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思才

白思才

白思才(1919-1943)是一位江西籍的抗战指挥员。他在16岁时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长征到达陕北地区后,他参加了东征战役,并在平型关大捷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后来,他担任了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的连长。1943年2月,日伪军对淮安市一带进行了“扫荡”,为了掩护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转移,他奉命留在刘老庄的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阻击敌人。3月18日,他指挥全连82人与日军65师团川岛部队的3000多人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战斗中,他的左臂被炸掉,但仍坚持指挥战斗。最终,他和全连的士兵们全部壮烈牺牲。白思才在16岁时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并在1936年初随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渡河东征,加入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战斗行列。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白思才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16岁时在江西革命根据地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1934年10月随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从他的故乡出发,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秋,历尽艰难险阻,到达陕北地区革命根据地。

平型关战斗

1936年初为了促进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随红一方面军主力渡河东征,加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战斗行列。抗战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七七”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并深入敌后抗战。白思才同志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斗,长期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使他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机智果敢的年轻指挥员,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在革命斗争的岁月中,白思才同志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团作战参谋。为了贯彻精兵简政的方针,加强基层连队的建设,团党委派他担任四连连长。在这期间,他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连队的军事、政治素质均得到很大提高,成为所在部队执行各项任务的骨干力量。

1940年8月胡炳云大队奉命从皖东北东渡运河进入战火纷飞的淮海区,开辟淮海根据地。白思才同志率领四连活动于淮安市涟水县地区,与敌展开顽强的斗争,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巩固、发展淮海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壮烈牺牲

1943年3月盘踞淮海区的日本侵略军,在“扫荡”盐阜根据地遭我军沉重打击后,被迫向淮海区撤退,途中与四连遭遇。敌几次围击,四连机动灵活地跳出敌人包围,敌即尾随追击;3月18日晨四连在刘老庄与敌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战斗,从拂晓到黄昏,浴血奋战一整天。在连长白思才、指战员李云鹏的率领下,四连82位勇士,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连续打退敌人5次冲锋,毙敌170多人,伤敌200余人。在敌实施炮火袭击时,白思才同志的右手被炸断,身上多处负伤,几次昏倒在战壕内,但他置生死于度外,咬紧牙关,坚持指挥战斗。最后,终因弹尽援绝,敌众我寡,与全连指战员一起壮烈牺牲,为人民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写下了抗日战争史中的光辉篇章。

纪念场馆

新四军3师党委命名4连为“刘老庄连”,并把每年的3月18日定为“82烈士殉国纪念日”,同时命令以涟水独立团2连全体指战员为主体,组建新的4连。老百姓在刘老庄战斗结束后就为烈士们堆起一座3丈高的土墓。抗日战争胜利后,苏皖边区政府用砖石砌成陵墓,后于1946年被中国国民党军队炸毁。1955年,当地重新修建82烈士墓两周王陵,1984年又建起纪念碑。2000年,当地建成82雨花台烈士纪念馆,10年后进行了改扩建,并于2013年3月18日重新对外开放。2014年9月1日,“刘老庄连”82烈士集体入选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同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其中就有刘老庄82烈士陵园。

参考资料

白思才烈士家乡考.淮阴区人民政府.2022-02-17

抗战英雄连队:新四军82壮士血战1600日伪军.中国军网.2024-09-10

抗战英雄连队:新四军82壮士血战1600日伪军.中国军网.2024-09-10

抗战英雄连队:新四军82壮士血战1600日伪军.中国军网.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