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两宋乐官制度研究
《先秦至两宋乐官制度研究》是2009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黎国韬。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对古代乐官制度进行通代研究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内容简介
上篇一至六章,主要研究先秦至两宋时期乐官制度的起源、形成、发展及变化,较为完整地勾勒了这一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下篇七至十章,是对古代乐官制度的专题研究,论及了与乐官制度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乐官功能、乐部西来、乐部东传、乐府、太乐署、鼓吹署、总章署、清商署、协律乐官、乐部尚书、教坊、云韶部、宣徽院等等。
作者简介
黎国韬 男,1973年10月生于广州市,祖籍东莞市。1992年考入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相继取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博士毕业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提名;2005年,同校历史学博士后出站。现为中山大学文系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出版学术专著《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2004)《梁辰鱼研究》(2007)2种;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入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广东省重点文科地重大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独撰)近40篇。
目录
引言
上篇 先秦至两宋乐官制度发展史
第一章 乐官制度之起源与形成
第一节 乐官制度形成于商代后期考
第二节 论乐官源出于巫官
第三节 传说时代乐官简说
第二章 两周及春秋战国乐官制度
第一节 乐官制度之繁荣
第二节 春秋各国乐官制度
第三节 战国诸雄乐官制度
第三章 秦汉乐官制度
第一节 奉常与秦代乐官制度
第二节 西汉乐官制度之再兴
第三节 东汉乐官制度之演进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乐官制度
第一节 三国乐官制度
第二节 两晋乐官制度
第三节 十六国乐官制度钩沉
第四节 南梁四代乐官制度之新变
第五节 北朝乐官制度
第五章 隋唐五代十国乐官制度
第一节 隋朝乐官制度之成熟
第二节 唐朝乐官制度
第三节 五代十国乐官制度
第六章 两宋辽金西夏乐官制度
第一节 两宋乐官制度
第二节 辽金西夏乐官制度
下篇 先秦至两宋乐官制度重要问题述论
第七章 古代乐官的功能及其他
第一节 乐官之正乐功能
第二节 乐官之文化保存功能
第三节 乐官之传播功能
第四节 西来乐部与乐部东传——乐官传播功能补述
第五节乐官之政治功能
第六节 师出以律补解——兼论乐官之军事功能
第八章太乐与鼓吹考述
第一节 秦汉至宋金太乐职能演变考——兼论若干戏剧乐舞问题
第二节 鼓吹乐起源简议
第三节 汉唐鼓吹制度沿革考
第九章 乐府总章等乐官考述
第一节 乐府起源新考
第二节 协律官源流考
第三节 总章官署源流考
第四节 清商官署沿革考
第五节 乐部尚书考略——北魏宫廷乐官制度的重新审察
第十章 教坊宣徽院等乐官考述
第一节 唐五代两宋教坊制度演变考
第二节 辽金元教坊制度源流考
第三节 云韶部与北宋教坊关系再探
第四节 宣徽院与宫廷乐舞关系初探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唐宋教坊梨园问题杂述
附录二 先秦至两宋乐官制度大事编年
征引文献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乐官制度之起源与形成
乐官制度渐次形成于商代后期,主要是武丁至帝辛之间约二百年的时间里面。无论从存世文献证据还是考古文物证据,都足以证明这一点。乐官制度形成以前,是巫官兼乐官的状态,或者说乐官的前身为巫官。巫在远古时代以乐舞降神,其掌乐功能的继承者即后世趋于专业化的乐官。通过对考古文物及五礼与巫术关系的考察,可以对此作出证明。在传说时代,神、伶伦、都是著名的乐官而兼巫官者。从他们身上,既可以了解到古代乐官的渊源和部分特点,也可以了解到古代乐官的某些文化功能及其对后世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 乐官制度形成于商代后期考
所谓乐官制度的形成,至低限度应有较为专职乐官的出现,而各乐官的职掌又应有所分工。惜年代久远,要考定乐官制度形成的准确时间,几不可能。但其形成至迟在商代后期,则有不少的证据,以下即拟论之。
……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