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羲仲
刘羲仲(1059年-1120年),字壮舆,号浪漫翁,筠州高安(今属江西省)人,北宋藏书家。他是刘涣的孙子,刘恕的儿子,因此被称为“高安三刘”。刘羲仲以历史学闻名,善于校对,著有《通鉴问疑》等作品。他与苏轼交游,议论史学,指出欧阳修《新五代史》的误谬等处,东坡屡屡称是。蔡京赏识羲仲,举荐他到开封市担任宣教郎、编修。然而,羲仲为人清正,不欲阿附,亦不拜见高官,官场均以为简慢。后不为蔡京所喜,去职还家,卒于庐山。
正文
刘羲仲(1059~1120)
北宋藏书家。字壮舆,号浪漫翁,筠州高安(今属江西省)人。刘涣之孙、刘恕之子,史有“高安三刘”之称。他继承父藏书之志,藏书益多至万余卷,所居充盈。对藏书保护有加,对珍贵秘本,多用黄绢作书套,数十年之后,依然新若手未触一般,晁说之为之作有《刘氏藏书记》,称之为“如愚贾润屋似金珠”。其藏书在他去世后不久,被录于南康军官库,随即数年后散佚。南宋著名藏书家魏了翁在《遂初堂书目·跋》中记有“王文献、李昉、庐山镏壮舆、南阳井氏,皆以藏书名未久而失之。”镏壮舆疑为刘壮舆。曾协助其父完成《资治通鉴前记》,后更名为《通鉴外纪》。著有《通鉴问疑》等。
轶事典故
刘羲仲继承了家学,他发现了欧阳修的《五代史》里的错误,并编写了一本名为《纠谬》的书来指出这些错误,并将这本书展示给苏轼看。苏东坡说:“多年前当欧阳修刚刚完成这本书的时候,王安石对我说:‘欧阳修修了《五代史》,却没有修《三国志》,非也。你为什么不写呢?’我当时坚决推辞了,不敢接受。编写历史的人要搜集和整理千百年的事件,这其中怎么可能没有一些小的失误呢?我之所以不敢接受王安石的委托,正是因为担心像您这样的人,会在我之后挑出我的毛病。”
主要作品
刘羲仲曾协助其父完成《资治通鉴前记》,后更名为《通鉴外纪》。刘羲仲著有《通鉴问疑》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齐东野语》.ctext.2024-09-17
宋史(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微信读书.2024-09-16