程师,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开发系主任、科研处处长,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第一届副理事长。四十年代最早把岩心分析和试井技术引进国内,是我国第一个注水开发油田--玉门油田的主要设计人之一,也是大庆油田分区注水开发设计的负责人之一。撰有《油田开发稳产条件的讨论》、《中国微生物采油现状》等论文。
人物生平
确立人生目标
秦同洛,1924年出生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名城无锡市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0年,年秦同洛
仅16岁的秦同洛以优异成绩考入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学校所在地被日寇霸占。同学们冒着生命危险逃出日本侵略军占领区,异地求学。看到列强铁蹄践踏下满目疮的国土和水深火热中的同胞,学子立志要救国。同学们本着“工业救国”这一共同目标,各自选定了自己的方向。秦同洛决定“我要采矿”,经多方周折转入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今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自此与矿产能源的开发利用结下了不解之缘。
秦同洛于1944年毕业后,毅然报名到我国第一个石油矿区玉门油矿工作。他带上书籍和行李,搭乘一辆运送石油物资的卡车,从贵阳出发,出重庆市,过兰州市,冒着日本侵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经受各种关卡的军警盘查,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艰辛。使秦同洛沿途目睹空气动力汽车靠木炭,哪个车上能配有一些乙醇做引燃剂就算是奢侈的了。坐这种车“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下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当时燃料奇缺可见一斑。秦同洛深深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也暗自为此去将成为一个石油人而自豪。
推动石油科技发展
解放后,玉门油矿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采油厂,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承担了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用油的重任。195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秦同洛,是第一任厂长,他组织大家恢复生产,将生产管理规范为采油、输油、保温、日常维护四部分。组建了修井大队,从油藏地质研究入手,认真调查重点井井况,制定修井计划,最大限度地使死井复活。同时为生产井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千方百计增加产量。当年生产原油9万多t,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1952年,秦同洛调到延长油矿任主任工程师。当时油矿的生产很不正常,产量忽高忽低,邻井间差别很大。针对这一情况,他首先建起了试验室。尽管当时的打井只能靠顿钻,但仍设法取得了岩心,在试验室完成了岩心分析和油、气、水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水的来源,结合生产动态,确认了该油矿的产层属于致密的裂缝性油藏。致密油藏需要人工造缝,提高地层导流能力,方可提高油井产量。由于当年国内没有大型压裂设备,不具备施工能力,他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提出了井下爆破的方案,并土法上马,自制井下专用炸弹,规定了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程序,爆破后用小型修井机清理爆炸产物。形成了一整套施工工艺,增油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
1956年,国家调集一大批专家,由陈毅副总理总负责,开展了制定国家12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工作。石油工业部门由翁文波、侯祥麟负责,在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任教的秦同洛协助。时年32岁的秦同洛是众多制定规划专家中最年轻的。他分担了钻井、采油、油气集输规划的起草工作。整个规划由国务院讨论通过付诸实施。同时按照这个规划成立了石油科学研究院,推动了石油科技工作的发展。
大庆会战
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开始后,秦同洛奉命赶赴大庆,担任大庆石油会战地质指挥所副指挥、党委委员,兼任采油指挥部总地质师。开发大庆这样大的油田,当时我们还缺乏经验。如何才能使大庆油田保持长期稳产高产?如何搞好开发这样一个世界级大油田的宏观决策?余秋里、康世恩等会战领导听取了李德生、童宪章、秦同洛等专家的建议,将萨尔图区油田中部32km作为油田开发的第一个生产试验区。秦同洛是这个试验区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之一。通过开辟试验区,取得了油田开发的经验,避免了在大规模的开发中走弯路,为确定大庆油田开发方案发挥了重要作用。1961年,石油工业部党组决定秦同洛与童宪章、李德生、谭文彬为编制萨尔图油田146km面积开发方案的负责人。1962年5月该方案在大庆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上讨论通过,并很快得到石油工业部党组的审批。这个开发方案和一整套开发方针、技术政策,是在没有外国人参加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制定出来的,并在实施后获得了成功,创造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走出了中国自己的路子,这个方案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培育人才
1976年,在秦同洛任石油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前身)副院长期间,华北油田发现第一口千吨井。奉石油部的命令,他赴华北油田(兼)任研究院院长,并协助管理生产和工程技术。油田开发初期,条件十分艰苦,这位“院长”没有安置小家,没有办公楼,他一直住在一个临时招待所里。他带领大家完成了开发方案编制,注水、压裂、酸化等一系列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亲自到每口井的井口量油测气,监督每一个施工方案的实施。靠他那广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以及事必躬亲的严谨作风,带出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生产队伍。直到华北油田建成1000万t的产能,他才撤出华北油田。
1978年,石油工业部成立了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秦同洛任副院长。他除了进行科研工作外,主要负责石油科技情报和培训工作,为石油工业培养高级人才。他多方努力,亲自奔波,经石油部、教育部审批,在研究院成立了研究生部。现在,这个研究生部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了博士生授权专业点3个,硕士生授权专业点4个,还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已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5届430人,博士生15届55人。毕业生分配到石油行业各个单位,其中有的已经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专家、教授,有的已成为局、处领导干部。此外,为了促进科技交流,扩大科研人员视野,在秦同洛的建议下,《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于1974年创刊,在国内外发行。他担任主编,带领编辑部工作人员,认真办好每一期。《石油勘探与开发》以其严谨的学风,权威的文章,成为国内外石油专业人员的重要刊物,曾为多家国外有关杂志摘录,获得国家科技期刊一等奖。
任职
秦同洛曾担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秘书长、石油工程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特邀委员等,为国家的能源开发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奉献了他毕业的精力,受到了业内人士的爱戴。
2000年12月18日秦同洛因病逝世,享年76岁。
成就及荣誉
我国油藏研究的先驱
秦同洛在油藏工程基础试验、生产动态数据的测试方法、结合动、静态资料进行油藏动态分析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对开发好一个油田及发展油藏工程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初到玉门,秦同洛在童宪章领导的工程室工作。自1946年始,他用玉门油矿的第一支进口压力计、温度计、钻井测斜仪和与童宪章共同组装的地层测试器等仪器设备,开始了地下资料的录取及储层、流体物性的分析工作,并取得了第一批数据。此前的玉门油矿,由于油井自投产以来一直在自喷,所以,生产管理的范围仅限于地面。秦同洛不仅将着眼点由地面扩大到地下,且地上也开始测量并记录产出液的气油比、采油指数。这些参数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地下油藏生产动态的变化。他深知测量参数的重要性,每次测参数前,都要校准仪器设备;每次上井他都亲自带队,从不马虎。利用自己记下的大量数据资料,地面与地下参数相结合,深入单项分析,全面综合对比,1947年写了《老君庙油田动态之初步研究》一文,开了国内油藏研究的先河。该文受到了领导的重视。根据文章的分析结论和提出的建议,扩大了打井范围,改变了井位集中于构造顶部的状况,对重新认识油藏,改善开发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2年,秦同洛调到位于陕西省的延长油矿任主任工程师,主抓采油工程。当时的延长油矿开发层位浅于200m,属致密的裂缝性油藏。根据油藏现状和当时的测试手段,他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想出了一个办法,靠低产井确定地层压力。即把井内原油抽空后,按一定时间间隔,记录液面恢复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这一关系曲线,确定油藏压力及储层基本参数。这种方法后来发展为生产试井方法,属油藏工程理论的一个分支。所得出的结论对研究油藏和生产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庆会战的成就
1960年至1964年秦同洛参加大庆会战期间,兼任大庆会战地质指挥所副指挥、采油指挥部总工程师,建立了测压制度,每月组织一次测压会战,绘出一张油井等压图,解决了取得单相油样的难题。他确定了大庆油田的饱和压力等一系列重要参数。饱和压力是地下油气体系固有的一个特性参数,它决定地下油气呈单相或多相。当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呈单一液态,渗流阻力最小;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呈游离气和饱和原油两相存在,造成油气共同参与渗流,原油的有效渗流量大幅度减小,对生产不利。油田开发过程中,保持地层压力水平的最佳状态应是不低于饱和压力。像大庆市那样一个规模巨大的油田,饱和压力不是到处都一样。特别是大庆油田饱和压力和地层压力差别较小,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取得油藏的饱和压力,当时是个难题。为此他研究了一套取得饱和压力的技术,分区分块取得了饱和压力的数据,并建立了一套饱和压力的确定方法和技术。他关于饱和压力的分析和结论,对全油藏确定保持的合理压力水平和单井工作制度,以及开发过程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决策至关重要。
大庆会战期间,秦同洛对油田动态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康世恩指挥认为秦同洛提出的油田动态分析很重要,从而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秦同洛根据苏联经验把油藏中水驱油的“非均质、非活塞”的理论推广应用于大庆油田,具有很普遍的指导作用。由他制定了油田动态定期分析制度并组织了一支队伍。他对大庆油田开发方案的确定,做了扎实并卓有成效的工作。
秦同洛在转战于各个油田的实践中,丰富了油田动态资料的录取经验,形成了一套测试方法;充实了油藏动态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指导后续油田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小型注水开发的尝试到大型开发的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刚刚起步。秦同洛是玉门油田和大庆油田第一个开发方案编制工作的负责人之一。
1953年,石油管理总局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决定编制玉门油田注水开发方案,29岁的秦同洛负责工程部分,地质部分由老地质家陈贲负责,另外还有韩大匡、黄剑谦、杨通佑以及陈钟祥等。这是我国油田开发第一个注水方案设计,可供参考的仅有苏联杜依玛兹油田的注水设计,以及接任务前不久到罗马尼亚参观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在方案设计中用物质平衡法论证了玉门油田开发主要靠水驱。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的有关论证。实际开发数据资料表明,地层压力的变化与水驱理论的论证计算基本一致。这个方案的实施,使地层压力逐渐恢复,年产油量增加到80万t以上,采收率得到提高。实施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由边外注水调整为边内注水。这些工作为以后大庆油田的注水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大庆会战初期,面对这样世界级的大油田,如何搞好油田开发的宏观决策是一个重大课题。余秋里、康世恩等会战领导听取了秦同洛、李德生等有关专家建议,确定了建立生产实验区的技术政策和措施。会战领导小组于1960年9月决定将萨尔图区油田中部22km作为油田的第一个生产实验区。秦同洛是这个实验区的负责人之一。在此基础上,1961年4月,石油工业部党组决定秦同洛与童宪章、李德生、谭文彬为萨尔图油田146km面积开发方案的编制负责人。这个开发方案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油田其他区块的开发,进而影响大庆市的全局。因此,他们率领方案组逐层落实储层参数、展布面积及构造形态。计算了开发区的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对油田地质特征、流体物性、油层分布规律、油水压力系统做了深入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开发层系的划分和井网安排原则。根据玉门注水方案的经验,结合开发区的具体特点,制定了开发区的内部切割注水方案,即注水井位于油田内部,与油井交错排列,构成各种均匀形状的规范化网格,把油区“切割”开,网格间形成有规律的油水井对应关系。这一方案开创了我国油田内部注水的先例。这一设计方法被编入了石油院校的相关教材。随着对油藏特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秦同洛凭借多年来从事油藏资料录取、动态分析、生产管理的丰富经验,针对大庆油田地层压力系数不高、气油比不高的特点,与有关专家一起向领导提出了“大井距、小油嘴、早注水”的指导性实施原则的建议,得到了余秋里部长的批准。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他们完成了编制开发方案的草案。1962年5月在大庆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上讨论通过。石油工业部党组很快审查并批准了萨尔图区146km面积的开发方案。方案的实施取得巨大成功。
余秋里在评价这个方案时指出:“大庆油田第一个开发方案和一套开发方针、技术政策,是在没有外国人参加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制订出来的。在大庆油田的开发中,实施这套方案和方针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创造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走出了中国自己的路子”,“大长了中国石油工作者的志气,增强了搞好石油工业的信心”(《余秋里回忆录》第781页)。经过实践检验,1985年萨尔图区油田北部146km开发方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大庆会战时,为了解决油田开发中的问题,大搞地层对比,一口井一口井地对比,一个小层一个小层地对比,把各油层的特点搞得一清二楚。在《余秋里回忆录》中写道:“地质专家李德生、教授秦同洛、地质师闵豫和其他地质技术干部,白天上井指导工作、收集资料,晚上在‘干打垒’房子里整理资料,大搞油田地质研究工作,对油层进行逐井分小层的对比、分析。有的同志没有办公桌,就把行李一卷,在铺板上工作。没有电灯,就点着蜡烛干。不分节假日,经常工作到深夜。最紧张的时候,一天要对比300多层,计算3万多次。这么大的工作量,全
桃李满天下
1954年,秦同洛被调到成立不久的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工作,任采油教研室主任,与教研室的中外专家一道担起了培养新中国石油开采人才的重任。时年29岁的秦同洛,是所有教研室主任中最年轻的一位。除了 《油层物理》 、《采油工程》等专业课外,他还开了一门新课《油田开发设计》 。他把生产实践经验浓缩升为理论,同时把他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培育并熏陶了一批又一批求知若渴的大学生。采油教研室主任他一干就是10年。此后几易工作岗位,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任教以外,直到退休前其工作性质都不同程度地与育人有关,而他带研究生几乎未断。
1954年,秦同洛就和苏联专家合带研究生,两年后,开始独自带研究生,从此担起了教授的担子。“秦教授”这一尊称,上到石油部领导,下到研究院和各油田普遍知晓,他带过的研究生有的已成为带研究生的导师,如石油大学校长葛家理,中科院地球物理所所长王廉身,大庆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王德明,西安石油大学副院长李等。在他担任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主抓培训工作期间,成立了研究生部,该部与中科院研究生部是国家教委批准的首批非大专院校具有授予学位资格的单位。研究生部成立后,本着教学质量第一,精挑细选人才的原则,不断发展壮大。近20年来,为石油工业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精良才干。
积极参与中国石油界与国外的交流
1953年,秦同洛从延长油矿调到北京,第一项工作是参加在罗马尼亚召开的中罗科学技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这是石油系统第一次与国外进行交流。在罗马尼亚期间,除了完成共同研究项目外,他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参观了几个油矿、炼厂。从地质、钻井、实验分析方法、采油机械、修井机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1957年,他作为“科学技术代表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组的顾问,赴苏联进行“科学技术长期发展规划”的交流。期间,他专程到苏联的罗马什金和杜依玛兹油田参观其内部切割注水,进行油田开发、生产管理、增产技术等多方面的交流,这些交流对当时国内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7年以法国石油科学研究院院长巴拉包纽为团长的代表团访问我国,秦同洛接待了这个代表团,并于1978年代表我方与法方签订了第一个与西方国家石油科技交流方面的协议。
1980年,秦同洛作为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秘书长Attiga先生的特邀嘉宾去科威特,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情况,使黎巴嫩对发展中的中国石油工业技术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反响十分强烈。
在与国际石油界的交往过程中,秦同洛深深地感到让世界了解我们,让我们认识世界,推开一扇交流的窗口,迫在眉睫。中国石油学会成立不久,便以秦同洛的名义(当时任中国石油学会副主任)给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写信,与他们建立联系。此后,SPE在我国召开了第一届研讨会,秦同洛任学术委员会主席。为了促成这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秦同洛亲自进行多方联络,同时还承担了近一半文章的翻译及全部论文的校对工作,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可谓是呕心沥血。此后,在我国召开的SPE学术性会议由秦同洛主持的就有三次,影响也越来越大,标志着我们的对外石油技术交流在逐步加强和扩大,在国际石油学术论坛上,中国石油界获得了与发达国家同等的地位和发言权。
秦同洛在任石油勘探院副院长期间,作出了全院技术人员轮训英语的安排,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一举措使石油勘探院在对外交流、派人出国进修学习方面获益匪浅。
“不用扬鞭自奋蹄”。退休后的秦同洛仍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咨询中心特邀专家。病中,他起草了“关于国家能源政策的建议”,提交给中国能源研究会。他那拳拳之心和对国家能源发展的牵念跃然纸上。这位石油界颇具影响的业余书法家正将其心力注于笔峰,运到最后一笔的尽端。
秦同洛于2000年12月因病逝世,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的石油事业。
人物历程
1940-1944年 在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矿冶系学习。
1944-1952年 任玉门油矿采油厂厂长。
1952-1953年 任延长油矿主任工程师。
1954-1960年 任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教研室主任。
1960-1964年 任大庆石油会战地质指挥所副指挥,兼采油指挥部总地质师。
1964-1965年 任胜利石油会战地质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三室副主任。
1965-1972年 任北京石油学院科研处处长。
1972-1978年 任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1978-1994年 任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2000年12月 因病去世。
主要论著
1 秦同洛,陈元千。实用油藏工程方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2 秦同洛。关于提高原油采收率问题及对玉门油田开采的意见。玉门石油科技动态,1984(2):141-149
3 秦同洛。关于划分储层有效厚度的意见。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15(2):38-40
4 秦同洛。小断块油气田的几点规律性认识。中原油气,1989
5 秦同洛。寻找大气田更快更好地开发四川天然气。天然气工业,1991,11(4):47-51
6 秦同洛。建立我国天然气工业中注意的几个问题。西安石油大学学报,1995,10(3):9-13
7 陈立滇,秦同洛。磁性处理阻垢抑蜡—值得重视的技术。油田化学,1986(3):191-196
8 李克文,秦同洛。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稳态法。石油勘探与开发,1989,16(4):41-46
9 何艳青,秦同洛。石油工业多学科工作组和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展望。石油信息报,1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